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的衡怎么写

1. 张衡的读后感怎么写

今天我又看了《中外科学家的故事》,读了一篇故事,深受感动。 书上有一个小故事《张衡》,讲述了东汉时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

张衡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他担任太史令经常看各种天文书籍,并天天观察天象,他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我发明了一个会预测自然灾害的仪器,那样就可以让人们减少损失。于是他开始查阅资料,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一个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钢铸造的,它周围有嘴里含着铜球的八条龙,如果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就会从哪条龙的嘴里吐出铜球来,这个地动仪非常准确。

我觉得他之所以能成为大科学家,这是由于他从小就爱科学,勤奋地学习钻研和不懈的观察实验,而且能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刻苦研究、创造才获得的成果,我要好好向他学习,刻苦研究,努力掌握各门知识,长大后也当一名科学家。

2. 张衡传翻译

张衡传 原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著《周官训诂》,崔瑗以为不能有异于诸儒也.又欲继孔子《易》说《彖》、《象》残缺者,竟不能就.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闲》、《七辩》、《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 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往来.(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他不慕高官厚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盖子中央凸起,样子象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的巧妙,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虽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寻找它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地方.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这样的仪器.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惊异地动仪这次怎么不灵验了.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叹服地动仪的巧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大权落到了宦官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提出关于政事的意见.…… 东汉王朝建立之初,汉光武喜欢符谶,以至后来的显宗、肃宗也就继承效法他.从汉光武复兴汉王朝之后,儒生争相学习图谶和纬书,加上还附以迷惑人的邪说.张衡认为图谶和纬书虚假荒谬,不是圣人的法规,于是给皇帝上疏.…… 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入宫廷,在自己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

3. 写张衡的作文

望古今青史留名者,或当朝权政,或风流倜傥,或飘逸脱俗,或博古通今。有人的成就直至影响到今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精通机械制作……张衡,中国史上的璀璨明星。

论政绩,他虽无很大作为,但凡是所做官的地方,一定政通人和,我想这就是张衡的特殊魅力,相对于轰轰烈烈的一生,我更偏爱于平淡安逸的生活,,相对于高官厚禄的权贵生活,我更喜欢“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所以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与张衡的生活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不能像林语堂那样说“我了解他”。但是我可以说“我喜欢他”我喜欢张衡,喜欢他骨子里的孤傲,因为这孤傲之气,他没有与当时的宦官们同流合污,保持了自身的清白。人,就是要有这种清离之气的。你也许不能以单薄的力量改变身边的恶俗,但是至少可以以自身的正气来感化,哪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至少努力过了,自己做的很好,就可以了。

再说成就。著名的侯风地动仪可以算作他的代表,据说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研究出他的结果。用一句比较俗遗点的话说“科学就是力量”如果说他的成绩归功于天赋,那么可就有点委屈张衡了,刻苦是他唯一成功的路,从他身上我了解了成功的必要因素:耐心、兴趣、以及刻苦。

话说回来,平时看一个人,首先看他的言谈举止。我想张衡就是那种很书生气,但是稳健中带了些许机敏,一片著作,写十年之久。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专心做一件事,就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这是一种坚持,一种力量。

我想,我已经被他感染了。他——张衡,我心中的英雄

4. 写张衡的颁奖词

张衡,勤奋的张衡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有郭沫若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部用水力推动的“浑天仪”。

该仪器铜质球状,其上标出赤道、黄道、南极、北极、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并用漏壶滴出的水力,推动铜球转动,一天恰恰转一圈。浑天仪安置在灵台的“密室”里,人们坐在密室里,便可看到“某星始见”、“某星方中”、“某星已没”,和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后人在此基础上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勤奋的 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测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地动仪用铜铸成,直径八尺,形似酒樽,中间有一根立柱,旁连八个方向的机械,外部装八条龙,龙头向下,龙口各衔铜丸;下蹲八只铜蟾蜍,仰头向上,正对龙口。如哪里发生地震,那个方向的龙即吐出铜丸,落入蟾蜍之口,发出响声,从而便可推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地动仪是“世界上地震仪的鼻祖”,早于欧洲同类仪器一千七百多年。

勤奋的 他还创制了测定风向的“候风仪”。有人认为,《晋书·五行志》中的候风木飞鸟即为张衡所创制之“候风仪”。

以上即通常所称之“张衡三仪”。 勤奋的 他创制的自飞木雕,浑身粘满羽毛,在邙山上放飞,可飞十几里,故有人赞誉张衡为世界上第一架飞行器的创制者。

他还创制了指南车、计里鼓车、测影土圭等。 勤奋的他 撰写有《浑天仪图注》、《灵宪》等科学著作。

他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他第一次指出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月光是日光的反照,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他精确地统计了当时在洛阳观察到的星数:较亮的星2500颗,常明星124颗,叫出名字的星320颗。这和现代天文学所统计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星为2500颗至3000颗的数据大体相同。

他还绘制了我国第一张完备的星图。 勤奋的他用十年时间,完成了规模巨大、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二京赋》;他也是东汉著名画家之一。

