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篇散文《故乡的臭豆腐》
有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鲁迅故里,远远地就闻到了香味,我到处寻找,哪来的香味呢?正巧,有个人正吃着臭豆腐从我身边走过,好就是这味。我也顺着人群往臭豆腐走去。
走近一看,只见摊主把一块块臭豆腐放入油锅,臭豆腐在油锅里冒着细泡,颜色逐渐变黄,摊主不停地拿着双长筷子翻动着,免得焦掉,等到颜色变黄时便捞起,四周围满了买臭豆腐的人,我也被那股诱人的味道吸引住了,,馋得我直流口水。于是我也忙掏出来买,老板将一块块臭豆腐穿在一根长长的竹签里,然后我在臭豆腐上抹上红红的辣酱。哇!酥酥的、嫩嫩的,真好吃。不一会儿,我像一饿狼似的,把它给吃个精光了。吃了一份真不过瘾,我又买了一份,细细品尝,边吃边赏风景,从臭豆腐里我尝出了绍兴水乡独特的味道。
每当在别的旅游景点看到臭豆腐时,便于工作会想起故乡那看了让人嘴馋的臭豆腐,它与故乡的臭豆腐虽然看上去差不多,但它不管多么美味,也比不上故乡的臭豆腐香、可口。在我心中,臭豆腐是我们绍兴的最香。
朋友,如果你到绍兴来,一定要到一到鲁迅故里,一定要尝尝我们绍兴的臭豆腐哦!我爱我的故乡,更爱那香喷喷的臭豆腐。
2. 臭豆腐的作文怎么写,急
臭豆腐 ” 其名虽俗气、外陋内秀、平中见奇、源远流长,却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休闲风味,古老而传统,一经品味,常令人欲罢不能,一尝为快。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制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区上的差异。长沙和绍兴的臭豆腐干相当闻名,但其制作以及味道均差异甚大。但都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是臭豆腐的特点。老人常吃臭豆腐,可以增加食欲,还能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臭豆腐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制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区上的差异。长沙和绍兴的臭豆腐干相当闻名,但其制作以及味道均差异甚大。长沙的臭豆腐以火宫殿为官方代表,**、**等曾光临并夸奖,美国《食品》杂志也亲临采访。火宫殿选用上等黄豆做成豆腐,然后把豆腐浸入放有冬笋、香菇、曲酒、浏阳豆豉的卤水中浸透,表面会生出白毛,颜色变灰。初闻臭气扑鼻,用油锅慢慢炸,直到颜色变黑,表面膨胀以后,就可以捞上来,浓香诱人,浇上蒜汁、辣椒、香油,即成芳香松脆、外焦里嫩的臭豆腐。长沙街头也有很多民间制作臭豆腐的能手,深受民众的喜爱。绍兴油炸臭豆腐是用压板豆腐切成2.5厘米见方的块,放入霉觅菜梗配制卤中浸泡,一般夏季浸泡约6小时,冬季浸泡约2天,然后捞起,用清水洗净,晾干水分,投入五成热油锅中炸至外脆里松即可,颜色为黄色,可蘸辣酱吃。武汉街头的臭豆腐多以“长沙臭豆腐”为招牌,但制作方式并不相同,是用铁板浇油煎,中不空并且为淡黄色。天津街头多为南京臭豆腐,为灰白豆腐块油炸成金黄色,臭味很淡。
北京闻名的王致和臭豆腐为臭豆腐乳,与南方流行的臭豆腐干是两种不同的食品。王致和臭豆腐乳不能油炸,为馒头和大饼等面食的配品,并曾经为慈喜所喜爱,并赐雅名“御青方”,简称青方。
编辑本段【臭豆腐的由来】
说法一
话说朱元璋出身贫寒,年少时当过乞丐和和尚,有一回因饿得无法忍受,拾起人家丢弃的过期豆腐,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油煎之,一口塞进嘴里,那种鲜美味道刻骨铭心。后来他当了军事统帅,军队一路胜利地打到安徽,高兴之余,命令全军共吃臭豆腐庆祝一番,臭豆腐之美名终于广为流传。
