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一名记者现场新闻怎么写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也叫新闻。
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
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
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
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
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
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
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
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光明日报) 1993年5月13日)。简讯内容第一,篇幅简短。
如“国际要闻简报”、“学术动态”、“市场漫步”等。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
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如《一切依靠群众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6日)。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光明日报》1993年7月25日)。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
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
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辽宁日报》 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写法: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幅题) 双行标题。
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2)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
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如:“全国第一家由个体户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合资)有限公司,经**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开业。”这是《经济日报》1985年4月18日发的消息导语。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
2. 现场新闻的格式及要点
倒金字塔结构
来源
倒金字塔结构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当时有两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改变了美国新闻写作的形式:一是1844年电报的发明,二是美国内战即南北战争(1861— 1865年)的爆发。在这之前,特别是在十八世纪的美洲殖民地与独立战争年代里,新闻报道的要点常常淹没在报上的政府公告与政治论文之中,要由读者自己去寻找。
赛缪尔•莫尔斯于1844年发明了电报。同年5月24日《巴尔的摩爱国者报》首次收到了从华盛顿发来的电讯。在美国,从十九世纪中叶起,新闻开始电传了。
在美国内战期间,各报社都派出了优秀的记者到华盛顿、里士满等各个战场进行采访。人们急于了解战况,而那时的报纸是新闻的唯一来源。但是,因为电报发明不久,加上战时电讯线路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发生故障,战争消息在传递中时常中断或延迟。报社主编们在静候电讯时突然遇到线路故障,便急切地命令前方的记者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报道最前面的开头几行里。这样,即使线路临时发生故障,新闻的要点与精华也已经收到可以利用了。
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在新闻史上是一次革命。战争给新闻写作带来了变革,从那个时候开始,新闻写作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报道的最前面,开门见山,突出要点,然后再作具体说明。这样既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又增强了时效性,使新闻报道能够最直接、最迅速地同广大读者见面。当1945年美联社的另一名记者又仅用6个英文词就迅速地报道了“罗斯福总统今年(天?)突然逝世”的重大消息后,就有人推断:即使在一百年之后,未来的记者还得用传统的,开门见山的方式来进行新闻写作。
名词解释
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倒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电报的运用。在战争期间,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由于电报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的原因,稿件有时不能完全传送,时常中断,后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这种应急措施产生了新的文体——倒金字塔结构。
特征
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
一段只写一个事实。
全部陈述事实,记者不发议论。
优点
可以快速写作。不为结构苦思。
可以快编快删,删去最后段落,不会影响全文。
可以快速阅读,无需从头读到尾。
这样的长处符合新闻“快”的特点,因此在战后,倒金字塔结构继续保留下来,并得到推广。
缺点
缺少文采,没有生气,不能体现个性,结语不是铿锵有力而是有气无力。
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的主体是对导语的扩展,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的结尾可有可无,如有话补充,或预告下文,也可加一个简短的结尾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
3. 新闻怎么写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1.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
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2.新闻 特写的特点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3)透视全局。
