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怎么写初中数学

1. 初中数学教案怎么写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7-138页,练习三十一的第12-15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它进行求角的度数的计算。 2.通过让学生猜测并动手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课前准备:1.每人用纸剪三个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并找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点,在中点处用笔点一个点,作上记号。 2.量出剪的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并记在相应角上。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导入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 认识三角形的内角。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师指课件:三条线段在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闪烁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内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板书:内角)。

三角形有几个内角?(三个) 二.探究新知:(一)三角形内角和的意义:1.师出示两个直角三角板,问:这两个三角板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我们量过这两个三角形的每个内角,谁能说出各是多少度吗?(生说度数,师课件上在相应角出示度数:①90°、60°、30°,②90°、45°、45°)。2.师指第1个三角形:谁来计算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总度数?(生回答,师课件板书:(1)90°+60°+30°=180°) 师指上面算式: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总度数是180°,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总度数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

(二)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1.那么第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回答,师课件板书:(2)90°+45°+45°=180°) 我们还认识了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回答,师课件板书:(3)60°+60°60°=180°)2.观察、发现、猜测: (1)观察以上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有什么发现?(内角和都是180°) (2)由此你想到什么?(是否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师:那现在我们来猜测一下,认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的请举手。

认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都是180°的请举手。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两种猜测,那么究竟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怎么办? (想办法证明) (三)操作、验证 1.计算法证明:(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3个三角形纸片,分别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出来,然后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内角和的度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内角和的结果(如果有实物投影仪,最好把生量、算的情况投出来更好)。(3)观察:从大家量、算的结果中,你发现什么?(4)归纳:大家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或接近180°(有的大于180°,有的小于180°,但都很接近180°) (5)进一步思考、讨论:你认为以上计算结果,能否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生两种意见:一是能,计算结果不正好得180°的,是量、算度数时出现了点偏差,如果没有偏差,应该正好是180°;另一种是还不能,因为结果不都正好是180°,还不能使人信服,还需要进一步证明。

2.折叠法证明:(1)师: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而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偏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也就是不准确了。所以大家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的结果有差别,用这种方法证明也就不能很让人信服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不用量、算度数的方法,而是换一种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呢?请同学们拿出你剪的三角形,小组同学共同来研究、研究吧。(2)生小组探究活动,师巡视过程中加入探究、指导(如生有困难,师可引导、提示:想一想,怎样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三个内角能拼成一个什么角?)(3)生汇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

a.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如有实物投影,直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最好)。 方法如下 :图1、图2两种。

或 图1折法中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图2折法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吗?说说道理。从图2折法我们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引导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180°。

b.验证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折法同上直角三角形的方法1。

你发现了什么?归纳: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c.验证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折一折,如下图所示:引导学生归纳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提问:刚才我们验证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引导学生明确:由于这三种三角形包括了所有的三角形,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

(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应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问题。

1.第138页的例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试做。

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

(1)∠3=180°-78°-44°=58° (2)∠3=180°-(78°+44°)=58°2.完成第138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生独立完成,。

2. 怎么写初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性质,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让学生实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合理论证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并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拓展提高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测量不可达两点距离。

探索活动:

活动一:剪纸拼图。

操作: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观察、猜想: 四边形BCFD是什么四边形。

探索: 如何说明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二: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应用

练习及解决情境问题。

例题教学

操作——猜想——验证

拓展:数学实验室

小结:

作业: P134 /习题3.6 1、3

3. 【如何写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内容可以有以下几块一.基本信息1.课题(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2.作者及工作单位二.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三.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六.(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一)教学环节 (二)教师活动 (三) 预设学生行为 (四) 设计意图七.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八.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4.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教案怎么写

一.教材分析1. 在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 《菱形》紧接《矩形》一节之后。

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又学习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从教材编写角度看 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先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探索、总结归纳,升华得出菱形的性质及判定,这样的安排使抽象的定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并能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3.基于对教材和班级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有几个方面需要把握好的:(1)本节课的课题是:探索菱形的重要性质;(2)目标是:让学生能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菱形的性质;(3)重点是:菱形的定义与性质;(4)教学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4.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菱形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2) 熟记菱形的有关性质和识别条件,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识别条件的过程,在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增进主动探究的意识,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菱形的图形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法分析1. 教学设计思想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继课要学的正方形具有菱形的一切性质。这节课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让观察、猜测、验证,获得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首先由生活中的图片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发现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设计几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形成共识。讲解例题时根据学生特点帮助他们分析题意,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与识别条件解题。

