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纲该怎么写
很多人,在有了一个好的灵感后就立刻动笔开始写,然后写了大概五六万字后,就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或者说是写什么?刚开始时我也是这样的。结果书的情节安排得非常糟糕,看的人也就少了很多。我想说的是,一部好的小说绝对有一个好的大纲,有了大纲,我们可以将情节安排得更跌荡起伏、扣人心弦。而且可更好的为后面的情节埋好伏笔,自然能够吸引人往下看。那么大纲该怎么写呢?
第一步,我们在写做之前,要确定小说中出现的各个人物的性格,每个人物的说话语气和生态,一些常有的动作。一个人的性格正是在这么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确定的人物的性格之后,那就好办多了,因为人物的性格是最难表现的。许多新人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没有给人物定性,在写的时候随自己的性情而定。这样读者看后往往对主角非常的模糊。虽然多重性格的主角可能更吸引人,但我想很多人并没有把握的能力。
第二步则是对情节的安排。
在我们最先写大纲时,就要定一个最终的结局,安排整个小说的线索,处理大卷之间的问题。可能各个大卷的线索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相同。尽量不要将相同线索的大卷连在一起,要么干脆合成一卷。这个线索就如同最粗一根线,将所有大卷串起来。
确定了整体的线索后,接下来就是每一卷中的线索。首先将每一卷中要发生的事情全部在草稿纸上列出来,记住,一定要用手在纸上写出来。这样无形之中加深了对每个故事的了解,在脑中对这一卷也有了个大概印象,这对我们写作是非常有用的。将故事列好后,再则思考用什么将这写故事串联起来,也就是要找到一根线,这根线就我们常说的线索。这根线索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一个动物,甚至是一个猜测、一个想象。不论是什么,总之得有这根线。这线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几根,只要你不被线绕晕,而且读者也不被绕晕就行了。这些线是吸引和引导读者看下去的最重要的东西。同时,这根线要是从全文主线上分下来的枝节,或是主线的一个组成。就如同是无数细麻绳拧成的粗绳,粗绳就的整个小说的主线,而组成粗绳的细线则的每卷的线索将故事安排好后,最后才是处理每个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关系,考虑怎样为下一个故事做伏笔。
将大纲完成后,在写作时,就不会出现大脑空白的情况,而且写作时出现的一些新的想法或是灵感,在对大纲被有很大的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加入到情节中。最后说一句,情节要有高有低,不能一味的写战斗,也不能长编的写平静的生活,这个度就需要大家自己去摸索了。
2. 电影大纲怎么写
故事梗概要达到如下目标:1. 说明主要人物的姓名、性别、身份、年龄、外貌、性格与气质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所调整)。
2. 说清主人公要干什么事情(发财、升官、复仇、争霸、结婚等)。 3. 说清楚主人公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及困难所在。
举例:男一号要取得「校园歌手大赛」的冠军,以获得校花的爱情。困难在于,校花本人也参赛,不但实力超强,而且争胜心超超强,仇视任何打败她的人。
4. 说明事件的结果。结果是读者最关心的要点之一。
有「虎头蛇尾」这个成语,估计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事情。根据阅读经验,有很多小说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5. 小说就是通过一个故事传达某种情感。感情就那么几种类型,而故事是千变万化的。
有经验的编辑自然能从故事中看出它传递给读者的感情。当然,如果你真的有新鲜而深刻的体悟,在这里写上几句能成为警句的话,也非常好。
但这是锦上添花的「花」;编辑要看的,仍然是「锦」。
3. 纪录片拍摄方案、策划怎么写
恩
首先祝你成功
.cn/jiemu/ShowClass.asp?ClassID=30
说一下格式吧
策划选题
缘由
目的
意义
思路
风格
===========================
纪录片策划文案
一、选题
1. 来源:网络、媒体、其他
2. 打动你的地方、兴奋点
3. 核心内容、事、人、现象
4. 思维程度、启迪、诉求
5. 背景(社会、人文、历史)
6. 把握度
7. 题材基本定位(边缘、平民)
二、人物
1. 主角背景、材料(经历、家庭、外表、细小动作、价值观)
2. 人物——困难——呈现真相
3. 配角——戏分配、传递、推动
4. 配角——隐喻什么?主角挖掘、空间
三、拍摄中可行性
1. 场景表、发生事件
2. 发生事件可能性、把握度
3. 发生意外可能性、把握度
4. 意外——象征性意义
四、情节考虑
1. 情节转折
2. 主要抗争点、矛盾
3. 如何平衡关系?态度?
4. 拍摄可行性
4. 纪录片的剧本拍摄大纲、画面、解说词是甚么关系
前边那位朋友说的有道理,还是要按类型分——有的片子提早写好剧本,依照剧本拍下去就能够了,剪辑也不会有太大出入(像1些靠解说支持的片子,就能够这样操作)。
有的片子连剧本都定不下来,典型的就是所谓“真实电影”,固然只能依照“感觉”拍了。固然更多的片子恐怕都处在上述两种类型的中间地带,有1个剧本,但拍摄中还会随时产生新的状态,产生新的想法。
剪辑进程中也会重新思考当初的方案,毕竟随着拍摄,作者对主题的理解1定会和原来有所区分(1般来讲是更加深入和透彻)。我想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剧本2.0版也就该诞生了——我的意思是说,剧本=想法,想法变=剧本变,拍摄、剪辑,依照新剧本做下去应当就能够了吧。
固然条件是,我们应当像论证第1个剧本1样,好好看看新的想法、新的剧本有无问题,值不值得我们为之更改方案。关于解说词和剪辑,不太明白您具体想问甚么,是要问“带有解说词的段落该如何剪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