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调查姓氏报告

1. 写一篇有关姓氏的由来的调查报告怎么写啊

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

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

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

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

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

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

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

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

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

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

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

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

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

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

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

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

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

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

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

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

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2. 一次关于姓氏的调查报告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勇成网络 姓氏的调查报告 篇一:姓氏调查报告 关于X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模板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看过课本上关于X姓的研究报告以后都对自己的姓氏感了兴趣,我也被吸引力所做想做一次关于X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X姓的和X姓历代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X姓人口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X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X姓历史悠久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16。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杨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此姓氏在全球都有广泛分布。在做自我介绍时,通常会将“杨”称作“木易杨”,其实这是错的,实际上“杨”字的右边并非“易”,而是“昜”(yáng)(音同阳)。

而非“木易”。 2、X姓历史名人 隋朝杨氏杨坚杨广宋朝杨家将明朝三杨内阁 3、X姓人口数量 有4000万人。

篇二:姓氏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这时我想起了我国最多的三大姓之一--王,便想出要调查王姓的历史。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书籍、报纸,上网浏览,问家长,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数量。

3. 我想要姓氏的研究调查报告

闫 氏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班级里,只有我姓闫,我便不由自主的想,闫氏的人聚集在哪里呢?他们中有什么名人呢?于是,我想做一个调查,正好,老师也布置了这个作业。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闫氏的来源。

2、闫氏人口的现今数量。

3、闫氏中的名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电脑

闫姓的来源

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

电脑

历史上的闫姓名人

闫锡山、阎立德、阎立本、阎尔梅……

电脑

闫姓人口的数量

据统计,目前闫姓人口数量已经至少有200万人。

电脑

闫姓现今分布

据网上调查结果,现在闫姓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

四、结论

一、关于闫氏的来源,有这种说法。

1、据《姓谱》载,分闫、阎二姓。又据《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因闫、阎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黄帝族的后代,龙的传人,故闫姓和阎姓人家的堂号都是太原,古代他们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说闫姓望族居天水)。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两姓并存。

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闫,称闫氏。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闫。

二、闫氏人口现今的数量。

据2007年的统计,排在人口第一位的为李姓,其次是王姓,第二十几位才是闫姓。

三、闫氏中的名人:

姓闫的人中有许多的名人,有

阎立德:唐代画家、工程家,雍州万年人,与其父皆擅工艺、绘画,驰名隋唐间。

阎立本:阎立德之弟。当时最著名的画家,善画人物,尤精写真,善刻画性格神情,兼能书法。所画太宗像及《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外国图》等、为当时称誉。存世《历代帝王》、《萧翼赚兰亭》、《步辇》、《职贡》等图。汉有阎未央。

阎次平:宋代画家,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画牛,颇为生动。评者谓其"仿佛李唐,而迹不逮意"。存世作品有《牧牛图》等。

阎尔梅:字用卿,号古古,沛县人。崇祯庚午举人。李自成陷北京,尔梅上书请兵北伐,并尽散家财,结死士,为前驱。自成党武愫至沛,屡使招尔梅,以碎牒大骂下狱,愫败,乃免。赴史可法之聘,参军事,首劝渡河复山东,不听。时高杰为许定国所杀,河南大乱,尔梅又说可法西行镇抚之。杰部将约束待命,可法为设提督统其众,而自退保扬州。尔梅力阻之,请开幕府徐州,号召河南北义勇,得以一成一旅规画中原。又请空名告身数百纸,乘时布发,视忠义为鼓励,俾逋寇叛帅不得以逾时涣散,少有睥睨。策皆不行,遂贻以书而去。及可法殉节,尔梅走淮安,就刘泽清、田仰,画战守策,复不听。师入淮,尔梅率河北壮士伏城外,众惧阻,羽士陶万明特庇之。巡抚赵福星以书招,尔梅痛哭谢之。乃散其众,遁海上,祝发,称蹈东和尚。复走山东,联络四方魁杰,谋再举。又至河南,至京师,以山东事发被捕,下济南狱,脱走还沛。名捕急,弟尔羹、侄御九皆就逮,妻、妾同自缢。尔梅乃讬死夜遁,变名翁深,字藏若,历游楚、蜀、秦、晋九省。过关中,与王弘撰等往还。北至榆林,从宁夏入兰州。凡十年,狱解,始还。未几,为仇家所攀,复出亡,龚鼎孳救之,得免。北谒思陵,又东出榆关。还京,会顾炎武,复游塞外。至太原,访傅山,结岁寒之盟。尔梅久奔走,历艰险,不少阻。后见大势已去,知不可为,乃还沛。寄於酒,醉则骂座。常慨然曰:“吾先世未有仕者,国亡,破家为报仇,天下震动。事虽终不成,疾风劲草,布衣之雄足矣!”遂高歌起舞。泣数行下。居数岁卒。年七十有七。尔梅博学善诗,有白耷山人集。

