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章铭印的篆书写法
包章铭印的篆书写法
2. 恒畅两个字篆书怎么写
查在线书法字典,各种书体都有
因形立意
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多样,大都属于因形立意。如马、羊、等。因结构法则还没有形成规范。甲骨文的部首形状及位置更为散乱,到了文字统一后的秦小篆,才比较趋于统一,但也保留着很多因形立意的象形字。
2、体正势圆
小篆形体平正,横画平,竖画直,是严紧中国书法总汇导学裙而又工整的书体形式,以结构到运笔都是以圆为主,字的外轮廓,由于字的中心十字线拉长,如中字、天字,形成自然的椭圆形。
小篆的字势,凡方折处都是弧形线,少量的在刻印用的缪篆和秦诏版上也有部分方形笔势,但仔细观察,仍多是方中有圆,与隶书体势以方为主,有明显的区别。
3、左不见撇,右不见捺
篆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书体,是现有书体的祖先,其基本组字方法笔画粗细一致,结体只有点、直、弧。起止都要藏锋,向左无撇,向右无捺,一概用弧线结字。
4、字体整齐,大小统一
篆书字体大小整齐划一,统一成竖长方形。
5、书写缓慢
因篆书每字都有以上特点和要求,书写比较缓慢,效率不高,所以才会被以后出现的隶书所取代。
二、篆书结构
1、对称中有长短
小篆追求对称,两侧的弧或直笔对称,形成对偶笔画,居中的单一笔画不是延长就是缩短,以对应两边。如“行”字的写法。
2、均衡中求参差
篆书的笔画布列整齐,疏密匀均。为求变化,两侧对应时把右下一笔加长或曲折,如“爱”字;上下相同的笔画,写成上小下大,以求参差变化,如“木”字等。
体势上互补救
篆书字体美观匀称,在某些方面还保持着画意,要写出这种效果,应善于布置结体,如太简的字,在不改变结体原则的前题下,可以变化笔画增加美观。如“月”、“水”字的写法。
三、篆书运笔
1、中锋运笔、圆起圆收
2、提笔运转、粗细一致
3、弧画运笔、搭接无痕
四、篆书偏旁
篆书组字的偏旁并不统一,有相同偏旁异写,位置可左可右,或者作字底。有些常用的偏旁,举例如下;
1、左偏旁
虽大小篆的写法不同,凡左偏旁都要有右盼的体势,并应独立成单体字,至于偏旁占位置,根据其右边所配合的基字宽窄而定,左边的偏旁有时可以搬到右边,如“敏”字、“好”字。
2、右偏旁
先写左偏旁,然后写右偏旁,右偏旁要有左顾的体势,注意结构穿插完善,长短争让得宜。
3、字头
凡字头都要有覆下的体势,如“穴”、“宀”的左竖右钩延长,形成两笔向外倾斜的长竖,即能使字头紧紧包盖住所要书写字的下部分。成为三面包围的字框。
4、字底
凡字底都有载上的体势,上部紧凑,下部宽松。如“孟”字等等。
5、字框
凡字框都要有围包着的体势,既要包得住又不能包得太死,要围中有缺。全包围的字框,里面的部分不能和外框粘连,使之围而不死。
以上为转载
3. 杨月用小篆书怎么写
//b
杨月
|发布于2015-11-11 05:54
4. 书的篆书
“书”的篆书: 基本释义: 1.写字;记录;书写:~法。
大~特~。振笔直~。
2.字体:楷~。隶~。
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一部~。
一套~。丛~。
新~。古~。
~店。 4.书信:家~。
~札。 5.文件:证~。
保证~。说明~。
挑战~。白皮~。
6.姓。 相关组词 书写 看书 草书 念书 书本 藏书 说书 书包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一、类书 造句:当时我怀疑它是这个或那个摄影展览图册一类的书,翻看这类书没什么意义,至少在参观展览之前翻看没什么意义。
解释:摘录各种书上有关的材料并依照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备检查的书籍,例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 二、书皮 造句:然而,料定再出去的话会不安全,我于是坐在母亲房间的门槛上,读着我母亲她姑妈的一本有大理石纹纸面包书皮,书页已折角的《罗摩衍那》。
解释:(~儿) (1)书刊的最外面的一层,用厚纸、布、绢、皮等做成。线装书在上面贴书签,新式装订的书刊一般是把书名、作者姓名等印在上面。
(2)读者在书皮外面再包上的一层纸,用来保护书:包~。 三、聘书 造句:但大公司通常会在4月起启用应届毕业生,并提前一年发放聘书。
这样一个制度意味着,被剩下的那些学生找到稳定工作的机会少得多了。 解释:聘请人的文书。
四、书后 造句:但是,几个星期之前,在听了我在广播上谈论一本关于查尔斯.达尔文的书后,我现在25岁的女儿建议我们调换一下角色,即她带我去博物馆。 解释:写在别人著作后面,对著作有所说明或评论的文章。
五、书画 造句:书院会所,主要空间为:红酒吧、雪茄吧、客厅、健身房、按摩房、桌球房、KTV、影视厅、茶室、和室、书画书房等。 解释:作为艺术品供人欣赏的书法和绘画:~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