3.新闻特写的种类 新闻特写共分以下几种:(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4.新闻特写的写作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
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4.新闻特写的实例一 特殊的捐赠 子彬昌 下午3点刚过,门厅接待捐款的刘云杰老师告诉我:“王镜师傅又来了!”在场的人心里都一阵高兴,我撂下手头工作赶忙走到前厅:“大冷的天,这么远您怎么来了?”我问。
他迎过来,右手拿着200块钱一扬:“这不,我把这钱捐了。” 王镜——就是那位住在北京黄杉木店周转房、捡破烂向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捐款万元的退休老工人。
今天出现在我眼前的王镜老人,无论从脸色上,还是穿着上,都和以往来时大不一样了:他的脸黑中透出红润,而且胖了;身穿黑色棉外套、土黄色新工作罩裤,足下一双黑色包头胶底棉鞋,显得干净利落。我请老人坐下,没等我问寒问暖,他就满脸堆笑地说:“这不,人家知道我困难,给我寄来200块钱,好人哪!我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我接过话茬:“你节衣缩食,捡破烂把1万元都捐了,这200块钱人家给您,您留下用也是应该的。”
老人立即反驳道:“不能!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人家一片好心。
退休费我足够用了,还是捐给希望工程,给贫困山区办教育吧。”说着,他转过脸对刘老师说:“你一定要写人家的名字,我把收据给他寄去,好好谢谢人家。
这情我领了。”“我琢磨,退回去也太不尽人情。
可我又不能要,还是给希望工程,顶好!”我一边聆听,一边凑过去接过老人手中的一个信封,那上面写着:河南洛阳一拖公司油泵厂安环科高防。我明白了,这200块钱就是素不相识的高防同志看了中国青年报1994年12月19日刊登的《黄杉木店陋室铭》后汇给王境老人的。
这就是数天前发生在北京北新桥香饵胡同3号——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捐款大厅的一幕动人情景。二 时代需要最可爱的人 ——记著名 作家魏巍同李国安会见 张 京 陈 辉 一双写英雄的手和一双紧握钻杆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28日下午,76岁的老作家魏巍在他的寓所会见了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模范团长”李国安。老作家握着李国安的手高兴地说:“你的事迹我都看了,很感人。
你是改革开放年代的英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人向钱看,有人说空话,你是无私奉献,为老百姓办实事,扎着‘钢围腰’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是新的万里长征。我们的时代需要你这样最可爱的人。”
“老首长,我从小就读了您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在志愿军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起了老前辈,想起了舍生忘死的志愿军英雄。”
李国安崇敬地对魏老说。看着挂满军功章的李国安,魏老若有所思。
一会儿,他感慨地说:“6年前,我的一个老朋友也坐在你这个位置,他叫李玉安,是‘活烈士’,是战争年代的英雄;你叫李国安,是和平时期的英雄。你们都是英雄,是两个时代的英雄。
你们都在实践我军的宗旨,都是最可爱的人。”李国安说:“谢谢老前辈的鼓励,我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谦虚谨慎,为人民办更多的实事,为人民再立新功。”
离别时,魏老将自己撰写的们《地球的红飘带》一书和一幅亲笔题词交给李国安,上面写着:“李国安同志:你是和平建设年代最可爱的人。” 实例三 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 本报通讯员 刘柱石3月12日下午3点,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在湖南省吉首市政府五楼会议室举行。
能容纳500多人的会议室里,端坐着全市49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他们将通过闭卷考试获得任职“科技资格”。主考官:分管农业的市委副书记宋友达和副市长胡德敏。
主监考:市委组织部长。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题目《农业综合技术测验题》,涉及本地主要农作物、林果业及养殖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担任考务工作的高级农艺师郭老师对笔者说:“试题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是。
4. 现场作文比赛的新闻稿怎么写
紧张的现场绘画比赛上学期的一天,我参加了“百位小画手现场绘画比赛”,觉得很有趣,还很紧张!接下来听我说说这次的比赛吧!那天早上,我来到比赛现场,发觉比赛现场的气氛很热烈,广场上有很多人,音乐声连绵起伏地飞进我的耳朵。
领队X老师带领我们来到XXXX比赛的场地,让我们穿上小围裙,戴上小套袖,我感觉我真神气。场地上有很多颜料、毛笔和刷子,供我们一会使用。
比赛开始了,我们趴在地上,用水笔简单地画出图画的轮廓。XXX姐姐负责画花,XXX负责画小朋友,我可不能在旁边观战呀,我就画现代建筑物。
我们齐心协力,不一会儿就画好了草稿。开始涂颜色了,我拿起一个刷子往画布上刷,呀!不小心刷到了外面。
X老师轻声提醒我:“画的时候笔触不要太粗糙,要细致!”她还动手帮我示范了一下,啊!真的很好看,我就学着她的样子细心地画了起来,果然,效果好多了!比赛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我们抓紧时间又修补了几笔,退到后面看看,不错!我们终于完成了。我和XX姐姐偷偷地跑到别的参赛区去看看,其他学校的小朋友画得也很好!这次我参加了现场绘画比赛,感觉好开心呀!虽然,最后我们没有得到第一,但是得到了锻炼!相信只要我们努力,“第一名”总有一天会属于我们。
5. 新闻怎么写
新闻分消息和通讯。社团招新用不了500字的消息,写成现场新闻可以长一点,一般这类新闻就一条简讯,没有亮点的话新闻价值不大,消息时效性强,写作把握一个原则,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情交代清楚,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千万不要啰嗦。
XXXXXXXX(标题)
XXX报消息(记者 XXX 通讯员XXX)“CEO俱乐部、创新创业协会、物流协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营销协会、证券协会……”日前,XXX大学各专业社团协会招新在XXX地点拉开帷幕,各社团各出“绝招”吸引了众多新生围观报名。
现场新闻:
大学生社团招新“花样迭出” 引师生围观
