1. 古代的州字是怎么写的
一、州字古代字体演变二、州字基本释义1.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
杭~。2.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三、州字组词州长、苏州、杭州、知州、九州、虎州、弇州、幽州、州人、郁州、炎州、州壤、南州、皇州、并州、五州、当州、瀛州、俆州、州将、州都、梁州、岐州、泾州、伊州、州国、军州、州巷、柱州、州处、州部、隰州、州学、卬州、州端、州尊、留州、渠州、州牧、九州八极、徐州会战、泾州古城、帝王之州、神州陆沉、潮州木雕、名贯九州、滦州布影、连州比县、歙州阳宅、鹤背扬州、遐州僻壤、陈州粜米、州官放火、脾主中州、瑞州黄茶、端州地名、神州鸟属、苏州弹词、骑扬州鹤、加州效应、氐州第一、跨鹤扬州、池州傩戏、南州冠冕、兰州烧饼、华夏九州、袁州野笋、温州乱弹、青州从事、子州支父、旁州样子、赤县神州、齐州九点、滁州酿泉、濠州真人、磁州八景、江州司马、莱州玉雕。
2. 中国古代的州
楼上答的跑题了
1、辽宁省:铁岭-银州
2、江苏省:连云港-海州 淮安-楚州 镇江-润州
3、安徽省:黄山-徽州 阜阳-颍州 宣城-宣州
4、江西省:宜春-袁州 上饶-信州 吉安-吉州
5、河北省:张家口涿鹿县-新州
6、山东省:济南-齐州 烟台威海-登州 巨野-麟州
7、湖北省:黄冈-黄州
8、广东省:肇庆-端州
9、广西区:玉林-玉州
10、重庆-江州
11、四川省(巴州) 具体位置为巴中市
12、陕西省:铜川-耀州 延安-延州 商洛-商州
13、甘肃省:天水-秦州 武威-凉州 张掖-甘州 酒泉-肃州
14、宁夏区:固原-原州
3. 行书的州字怎么写
笔画顺序:点、撇、点、竖、点、竖
【zhōu】
1.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
2.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神州 [ shén zhōu ]
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了很多奇迹。
州长 [ zhōu zhǎng ]
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
知州 [ zhī zhōu ]
知州是古代的官职。
九州 [ jiǔ zhōu ]
古代分 中国 为九州。
沙州 [ shā zhōu ]
沙州即今甘肃省敦煌市,敦煌四周皆为沙漠戈壁包围。
4. 草书的州怎么写
草书的“州”写法:
拼音:zhōu 部首:丶
笔画:6 五行:金
五笔:YTYH
基本释义:
1.旧时行政区划单位。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样的名称,如杭州、苏州。
2.指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区之下,县之上。
中国先秦时代的地理区域划分单位,东汉以后开始作为行政区划。三皇五帝时代(公元前2607-2110年,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下同)即有九州,即彼时将天下分为九个“州”。
相关组词
苏州 神州 州长 广州
杭州 中州 知州 九州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的解释
一、州长[ zhōu zhǎng ]
作为一个政治单位(如殖民地、州或省)的统治者、行政首脑或名义上的领袖而被选举或被任命的官员--亦称总督、省长。
二、知州[ zhī zhōu ]
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暂行统治一州的称“权知军州事”,简称知州。明清两代为州级行政官吏的正式名称。
三、州部[ zhōu bù ]
1.指古代基层的地方行政单位。
2.指州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
四、州将[ zhōu jiāng ]
东汉以后州刺史多掌讨贼事务,后又改州牧统筹军事,所以称之为将。
五、九州[ jiǔ zhōu ]
1.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地理区域。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见《尚书·禹贡》。
2.日本的第三大岛。
5. 中国古代“州”的划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魏有十二州,吴有三州,而蜀只有一州。西晋初年全国分为十九个州,末年增至二十一个州。南北朝时,州的范围逐渐缩小,南北方合计有五六十个州。至南北朝末期,州已经增加到三百多个,相当一部分州已经有名无实了。
2、隋唐宋元时期
隋炀帝时为郡县二级制。唐高祖又改郡为州。全国共有三百几十个州。以后中国历朝不再设郡。
3、明清时期
明清时又改州为府,所以有“兖州府”、“扬州府”等名称。明代的州有直隶州和属州之分。直隶州上隶于京师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视府;属州上隶于府,地位视县。州的长官也称知州。
扩展资料
州制萌芽:把中国划分为州,起源于战国时人们的理想。但是,“十二州”、“九州”、“五服”、“九畿”都停留在学者们所著作的书上或人们的传闻中,并未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划。在中国行政区划中真正地出现“州”一级,始于西汉武帝。