说法二
而明代学者何日华在当时则已在著作中说,安徽黟县人喜欢在夏秋之际用盐使豆腐变色生毛,擦洗干净投入沸油中煎炸,有海中鳄鱼的味道。照这样看,无论是制法或煮法,好像都和朱元璋的版本没有什么分别。
北京臭豆腐的由来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致和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
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3. 鲁迅对豆腐西施的描写有哪些
原文描写: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豆腐西施是鲁迅所写的小说《故乡》里的角色。
《故乡》中的杨二嫂在外貌、地位和性格上正有这样的特点:有点姿色但算不上绝代佳人,家道宽裕又够不上大富大贵,自身行为并不足取却好鄙视他人。再加上家里正开着豆腐店,在字面上与“豆腐西施”相吻合,所以,鲁迅(或者杨二嫂的邻居们)采用民间流行已久的“豆腐西施”来作她的雅号,确实是很恰当的。
扩展资料豆腐西施的名称原是事出有因,杨二嫂这人当然只是小说化的人物。乡下人听故事看戏文记住了貂蝉的名字,以为她一定是很刁的女人,所以用作骂人的名称。
又不知从哪里听说古时有个西施(绍兴戏里不记得出现过她),便拿来形容美人,其实是爱美的人,因为这里面很有些讽刺的分子。近处豆腐店里大概出过这么一个搔首弄姿的人,在鲁迅的记忆上留下这个名号,至于实在的人物已经不详,杨二嫂只是平常的街坊的女人,叫她顶替着这诨名而已。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腐西施。
4. 关于风味食品臭豆腐的作文怎么写
家乡的风味小吃很多,如:千层饼、口水“担担面”、臭豆腐、辣戈奎等,但我最爱的还是臭豆腐。
在天门的大街小巷,都会传出阵阵诱人的声音:“卖臭豆腐喽,又臭又香,回味无穷。”只要提起臭豆腐,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可香了。一天放晚学,刚走出学校,迎面就扑来一阵臭味。“哇,臭豆腐。”我情不自禁地叫了出来,连忙掏钱支买。只见摊主用细
长的竹筷把“臭卤水”中的臭豆腐夹出,然后放至油锅炸,约过了一分钟,摊主利落地将臭豆腐放进一个大瓷碗中,并迅速地将香菜、蒜子、辣椒浆、臭卤水及臭卤
水中的香菇、冬笋、榨菜放入大瓷碗,与臭豆腐搅拌,然后一齐放置于一个塑料碗中,于是,外焦里嫩的臭豆腐可入肚了。
我便细细品味了起来。首先是臭豆腐的豆香配合臭卤水的香味,接着便是从喉咙里产生的一阵恶辣,最后便是让人回味无穷的蒜子的清香与新鲜香菜的可口,让人不得不迷恋上了它——臭豆腐。
我爱家乡的臭豆腐。它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以臭命名,闻臭吃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难道这样的美味你不爱?
5. 我家乡的臭豆腐作文怎么写
**曾经说过,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就是好吃,这句话曾经被作为最高指示。
在我的家乡长沙, 除了超级女声,快乐大本营以外,还有一样让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美食,臭豆腐。
臭豆腐是那么的香,它那特殊的香味沁人心脾,只要吃一口,香脆的外皮裹挟着浓郁的汁侵犯着你的味蕾,啊,那么销魂的滋味,如同火山爆发一样绽放在你的舌尖,那样动人心魄的美味,无怪当年连**也拜倒在其的石榴裙下。
家乡的臭豆腐是那么美味,我每每提起就忍不住充满自豪,每次自我介绍,我总要说,我来自臭豆腐的故乡!
