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伙”字的笔画笔顺是什么
“伙”字的笔画笔顺如下:
“伙”字的读音:[ huǒ ]
部首:亻 笔画:6 五行:火 五笔:WOY
基本解释
1. 同伴,一同做事的人 :同~儿。~伴(亦作“火伴”)。
2. 集体所办的饭食 :~食。包~。
3. 旧指店员 :店~。~计。
4. 结伴,联合起来 :合~。散(sàn)~。~同。入~。
组词详解:
1.伙伴[ huǒ bàn ]
元魏时军人以十人为火,共灶炊食,故称同火时为火伴。 引申为同伴。后多写“伙伴”为同伴
2.大伙[ dà huǒ ]
大家,大家伙儿
3.同伙[ tóng huǒ ]
伙伴(多含贬义) 或一起参加某种组织或共同参加某种活动的人(多含贬义)
4.合伙[ hé huǒ ]
共同;一起
5.结伙[ jié huǒ ]
结成一伙
6.成群打伙[ chéng qún dǎ huǒ ]
指众多的人或动物聚结成一群群、一伙伙。
7.拆伙[ chāi huǒ ]
散摊子,散伙
8.趁伙打劫[ chèn huǒ dǎ jié ]
犹言趁火打劫。
9.散伙[ sàn huǒ ]
指原来结合在一起的人解体分散
10.伙计[ huǒ ji ]
合伙人,合作共事的人 或旧指店员或长工等人 3.对熟人的称呼
2. “伙”字的笔画笔顺是什么
“伙”字的笔画笔顺如下:“伙”字的读音:[huǒ]?部首:亻??笔画:6??五行:火??五笔:WOY??基本解释1。
同伴,一同做事的人?:同~儿。~伴(亦作“火伴”)。
2。?集体所办的饭食?:~食。
包~。3。
旧指店员?:店~。~计。
4。?结伴,联合起来?:合~。
散(sàn)~。~同。
入~。组词详解:1。
伙伴[huǒbàn]元魏时军人以十人为火,共灶炊食,故称同火时为火伴。引申为同伴。
后多写“伙伴”为同伴2。大伙[dàhuǒ]大家,大家伙儿?3。
同伙[tónghuǒ]伙伴(多含贬义)或一起参加某种组织或共同参加某种活动的人(多含贬义)4。 合伙[héhuǒ]共同;一起5。
结伙[jiéhuǒ]结成一伙6。成群打伙[chéngqúndǎhuǒ]指众多的人或动物聚结成一群群、一伙伙。
7。拆伙[chāihuǒ]散摊子,散伙8。
趁伙打劫[chènhuǒdǎjié]犹言趁火打劫。9。
散伙[sànhuǒ]指原来结合在一起的人解体分散10。 伙计[huǒji]合伙人,合作共事的人或旧指店员或长工等人3。
对熟人的称呼。
3. 团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竖、横折、横、竖钩、撇、横
tuán
部 首 囗
笔 画 6
五 行 火
部首 囗
繁 体 团 、团
五 笔 LFTE
解释:
1.圆形:~扇。~脐。
2.结成球形的东西:汤~。饭~。
3.把东西揉成球形:~煤球。
4.会合在一起:~聚。~圆。
5.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体。~伙。集~。
6.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
7.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练。~丁。
8.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一~槽。
组词:团结、团员、集团、团体、团聚
4. 打笔顺怎么写呀
打的拼音:dǎ dá
笔画数:5
笔顺、笔画:
横、竖钩、提、横、竖钩、
基本释义:
[dǎ]:1.击,敲,攻击:~击。殴~。~杀。 2.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 3.做,造:~首饰。~家具。 4.拨动:~算盘。 5.揭,破,凿开:~破。~井。 6.举,提起:~灯笼。~起精神。 7.涂抹,印,画:~蜡。~戳子。 8.写出,开出:~证明。 9.捆,扎:~包裹。 10.合,结合:~伙。~成一片。 11.获取,购取:~水。~鱼。 12.除去:~消。~杈。 13.定出,计算:~算。~腹稿。 14.用,采用,使用:~比喻。 15.玩,玩耍:~球。 16.截,停,减,退:~住。~价儿。 17.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 18.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 19.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 20.自,从:~哪儿来?