《汉书·武帝纪》说,元封五年(前106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汉武帝用《禹贡》、《职方》中的11个州名(冀、兖、徐、扬、荆、豫、幽、并、梁、雍、青)置刺史部,其中把梁改曰益、雍改曰凉,加上新开辟的边地“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两个刺史部,共为13刺史部,又名13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州
6. 行书的州字怎么写
笔画顺序:点、撇、点、竖、点、竖 【zhōu】 1.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
杭~。 2.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神州 [ shén zhōu ] 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了很多奇迹。州长 [ zhōu zhǎng ] 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
知州 [ zhī zhōu ] 知州是古代的官职。九州 [ jiǔ zhōu ] 古代分 中国 为九州。
沙州 [ shā zhōu ]沙州即今甘肃省敦煌市,敦煌四周皆为沙漠戈壁包围。
7. “州”的连笔字怎么写好看
建议毛笔和硬笔一起练习。楷书练颜真卿的《勤礼碑》,行书选择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
序》。如果只想练钢笔字,就学钱沛云的,比较快速,天天练,持之以恒字就可以很像样。不
过要记得平时写字也要想练字是那样写。
“州”基本字义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
【例句】
1、宾州共和党可称显赫一时。
2、他是州立大学外科学教授。
3、我主张你在苏州多呆几天。
4、田纳西州警察局拘留了他。
5、去兰州的乘客在南京下车。
6、我父母很快要到福州观光。
7、各州政府代表着普通人民。
8、全州都是老板称王称霸。
9、城乡差别遍及整个衣阿华州。
10、我不愿跟州长发生任何纠葛。
8. 中国古代“州”的划分
西汉、东汉、三国时期设立了13个州,三个时期变化都不大。
•司州 治所:河南洛阳东北 范围:陕西中部,河南西部、北部,山西西南部 •冀州 治所:河北柏乡县北 范围:河北中南部、•幽州 治所:北京市 范围:河北北部,辽宁大部等地区 •并州 治所:山西太原西南 范围:山西中部、北部、陕西、宁夏、蒙古的一部 •凉州 治所:甘肃清水北 范围:甘肃及宁夏大部 •益州 治所:四川广汉 范围:四川、云南大部,广东、陕西一部分 •交州 治所:越南河内东 范围:广东、广西南部等地区 •荆州 治所:湖南常德市东北 范围:湖北、湖南二省及陕西、河南、贵州、广东的一部分 •扬州 治所:安徽和县、寿县、合肥西北 范围: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及江苏、安徽南部 •豫州 治所:安徽亳县 范围:河南东部、安徽西部 •徐州 治所:山东郯城 范围:江苏北部、山东东南部 •青州 治所:山东郯城 范围:江苏北部、山东东南部 •兖州 治所:山东金乡西北 范围:山东西南部、河南东北部 西汉13州地图:/duanyuquan123/29819369/777473023.jpg 东汉13州地图:/duanyuquan123/29819369/777476239.jpg 三国13州地图:/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8%FD%B9%FA%B5%D8%CD%BC&in=26601&cl=2&cm=1&sc=0&lm=-1&pn=9&rn=1&di=1024739820&ln=109 西晋初年,全国分为十九州,公元291年增设十二州,307年又增设湘州。 州 古名 今地 郡国 县 备注 司 洛阳 河南洛阳市 12 100 兖 廪丘 山东郓城西北 8 56 豫 陈县 河南淮阳 10 85 冀 信都 河北冀县 13 83 幽 涿县 河北涿县 7 34 平 襄平 辽宁辽阳市 5 26 分幽州置 并 晋阳 山西太原西南 6 45 雍 长安 陕西西安市西北 7 39 凉 姑臧 甘肃武威 8 46 领西域长史府 秦 冀县 甘肃甘谷县东 6 24 分雍州置 梁 南郑 陕西汉中 8 44 分益州置 益 成都 四川成都市 8 44 宁 滇池 云南昆明东南 4 45 分益州置 青 临淄 山东淄博市东 6 37 徐 彭城 江苏徐州 7 61 荆 江陵 湖北江陵 22 169 扬 建邺 江苏南京 18 173 交 龙编 越南河内 7 53 广 番禺 广东广州市 10 68 唐朝的州又叫府, 为二级行政区划,总共设有360个。
360个州分别是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东都(洛阳)、河南府、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汴州、蔡州、陈州、亳州、宋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太原府(北京)、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单于都护府、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贝州、洛州、磁州、邢州、赵州、冀州、深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瀛州、莫州、幽州、涿州、檀州、妫州、平州、顺州、归顺州、