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社会调研文
“大一统”文化的现象 美国学者鲁斯·本尼迪克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形式。
"每个民族都是不可替代的,在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的唯一性与特殊性。 对于文化的概念,我们也可从其类型来界定。
关于文化的分类,我有自己的看法。民族文化是上位概念,代表国家;其次是地区文化,代表省市州;再其次是集体文化,代表小范围的群体;最下面的是个人文化,代表个体。
于我而言,个人文化代表了个性,应该是最应该受到尊重与重视,可在长期以来个人文化却始终湮灭于民族文化或集体文化之中。 中国近代学者梁濑冥先生的分类是:"文化不外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
"应该说,梁先生对文化的分类应该是到位的。精神生活方面就是指上文《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学术和文学等意识形态的东西;社会生活方面包括宗教、习俗等,也可以叫做"习俗文化";物质生活则就是一种吃喝玩乐文化。
我以为,在梁氏分类的三种文化中,中国一直都主要只有两种:习俗文化和物质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自然有着丰富的习俗文化;中国人能活下去,在底限上也就有自己的物质文化,但是我提醒大家,中国人缺乏真正的精神文化,而真正的精神文化是以独立文化人格为标志的。
无论是历史上的太平盛世,还是目前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它们与文化繁荣并不一定同时发生,国泰民安只说明物质文化发达,并不等于文化繁荣。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二者并行之时,但是二者悖行的情况也有很多。
譬如,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才有史无前例的文化高峰;又如,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的军阀割据的局面与新文化运动并行不悖。因此,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并无逻辑因果联系。
我们还可以发现,自古以来大思想家的物质文化往往是匮乏的,这是由于精神文化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物质文化只是精神文化的下位概念,因为人活着不只是为了物质生活,人的尊严恰好是在思想文化上,这也是人与动物的分界线。
因此,我们判断一个民族的优劣,不应仅以物质文化为标准。 中国历史出现过的太平盛世(如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一直是"大一统"之下发生的。
"大一统"确实也有其自身的优势,表现在社会稳定发展,丰衣足富国泰民安,但也在文化上表现出致命弱点:高度集权,禁锢思想,精神文化匮乏。这样"大一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没有出现过几位大思想家。
从"大一统"的这个弱点来讲,民主才是思想自由的必经之路。春秋战国时期或军阀混战时期,其政见与统治者不合者,可以自由逃往他国或他方,人不留我自有留我处,不用担心无处逃遁而被迫害致死。
独裁专制国度的"大一统",注定会排斥异己打击异端,让新思想无处生根,这样的国度里不会有真正的思想自由,不会有独立的文化人格,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精神文化。 那么,缺乏独立文化人格的中国文人又做些什么呢?从春秋战国儒士出现开始,中国文人历来都是为朝廷卖命而已,著书立说多是取悦于朝廷,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如果遇上思想禁锢或文化钳制,精神文化就丧失殆尽。
东汉末年发生过"党锢"之祸,起因是由于儒士争议政弊,终于招来杀身之祸,二三百人连同其家族被诛杀。清朝时期的"文字狱"使峨冠博带之士"闻风丧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足可以让文人丢掉小命。
这种情况下,文人们 "避席畏闻文学狱,著书只为稻梁谋",文字工作只是训古注解,不敢再有自己的思想,最多只是咏牙签、叹尿壶。文人们个个畏怖避忌明哲保身,放浪形骸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或终日饮酒赋词醉生梦死,最终沦落为只会吟月哦雪,甚至是风流倜傥的浅薄文人。
据载,"竹林七贤"常集于竹林饮酒玄谈,或研究如何用炼丹炉炼出仙丹。虽然有人赞赏"竹林七贤"对独立的文化人格的追求,但由于他们在"玩"上的"突出表现",有人就对他们持了否定态度,将他们嗤之以鼻,将他们谑称为"竹林七玩"。
对于不属文化阶层的普通百姓而言,自然更是沉溺于物质文化之中了。因为本质上讲,物质文化就是吃喝玩乐文化。
中国人的这些文化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酒文化、茶文化、烟文化、麻将文化、饮食文化,不一而足。无论精神生活如何贫瘠,中国人每日只是喜欢吃喝玩乐,餐饮娱乐行业在中国永远是火爆的。
中国"大一统"的方式陈陈相因,"古有科举,今有高考",二者都是用以统一思想。科举制度的必考科目是政府硬性规定的《四书》、《五经》之流,高考作文的思想内容也必须符合政府的意志。
若有违反者,一律将试卷"格杀勿论",古今皆有之。 "康梁变法"时期,科举制度已经摇摇欲坠,但考试仍在进行。
康有为主张变法,还与千人举人搞了"公车上书",深受保守派的仇视与嫉恨。他与梁启超等进京参加了会试,出于对他"妖言惑众"的报复,官员们将一篇"非常异义可怪之论"的试卷抽出作废,以为那是康有为的试卷,可后来才发现将梁启超的废除了。
康。
2. 怎么样写好一篇调研文章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我要调查网,让调查更简单方便!
