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宝塔诗怎么读
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杏山桃满山开,
应该是的
嘻嘻
以下是一些关于宝塔诗的资料
宝 塔 对
在诗体中,有一种奇特的宝塔诗;在联苑中,也有一种奇特的宝塔联,这种对联首句为一字,以后每句递增一句,因形状象一座宝塔,所以得宝塔联的雅称。如苏轼的一联:
坐
请 坐
请 上 坐
茶
敬 茶
敬 香 茶
据说这是最早的宝塔联。关于此联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相信宋神宗熙宁初年,苏轼曾住杭州通判,有一天,便服出城,来到一座寺庙游览。寺中老僧见他穿着平常,又不认识,只冷冷地哼了一声“坐”,然后又向小和尚说了声“茶”,态度冷淡怠慢。老僧与苏轼交谈一番之后,见他谈吐不凡,并非俗客,于是,又招呼到:“请坐”,并吩咐小和尚:“敬茶”。老僧待知道来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顿时满面笑容施礼不迭,恭敬地招呼:“请上坐”,还传呼小和尚:“敬香茶”。后来,苏轼告辞时,老僧急忙拿出纸笔,乞求墨宝,苏轼对这种看人行事的势利小人十分鄙视,即兴挥笔写下了这幅宝塔联讽刺老僧,老僧见后羞得满面通红。
2. 宝塔诗怎么读
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宝塔词则称《一七令》。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后来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每句或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上尖底宽,所以叫宝塔诗。这种诗由若干行组成,第一行只有一个字,第二行二个字,第三行三个字,如此类推。当书写时每句都居中排列,就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像一座宝塔一样,故名“宝塔诗”。这一类诗还有个名称,叫“一七体诗”,就是说它从一字一句发展到七字一句,很有规律。这一类诗是诗向词过渡的一种杂体诗。历代诗人,涉足“宝塔诗”者不乏其人。
例:
赋得诗 [唐]·白居易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咏竹诗 [宋]·文 同
竹。
森寒,洁绿。
湘江/滨,渭水/曲。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
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
化龙/杖入/仙陂,呼风/律鸣/神谷。
月娥/巾帔/静苒苒,凤女/笙竽/清蔌蔌。
林间/饮酒/啐影/摇樽,石上/围棋/清阴/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
若论/檀栾之操/无敌/于君,欲图/潇洒之姿/莫贤/二仆
3. 求一些宝塔诗
【一字至七字——月】 月。
暂满,还缺。 伴晓风,映霜雪。
纵观世情,横看兴灭。 骚人迁客顾,锦文华章写。
独伴幽草含情,美盼山河绰约。 清光千年照古今,评说苍桑凌空珏。
【一字至七字——春】 春 风轻 絮浓 杏花飘 相思动 丝丝细雨 落落醒桐 折柳枝恨少 送君情堪重 朦朦胧胧月洁 爽爽朗朗星空 好景於心有限日 相思伴泪无影踪 【一字至七字——夏】 夏 雨余 亭厦 纨扇轻 蕙风斜 散发披襟 弹棋打马 古鼎焚龙涎 照壁名人画 当头竹径风生 两行青松暗瓦 最好沉李与浮瓜 对金樽旋开新鲊 【一字至七字——山】唐 令狐楚 山 耸峻 回环 沧海上 白云间 商老深寻 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 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 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余麋鹿闲 【一字至七字——草】 草 折宜 看好 满地生 催人老 金殿玉砌 荒城古道 青春千里遥 怅怅三春早 每逢南北离别 乍逐东西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 聊与王孙慰怀抱 【一字至七字——雪】 雪 花片 玉屑 结阴风 凝暮节 高岭虚晶 平原广洁 初从云外飘 还向空中噎 千门万户皆静 兽炭皮裘自热 此时双舞洛阳人 谁悟郢中歌断绝 【一字至七字——愁】 愁 迥野 深秋 生枕上 起眉头 闺阁危坐 风尘远游 巴猿啼不住 谷水咽还流 送客泊舟入浦 思乡望月登楼 烟波早晚长覊旅 弦管终年乐五侯 【一字至七字——酒】 酒 邀朋 会友 君莫待 时长久 名呼食前 礼于茶后 临风不可无 对月须教有 李白日饮一石 刘伶解酲五斗 公子沾唇脸似桃 佳人入腹腰如柳 【一字至七字——色】 色 难离 易惑 隐深闺 藏柳陌 长小人志 