4. 姓氏调查报告作文400字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虽然人人都知道,但“吸烟”仍然成为当今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

从年迈的爷爷、奶奶到几岁的小孩都有这种不良嗜好。难道香烟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难道禁烟就这么困难吗?……记得,我小时候就看过爷爷吸烟的模样,他老人家口里常叼着一根香烟,烟瘾来了就用火柴点着,然后大口大口地吸,烟雾从他嘴里慢慢地吐出来,可又从两个鼻孔里吸了回去,就这样进进出出,吞云吐雾似的,我看了十分好笑,到最后,浓浓的烟雾从他嘴里喷薄而出,空气里立刻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辣味。

爷爷边吸边还咳嗽着,刚吸完一根又接着点燃另一根,害得站在旁边的我被烟雾熏得不停流泪着。那一刻,我忍无可忍、情不自禁地大叫着:“爷爷别吸了、爷爷别吸了”。

爷爷却乐呵呵地笑着,嘴里不经意地露出了黄斑斑的牙齿,据说,爷爷吸烟已经有几十年了。后来,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爷爷终于患肺癌去世了,家里的亲人都十分悲痛,他们知道是香烟害了爷爷,如果爷爷早点把吸烟的陋习戒掉,说不定至今还健健康康地活着呢。

也许是香烟害人不浅的原因吧,爸爸从此永不抽烟,难怪连爷爷留下的烟灰盅也不知何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据有关权威报告说,如果一个人每天吸10至20根香烟,其患肺癌、喉癌、口腔癌、鼻咽癌至死的机率比不吸烟者高14倍之多。

吸烟不仅对自己有害,而且对身边的人同样有害,因为烟雾里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等十多种有害物质,一旦吸入肺里其危害不亚于吸烟的人。为了使人们意识到吸烟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危害,各国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吸烟有害健康”,我国就有禁止香烟广告的规定,联合国也特别制定了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目的是创造一个清新、环保、绿色的“地球村”,让全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健康、更美好。我想:我是一位少先队员,我有义务、有责任向人们宣传戒烟的重要性,让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朋友、同学都远离香烟和拒绝吸烟,让我们的广州也早日成为一个“无烟城”。

5. 张姓氏的调查报告

原发布者:乐图数据

姓氏调查报告

篇一:姓氏调查报告

关于X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模板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看过课本上关于X姓的研究报告以后都对自己的姓氏感了兴趣,我也被吸引力所做想做一次关于X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X姓的来源和X姓历代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X姓人口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X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X姓历史悠久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16。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杨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此姓氏在全球都有广泛分布。在做自我介绍时,通常会将“杨”称作“木易杨”,其实这是错的,实际上“杨”字的右边并非“易”,而是“昜”(yáng)(音同阳)。而非“木易”。

2、X姓历史名人

隋朝杨氏杨坚杨广宋朝杨家将明朝三杨内阁

3、X姓人口数量

有4000万人。

篇二:关于自己姓氏起源的调查报告

关于自己姓氏起源的调查报告

前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它们世代相传,而我们是否了解它们的起源呢?假期里,我调查了我的姓氏——柴姓的起源,以次了解自己的姓氏。

调查主题:柴姓的起源。

3.