3. 如何写调研文章
调研文章种类不同,其格式与写法总体上相同,但由于强调的重点和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每种调研文章格式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区别。
调查研究门类繁多,表现各异:既有揭示问题调研(也叫专题调研),也有综合调研;既有理论研究调研,也有实际建议调研;既有历史情况调研也有总结经验调研,等等。 从报告类别看,按调查报告内容的性质可分为5种: ①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②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③宣传新事物的调查报告。
④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⑤历史事件的调查报告。
下面具体谈谈: 1.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反映某一地区、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的基本面貌,目的在于报告全面的情况,为决策者制定方针政策、规定任务、采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常用于向上级报告工作,如领导下基层了解面上情况后所写的调研报告,多用于此类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偏重于反映客观情况,分析研究的成份相对少一些,一般也不要求提出理论性的主题思想。在写作过程中,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点明是关于什么单位或者地区、什么问题的调查。
其前言一般是介绍调查的缘由、目的、时间、地点、范围和方式等。 由于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主体内容涉及面一般都比较宽,因此,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在写作上往往采用横向结构。
如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情况,可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组织领导等若干方面来撰写;如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则可分为基本概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若干层次。当然,每个大的部分中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的问题来写。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对先进典型进行深人调查分析后,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有效措施,以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写法主要包括: 基本情况、突出成绩、具体做法、主要体会等。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反映主题。前言大多采用概述主要成绩、发展变化,并提示基本经验的写法。
主体部分需要充分展开,不仅要写具体做法,而且要写切身体会;不仅要写感性认识,而且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具体做法,体会就是空的;不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难以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结尾可以归纳全文、强调主旨,或者指出不足、展望未来。 在行文的语气上,经验调研报告格式与经验总结不同,经验总结用第一人称,行文语气必须谦虚,而调研报告则用第三人称,可以热情赞扬,以促进推广。
3.反映新生事物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是用于报告和评价新生事物,帮助人们提高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新生事物往往代表着事物的发展趋势, 在写作这类调研报告格式时要抱着满腔热情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写作的特殊性上,都缘于一个“新”字,不仅要说明新生事物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要指出它的背景,也就是说要指出它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遇到了那些矛盾、困难和问题;不仅要说明它的性质和特点,而且要指明它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对其发展前景的预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由于新生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往往不够成熟,所以在结尾时,一定要如实指出它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和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4.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可细分为两种: 一种是为了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以及不良倾向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其目的在于揭示问题、反映情况,而不在于追究责任者。 另一种是为了处理违法乱纪事件或严重事故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这一类调研报告的写法不仅要以确凿的事实分清是非,而且要弄清性质、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和处理的具体意见。
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格式上,标题往往多采用揭露式的,有的标题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城区违法建筑触目惊心》。这一个标题,不仅表明了调研报告的主旨,而且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能够起到强烈的警示与提示作用,吸引读者的眼球。
主体部分所反映的如果是一个具体事件,一般采用纵向结构;如果反映的是一种倾向和状况,多采用横向结构。在叙述完问题的主要事实后,要写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程度。
结束语可呼吁对问题予以重视或关注,可扼要提出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 5.考察历史事实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通常是用于对某一历史现象或某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调查,用确凿的事实,揭示历史真相,作出正确的评价,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如为平反历史冤假错案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属于这种调研报告格式。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政策性和针对性较强,反映的事件往往也比较复杂。
这类调研报告,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事实的本来面目; 二是被歪曲的情况; 三是纠正和处理的意见。 在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在写作时,事实真相与被歪曲的情况相矛盾的地方,尤其要叙述清楚,要说明事实被歪曲的原因和有关的责任者。
写处理意见时,态度要明确,办法要具体。如果问题正在处理和。
4. 调研报告怎么写
