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旁边的旁字怎么写
笔顺:点、横、点、撇、点、横撇/横钩、点、横、横折钩、撇
旁:[páng] [bàng]
笔划:10
部首:方
结构:上中下结构
释义
[ páng ] 1.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 2.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 3.广,广泛:~征博引。 4.邪、偏:~门左道。 5.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 bàng ] 古同“傍”,靠。
旁[ páng ] 组词:旁边、旁听、旁门
旁 [ bàng ] 组词:旁午、旁午构扇、旁午走急
旁边 pángbiān:靠近的地方。近侧;在一个中心或分界线的一方的部分(如地方或物体)
旁听 pángtīng:1.列席会议。 2. 非正式地随班听课
旁门 pángmén:1.构筑物的侧门或主要大门旁边的门。 2. 间接或不明显的入口
旁午 bàng wǔ:1.纵横交错。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使者旁午。」颜师古.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2.比喻事物繁杂。如:「军事旁午」。
旁午构扇 bàng wǔ gòu shān:形容相互构陷、煽惑。
旁午走急 bàng wǔ zǒu jí: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2. 提手旁 笔顺怎么写
提手旁的笔顺:横、竖钩、提。
扌,同“手”。用作偏旁。俗称“提手旁”。
部首:扌,部外笔画:0,总笔画:3 ,繁体部首:手,部外笔画:0,总笔画:4。
扩展资料:
提手旁的字有:打、挂、找、把、扑、拖、擦、摆、扫、捏、提、披、抬、拉、挑、招、摔、担、搬、挤、拾、捡、拨、挖、捕、推、投、换、抄、摸、掉、摘、摇、扶、捧、拦、摧、措、抱、技、拴、折、拍、拯、搓、拔、拼、扎、指、接、扬、扔、擒、捉、挥、抽、搽、抓、拥、控、揽、操、握、护 等。
其他偏旁部首的读法和写法:
1、亻 单人旁:仁、位、你。
2、勹 包字头:勺、勾、旬
3、厶 私字:允、去、矣
4、廴 建之旁:廷、延、建
5、卩 单耳刀:卫、印、却。
6、阝 左耳旁:防、阻、院。
7、阝右耳旁:邦、那、郊。
8、氵 三点水:江、汪、活。
9、丬 将字旁儿:壮、状、将。
10、忄 竖心旁:怀、快、性。
3. 汉字中有几个先写点的
下面这些偏旁的字都是先写点的字
三点水旁——河 湖 江 涂 潮………………
二点水 ——冷 冰 凉 …………
宝盖头——宝 室 寂 寞 家…………
言字旁——说 话 诚 计 论…………
将字旁——将 壮 状…………
文字头——文 立 交 亥…………
病字框——病 疾 症 疴…………
广字旁——店 庙 庄 席 度…………
衣字旁———被 袄 初 袖 [袜…………
示字旁——祖 福 神 社 礼…………
…………还有好多 好多…………
4. 子字旁还有什么字
以“子 ”为偏旁的汉字有48个:
1、总笔画数3:孒、子、孓、孑
2、总笔画数4:孔
3、总笔画数5:孕
4、总笔画数6:存、孖、孙、字
5、总笔画数7:孛、孚、孝、孜、孞
6、总笔画数8:孢、孤、季、孟、孥、学、孠、孡、孧
7、总笔画数9:孩、孪、孨
8、总笔画数10:孭、孙、孬
9、总笔画数11:孰、孮、孯、孲
10、总笔画数12:孳、孱
11、总笔画数13:孴、孶
12、总笔画数14:孷、孵
13、总笔画数16:孹、学
14、总笔画数17:孺、孻
15、总笔画数19:孼、孽
16、总笔画数20:孾
17、总笔画数22:孪
5. 折字旁怎么写
折
部 首 扌
拼 音 :shé zhé zhē
[ shé ]
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了。桌子腿撞~了。
2.亏损:~本儿。~耗。
3.姓。
[ zhé ]
1.断;弄断:骨~。把树枝~断了。
2.损失:损兵~将。
3.弯;弯曲:曲~。百~不挠。
4.回转;转变方向:转~。刚走出大门又~了回来。
5.折服:心~。
6.折合;抵换:~价。~账。~变。
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打九~。
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
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
10.姓。
11.折叠:~扇。~尺。她把信~好,装在信封里。
12.折子:奏~。存~儿。
[ zhē ]
1.翻转:~跟头。
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一~就凉了。
6. 纟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糸部汉字的本意均与丝线、纺织、布匹有关。
例:1.绮 [ qǐ ] [ qǐ ] 1.有文彩的丝织品:~罗;纨~;~襦纨绔; 2.美丽:~丽;~年;~霞;~语(美妙的语句,亦指华而不实之辞);~靡。2.结 [ jié ] [ jiē ] [ jié ] 1.系(jì),绾(wǎn):~网;~绳;~扎; 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蝴蝶~; 3.聚,合:~晶;~识;~盟;~交;~集;~合;~党营私; 4.收束,完了(liǎo):~账;~局;~案;~果;~论;归根~底; 5.一种保证负责的字据:具~; [ jiē ] 植物长果实:开花~果;~实。
3.纤 [ xiān ] [ qiàn ] [ xiān ] 1.细小:~人(卑鄙的小人);~介(细微,细小;亦作“纤芥”);~手(指女子细而柔嫩的手);~尘;~~;~秀;~弱;~毫;~悉(细致而详尽);~度(天然丝或化纤粗细的程度); 2.吝啬:~啬; [ qiàn ] 拉船前进的绳子:~夫(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的人)。4.纯 [ chún ] [ chún ] 1.专一不杂:~粹;~然;单~;~金;~铜;~正;~净;~熟;~度; 2.丝:“子曰:‘麻冕,礼也;今也~,俭,吾从众’”; 3.大:~嘏(极大的福分); 4.人品的美好:~朴;~真;~厚;~笃;~洁;~稚。