20世纪50年代,我们国家发行了关于张衡和地动仪的纪念邮票;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分别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用张衡的名字命名。张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5. 张衡发明地动仪100字

张衡地动仪的发明是社会发展提出的需要 远古的中国一直把日蚀和地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视为天地合一的灾异.而我国的地震活动,确实存在着在朔望期(即阴历初一、十五前后)增强的规律.西周伯阳父首次提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于阴阳为什么不合,在汉代是用“天人感应”即“天诫论”来诠释的.公元前70年6月1日洛阳地震,西汉宣帝刘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地震下“罪己诏”的皇帝,首次举行了一系列祭天祀地的隆重礼仪,甚至改年号为“地节”——祈盼地震节制.同类事件在汉朝共有过16次.地震灾害,把百姓的生活和政权的稳定紧紧连在了一起. 张衡(78-139年)生活的时代,地震活动频繁,公元105年以后几乎每年发生一次地震.张衡115-120年任太史令期间做地形图、小浑仪、浑天仪、漏水转浑天仪,写了《浑仪图注》《漏水转浑天仪注》《灵宪》《灵宪图》《算罔论》《日食上表》等大量科学文章.只是因为临朝15年的邓太后于121年去世,安帝亲政,张衡才被调任公车司马令去做行政杂务.但他的兴趣并不在官场,5年期间只写了赞赏安帝的《东巡诰》《羽猎赋》《舞赋》几篇浮华之文.对一直赏识他的特进邓骘提出了请求:“蓬莱,太史之秘府,道家所贵.衡再得当之,窃为幸以”(张衡《与特进书》),蓬莱乃指东观.希望复职太史令,居朝而游离于政,继续做学术研究.孰知安帝对朝廷官吏的调动,旨在依靠宦官、清除外戚(邓太后),邓骘乃邓太后之兄,他的特进或车骑将军的官位本在汉官中向无此名,自邓骘为始,位同三公.邓骘父子遂绝食而亡,未能解决张衡的要求(《后汉书•安帝纪》,《后汉书•邓骘传》). 125年安帝去世,经宫廷政变废掉北乡侯刘懿之后,11岁的济阴王刘保于同年11月登基为顺帝.未料当年12月15日再次地震,京师及周边16个郡城均有大范围的震感,颇有损失.当时的顺帝显然还不敢像汉宣帝那样对地震讲出“朕以不德,无以统奉社稷”之言.126年京师又瘟疫,时任公车司马令的张衡有《大疫上疏》,当邀顺帝亲顾.是年,编纂汉史《东观汉纪》的刘珍去世,生前曾“上言请(张)衡参论其事”,推荐张衡继续完成修史.面对地震、瘟疫和修史三件都涉及到太史令职责的紧迫大事,调张衡重任史官,既合理也遂了张衡的多年夙愿,只是导致了他十余年的官禄未能升迁.张衡的赴任显然是对顺帝的及时支持,届时曾作《应间》:“余去史职五载而复还,非进取之势也”“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 有趣的是,张衡上任后,地震活动忽然转为平静.任期内,仅在128年2月22日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陇西,震级6½),财产损失和人员死伤都很严重,顺帝仍未做自谴,仅安排了赈济灾民、免田租口赋,震后3个月才派遣光禄大夫到汉阳、陈留等5个郡巡视震灾.现在看来,这次地震可能对地动仪的发明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4年后的8月份,地动仪创制成功.这是他第二任史官的6年间所做的惟一件大事——地动仪,别无华章.估计研制工作的投入量十分巨大、铜材消耗也不少,自是顺帝对他的某种回报和支持,地动仪的成功自然也要写入《后汉书•顺帝纪》中.据《浑仪图注》,张衡在制浑天仪之前先做过小浑仪,以针和薄竹篦制成模型,取得经验后才铸造成漏水转浑天仪.地动仪的研制更少不了简易模型的试验,史载“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可能暗指于此. 这里既有张衡的个人贡献,也有灵台学者和工匠们的心血,能在谶纬神学极盛的东汉时代得以实现,确实伟大,引起当朝的一片喜悦;“来观之者,莫不服其奇”“自古所来, 书典所记, 未常有也” . 古代的中国是靠神学来解释自然灾害的.迷信图谶的汉光武帝在公元46年地震后也曾下罪己昭,并在去世前一年(公元56年)东赴泰山封禅,改年号中元,“初起明堂、灵台、辟雍,及北郊兆域.宣布图谶于天下”.于是灵台自公元59年开始启用,“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以配五帝.礼备法物,乐和八音….事毕,升灵台,望元气,吹时律,观物变.”(《后汉书》)事实上,远自夏商周灵台便具有观象和祭天的双重功能,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127-200年)对《诗经•大雅•灵台》作笺“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妖祥也.”祲,阴阳相侵.被奉为国教的谶纬之学进一步强化了迷信观念. 无论后人对发明地动仪的动机有何种推测,它同浑天仪的发明一样——“观祲象、察妖祥”——观测自然、辨明凶吉的首要任务是时代所要求而不能推托的,都属“天人感应”主导理念下的科学行为.目的是对天地合一的灾异实现神圣的知晓、明示和解脱,为国事占卜凶吉.这里,科学和迷信混为一体,唯物观测和宗教崇拜混为一体.张衡的科学实践超越了时代,但他的思想认识顺从了迷信.史料表明,张衡确实一直是用“妖星见于上,震裂着于下,天诫详矣”对地震进行的解释,顺帝也是依他所报的凶吉祸福实施的安排.另外,汉代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处理方式,多为祭祀祈祷、少为减免赋税,极个别的才赈济赐钱.有些人推测地动仪的发明是朝廷想要快速定震中以掌握全国动态、及早采取抗震措施。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张衡的衡怎么写

