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字草书写法
“文”字草书写法是如上图。
一、拼音:wén
二、释义: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温和:~火。~静。~雅。
10、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科。
13、掩饰:~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15、姓。
三、例句:
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四、字形: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
2. 铭字草书怎么写
1、揭傒斯
善书。正、行书师晋人,苍古有力。书法名重当时,国家典册及功臣家传赐碑,遇其当笔,往往传诵于人。四方释老氏碑版,购其文若字,袤及殊域。存世书迹有《千字文》、《杂书卷》等。
2、康里子山
工书,善真、行、草书。楷书宗师虞世南,行草学钟繇、“二王”,旁及米芾。笔画遒娟清秀,转折圆劲流畅,神韵可爱,名重一时。评者以为赵孟頫以后,以书名者便是康里子山。
3、武则天
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所谓“飞白”就是在笔画中具有丝丝露白特点的书法,难度极大,但看上去却极为高雅。武则天留下来的书法资料不多,有《荐福寺碑》题额、为《崇福寺题额》,只有《升仙太子碑》是武则天亲自撰文并书丹镌刻的碑刻。
4、陆居仁
工诗文,擅书法,书学二王父子,为松江书派的先导。元末明初,与杨维桢、钱惟善交游唱和,殁后被同葬于干山东麓,世人称他们的墓为"三高士墓"。
5、怀素
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_草书
3. "原"字行楷、草书 怎么写
"原"字的行楷写法如下:
"原"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原 [ yuán ]
基本字义:
1、起始的。
2、未经加工的。
3、本来。
4、广而平的地方。
5、宽恕、谅解。
6、推究根本。
组词:
原因、原作、草原、原来、原件、原煤、原始、原野、中原、原理、原谅、原著、原委、原罪。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厵,水泉本也。从泉出厂下。原,篆文从泉。
白话版《说文解字》:厵,泉水的本源。字形采用“泉”作边旁,像泉水从石崖下流出。篆文字形灥,采用“泉”作边旁。
词语解释
1、草原 [ cǎo yuán ]
释义:生长着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的大片土地。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叫温带草原,间或杂有耐旱的灌木;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叫热带草原,常见稀疏的树木。
2、原件 [ yuán jiàn ]
释义:未经改动或变动的文件或物件;翻印文件、制作复制品所依据的原来的文件或物件。
3、原煤 [ yuán méi ]
释义:开采出来,没有经过筛、选等加工程序的煤。
4、中原 [ zhōng yuán ]
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及安徽的西北部。
5、原理 [ yuán lǐ ]
释义: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4. "原"字行楷、草书 怎么写
"原"字的行楷写法如下: "原"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原 [ yuán ] 基本字义: 1、起始的。
2、未经加工的。 3、本来。
4、广而平的地方。 5、宽恕、谅解。
6、推究根本。 组词: 原因、原作、草原、原来、原件、原煤、原始、原野、中原、原理、原谅、原著、原委、原罪。
扩展资料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厵,水泉本也。从泉出厂下。
原,篆文从泉。 白话版《说文解字》:厵,泉水的本源。
字形采用“泉”作边旁,像泉水从石崖下流出。篆文字形灥,采用“泉”作边旁。
词语解释 1、草原 [ cǎo yuán ] 释义:生长着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的大片土地。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叫温带草原,间或杂有耐旱的灌木;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叫热带草原,常见稀疏的树木。
2、原件 [ yuán jiàn ] 释义:未经改动或变动的文件或物件;翻印文件、制作复制品所依据的原来的文件或物件。 3、原煤 [ yuán méi ] 释义:开采出来,没有经过筛、选等加工程序的煤。
4、中原 [ zhōng yuán ] 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及安徽的西北部。 5、原理 [ yuán lǐ ] 释义: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5. 参的草书怎么写
一、参的草书写法如下:二、释义:[ cān ]1、加入在内:~加。
~与。~政。
~赛。~议。
2、相间,夹杂:~杂。~半。
3、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考。~照。
~省(xǐng)(检验省察)。~看。
~阅。~检。
4、探究,领悟:~悟。~透。
~破。~禅。
5、旧指下级进见上级:~见。~拜。
6、弹劾,向皇帝告状:~奏。~劾。
~革。[ shēn ]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
~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2、中药名:人~。
党~。[ cēn ] 〔~差(cī)〕长短不齐,如“~差(cī)不齐”、“~差(cī)错落”。
[ sān ] 古同“叁”,三的大写。三、相关组词:参军 参观 参政 参加 参天 参差 参谒 参验 党参 参股 参半 参赛 参审 参订 参商 参错 参伍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参,金文 (晶,三颗星,即叁宿星座) (人,星相师),表示用仪器观测天象,用叁宿星座作导航指南,叁宿星座 下面的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观测的仪器。
造字本义:动词,博学的老者仰观星天,辨别方位。文言版《说文解字》:参,商星也。
从晶,声。,参或省。
白话版《说文解字》:参,曑和商,都是星名。字形采用“晶”作边旁,采用“ ”作声旁。
这是“参”的异体字,将“日”省略成“口”。二、词组释义:1、参审[cān shěn] 参加(对犯罪嫌疑人等的)审讯或审理。
2、参订[cān dìng] 参校订正:这部书由张先生编次,王先生~。3、参商[shēn shāng] 参和商都是二十八宿之一,两者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亲友不能会面,也比喻感情不和睦:~之阔。
兄弟~。4、参错[cēn cuò] 参差交错:阡陌纵横~。
5、参伍[sān wǔ] 亦作“参五”。参,三;伍,五。
或三或五,指变化不定的数。
6. 刘的草书怎么写
【写法】
拓展资料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它出现较早,从汉代初期,书写隶书时有时才“草率”地书写而形成的,由于汉章帝喜好草书,因此被称为“章草”,是一种隶书草书。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