6. 姓氏调查的方面有哪些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

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

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

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

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

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

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

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

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

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

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剧》)。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由此可见,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别种类”“别婚姻”。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

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

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唐太宗(627年)的时候,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

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 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

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 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 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 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 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 而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 、潘、曹、冯、汪、蔡、袁、卢、唐、。

7. 求一篇关于关姓氏的研究报告的小学5年级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张,名智利。我们班有许多姓张的同学,自从陈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深不可测的文化,古代也有许多人对姓氏很有研究,便撰写了《百家姓》这本书。于是,我对张氏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 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张氏的来源和赵姓历史名人。

2. 走访有关部门,了解张氏人口和分布情况。

3.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张氏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8. 姓李的姓氏调查报告

姓氏:李

祖宗:利真

分类:以官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郡望:

1、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2、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4、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9. 调查张姓氏作文

关于张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许多人姓张,他们都说几百年前是一家。姓氏是值得研究的,于是我就对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研究报告。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了解张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2.了解张姓人口分布情况。

3.搜集张姓的名人故事,并作出结论。

张姓的来源

关于张姓的最早源地,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挥这一支,最初源于现今的太原。太原,是中国张氏的源地,也是中华民族张氏望族所在地。到了周代的韩国和晋国之后,由于加入新的系源,张姓的源地也发展至多处,当时的韩国,“其得望者十二”,前已引袁桷之说,此处不再。当时的晋国,成为张氏望族的有““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韩、晋国中改姓为张姓者,虽晚于挥之后裔,但却后来居上,繁衍很广。在张氏姓源中,也有少数民族加入的成分。这是到了汉代之后,由于刘汉的强盛,一部分少数民族改姓为刘,也有一小部分少数民族改姓为张。

还有许多的名人如张仪、张苍、张禹、张敏、张温、张四知……

张姓的分布情况: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

四。结论

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姓人才辈出。有高宗宰相张文的儿子张锡,有明治家张居正。有西汉谋士张骞……我们为张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我国源远流长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张姓目前是中国第三的,据统计张氏有9450万人。

怎么写调查姓氏报告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怎么写调查姓氏报告

知识

妈妈的空心字怎么写

阅读(3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妈妈的空心字怎么写,内容包括空心字祝妈妈母亲节快乐怎么写,空心字祝妈妈母亲节快乐怎么写,祖国妈妈的生日用圆的空心字怎么写。圆

知识

结婚谢贴怎么写

阅读(3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结婚谢贴怎么写,内容包括结婚谢帖怎么写的,襄阳结婚头贴和谢贴怎么写,出嫁女儿的谢贴怎样写。如果是称呼问题,可以这样写:如果宴请一位女的,无论年龄辈分亲朋好友,可以写:XXX女士如果宴请一位男的,无论年龄辈分亲朋好友,可以写:X

知识

篆字祖怎么写

阅读(23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篆字祖怎么写,内容包括篆字文史之祖怎么写,"祖"这个字的篆书怎么写,文殊菩萨篆字怎么写。文史之祖 大篆(金文)写法:

知识

贫助学金申请书怎么写

阅读(1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贫助学金申请书怎么写,内容包括助学金申请书怎么写,贫困生助学金申请书怎样写,贫困助学金申请书怎么写。尊敬的学校领导:您好!我叫**,**系**级**专业**班,本人是个****的男孩。我出生*****。家中有**人,父母(家庭情况),工

知识

文在寅韩文怎么写

阅读(2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文在寅韩文怎么写,内容包括“韩国”用韩文怎么写,欧巴韩文怎么写,刘情用韩文怎么写。翻译结果(韩语)1:Ouba翻译结果(韩语)2:오빠翻译结果(韩语)3:이欧巴,韩语中"哥哥"的意思。仅限于年轻女性对男性的称呼(男性不

知识

金枪鱼的枪怎么写

阅读(1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金枪鱼的枪怎么写,内容包括描写金枪鱼的句子,金枪鱼的子弹放在哪,金枪鱼分几种市面上卖的白金枪是什么鱼。双方谈判 确定好运输条款 国外发货 通知国内收货人 并提供提单 货物到港 收货人提单背书 去船公司缴费换取提货单

知识

扁担的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22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扁担的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扁担”的拼音是什么,多音字组词担(dàn)扁担对吗多音字组词担(dàn):扁担对吗爱,担这字拼音怎么写担。

知识

猜笔画顺序怎么写

阅读(21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猜笔画顺序怎么写,内容包括猜——笔顺怎么写,猜的笔顺怎么写,两笔画顺序怎么写的。两笔画顺序是:

知识

还给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173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还给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还给的拼音怎么写的,还给的拼音怎么写的,还拼音怎么写。还字的笔顺写法是:横、撇、竖、点、点、横折折撇、捺、

