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好短篇言情小说
电视上演言情故事,惹得少男少女一把鼻涕一把泪。其实在我看来,写言情小说最容易不过。
先设定两个主人公,一男一女。男的是潇洒、英俊、健康、明朗的性格、富有的家产(延安革命的时候要写穷人,富人名声太臭)、出身好、多才多艺。女的呢,年轻、漂亮、纯洁、温柔、体贴、可爱。反正你能在人世间想到的好词,可以全贴在他们身上。然后设计一个情节让他们偶然相遇,海边、豪宅、菩提树下等,也都是好地方,从此他们一见钟情。
不过,先别忙着让他们结婚,因为紧接着要开始考验他们的爱情。如果要写长篇小说,那么要考验双方。
2. 如何写短篇爱情小说
短片的话像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就很好啊,不一定要写心理描写诶,可以对语言和动作加以修饰。而长篇小说的话就要有语言 动作 心理 神态等等。短篇和长篇的最大区别就是短篇小说不一定要有故事情节配角不一定要有戏份,主角一定要明显但不一定只有一个。长篇的故事情节一定要丰富,有内容。爱情故事的话还是有必要写得曲折一点,这样会比较有看头,让人有期待的感觉。
就这些吧,期待你的作品哦!祝你好运!!
把分给我吧,我想了一会儿呢!额额。
呵呵!
3. 谁能给我讲一讲短篇言情小说怎么写
现代高中校园:
女主角:【韩曦陌(自编,可更换)】:十分漂亮,清甜,可爱,动人,很招人喜欢。本人有些“大小孩”的感觉,在朋友面前喜欢撒娇!但是,若你惹了她,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小毒舌立马爆发!她没有大小姐的那种高冷,更会让你觉得好接近!你若惹了他,她会记恨你一辈子,那件惹她不开心的事她会说一辈子!不会对高冷不易接近的帅哥动心,反而会被一个在路边逗着小狗的男孩吸引!
男主角:【尚亦轩】:长着令人窒息的容貌!是高校中的第一美男!此人高冷,不易接近,不近女色!从没谈过恋爱,连接吻是什么感觉都不知道。是全校女生的男神,当然除了韩曦陌之外。虽有无数人表白,却都狠遭拒绝,讨厌笨女人,又因为韩曦陌上次的冒冒失失惹笑话,对她更加讨厌!
环境描写的话,写一些符合当时情境的,最好在男女主角初次见面,弄些互相讨厌气氛,有点感觉了弄些煽情的,后面就自编吧,环境描写主要是衬托当时人物的心理的,不是太重要,却又缺它不可!
祝问者写出好小说【这些东西是一字字打出来的,希望点赞给分采纳哦】
4. 怎么写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小编相信几乎所有人都读过,或许你只要抽那么一点点空闲时间就能读完一本短篇小说。
当然也有很多的朋友想尝试着自己来写,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下面就由出国留学的小编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短篇小说该怎么写,希望对有想法自己写小说的朋友有点帮助。
怎么写短篇小说首先谈一谈短篇小说的写法,或说取材。取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要取材取对了,可以说短篇小说就成功了一大半。
我的取材如果用一句话来总概括,就是在没有文章的地方去作文章。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一个比较独立的领域。
写短篇小说在现实中,只写一点点东西。这一点点东西,称之为短篇小说种子。
世间万物都有种子,一切都有。这个种子是世间万物生存不息传宗接代的东西,有了种子的传递世界才延续下去。
和物质世界对应,我觉得短篇小说也有种子。有的把它称为一个眼睛,有的把它叫做支撑点,有的把它叫内核,有的把它叫黄金点。
可能有七八种说法,但我喜欢种子这个词,一说就给人以饱满、圆润、美好的感觉。有可能生长成一篇短篇小说的根本因素。
这是我给种子下的定义。我们从事创作会经常看一些短篇小说,看一些小说当然都是非常不错的,枝叶饱满。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非常脏污的东西,这些东西就缺少了短篇小说的因素。拿一个自然界的种子来比,我们在自然界里寻找种子是比较容易的。
我们种黄瓜地,留种的瓜是要留个标签,表示这是不能摘的,这就比较容易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短篇小说的种子,我们有时苦苦追求,却难以找到。
在没有进入创作以前,这是难度很大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沈从文的《丈夫》。
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短篇。大概情节是写过去的一种生活,说他的妻子在农闲时到船上去做一些接客的生意,她不把这种事看成多么丑恶,到了此时,丈夫去看他的妻子,就带着一种欲望、想念,肯定要亲近一番,结果到了船上以后,他却在眼皮底下一次次被人夺走了妻子。
丈夫就在前仓,前后听到两个当兵的、水保等和妻子交易,情绪弄得很低沉,妻子给他钱也不要,一个人伤心地捂着脸呜呜地哭起来,第二天和妻子回乡下去了。这个小说的种子,我觉得就在最后呜呜地一哭。
整个小说的过程就是这个种子生发的,一切过程都在向这个哭走。很感人。
当然,还有社会分析、情感因素等都很丰富,这里不讲,讲的就是最后一切都是向这一哭而来。种子有时在开头,有的可能在结尾,有的可能在中间。
而这个小说的种子在中间。种子埋进去了,有一个发芽的过程。
后面是开花结果的过程。前面培育,后面生发。
因为有了种子,小说就立起来了,情绪也将饱满。我们听到短篇小说的很多做法和说法,我们听到有人说短篇小说是生命之缘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我们还是应该求,只有求,不断地求,才有可能遇到它。否则就往往就会失去这种遇的机会。
因为我在报社工作,经常去矿上走,有很多人给我谈一些希奇古怪的事,我要说的,事情再多再古怪,如果没有短篇小说的种子,一切都是瞎搭。我有时跑一些地方,跑好多天,但没有短篇小说的种子和潜质,就没有写的必要。
