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驻村工作的日记怎么写
按照市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工作要求,现将驻村以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广泛摸底调研,形成工作规划。通过入户座谈、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
和到镇相关部门采纳建议等方式,共摸底调研97人次,发现问题12项,提出“三推进、三提升”帮带工作措施,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三年帮带提升规划,为下步工作打下方向基础。
(二)拉动、强化班子建设。针对村空缺会计、党员干部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后备干部力量及个别干部工作不作为等问题,以抓班子、强支部、育骨干为工作核心,确定每月28日为党员活动日,每周一为“两委”会议日,召开全体党员会议9次,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5次,召开村两委会议21次,领学理论、农科文章45篇,民主决策村务工作25项;申报会计人选2名,新发展年轻党员1名,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为全体党员更便于聆听党的声音,在七一建党节之际,协调赞助多功能收音机25个,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三农”一线意识;引导、协助和鼓励村班子,在推动道路建设、三夏三秋生产、计生检查、“三资”清理等各项村务工作上进展顺利。
2. 驻村民情日记关于升国旗怎么写
【民情日记1】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阴 临近年底,事情多起来有点吓人。
但深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能埋怨什么。而是该充分利用时间,把手头的工作做细、做好! 早在上周就接到区工会的通知,而在准备一周有余的今天,还是有点忐忑不安。
这是区总工会第一次在我们大湾搞这项活动,也是进一步做好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工作的好事情,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很早就来到活动现场——钟山一矿,从现场布置开始,紧张而有序的准备着各项工作。
中午饭后,党政办工作人员一行在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褚永祥同志的带领下,来到钟山一矿作活动前的最后准备。本次区总工会举办的“三送”活动分三个主要流程:一是到场主要领导发表讲话;二是文艺演出;三是物资发放。
午时2:30,活动正式开始了。到场的区总工会、大湾镇主要领导代表发表了重要讲话,总结了今年来区总工会为钟山区的各企业所作的努力及贡献,同时点出了办好此次活动的重要性。
在2012年即将来临之际,区总工会举办的“三送”活动。
3. 干部工作日记一句话
日记是记录今天一天发生的事情,和秘密.
在第一行先写上日期和星期几,正文的格式和作文一样.例:6 月2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当然,不一定开头就写今天)………………………………你也可以用有趣的语言来写天气,或用画图来表示.例:*月*日 星期* 滴答滴答下雨啦*月*日 星期* 太阳公公笑眯眯*月*日 星期*
2008年2月11日(晴)
今天我先说说我最爱的花吧.
我最爱水仙花,因为她既不像百合那样纯的苍白,也不想玫瑰那样红的妖艳,更不想牵牛那样紫的发黑.水仙她白,她白的可爱,她白的透明,她白的灿烂.其实如果你要是欣赏她久了就会觉得她不是一朵花,她是一个娇嫩的少女,就如她的名字一样,水仙,水仙,“水中仙子”.是的,她也许上世真的是个仙女,在水中轻舞着,栩栩动人……
有人说她看上去像一朵白色的野花,也有人说它像一朵玉兰花,更有人因为她身子的丑陋说她像大蒜.其实,水仙花不是野花,也不是玉兰,更不是大蒜!她就是她,她就是水仙花!她是圣洁的,是不可侵犯的,是神圣的!她是不可以被别的东西所替代的!
是的,桂花是很香的,“十里飘香”就是形容她的花香的.可是我们的水仙花,她的花香也是很迷人的.虽然谈不上“十里飘香”但是至少可以让整个屋子弥漫在她那淡淡的香味中.哦!水仙的香味,淡淡的,淡淡的,可是又不失她的香味本质.她不像茉莉花,香的很浓很浓,使人们反而觉得闻她的香不是一种享受,而是受罪.
上面我说过有人认为水仙花像大蒜,这是麻木的.我承认,水仙花的茎和叶是有点像大蒜的茎和叶,但是大蒜有她茎和叶上的圣洁之花吗?大蒜根本不是花,怎么能和水仙相提并论呢?水仙花可是“水中仙子”啊!让大蒜和她并论,实在是侮辱她的人格.
我.我.不.还是.唉!是的,哦!水仙花,我最爱的花!