2.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 “创设情境→观察探索→总结归纳→知识运用” 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合作、交流的气氛下进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更好的理解菱形的性质,解决教学难点。

三.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四.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 在复习了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性质后创设教学情景。

如:出示我国古代文物越王勾践剑的图片,指出菱形花纹,再展示生活中的菱形图案的应用图片。由此引出课题,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使其产生学习菱形的兴趣。

之后,我安排了由平行四边形到菱形的动态演示,得出菱形的定义。随后又展示了一组生活中的有关菱形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欣赏到菱形的图形美。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首先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

(二)菱形性质的探索 菱形性质的探索分成两方面,一是菱形的特殊性(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性质);二是菱形的对称性。对于这个地方,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通过观察思考与分析,同学间互相交流,分小组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指导。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组织组与组的评比,这样也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然后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菱形的性质。设计理念: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为了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接受知识到探索知识,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

这样的活动教学将会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一种新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抓住。(三)题目训练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懂学会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我安排了坡度适中,题型多样的系列题组。

1. 请你当裁判 与定义、性质等相关的一些判断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着重讲清判断的理由,此题直接运用菱形的定义与性质,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议一议 性质的简单运用。设计意图:稍微加。

5. 如何写初中数学教案反思

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常规一、备课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两项内容。

(一)制订教学计划通读《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是要领会课程标准中对本册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标准对本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好教材分析及学期数学教学目标分析;2.情况分析。

数学尖子生、学困生及中等生的人数、学生的学习习惯等; 3.目标要求。理解并把握《数学课程标准》关于7-9年级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阶段目标;4.教学进度。

写出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时数,包括课题学习、复习、检测等时间安排(要写明具体日期和周)。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最好由学校统一设计)。

(二)教学设计数学课教学要精心设计,注重知识的落实,必须超前备课1~2课时,并做到:1.钻研教材。研究并熟悉教材相关内容的编写思想、特点、体例、呈现方式,例、习题的编排意图,难易度、层次;2.了解学情。

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基础,学习态度与方法;明确学生在本节课的数学学习中,难在哪里?为什么难?怎样破难? 3.熟悉课型。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进行三类课程的备课,即基础性课程(包括新学课,复习课、评讲课)、拓展性课程(应用性或活动性课)、综合性课程(课题学习课)等课型的备课;4.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①教案要求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明确;②数学活动过程设计(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明晰;③学习活动方式设计得当,评价调控处理适度;④教学内容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5.媒体与教具使用,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和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提前备好上课必须的学习用品。媒体的使用要适度,知识的过程展示要详尽。

6.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图文呈现式的设计,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7.编写教案在思考上述几个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智能水平,把课堂教学程序及方法步骤等写成文本(即所谓的教案或教学设计)。

以便于教学的应用和调整。一般数学教案规范格式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教案序号,授课日期、节次。

①课题:指教学课题②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及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或拓展性目标。③重点、难点:指教学思考的要点和关键所在,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④教学过程:写出教学程序的具体设计与安排。对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要有一定的层次,突出形成性练习,注重学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识反馈与纠错。

⑤作业布置:精选习题(在课本与作业本范围内选),难度适当,份量适中,关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⑥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⑦教学反思: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教学反思字数不限。8.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采取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附:初中数学教案参考格式一课题: 《XXXXX》 教案序号、授课时间、节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表现目标;3、情感目标;4拓展目标二、重点和难点:三、教学过程:1.引入(创设情境体验)2.新课①例题分析(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②课内练习(注重反馈与纠错)③拓展提高(知识的应用与提高)④板书设计(利于知识巩固)四、作业布置:五、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结束后再写)。初中数学教案参考格式二课题 设计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上课1.做好课前准备。

熟悉教案,理清教学思路,准备好教材、教具等,准时进入课堂,不空堂、不拖课,不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进课堂。 2.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用普通话讲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生动、准确;板书工整、规范、有序;合理适当使用媒体辅助教学。

3.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

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遵循数学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重视学生的数学理解、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5.有效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问要有思考价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理好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6.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合理,结构科学。

留有学生独立思考和基本练习的时间。认真组织好课堂的练习与反馈,及时调节,练习要有梯度、层次,适应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困生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1.作业设置。要求:①从课本作业题、作业本中精选习题;②作业难度适当,份量适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

6.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怎么写

《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教案模板,让大家参考参考。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性质,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让学生实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合理论证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探索并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问题。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拓展提高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测量不可达两点距离。

