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维吾尔语的你好怎么说
“你好”用维吾尔语是:yahshi mu si z。
维吾尔语中的你好其实还有很多中说法,如:是同辈,很好的朋友说:yahshimu? (好吗?)或bamu san? (在呢吗?)。
如果是同长辈说:tinqlikmu?(平安吗?) 或salametlikmu?(身体健康吗?)等。
“你是”用维语是:Siz kim bolisiz。
扩展资料:
维吾尔语的核心词汇主要来自古突厥语及突厥语系的其它语言,但透过历史过程中接触其它语言,亦引入了不少外来语。维吾尔语在同属突厥语系的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及察合台语都影响甚深。
在公元十世纪维吾尔族开始接触伊斯兰教。而因为古兰经及伊斯兰文学的传播,不少阿拉伯语的词汇亦透过波斯语、乌兹别克语及察合台语流传到维吾尔语之中。近代以来随着维吾尔聚居区与外界交流加深,汉语、英语、俄语等语言的词汇被借入维吾尔语之中。
中国境内的维吾尔语使用的文字是阿拉伯字母的老维吾尔文(UEY),而在俄罗斯境内的维吾尔语则使用以俄文字母为基础的西里尔维吾尔文(USY)。 根据语言学家分析,乌兹别克语跟维吾尔语非常相似。因此,有人认为应该把两种语种合并,但目前普遍仍然主张把两者分开
维吾尔语日常用语:
1、阔月吐来衣里 对不起 看去容 请原谅 艾普/克楞 请走好 喀拉普/米厄 没关系 开热克/要克 没问题 恰塔克/要克 您找谁?
2、开木尼/衣孜代衣色孜 您叫什么名字? 衣斯明厄孜/尼麦 您在哪里工作? 乃代/衣西来衣色孜 您要买什么?
3、尼麦/阿里色孜 祝您身体健康 太尼厄孜/萨拉麦提里克/提来衣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吾尔语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维吾尔语日常用语15句
2. 新疆话日常用语
新疆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汇点,所以新疆话表现力很强,词汇五花八门,别具特色。
新疆话的一大特点是字的前鼻音和后鼻音区分不清。如“是”,说是“寺”。
“沙”,说成“撒”。“能干的男人”说成是“儿子娃娃”。
不爱说“怎么”,喜欢说“咋”:咋走、咋办、咋卖、咋弄、咋整、咋了。谝闲传、谝搭拉子:聊天,即北京话里的“侃大山”、四川的“摆龙门阵”、东北的“唠嗑”。
新疆话说起来很有趣。有外地人问:“请问邮局在什么地方呀?”新疆人答:“你佛(说)邮局呀!看见子条路么(没)有,弯子都不要拐,一头囊哈起,就到了。”
一新疆人到青岛去看海,站在海边感慨地大喊了一声:“大海啊,一瞒子(全部)都是匪(水),萨漠(沙漠)啊一瞒子(全部)都是萨子(沙子)。” 新疆人说话喜欢用叠字。
比如两个新疆人聊天:“中午吃萨饭?中午吃粉汤,现炸的油香,油油的,香香的。”还有就是新疆人说话喜欢带“子”字。
皮牙子,毛驴子,男娃子,女娃子。新疆人豪爽,凡事喜欢说:么麻搭(没麻烦),尕尕的斯(事)情。
就是小小的事情,不在话下的意思。 据说有一次,市里的领导到县里检阅民兵,有这样一段新疆地方特色的对话:“同志们好!麻搭么(没)有!”回答则是:“为人民服务!尕尕地斯(事)情!”市领导一时摸不着头脑,经当地人翻译才知道这是典型的新疆话。
地道的新疆人讲起话来绝不似江南水乡的吴越软语,新疆人说话干脆利索,简短扼要。随意走进乌鲁木齐街头一家门面不大的民族风味饭馆,迎接你的准是这句话最普通的新疆方言:“来,吃撒(啥)奈(呢)?”你问他:“有撒吃的奈?”他会告诉你:“吃撒有撒!” 最著名的新疆特色快餐店在二道桥。
装修属民族风格,餐厅里放着维吾尔音乐,仔细听,还可听出十二木卡姆的旋律。 快餐店门前栽种了很多花,无花果、石榴、夹竹桃,门面的颜色也以绿色为主。
快餐店里没有菜单,问那蓄了小胡子的跑堂:“把菜单拿来看看。”他会很直接地说:“菜单?要克(没有)。
我,就是菜单。” 俗话说“入乡随俗”,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从内地引进的两只长颈鹿,经过一个多月的熏陶,现在已能听懂“新疆话”了。
只要饲养员卡迪夏冲着它们喊到“曼咯来(维吾尔语‘过来’)”,它们就会立刻跑来饲养员身边。 最有趣的是,新疆一些地方的音像批发市场,有新疆方言版的《猫和老鼠》在销售。
猫和老鼠不再叫汤姆和杰瑞,被改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名字——二混子和尕旦子,片中不时地穿插具有浓郁新疆特色的民歌。最逗人笑的还是片中的猫和鼠的对话,一口浓郁的新疆话,把人笑得前仰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