灭君子德 后主漫多才 纣王空有力 伤人不痛之刀 对面杀人之贼 方知双眼是横波 无限贤愚被沉溺 【一字至七字——花】 花 点缀 分葩 露初挹 月未斜 一枝曲水 千树山家 戏蝶未成梦 娇莺语更夸 既见东园成径 何殊西子同车 渐觉风飘香似雪 能令醉者乱如麻 【一字至七字——花】 花 落早 开赊 对酒客 兴诗家 能回游陭 每驻行车 宛宛清风起 茸茸丽日斜 且愿相留欢合 唯愁虚弃光华 明年攀折知不远 对此谁能更叹嗟 【一字至七字——风】 风 荡翠 飘红 忽南北 忽西东 春开柳叶 秋谢梧桐 凉入朱门内 寒添陋巷中 似鼓声摇陆地 如雷振响晴空 乾坤收拾尘埃净 现日移阴却有功 【一至七字诗 茶】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知醉后其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 白居易 诗 绮美 瑰奇 明月夜 落花时 能助欢笑 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 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 便到司空送白辞 【一字至七字诗•竹】 韦式 竹。
临池,似玉。 裛露静,和烟绿。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一字至七字诗•书(同王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都作)】 范尧佐 书 凭雁 寄鱼 出王屋 入匡庐 文生益智 道著清虚 葛洪一万卷 惠子五车余 银钩屈曲索靖 题桥司马相如 【一字至七字——莺】刘禹锡 莺 解语 多情 春将半 天欲明 始逢南陌 复集东城 林疏时间影 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吹短笛 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 百啭如簧烟景晴 【赋山】令狐楚 山 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闲 【联句】 东,西 步月,寻溪 鸟已宿,猿又啼 狂流碍石,迸笋穿蹊 望望人烟远,行行萝茎迷 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 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 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 静听林下潺潺足湍濑,厌向城中喧喧多鼓鼙 【咏月】 月 皎洁 玉兔也 广寒宫阙 光因貂蝉灭 吴刚伐桂不歇 最分明中秋佳节 曾伴太白共醉良夜 举头相望低头相思切 黄会后人有约柳梢初越 碧海青天嫦娥悔将灵药窃 常见阴晴圆缺莫非有恨事耶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呆 吃长斋 胡须满腮 经书揭不开 纸笔自己安排 明年不请我自来 【花】 唐 张南史 花 花 深浅 芬葩 凝为雪 错为霞 莺和蝶到 苑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 频驻玉人车 芳草欲陵芳树 东家半落西家 愿待春风相伴去 一攀一折向天涯。 静 虚 热际 安居 龛灯敛 印香除 东林宾客 西涧图书 檐外垂青豆 径中妆白蕖 纵辨宗因衮衮 忘言理事如如 泉台定将入流否 邻笛足疑清梵余 【诗】白居易 诗 诗 绮美 瑰奇 明月夜 落花时 能助欢笑 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 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 便到司空送白辞 【咏竹】宋代文同 竹,竹 森塞,洁绿 湘江滨,渭水曲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 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 化龙杖入仙陂,呼凤律鸣神谷 月娥巾披静苒苒,凤女笙竽清簌簌 林间饮酒碎影摇樽,石上围棋轻荫复局 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 若论檀栾之操无敌于君,欲图潇洒之姿莫贤二仆。
【春水曲】张籍 嘴 唼唼 春满生 荡漾木兰船 中有双少年 少年醉鸭不起 【清代的王有光摘吴越俗谚俚语排成目录】 阴阳 天地大 黑白分明 傍早做人家 你叽呱我也叽呱 坛穷不读书富不教学 读书造化不读书告化 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 告化子遁走猢狲就没戏耍 要知未来路径须问过来人家 罔活三千年不知天知地知 有书不苦读不如睁眼瞎 黑眼乌珠难见白铜钱 男大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