知识

想的连笔字怎么写

阅读(2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想的连笔字怎么写,内容包括怎么写字好看我想写那种好看的连笔字,才字怎么写好看怎样才能写好连笔字我想写不是特别连,比较好看的,“的”字的连笔字写法。你说的连笔字就是行书,行书又分为行楷和行草。学生考试答卷应该写行

知识

合同申明怎么写

阅读(1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合同申明怎么写,内容包括请问合同的声明书要怎么写,合同丢失声明怎么写,请问合同的声明书要怎么写。标题一般只写文种“声明”;另一种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遗失声明》等,还有一种采用发文机关名称、授权事由、文种三项结构形

知识

行书珍字怎么写

阅读(21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行书珍字怎么写,内容包括草书珍字怎么写,珍字草体书法怎么写,满珍两个字要怎么写才好看。珍的草书写法:二、珍copy的释义:宝贵的2113东西:奇~异宝。山~5261海味。如数家~。2、宝贵的;贵重的:~本。~品。~禽。3、

知识

学生成长目标怎么写

阅读(3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学生成长目标怎么写,内容包括小学生成长规划书怎么写,小学生成长目标怎么写,小学生成长目标怎么写。原发布者:peihou小学生成长规划自我分析(需要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评价)二、成长目标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

知识

糊涂的糊字怎么写

阅读(5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糊涂的糊字怎么写,内容包括糊()糊涂填字这个括号里的字怎么写,糊()糊涂填字这个括号里的字怎么写,糊涂的糊怎么组字,请回答我,谢谢。糊涂、模糊、糊弄、含糊、裱糊、糊口、糨糊、糊糊、烂糊、稠糊、面糊、麪糊、糊剂、糊裱、热

知识

整顿报告怎么写

阅读(21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整顿报告怎么写,内容包括整改报告怎么写,整改报告如何写,安监局停业整顿报告怎么写。整改报告可以写问题、原因以及整改措施。区委、区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推进富民强区打造效能海陵”活动的实施意见》下发后,城中街道认

知识

骨髓报告单怎么写

阅读(19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骨髓报告单怎么写,内容包括怎样看骨髓检查报告单,化脓性骨髓炎的报告怎么写,帮我看看骨髓细胞检查报告单,这病严重吗,需要治疗吗,是白血病吗。骨髓报告单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各类细胞及各 阶段细胞所占的比例,一部分

知识

实验报告实验小结怎么写

阅读(23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实验报告实验小结怎么写,内容包括实验报告总结怎么写,实验报告总结怎么写,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的具体步骤是怎么样的以及实验体会与实验小。原发布者:园丁好辛苦实训报告总结范文 本次实训,是对我潜力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

知识

策略报告怎么写

阅读(1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策略报告怎么写,内容包括汽车市场营销策略报告怎么写,工作计划报告怎么写,市场策划报告怎么写。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为网络营销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已正式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我国汽

知识

请示领导的报告怎么写

阅读(1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请示领导的报告怎么写,内容包括向领导请示报告怎么写,请示上级的报告怎么写,请示上级的报告怎么写。用格式来套一下内容试试,这样就可以是原创了。 首部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请示) 2、事由+文种(报告) 二、主送机关(只有一个直接

知识

入职的体检报告怎么写

阅读(1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入职的体检报告怎么写,内容包括入职体检报告格式,入职体检报告,入职体检报告内容。体检项目 编辑 一般项目1.抽血 化验 (均使用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管) 体检报告单2.血常规18项 检查有无贫血、炎症、血液病等。红细胞

知识

调查报告表格的怎么写

阅读(2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调查报告表格的怎么写,内容包括调查报告的表格格式是怎样的,调查报告怎么写,简单点的,有几个表格框就行了,调查报告表格怎么写急。怎样写调查报告? 讲两个问题: ? 调查报告的写法 ?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Ⅰ 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

知识

审核报告怎么写

阅读(35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审核报告怎么写,内容包括内审报告怎么写,怎样写审核报告,审核意见怎么写。审核报告应当提供完整、准确和清晰的审核记录,并包括或引用以下内容:a) 审核目的;b) 审核范围,尤其是应当明确受审核的组织单元和职能的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