[dá]:量词,指十二个:一~铅笔。
5. 打的笔顺怎么写
一、打的笔顺:
二、读音[ dǎ ]释义:
1、除去:~旁杈。
2、舀取:~水。~粥。
组词:打扫 打工 吹打 打点 扑打
三、读音[ dá ]的释义:
十二个为一打
组词:苏打、呲打、小苏打、竹篮打水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打,击也。从手,丁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打,击打。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丁”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打倒[dǎ dǎo]
击倒在地:一拳把他~。
2、打架[dǎ jià]
互相争执殴打:有话好说,不能~。
3、打开[dǎ kāi]
揭开;拉开;解开:~箱子。~抽屉。~书本。~包袱。
4、苏打[sū dá]
无机化合物,化学式Na2CO3。白色粉末或颗粒,水溶液呈强碱性。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叫纯碱。[英soda]
5、呲打[cī dá]
〈方〉训斥;斥责。
6. 帮的笔顺怎么写
帮的笔顺是横、横、横、撇、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竖、横折钩、竖。
一、帮的意思
1.帮助。
2.物体旁边或周围的部分。
3.白菜等蔬菜外层较老、较厚的叶子。
4.群,伙;为了一定的目的而结成的集团。
5.量词。用于成群、成伙的人。
二、帮组词
帮忙、帮手、帮工、帮助、黑帮、鞋帮、帮派、洪帮、帮衬、帮主、帮会、相帮、帮闲、帮厨、帮教、帮带、船帮、单帮、帮子、搭帮、帮佣、帮补、帮套、帮贴、帮凑、帮石、帮差、腮帮、红帮、帮规、跳帮、拉帮。
扩展资料
帮四字成语:拉帮结派、成帮结队、帮狗吃食、帮闲钻懒、帮虎吃食、经帮纬国、钻懒帮闲。
成语运用
①拉帮结派
【解释】: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出自】:《人民日报》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改革中抵制、怠工、失职渎职;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就要严肃处理。”
【示例】:我们**人要搞五湖四海,而不搞山头主义,决不允许有人在党内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②成帮结队
【解释】:犹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出自】:徐慎《四书记》:“同志,你们成帮结队,拉这沙子干啥用的?”
【示例】:山路上不断有玩家们成帮结队的被我们赶超,一行三人小队按照正常的速度前行。
7. 火和必 笔顺怎么写
火的笔顺:点、撇、撇、捺。
必的笔顺:点、斜钩、点、撇、点。 详细词义◎火huǒ 〈名〉 (1)(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
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说文》 (3)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火灾;发生火灾 凡四遭火。——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5)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江船火独明。
——唐·杜甫《春夜喜雨》 (7)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光芒。如:火眸(火眼金睛) (9)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五行——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
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中国古代兵制单位,十人为“火”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火星之简称。
又名大火[Mars]。司南方,主夏季。
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13)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 (15)比喻战争。如:交火;开火;停火 (16)[中医]∶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 (17)古时通“伙”。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
伙计);火仓(伙食) 〈动〉 (1)焚烧;烧毁 火,毁也。——《说文》 (2)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形〉 (1)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朱鳞火鬣。——唐·李朝威《柳毅传》 (2)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必bì 〈名〉 (1)(会意。
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
“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2)标杆;标准 必,分极也。
——《说文》 (3)姓 〈动〉 (1)必须,一定要[must]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 (2)又如:必防其渐(防微杜渐之意。
在事情上还不显著或刚刚发生的时侯就加以防止);必也正名(必须按礼教来端正名份) 〈副〉 (1)必然,必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又如:必因(一定;定然);必败(一定败);必昌(一定光耀);必竟(肯定;一定) (3)必须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 <连> 倘偌;假如 必求之,吾助子请。——《左传》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组词以及释义:1、必备:bìbèi必须具备 为某种目的而必须具备的 2、必不得已:bìbudéyǐ实在不得不如此。不得已:无可奈何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论语·颜渊》 3、必不可少:bìbukěshǎo绝对需要的 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的 4、火把:huǒbǎ供夜行照明用的火炬 5、火伴:huǒbàn等于说“战友”。古代兵制以十人为火,共灶起火,故称同火者为火伴 出门看火伴。
——《乐府诗集·木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