知识

遵守的遵字怎么写

阅读(4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遵守的遵字怎么写,内容包括遵守的遵字怎么写,遵守的遵字怎么写,遵守的遵怎么写。遵守的遵能组什么词 :遵从、遵循、遵守、遵照、遵行、遵命、率遵、遵养、遵复、遵敕、准遵、遵绳、遵习、遵渚、遵履、遵信、遵示、遵法、遵

知识

慈祥怎么写拼音

阅读(2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慈祥怎么写拼音,内容包括欣然、慈祥、舒畅、疲劳的拼音怎么写,慈祥的拼音及声调,就得词语拼音怎么写。【文字】:丰富多样【拼音】:fēng fù duō yàng 【拼音拼读知识】: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知识

重新开始的韩文怎么写

阅读(2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重新开始的韩文怎么写,内容包括重新开始的韩文是怎样写,韩文告别过去重新开始怎么写,韩文告别过去重新开始怎么写。다시 시작谚文(韩文)是指15世纪在李氏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创造朝鲜文以前,朝鲜人是借用汉字来纪录他们语言

知识

教室教室的室怎么写

阅读(2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室教室的室怎么写,内容包括教室的室怎么写,教室的室的笔顺怎么写,教室的室的笔顺怎么写。原发布者:小和平冲1.教室申请书模板申请书(空一行,标题: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尊敬的校领导:(左对齐,正文字体为三号仿宋_GB2312字

知识

厕所英语单词怎么写的

阅读(4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厕所英语单词怎么写的,内容包括厕所的英语单词怎么写,厕所的英语单词怎么写,厕所的英文怎么写(要简写)。厕所的英语单词:toilet音标:英 [ˈtɔɪlɪt] 美 [ˈtɔɪlɪt] n. 厕所,盥洗室;梳妆,打扮vi. 梳妆,打扮vt.

知识

阅读孩子的寄语怎么写

阅读(1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阅读孩子的寄语怎么写,内容包括给爱看书的孩子的寄语怎么写,家长给孩子的读书寄语怎么写,家长给孩子的寄语怎么写。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2、孩子,热爱书籍吧,书是学生的营养品。3、读书是一种最好的学习

知识

白衣的英文怎么写

阅读(1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白衣的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白衣英文怎么写,白衣英文怎么写,白衣英文怎么写。白色的英文为white。读音:英[waɪt] 美[hwaɪt, waɪt]。释义:adj. 白色的,纯洁的; 无色的,透明的; 白衣的;

知识

判断的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2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判断的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看的拼音怎么写,拼音的拼音怎么写,知的拼音怎么写。看 kàn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见。看书。看齐。 观察,判断:看病。观看。看好(根据市场情况,估计某种商品好销)。看透(透彻深刻地了解或

知识

公司议案怎么写

阅读(2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公司议案怎么写,内容包括公司改善提案怎么写,员工改善提案怎么写,怎样写公司会议提案。原发布者:fmutpnl49916改善提案范例第1章总则【目的】第1条本办法规定员工改善提案之提出方法、处理流程与奖励办法。第2条改善提

知识

蒸气的拼音怎么写

阅读(2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蒸气的拼音怎么写,内容包括蒸气的蒸怎么写,沸的组词和拼音怎么写,汽的拼音怎么写。蒸的笔顺:横、竖、竖、横撇/横钩、竖钩、横撇/横钩、撇、捺、横、点、点、点、点。

知识

写人中间怎么写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人中间怎么写,内容包括写人的作文中间是不是写事,人字怎么写,写人作文400字中间写一件事。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隂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又一人,君也。【书·吕??】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予

知识

篆书魂怎么写

阅读(2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篆书魂怎么写,内容包括魂,灵,篆书怎么写,篆书怎么写,怎样写小篆。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

知识

结字拼音怎么写

阅读(2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结字拼音怎么写,内容包括结字拼音怎么拼写,结字的拼音是,结字的读音如何区分。[jiē]1.(长出果实或种子)开花结果今年桃树结果不会多。这树结一种红色的坚果。这些花结子儿了。结 [jié]1.(用线绳等打结或编织

知识

在6月5日英文怎么写

阅读(23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在6月5日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6月5日”的英语翻译怎写,6月5号英语怎么写,5月6日的英文怎么写。2月27号,英文表达为:February 27th,也可以不加th,直接写为 Februrary 27或27 February口语中可为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