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规范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
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为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保证社会实践报告的质量,避免与社会实践总结混淆,特为广大同胞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提供tips如下,仅供参考: 一.实践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
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二、撰写实践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
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
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三、实践报告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报告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
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
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报告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
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报告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
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报告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报告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
5. 调查报告格式范文
原发布者:在行传媒
调研报告格式调研报告格式一、调研报告标题的格式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1)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发文主题”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2)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3)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4)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二、调研报告正文的格式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1)前言。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
6. 怎样写调研文章的标题
调研文章种类不同,其格式与写法总体上相同,但由于强调的重点和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每种调研文章格式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区别。
调查研究门类繁多,表现各异:既有揭示问题调研(也叫专题调研),也有综合调研;既有理论研究调研,也有实际建议调研;既有历史情况调研也有总结经验调研,等等。从报告类别看,按调查报告内容的性质可分为5种:①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②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③宣传新事物的调查报告。
④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⑤历史事件的调查报告。
下面具体谈谈:1.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反映某一地区、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的基本面貌,目的在于报告全面的情况,为决策者制定方针政策、规定任务、采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常用于向上级报告工作,如领导下基层了解面上情况后所写的调研报告,多用于此类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偏重于反映客观情况,分析研究的成份相对少一些,一般也不要求提出理论性的主题思想。在写作过程中,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点明是关于什么单位或者地区、什么问题的调查。
其前言一般是介绍调查的缘由、目的、时间、地点、范围和方式等。由于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主体内容涉及面一般都比较宽,因此,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在写作上往往采用横向结构。
如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情况,可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组织领导等若干方面来撰写;如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则可分为基本概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若干层次。当然,每个大的部分中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的问题来写。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对先进典型进行深人调查分析后,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有效措施,以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写法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突出成绩、具体做法、主要体会等。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反映主题。前言大多采用概述主要成绩、发展变化,并提示基本经验的写法。
主体部分需要充分展开,不仅要写具体做法,而且要写切身体会;不仅要写感性认识,而且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具体做法,体会就是空的;不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难以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结尾可以归纳全文、强调主旨,或者指出不足、展望未来。在行文的语气上,经验调研报告格式与经验总结不同,经验总结用第一人称,行文语气必须谦虚,而调研报告则用第三人称,可以热情赞扬,以促进推广。