4. 双联户 联户长的工作日志怎么写
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纪实
自2013年5月"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启动以来,**县保吉乡以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丰**安创建载体为抓手,打牢夯实全乡社会和谐稳定根基为根本目标,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了全乡"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乡共有乡级、村级综治办8个,治保会、调委会组织8个,护村队、护校队、"红袖标"等各类群防群治队伍500余人,全乡在"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中国**划分联保单元56个,从"三老人员"、致富带头人、文化人、热心人中推选联户长56名。
在乡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2013年共投入"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经费23000元,统一制作了"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流程图、户长胸牌、户长和气象信息员笔记、片区民警及治保员联系卡片等,组织"双联户"户长专题培训3次,参加人数200余人次,开展惠民政策宣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对联户长职责、信息搜集上报、内部管理工作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户长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工作职责,增强了工作责任意识,逐步转变了观念,强化管理和传帮带工作,并将"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全乡经济目标考核、乡规、村规民约中, 把活动开展到每一处角落,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真正形成"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生产是执勤、放牧是巡逻"的维稳防控格局,确保全乡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
互帮互助、邻里关系更和睦。二村的旦真吉姆74岁,无子女,是该村的五保户,扎西玉珠是二村永布自然组联户单元里的一户,平时村里都是轮流照顾老人,给老人送吃的喝的,可扎西玉珠觉得轮流照顾老人的时候有时万一人不在时,老人急需做什么时造成不方便,()为了更好地照顾旦真吉姆,扎西玉珠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将老人接到家中,悉心照顾,2014年1月老人去世,村里和扎西玉珠为老人办理了后事,旦真吉姆老人生前曾说,在我遇到困难时,联户单位内的牧户帮助了我,大家都把我当成亲人,为我送吃的送穿的,还把我当成自家人接去照顾,感谢自治区、地区的好政策,让我在晚年享受到了家庭和亲人的温暖。
防灾减灾显实效。我乡专门为各村制定了防灾减灾工作台帐,由各"双联户"户长担任防灾减灾信息员,做好了防减灾工作。我乡四村的帕达自然组是我乡最贫困的一个自然组,自然组的10户牧户牲畜特别少,2013年冬季,我乡普降大雪,该自然的10户牧民群众在防抗灾物资储备上严重不足,眼看有些牧户无燃料,粮食不够吃,四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立即组织"双联户"联户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大家自愿为帕达自然组10户困难群众筹集牛粪500袋,粮食300斤,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2013年10月27日,五村因雪情严重,路面积雪较厚,该村牧民将牲畜全部放牧在放牧草场内,导致牲畜1天1夜困在积雪里,大部分牲畜因无饲料加之体力不支,有些小畜已有死亡现象,大的牲畜已无法行走转场,得知此情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立即行动起来,给放牧人员送吃的穿的,运送饲料等,"双联户"户长组织该村61户,287人,进行铲雪清扫路面等,及时将受灾牲畜转移到较好的放牧草场,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群众财产损失。
联户促增收。通过致富项目联建联营,我乡三村针对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致富渠道单一的实际情况,联合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引导和帮助群众制定增收计划,谋划增收项目,积极发挥联户长致富带头的作用,组织村双联家庭和低保户家庭组建小型施工队,参与本村小规模"短、平、快"项目及县、乡相关项目建设,大力组织实施村集体合作商店、茶馆、蔬菜暖棚种植,2013年集体联创联营60000元,2013年共组织全村劳力务工、参与施工项目建设等1500余人次,车辆运输2250趟,劳务输出和车辆运输共增加收入240000元,三村为了更好的照顾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的家庭,还专门组建了三村女子服务队,在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随叫随到,三村的很多老百姓都这样说自从"双联户"工作开展以来,就像是给村管理开了一剂"新药方",户与户的关系明显变的很亲近了,以前有困难的时候都是各自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找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可现在有困难自己不用说户长会主动找我们,女子服务队的人也会热心服务,而且联户单位内的每个牧户都会帮着出点子,想办法,邻里关系比以前和睦了,喝酒打架的少了,夫妻吵架的少了,好吃懒做人少了,矛盾纠纷几乎没有,尊老爱幼成了大家互相攀比的行为,有了困难互相帮助,有了矛盾一起调解,有了致富的好点子一起干,现在大家就像"羊毛"一样,越搓越紧,拧成了一股绳,每个人都在"双联户"工作中受益,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日益高涨。