营州、燕州、威州、慎州、玄州、崇州、夷宾州、师州、鲜州、带州、黎州、沃州、昌州、归义州、瑞州、信州、青山州、凛州、安东都护府、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洋州、泽州、合州、集州、巴州、蓬州、壁州、商州、金州、开州、渠州、渝州、邓州、唐州、均州、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忠州、扬州、楚州、和州、濠州、寿州、光州、蕲州、申州、黄州、安州、舒州、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信州、睦州、歙州、处州、温州、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宣州、池州、洪州、虔州、抚州、吉州、江州、袁州、鄂州、岳州、潭州、衡州、澧州、朗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连州、黔州、辰州、锦州、施州、巫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溱州、珍州、珜州、秦州、成州、渭州、兰州、临州、河州、武州、洮州、廓州、叠州、宕州、凉州、甘州、瓜州、伊州、沙州、西州、安西大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成都府、汉州、彭州、蜀州、眉州、锦州、剑州、梓州、阆州、果州 、遂州、普州、陵州、资州、荣州、简州、嘉州、邛州、雅州、黎州、泸州、茂州、翼州、涂州、炎州、彻州、向州、冉州、穹州、笮州、戎州、嵩州、松州、文州、扶州、龙州、当州、悉州、恭州、保州 、真州、霸州、柘州、广州、韶州、循州、贺州、端州、新州、康州、封州、泷州、恩州、春州、高州、藤州、义州、窦州、勤州、桂州、昭州、富州、梧州 、蒙州、龚州、浔州、郁林州、平琴州、宾州、澄州、绣州、象州、柳州、融州、邕州、贵州、党州、横卅、田州、严州、山州、峦州、罗州、潘州、容州、辩州、白州、牢州、钦州、禺州、滚州、汤州、岩州、古州、安南都督府、武峨州、粤州、芝州、爱州、福禄州、长州、罐州、林州、景州、峰州、陆州、廉州、雷州、笼州、环州、德化州、郎茫州、崖州、儋州、琼州、振州、万安州、赤土国、丹丹国。 辽的州(府)分等,从高依次为:节度州、观察州、防御。
9. 古代的州 是什么意思
江西省,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
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江西省在古代不同时期州名和所属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
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县,下辖18县,所辖地域与今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
汉武帝时期,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江西属扬州刺史部。西晋时期,设江州,治所南昌,后迁至浔阳郡(江西九江市),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
唐太宗时期,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唐玄宗时期,划全国为15道监察,属江南西道,其监察区下辖8州,治洪州(南昌市)。五代交泰时期,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代时期: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初设江南路,天禧四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元朝时期,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
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辖13路、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时期: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13府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清代时期,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
10. 关于古代的州与郡
大禹分天下为九州,这个州是大区域。
比省的级别还高点。秦汉时期的州郡,是郡大于州的。
只是后来东汉的时候,慢慢的州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超过了郡。后来郡直接取消。
而州作为新的机构。相当于省级别。
但是汉朝过后州一般是地区级就跟我们现在的地级市一个级别。“巴蜀四十一州 ”“燕云十六州”这些也都是这个概念。
因为在五代十国以来他们分别:州上有路,州上省,州上有布政司,州上有道等等。理论上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州的定义确实越来越小。
州到民国初期已经取消。现在的州很多都是沿用以前的州名,但是只是一个称谓罢了。
现在除了自治州以外其他的州都不在是行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