3.反映新生事物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是用于报告和评价新生事物,帮助人们提高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新生事物往往代表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在写作这类调研报告格式时要抱着满腔热情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写作的特殊性上,都缘于一个“新”字,不仅要说明新生事物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要指出它的背景,也就是说要指出它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遇到了那些矛盾、困难和问题;不仅要说明它的性质和特点,而且要指明它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对其发展前景的预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由于新生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往往不够成熟,所以在结尾时,一定要如实指出它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和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4.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以及不良倾向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其目的在于揭示问题、反映情况,而不在于追究责任者。另一种是为了处理违法乱纪事件或严重事故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这一类调研报告的写法不仅要以确凿的事实分清是非,而且要弄清性质、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和处理的具体意见。
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格式上,标题往往多采用揭露式的,有的标题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城区违法建筑触目惊心》。这一个标题,不仅表明了调研报告的主旨,而且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能够起到强烈的警示与提示作用,吸引读者的眼球。
主体部分所反映的如果是一个具体事件,一般采用纵向结构;如果反映的是一种倾向和状况,多采用横向结构。在叙述完问题的主要事实后,要写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程度。
结束语可呼吁对问题予以重视或关注,可扼要提出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5.考察历史事实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通常是用于对某一历史现象或某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调查,用确凿的事实,揭示历史真相,作出正确的评价,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如为平反历史冤假错案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属于这种调研报告格式。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政策性和针对性较强,反映的事件往往也比较复杂。
这类调研报告,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事实的本来面目; 二是被歪曲的情况; 三是纠正和处理的意见。在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在写作时,事实真相与被歪曲的情况相矛盾的地方,尤其要叙述清楚,要说明事实被歪曲的原因和有关的责任者。
写处理意见时,态度要明确,办法要具体。如果问题正在处理和解决中,就要。
7. 请问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格式
1、文章题名
文章题名应简明、贴切,能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应使用真名,如为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处。
3、摘要
摘要应客观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篇幅不超过200个字。4、关键词
关键词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具有检索价值。一般为3~6个。
5、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为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所在院(系、所)和专业,置于篇首页地脚处。
6、正文
正文为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少于4000字(不含调研基本情况部分)。根据所在村的调研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研报告内容分为调研基本情况介绍、调研分析、思考建议和农户家庭案例(不少于一个)四部分。
7、注释
篇名和作者注释置于首页地脚处。文内对特定内容的注释置于当页下(脚注),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1,2,3„„每页单独排序。
8、参考文献 置于正文末,主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赵景深:《文坛忆旧》,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期刊: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
示例: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标题/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
示例: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第67页。9、字体与字号
题目:黑体 四号 居中
作者名字:宋体 四号 居中
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宋体 小四号 加粗
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内容:宋体 小四号
作者简介、注释:宋体 小五号 加粗
作者简介、注释内容:宋体 小五号
正文:宋体 小四号
8. 调研报告怎样写
一份好的调研报告必须做到: (1)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完整的. (2)所作的分析是客观的,科学的. (3)得出的结论是明晰的,确定的.即使在未来的预测上存在着几种可能,每种可能也要求有一定的确定性.比如:要是具备什么条件,那就会出现什么结果. 以下介绍调研报告应包括的几项主要内容. 1, 调查目的 概要介绍企业基本情况与目前经营状况及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在打算就哪些具体问题作市场调研,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 2, 调查范围 根据企业的市场区域,在多大范围内开展调查活动.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谁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调查 3, 调查方法 按调查数量:采用的是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中的哪一种 按接触方式:采用的是询问法,观察法,实验法中的哪几种方法 在数据处理上采用哪种统计方法 4, 调查内容 这是报告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1)资料――搜集到的各种情况与相关数据,并作适当的汇总,分类,比较. (2)分析――对听课的资料结合其它相关的资料,作出全面的,动态的,系统的科学分析. (3)结论――得出对现状的判断及对未来时期的预测.市场调研的任务是认识今天,把握明天.明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通过认真的研究和科学的分析,使之具有一定的可确定性,这应是报告阐述的重头戏. 5, 提出建议 把经过整理,分析,判断而形成的初步构想写成备选方案,这也就是下一步经营计划的雏型.对于仍未能解决的问题和出现的新问题,可提出作为下一次调研活动的工作课题. 6, 后页附录 对报告内容中提及的重要资料与数据(以数字记号标出),在此分别说明其出处及计算方法,以证明其可靠性与准确性. 另外,还须有文前的标题与文后的报告者,报告日期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