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黎"字的缭草字怎么写才好看
黎[lí]
一、基本解释
部首: 氺、禾
1. 众:~民。~庶。
2. 古通“黧”,黑色。
3. 古国名。
4. 姓。
二、详细字义
◎黎lí〈形〉
(1) 形声。从黍,利省声。本义:黍胶。以黍米制成。古代用以粘履
(2) 通“旅”。众多,数目很多 [numerous]
《诗·大雅·桑柔》:“民靡有黎,具祸以烬。”
黎,众也。——《尔雅》
黎民于变时雍。——《书·尧典》。传:“众也。”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礼记·大学》。注:“众也。”
觉悟黎烝。——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注:“黎烝,众庶也。”
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黎庶(民众;百姓);黎氓(黎民,人民);黎甿(黎民,人民);黎首(黎民·黔首)
民众。陈祗时《贺寥溪乔迁》诗:“经家已与小康齐,侧贾斯文心在黎。润泽雅居梧苑好,高枝引得凤凰栖。”
(3) 颜色黑中带黄 [with a dark complexion;weather beaten]
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则谓借为藜。——《释名》
今王播弃黎老。——《国语·吴语》。注:“东棃寿征也。”
厥土青黎。——《书·禹贡》
面目黎黑。——司马迁《史记》
(4) 老,年纪大。通“梨”、“耆” [old]
黎,老也。——《方言十二》
(5) 又如:黎老(老人)
2. 程 字的行书怎么写
程
chéng
ㄔㄥˊ
⑴ 规矩,法式:程式。程序。章程。规程。
⑵ 进展,限度:程度。进程。日程。过程。
⑶ 道路的段落:路程。行程。里程。启程。前程。
⑷ 衡量,考核:计日程功。
⑸ 姓。
行书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3. 程 字的行书怎么写
程chéngㄔㄥˊ⑴ 规矩,法式:程式。
程序。章程。
规程。⑵ 进展,限度:程度。
进程。日程。
过程。⑶ 道路的段落:路程。
行程。里程。
启程。前程。
⑷ 衡量,考核:计日程功。⑸ 姓。
行书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