在我的家乡,人人都吃臭豆腐,在街头巷尾,到处可见油炸臭豆腐的小摊,人人都是祖传,个个都是正宗的百年老店,一串串臭豆腐在油锅中翻滚着,让人一看就口水直流。臭豆腐以前是很臭的,但是经过一代代精心的改良,现在已经不臭了,而是散发着一阵阵的焦香,其具体工艺是密不外传的。在我的家乡有那么多百年传承的臭豆腐店,我却并不是其中任何一家的传人,这让我非常遗憾。
前一段时间我在广东旅游,在某个批发市场的外面,竟然也看到了这熟悉的身影!是!是臭豆腐!还是熟悉的外形,还是原来的味道。那时我已经好久没有辣椒了,我热泪盈眶的跑过去,好像在异乡看到了自己的亲人,那天,就着臭豆腐,我吃了好几碗饭。一半是因为臭豆腐好吃开胃,让我吃腻了广东食物的胃可以重新火辣起来 ,一半是因为喜悦,看到自己家乡的特产冲出湖南,走向全中国,如同沙县小吃一样蓬勃发展,开枝散叶,我又怎么能不喜悦呢?如果**老人家还在,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定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吧。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了百年老店火宫殿的传人,我利用现代的营销方式,将自己家族的企业越办越好,经过一番商场的厮杀,我家的臭豆腐终于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
我哭了,泪水浸湿了我的床单。
这是自己写的,绝对原创。
6. 鲁迅故乡说的那个豆腐西施是什么意思
豆腐西施出自鲁迅的《故乡》里的杨二嫂.称杨二嫂“豆腐西施”,表面上仿佛是在赞美她的年轻美貌并点明其身份“开豆腐店的”,其实还有深层含意.南方人通常把揶揄、侮辱人的行为叫做“吃豆腐”.小说中,作者写:“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擦着白粉……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豆腐西施”是以自己的年轻美貌招揽顾客,这就免不了要遭到游手好闲之徒的某种轻薄和戏辱.由这关系,店里“买卖非常好”.所以杨二嫂被称为“豆腐西施”还有指她常被人戏辱的意思.这一绰号带有侮辱性的含义.。
7. 有没有写臭豆腐的搞笑文章
《臭豆腐情结》
喜欢吃臭豆腐。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就知道。虽然我算不上什么美女,但在别人眼中,还算清秀。他几乎打听到了关于我的所有,拼了命的讨好我。从恋爱到结婚,他始终为我准备着臭豆腐。
午夜时分,感觉肚子有点饿。每天玩网络很久,他不但没埋怨半句,反而按时送来夜宵。其实夜宵二字对我们来说,似乎“洋”了点,土话也就是用面包点心来填填而已。顺手拈了一叶面包,也忘不了抹点臭豆腐。
晃荡够了,伸伸懒腰,走向卧室。他没睡,关了电视,一把把我揽入怀中,双手抚摩着我的脸颊,一股臭豆腐的味道扑鼻而来。。。。这臭豆腐吃着很香,但闻起来却特别臭。“对不起,往面包上抹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洗也洗不去。”他无奈的笑笑。我瞥了他一眼。
后来,和很多家庭一样,我有了婚外恋。对方是个年长的男人,看上去稳重成熟,是在聊天室相识的。从仰慕到爱慕,直到不能自拔。见面了,一切的一切都按它的轨道进行着。辩不出他身上洒的什么牌子的香水,总给人清新幽雅的感觉。
一个月总有那么四五天和他缠绵在一起。他的妻子是个工作狂,大部分时间在外地跑来跑去,有时连过年也难得相聚。习惯了午夜游弋网络时,填补点干粮,他赶紧端来了点心和水果,拈了片面包,却没人给抹臭豆腐。“算了吧,大半夜的想熏死人啊!”他撇了撇嘴。我怔怔地看着他。
回到了自己的家。“亲爱的,这次怎么在老家住了这么短,来,饿了吧。”他温柔地走向厨房。“不,我不想抹臭豆腐。”他一怔:“怎么了,不爱吃了?呵呵,真的吗?别骗我哦?那我岂不是前功尽弃啦!从小到大,我最讨厌臭豆腐了,可为了你,我在慢慢地尝试着去接受它,这不,基本上算是适应啦。。。。”
我眼圈一红,立刻跑向洗手间。原来真爱,并没有那么复杂,就好比,他不爱臭豆腐,却为我委屈了这么多年。
《臭豆腐》
By 自由猎手 发表于 2005-2-7 10:41:00
《臭豆腐》
我是一块臭豆腐
虽然我很臭
但是
我依然有豆腐所应有的感情
不要以为我是块臭豆腐
就一定只有在被油炸的情感
我也需要筷子的温柔
我也需要豆酱的体贴
我也有火的热情
的确
我是块臭豆腐
我身上很臭
可是,人啊,在你品尝我的时候
你不觉得我在品尝你的嘴唇吗
我知道你今天搽的是什么牌子的唇膏
说实话,唇膏虽然很红
但以我一块臭豆腐的经验
我能知道那是假冒伪劣产品
还有,我还看到你性感的嘴唇里面
有两颗蛀牙,另4颗也在危险的边缘了
你咀嚼出我臭豆腐的美丽了吗?——虽然我很臭
你的舌苔有点发白,看来夜生活过多,饮酒过量了
你的肠胃里还有许多昨夜的残留物
与好几种我分不清谁是谁的**
是的
别生气啊,
我是块臭豆腐
我看到了
但是你放心,因为我是块臭豆腐
所以,我不会说的
我以我作为一块臭豆腐的伟大的豆格保证
我不会说的
你还是个妩媚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