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是什么时候有拼音的,什么时候书写竖着写变为横着写的
最早是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中才有了拼音方案。至于真正演变成出正式的拼音是由于:“1949年,吴玉章给**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汉字笔画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式、图案式、数字形式。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注意是由于要扫除文盲才搞的,目的是减少之!而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是要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再往后走,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提出汉字竖写改横写的第一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青年》杂志编辑之一的钱玄同。在《新青年》一九一七年三卷三期上,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首次提出汉字竖改横”的见解。“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观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笔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至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
以后,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发表四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同时表示赞许。当时,郭沫若也撰文从生理学角度阐述汉字“横行”的道理,并在1922年8月出版的《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二期付诸实行,但还是未能推而广之。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继续大力提倡汉字“横行”,《光明日报》首先响应,进行实验,其后响应者逐渐增多。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经党中央批准改为横排,至此,汉字“横行”才在全国推广。
2. 横在的读音是什么
横的拼音:héng hèng
笔画数:15
笔顺、笔画:
横、竖、撇、点、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撇、点、
基本释义:
[héng]:1.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梁。~楣。~额。~幅。~批。~披(长条形横幅字画)。~匾。~标。~空。 2.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写。~排。~向。~斜。纵~。 3.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贯东西。
[hèng]:1.凶暴,不讲理;蛮~。强~。~暴。~蛮。 2.意外的,不寻常的:~财。~祸。~事。~死。
3. 横的两种读音咋组词
组词
1.横:héng 横梁,纵横,横直
2.横:hèng 蛮横,横暴,横财
横
héng
1.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横梁。
2.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横写。
3.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横贯东西。
横
hèng
1.凶暴,不讲理;蛮横。
2.意外的,不寻常的:横财。
拓展资料
造句
1、厂房里横七竖八地摆放着许多未加工的木材。
2、阵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的尸体。
3、路的中央横七竖八地摆放着许多纸箱子。
4、小组活动后,同学们忙着回家,教室里的板凳横七竖八地无人整理。
5、台风过后,庄稼被刮得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