探索活动:

活动一:剪纸拼图。操作: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猜想: 四边形BCFD是什么四边形。探索: 如何说明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二: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应用练习及解决情境问题。

例题教学

操作——猜想——验证

拓展:数学实验室

小结:作业: P134 /习题3.6 1、3

7. 教师资格考试中初中数学教案怎么写

教师资格考试中初中数学教案需要按照以下格式来写: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扩展资料: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案。

8.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数学教案怎么写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三、重、难点与关键(一)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二)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三)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四、教具准备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五、教学方法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六、教学过程(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教师活动】(出示教具)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理论认知】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信不信?【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画一个△A′B′C′,使A′B′=AB′,A′C′=AC,B′C′=BC:1.画线段取B′C′=BC;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3.连接线段A′B′、A′C′.【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学生活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评析】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1】如课本图11.2─3所示,△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教师板书)【教师活动】分析例1,分析:要证明△ABD≌△ACD,可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证明:∵D是BC的中点,∴BD=CD在△ABD和△ACD中∴△ABD≌△ACD(SSS).【评析】符号“∵”表示“因为”,“∴”表示“所以”;从例1可以看出,证明是由题设(已知)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书写中注意对应顶点要写在同一个位置上,哪个三角形先写,哪个三角形的边就先写.(三)实践应用,合作学习【问题思考】已知AC=FE,BC=DE,点A、D、B、F在直线上,AD=FB(如图所示),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巡视、引导学生,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后,再发言:“还应该有AB=FD,只要AD=FB两边都加上DB即可得到AB=FD.”【教学形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8练习.【探研时空】如图所示,AB=DF,AC=DE,BE=CF,BC与EF相等吗?你能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BC=EF,△ABC≌△DFE)(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全等三角形性质是什么?2.正确地判断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利用全等三角形处理问题的基础,你是怎样掌握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3.“边边边”判定法告诉我们什么呢?(答:只要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六)布置作业,专题1.课本P15习题11.2第1,2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七)板书设计把黑板平均分成三份,左边部分板书“边边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练习.(八)疑难解析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学过的重要结论。

教案怎么写初中数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教案怎么写初中数学

知识

购买材料的分录怎么写

阅读(1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购买材料的分录怎么写,内容包括买材料的会计分录,购买生产上使用的材料怎样写会计分录,购买材料并入库怎么写分录。原发布者:linda1067原材料会计分录一采用实际成本核算(1)购入材料①发票与材料同时到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

知识

税日语怎么写

阅读(1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税日语怎么写,内容包括求关于税的日语作文,用日语写的关于日本税的问题的作文,用日语写一篇关于税的文章简单一点的日文,我是在初中生,来日。第一篇 救急车から见えてきたも の テニスコートに灼热の太阳が容しゃなく降り

知识

甘肃的籍贯怎么写

阅读(35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甘肃的籍贯怎么写,内容包括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的籍贯怎么写,我是甘肃定西市漳县金钟镇的籍贯怎么填写,着急,我孩子的籍贯到底怎么填,。一般来说在写籍贯时会省略掉中间的地级市名即填写:“甘肃省文县”即可。省级和县级、镇级

知识

教师的现实表现怎么写

阅读(2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师的现实表现怎么写,内容包括教师现实表现范文,教师考上公务员如何写现实表现材料,教师个人主要表现怎么写。现实表现,可以从思想上有什么进步、工作上有什么业绩,为人上有什么特点等方面去写,不必太长。该同志一直在各方面

知识

肺腑的肺怎么写

阅读(1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肺腑的肺怎么写,内容包括感人肺腑的肺怎么写,肺字笔顺怎么写,有写肺字的成语。肺的笔顺:撇,横折钩,横,横,横,竖,横折钩,竖 拼 音 fèi 部 首 月 笔 画 8 组词:肺静脉 造句:在150只正常健康的狗中,

知识

谓草书怎么写

阅读(2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谓草书怎么写,内容包括谓字草书息么写,谓字草书息么写,善字草书怎么写。“善”字草书如下:

知识

泳装英文怎么写的

阅读(1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泳装英文怎么写的,内容包括“泳装”英文怎么写,“泳装”英文怎么写,比基尼的英文怎么写。比基尼的英语:bikini词汇解析bikini英 [bɪˈkiːni] 美 [bɪˈkiːni] n. 比基尼泳装;大爆炸例:The s