这个短篇小说的种子可能是一个题目、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种思想、一种理念等,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有一个东西,一个故事,可能在我们脑子里存在若干年,觉得可能会写成一个短篇小说,迟迟不能动手写,可能就是没有找到种子所在。
可能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了种子在哪里,就会感觉一下开朗,时候就到了。小说主要不是讲道理,是理感的。
但小说是理性的结果,需要一种思想,表达思想之美,而不是道理本身。写的是思想的表情,而不是思想本身。
一篇小说道理讲得再深刻,感情不饱满也不能感染人。最后建筑的是情感世界,是审美层面。
其实说到这儿,已经把另一层意思说出来了。短篇小说的种子就在生活中,在心里,就这两个地方。
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说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素材,激发了灵感。比方说创作需要想象,这需要生活的基础,而不是平空的。
现实生活就是我们小说创作的想象所凭籍的大地和空气。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土地,所以说要注重现实生活。
说到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小说来自现实生活,但又与现实生活不对应。
这个种子还需要从心里来进行寻找,要把现实生活中的种子拿来放到心里去发酵、去升华,最后打上自己的烙印。从现实生活中来的东西,我觉得又要与现实生活拉开一点距离。
现实生活在创作中往往有一种纠缠,拦在我们面前,说我是很刺激的,很有卖点的,赶快写我吧,写我不会吃亏的,甚至象一个*女纠缠一个嫖客一样,这样写出的东西,可能是易碎的,不经看的。有人说,现在的现实生活太丰富了,作家都只要拿过来就成小说了。
不管现实生活怎么样,照搬过来都不符合小说艺术上的要求。因为它没有进入艺术的层面,没有心灵化和艺术的处理。
这种处理除了心灵化处理还要进行深究。有一种说法,因为对现实看不明白,才写小说。
乍一看,这很新鲜,后来想想,这种说法可能是有种作家玩的一种幽默。我们有时可能一个小说没有想透,把它写出来,评论家看出来。
如果没想透,继续写,写很多。
5. 短篇小说怎么写
怎样写作短篇小说呢?
一、充分准备,打好基础 写作短篇小说与写作中、长篇小说一样,在写作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在执笔 写小说之前,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和生活积累。其次,读过较多的文艺作品,喜爱文学 创作,有一定的文艺修养和文艺理论的基础常识。茅盾在《创作的准备》开头就指出:“世 界文学史上的巨人们留遗给我们的不朽的著作,以及他们毕生的文学事业的经历,就是这题 目——‘创作的准备’的最完美的解答。理论家们从这些文学巨人们的业迹研究分析解释, 写了很多论文,数十万言一厚册,也就是给这题目作注脚。”再次,在写作小说之前,从事 过表达方法的基本练习,并从事过一般散文尤其是速写的写作练习。“一个初学写作者最好 多做些基本练习,不要急于写通常所谓小说,不要急于成篇。所谓基本练习,现在通行的‘速 写’这一体,是可以用的。不过我觉得现今通行的‘速写’还嫌太注重了形式上的完整,俨 然已是成篇的东西,而不是练习的草样了。作为初学写作者的基本练习的速写,不妨只有半 个面孔,或者一双手,一对眼。这应当是学习者观察中恍有所得时勾下来的草样,是将来的 精制品所必需的原料。许多草样斗合起来,融和起来,提炼起来,然后是成篇的小说。”(《茅 盾论创作》第358页)所以,我们要学习写作小说,必须从思想、生活、技巧各个方面下 苦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能绝对化。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等思想、生活、技巧三关都完全过好之后再进行创作。不少青年作者的经验说明,初学写作者就是要 勇于创作实践,写是最好的基本训练。不要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小说创作和其它文体 的写作一样,没有什么捷径,小说的技巧只有自己从多次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别人的技巧, 只能作借鉴,创作还是要靠自己。
二、认识生活,熟悉人物 创作需要生活,对生活不熟悉,不理解,就无法反映和表现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 的源泉,人是社会诸关系的总和,只有熟悉、理解社会生活,才能熟悉、理解各类人物。不 熟悉、不理解各类人物,就无法进行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写作。茅盾在谈他怎样开 始小说创作时说:“我是真实地去生活、经验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得了 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执着的支配,想要 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开始创作了。我不 是为的要做小说,然后去经验人生。”他还说;“好管闲事是我们做小说的人最要紧的事,你 要去听,要去问。”(《创作的准备》)因此,一个小说作者应像阿·托尔斯泰说的那样:“他 溶化在生活洪流之中,溶化在集体之中;他是一个参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