5.约 [ yuē ] [ yāo ] [ yuē ] 1.绳子; 2.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 3.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 4.事先说定:~见;~会; 5.邀请:~请;~集; 6.节俭:节~;俭~; 7.简要,简单:由博返~;简~; 8.大略:~计;~莫;~略; 9.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 [ yāo ] 用秤称:~~;~一下。6.纱 [ shā ] [ shā ] 1.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用它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棉~;纺~; 2.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羽~;窗~;~布;~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后作官职的代称;亦称“乌纱帽”); 3.像纱布的:铁~;塑料~。
7.红 [ hóng ] [ gōng ] [ hóng ] 1.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5.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6.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 gōng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8.纳 [ nà ] [ nà ] 1.收入,放进:出~;藏污~垢; 2.接受:采~;笑~;~谏; 3.享受:~福;~凉。
4.缴付:~税。 5.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鞋底; 6.姓。
9.缂 [ kè ] [ kè ] 1.〔~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 2.(缂)10.纪 [ jì ] [ jǐ ] [ jì ] 1.记载:~年;~元;~行(xíng);~实;~念;~传(zhuàn)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
2.记年代的方式:一~(古代指十二年);世~(一百年)。 3.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
4.法度:~律;违法乱~。 5.散丝的头绪:丝缕有~; [ jǐ ] 姓。
11.纵 [ zòng ] [ zǒng ] [ zòng ] 1.放:~虎归山;~火。 2.放任;不拘束:放~;~目四望;~情;~观全局。
3.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身。 4.即使:~然;~使;~令。
5.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横交错;~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贯;~深; 6.起皱纹:~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了。 7.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 [ zǒng ] 急遽的样子:“丧事欲其~~尔”。
12.纷 [ fēn ] [ fēn ] 1.众多,杂乱:~~;~繁;~杂;~飞;~纭;五彩缤~;~乱;~扰;~争; 2.古代旗子上的飘带。13.纸 [ zhǐ ] [ zhǐ ] 1.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
2.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14.线 [ xiàn ] [ xiàn ] 1.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棉~;~圈;~材;~绳; 2.几何学上指一 拼音:[sī] 解释:通假字,通“丝”[sī]和“糸 ”[mì]第四声,本义:丝线、细丝;“糸”(幺+小)字的本义就是“细丝”;《说文》:“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古同“丝”;很多简体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钅[釒],“糸”字是个部首字,作左偏旁时港台通行字体改为“幺”下加三点变作“糹”,大陆简体为“纟”(俗称“绞丝旁”)。
◎糸 mì <名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一端象丝束的绪,一端象丝束的头,中间是丝绞;本义:细丝)同本义[finesilk] 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说文》【。
7. 一年级汉字偏旁部首笔顺笔画弯钩怎么写
从上弯到下,内钩;以竖为准,弯中求正。
写的时候要有一点弧度。
偏旁部首的写法:
见字旁
它一般处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53338字右边或下边。左竖略短于右竖,框稍窄;撇勿顶住上横;竖
弯钩起笔勿太高,弯钩稍宽,钩垂直向上,且要小。如“现”字。
贝字旁
该旁一般处于字的左边或下边。处于左边时形体窄,左竖略短于右竖,撇
勿顶上横,右点贴紧右竖,且稍大,撇的末端与右点下端平行;处于下边时,写
法相同,只是形体稍宽。如“贺”字。
牛字旁
牛字偏旁一般处于字的左旁或下边。处左旁时形体窄,横变成提,竖为垂
露;处下边时形体宽,末横略长,竖为悬针;首撇由重到轻,且短。如“牧”字。
欠字旁
首撇勿软,稍短,横钩靠撇的下部起笔,勿过宽,下撇微带弧度,捺画靠
撇的上部起笔,亦可将捺变为长点,但要与撇分离。如“歌”字。
方字旁
方字一般处于字的左、右、下三个部位。点略靠横的右边,且与横分离,
撇略短,横折钩起笔靠撇的上部,**斜式。如“放”字。
比字旁
比字一般处于字的上边或下边。左边是横、竖提,右边是撇、竖弯钩,左
小右大。如“皆”字。
斤字旁
首撇为平撇,次撇略带右弧状,勿过长;横起笔靠次撇的上部,非顶端;
竖起笔对应首撇的起笔处,勿靠左或靠右。处左旁时竖为垂露。如“欣”字。
月字旁
月字一般处于字的左傍,少数处于字的右边或下边。整体形状稍窄。
“月”处于字的左、右时,首笔为撇,处于字的下边时,将撇改为竖。如“肾”
字。
火字旁
火字一般处于字的左旁,少数处于字的下边。处于左旁时,首笔为左下点,
中撇为月牙状,右撇、捺变为短横和点,整体形态窄;处于字的下边时,捺画稍
大。如“灾”字。
户字旁
户字做字头,少数处于字的右旁。点画与横分离,下边的尸与前边所述相
同。户作头一般不覆盖下边部件。如“扁”字。
石字旁
横短,微右上斜,撇也勿长;口字首笔与撇中上部接触,两竖为右、左
倾斜状。整体勿过大。如“砂”字。
鸟字旁
撇短小且末端与下横左头接触。“鸟”处字的右旁,下横折是上横折的二
倍宽;处字的左旁时,下横折稍宽于上横折,下横变为提。如“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