知识

老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阅读(4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老字在田字格怎么写,内容包括老字怎么占田字格,旧子在田字格中的写法,汉字“字”在田字格的正确写法。老的田字格如下:

知识

学生调查记录怎么写

阅读(2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学生调查记录怎么写,内容包括中学生社会实践记录表怎么写,研究性学习考察和调查记录表怎么写,研究性学习记录表怎么写(主要是方案)。时间、精力的限制,我只能泛泛而谈,无法深入。 2.50%的同学的目的是锻炼自己,使自己在精神上

知识

愿望该怎么写

阅读(1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愿望该怎么写,内容包括我的愿望怎么写,新学期的愿望,怎么写啊~~,我的愿望一年级作文。我的心愿是当一位医生。这是因为我的爷爷生病了,住进了医院。我要治疗千千万万个像我爷爷一样的病人。我还要发明一种非常特殊的药,可以

知识

葡萄好句子怎么写

阅读(21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葡萄好句子怎么写,内容包括怎样用葡萄写句子,描写葡萄的句子,葡萄的样子写句子。果园里硕果累累,黄澄澄的柿子像一个个灯笼高挂枝头,红彤彤的苹果像一张张胖娃娃害羞的脸绽放着笑容,亮晶晶的葡萄像黑珍珠般透射出诱人的色彩…

知识

入厂心得怎么写

阅读(1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入厂心得怎么写,内容包括入厂心得怎么写,进厂的心得怎么写,员工入职感想怎么写。爱--不在空谈在行动我是XXX车间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新员工,面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我感慨万千。在没有进入车间以前,曾隐隐约约地听到别人在

知识

哭的日语怎么写

阅读(31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哭的日语怎么写,内容包括日语一哭怎么写,不能哭日语怎么说,流泪日语咋写。“()”里的是汉语拼音 ,~是长音的意思 こんにちは。(kon ni ji wa) 你好。 こんばんは。(kon ban wa) 晚上好

知识

狂字的草书怎么写

阅读(2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狂字的草书怎么写,内容包括狂字的草书怎么写,狂字的草书怎么写,'狂'字用狂草书法怎么写。狂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知识

关于写幼儿教案怎么写

阅读(1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写幼儿教案怎么写,内容包括幼儿园教案怎么写,幼儿教案怎么写,幼儿园教案怎么写。看你所在园所的安排了,而且看你写的是日常教案还是公开课的教案了。 日常教案一般就是:目标 2、准备 3、过程 4、反思 公开课的教案一般

知识

教案三维目标怎么写

阅读(3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案三维目标怎么写,内容包括教学设计三维目标怎么写,幼儿园教案的三维目标怎么写,怎样写好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案。“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

知识

弟子规教案怎么写

阅读(16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弟子规教案怎么写,内容包括弟子规教案怎样写,幼儿园小班学弟子规的教案怎么写,幼儿园国学小课本《弟子规》第一课教案怎么写。《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

知识

幼儿家教案怎么写

阅读(18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幼儿家教案怎么写,内容包括幼儿园大班我的家教案的家长工作怎么写,幼儿园大班《宝贝全家福》教案怎么写,幼儿园是我家的教案怎么写啊急。活动目标 通过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2、通过操作活动,

知识

小班语言教案怎么写

阅读(2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班语言教案怎么写,内容包括小班语言教案怎么写,幼儿园小班的教案怎么写,小班语言《可爱的小兔》教案怎么写。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掌握方位词,并初步学会正确、灵活运用。2)、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

知识

教案怎么写范文

阅读(2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案怎么写范文,内容包括教案怎么写啊有范例吗,幼儿园教案怎么写,教案的基本格式是什么。教案的基本内容与撰写要求1.课次与课时 教案上首先得写上第几课和第几教时,还应注明本教时的课型,是新授课、练习巩固课、还是复习课

知识

中班音乐的教案怎么写

阅读(1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班音乐的教案怎么写,内容包括中班音乐教案怎么写,中班音乐教案怎么写,上幼儿园音乐课的教案怎么写。活动目标: 1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知道它们的名称,符号和特点。 2能根据音符的符号拍出节奏,并创作节奏。 3复习

知识

水果拳教案怎么写

阅读(26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水果拳教案怎么写,内容包括幼儿园助教教案如何写,幼儿园大班甜甜的果糖教案怎么写,幼儿园小班《春天到》教案怎么写。星星四班助教活动 社会交往活动教案---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 活动目的: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老鼠和大老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