5. 驻村第一书记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0年7月,作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第四阶段,以“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启动。
据了解,当年上半年,省委组织部本想下派300名省直机关干部下去,为稳妥,先行试点下派处级干部18人。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在驻村任职动员会上称,河南是全国第一大农业省,社会矛盾焦点多集中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局的稳定,要求干部三年驻村着力形成所在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新局面。
刘海林主动报名,成了省直机关18名干部中的一员,根据分配单,没有挑选余地地来到张沟村。这里有个插曲,政策伊始,河南省扶贫办的干部吴树兰也要下去,这让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名单变成了19人,而她是唯一的女性。
在刘海林任期还剩一年时,张现会加入其中,从机关走进了大泉村。 任务加强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经济向农村派驻驻村第一书记,是一项庞大工程。
刘海林说,对此,河南省委组织部专门有详细政策。为让第一书记政策高效运转,省、市、县三级建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协调这项工作。
而为让第一书记作用充分发挥,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单位要精心选人。 省这一级派第一书记全部是处级以上干部,省辖市选派的干部以副处级和正科级干部为主,县里选派的以科级干部为主。
实行全员培训,保证培训时间和质量,保证第一书记有备入村。派驻进入的村庄也要认真挑选,以组织软弱涣散村、经济落后贫困村、村务管理混乱村、新型社区建设村四类村为派驻对象。
刘海林说,他们进驻村庄时,任务早已清晰,主要是加强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经济、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建好新型社区。同时,省驻村办作为驻村干部后盾,每年召开项目申报说明会,引导项目资金向派驻村倾斜。
各选派单位也要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对派驻村发展大力支持。 为强化激励引导第一书记干事创业劲头,省委组织部还规定,驻村任职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两年考核为优秀等次或受市级以上表彰的,优先提拔使用。
刘海林透露,省直机关第一批下来的19名干部,大多数得到了升职。驻村第一书记,给河南农村带来改变。
因此,河南驻村第一书记的群体,在政策实行一段时间后,不断扩大,从贫困村向其他行政村扩展。 以汝州市为例,省市县的驻村第一书记加起来,曾达到126名,覆盖了全市的新型农村社区。
考核自我施压与年度考核按省委组织部要求,派驻第一书记必须吃住在村。汝州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金鹏负责汝州市驻村第一书记工作。
他说,驻村第一书记请假要经过组织部门批准,一个月内工作日不能少于20天。 刘海林说,每年到头,组织部门会到村里发放调查表,调查考核。
金鹏介绍,考核由组织部牵头,会同派驻单位,然后听取村干部、党员、村民意见,最终经乡领导签字确认。省委组织部还要求驻村第一书记每天写村情日记,根据日记掌握这些干部的思想动态。
“驻村其实也是个良心活,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自我施压。 ”刘海林有自己的道德压力,“驻村不干出点成绩,对得起谁?净让村民戳脊梁骨。”
体会驻村经验为农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三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让坐机关的刘海林对基层工作有了切肤感受。从驻村到今,他的轿车被放过气,被告过黑状,给村里修路被堵着不让修。
有学者认为,农村工作难以开展是全国普遍现象。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农村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利益分配等引发矛盾较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较重。
于是,一些村党支部书记经常感到“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缺少社会管理的新方法,在矛盾纠纷处理上易“束手无策”。 刘海林解释,先不说村干部素质高低对工作的影响,单就农民自身,也需要诸多反思。
受访的个别村支书也反映,过去向农民征收税费的过程,也是组织管理村民的过程,现在不向农民收税费,对农民组织管理的手段几乎没有了。有的村民光想依靠集体,又不想给集体出力。
所见所闻,让刘海林对农村发展很多方面的意见一针见血,看问题很尖锐。他认为,这也正是省直干部当驻村第一书记的好处,“近距离接触农村,将认识提供给决策部门,供决策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村发展政策”。
在一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河南众多贫困村庄发生了变化。 道路畅通出行方便了,招商引资腰包鼓起来了,就连村两委办公地点,也都热闹起来了。
驻村第一书记都有哪些工作妙招?驻村把村当成家才能赢得村民信赖在村民眼中,第一书记刘海林,让省级贫困村登封市张沟村,在3年时间内发展提速30年。这一切来之不易。
来到张沟村后,他吃住在村里。 村委会二楼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间,是他的落脚地,一桌一柜一单人床,外加几把客人坐的椅子。
“我这一住,村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知道我扶贫不是耍花架子。”他说,把村当家,和村民打成一片的人,才能得到村民的支持和信赖。
如今他驻村工作完成后回到了原单位,可提起过去驻村的日子,他还是记忆犹新。 在河南一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中,佼佼者无不如此。
汝州市大泉村第一书记张现会,自己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