XXX报讯(记者XXX 通讯员 XXX)手持AK47冲锋枪,头戴墨镜,身着迷彩防弹背心和护膝,昨天上午,三名“全副武装”的年轻人出现在XXXXXX大学韵苑操场,并摆出各种狙击的姿势,引来众多师生围观。
他们不是参加军训的学生,也不是在进行真人CS,而是该校“蓝天剧社”的成员在为社团招新摆出各种pose。
“我们扮演的是一款野战游戏里雇佣兵的角色。” 其中一名“持枪”男生XXX是该校大三学生,据他介绍,“今天除了吸引新生前来咨询、报名,还在为我们剧社12月准备公演的话剧造势。”
这边虎虎生风“兵哥哥”吸引了不少女生合影,那边乖巧可人的“萌妹纸”则让男生们纷纷驻足。在相隔不远的风蓝动漫社招新点,几名身着动漫角色服装的女生,摆出各种可爱的pose,其中一名身着蓝白相间服装,白色长筒袜,扮演动漫角色的女生严紫含表示,每年社团招新时,社团的“妹纸”们都会在招新点盛装表演cosplay,吸引新生中的动漫爱好者围观。
据该校社团招新负责人陈哲含介绍,今年该校总共有65个社团招新,前来报名的新生达4000余人。
想写长些,建议可以写个五六百多字的小通讯。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 新闻怎么写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质:事实
新闻的属性: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
显著性、趣味性
新闻的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故)
“一个H”:How(如何)
新闻的分类:消息、通讯、评论等
优秀的新闻作品听起来都是好听的故事。讲故事新闻学是用新闻中的故事抓住受众。讲故事的新闻学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巨匠那样,用感觉化视觉化的文字报道新闻并发掘这个故事对读者生活的意义。具体的故事叙述技巧包括:
●细节:不仅仅用who、what、where、when、why这5个w,不仅仅需要记下引语和事实,还要用你对细节的捕捉力,通过画面的描写,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
●人物刻画: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睛叙述新闻事件,让读者感觉到记者不仅仅是报道事实,更是从人性的视角讲述这个事件。
●对话:把对话穿插到新闻报道中,会揭示新闻或新闻人物的意义。掌握好新闻报道使用对话的窍门,能加深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结构:忌讳使用散文式的结构,结构要紧凑。
●视点:观点要一步到位,要毫不吝啬地铲除模糊报道主题和报道焦点的画面,不要乱糟糟地把各种细节和画面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
●读者:在写作上,记者要清楚地知道读者是谁,能够超越业内的行话,顺畅并有一定的节奏感,读起来不可疙疙瘩瘩地不顺畅,最好是清晰透明直截了当。另外,数字的使用要少而精(惊)。
●篇幅:讲故事的目的是增添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深度,决不是夸张或是增加稿件的长度。
新闻的特点:内容真实、具体;
反应迅速;
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
论、描写等
新闻的结构: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 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要点:需要准确地提炼出新闻要点,制作出富含新闻要素的生动标题
题长:一般而言,新闻标题字数以16—20个字为宜,且最好能以空白分开,并控制在7—10个字组成一段文字。
规范:单行为主、多用实题
报纸的新闻标题有虚、实之分,实题要交代新闻要素,虚题可以是议论或警句等。
7. 新闻格式怎么写
1、标题(居中,宋体加粗,小三号字体)标题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2、正文(宋体,小四字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 3、正文末注明单位与作者(如:材料学院 x x xxx) 4、各类新闻报道包括文字和活动照片(2~3张)的,要以文件夹的形式打包。
新闻文体的类型 从写作手法划分:消息、通讯、新闻评论、调查报道 从媒介形式划分:文字新闻(报纸、电脑网络);音像新闻(电视、广播、图片) 一、消息的含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消息是一种狭义的新闻,是新闻体裁中最主要的文体。
二、消息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三、消息的特点: 1、时效性强:采写编发快,时间新、内容新 2、客观地报道事实真相 3、以叙述为主,消息中不允许作者出面议论,不允许作者带有情绪化、倾向性观点。
消息不允许作者出面发议论,但并不是说,消息里不能有别人的议论、观点。4、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一般不超过千字。
四、消息的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标题本身就是一条新闻。
读者不看正文,就知道消息的主要内容。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 。
“实”、“一语破的”、“一目了然”、“一见钟情”的效果。 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从一个侧面对主题进行引导、说明、烘托、渲染。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五、消息导语的写作 导语的任务和原则是引导全篇,导出新闻:其写作原则是:概述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一类是延缓性导语。
六、消息主体的写作 主体是在消息结构中继导语后的主干部分,是用具体、翔实的事实材料对导语加以解释和补充,是进一步阐明主题,体现新闻价值的关键部分。 倒金字塔结构:消息主体部分的内容,按照由主到次,由重到轻的次序来安排层次和段落。
时间结构:按照事物、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层次和段落。其优点是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清楚,给受众清晰。
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 再写次要的。 活动新闻要有现场感、比赛类新闻要突出矛盾性。
七、新闻背景的含义和作用: 凡是为了进一步解释、阐述、补充、说明报道主题的历史性、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资料,或是为了对比说明报道内容在整体中的位置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又不是与主体中的事实同时发生的,都叫新闻背景。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