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续写故事
按照下面故事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小猴病了太阳快要下山了,小猴捧着一个大西瓜,从姥姥家回来了。因为天气闷热,走到半路,小猴中暑了。正在这时,树林里走出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狐狸……
首先要弄清这个故事的开头写了些什么,接着根据开头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连贯地把故事写下来。这个故事的开头,讲了小猴在回家的路上得了急病,正在这时,小白兔和小狐狸来了。狐狸和小白兔见小猴病了,他们会怎样做呢?这就是故事要续写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想:1、小兔见小猴病了,连忙背小猴去医院,小猴的病好了,把西瓜送给了小白兔,表示感谢。2、狐狸不但不关心小猴,反而偷吃了他的西瓜,小白兔批评了狐狸,狐狸认识了错误,把小猴送回了家。3、小兔和狐狸一起把小猴送进医院,凑上两人的零花钱,为小猴付了药费,并把他送回家,小猴用西瓜招待了两位小伙伴。不论故事按照什么情节续编,都要注意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如果是赞扬小白兔,就要突出小白兔助人为乐的好品德;如果想批评狐狸,就要突出狐狸见困难不邦,反而害别人的行为。总之,一个故事一定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续编故事,还要注意与开头部分紧密相联,展开想象的部分一定要合情合理,符合整个故事的意思。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 童话故事续写
上次,狐狸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乌鸦的美味据为己有,森林王国的动物们纷纷赞扬狐狸是智多星,还专门修了一座智慧庙。为此,狐狸觉得自己的确是聪明无比,不禁飘飘然。
这一天,狐狸又遇见口中衔肉的乌鸦,饥饿的狐狸万分开心:哈哈,我的美味马上就要到手了!狐狸想,乌鸦这家伙笨,我还用上次的办法,把它嘴里的肉骗到手。于是,他对乌鸦说:“乌鸦,咱们哥俩好久不见了,听说你的歌声越来越动听了,森林王国里的动物都被你的歌声深深的打动过,不知我有没有福气听你唱一首歌?”乌鸦想:这狡猾的狐狸又准备打肉的主意,哼,门都没有!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乌鸦在树林里慢慢地飞,狐狸在地上紧紧地追,乌鸦飞到森林里最大的那棵树上,狐狸在树下又花言巧语地奉承乌鸦,乌鸦昂着头,不动声色地唱了起来,一张嘴,那块肉掉了下来,眼疾手快的狐狸赶忙用嘴接着,肉就掉进了它的嘴里,狐狸迫不及待地咬一口,只听见他“哇”的一声大叫起来。原来,乌鸦趁狐狸歇息的时候,将一根带刺的树枝夹在了肉里,狐狸一咬肉,刺就扎进舌头,鲜血直流,他不叫就怪了。顿时狐狸火冒三丈,想骂乌鸦吧,说不出话来;想把肉吐出来吧,树枝又卡在嘴里,怎么吐也吐不出来。狐狸想:这乌鸦是吃一堑长一智啊!看来,现在用老办法是行不通了。想完,狐狸憋着一肚子火灰溜溜地逃走了!
曾经老乌鸦听信老狐狸的甜言蜜语,结果上了当;接着,她的小乌鸦又经不住那激将法,又一次上了小狐狸的当;这不小小乌鸦出世了,想知道它的经历吗,听我来讲讲吧!
这只小小乌鸦异常的聪明,听懂而且牢牢地记住了前辈们的教训。这天小小乌鸦带着一包肉在河边散步,恰巧遇到小小狐狸。小小狐狸蹦蹦跳跳地来到小小乌鸦面前开心地说:“你不用怕,我们来交个朋友吧!”小小乌鸦非常警惕,严肃地说:“谁信啊!你们狐狸家族一向没有什么好人,个个阴险狡诈,谁敢信你啊?”小小狐狸求了好多回,小小乌鸦就是不听,最后小小狐狸惭愧地说:“对不起,我也觉得我的祖先做的不对,不该欺骗大伙,使大家对我狐狸家族令眼相看,每个人都说我们狡猾,既然传到了我这一代,我要让我的家族风貌变得完美一些,我衷心的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相信我,好吗?”小小乌鸦风小小狐狸这么诚恳而且这么用心,就真的相信了它,果然小小狐狸并没有让小小乌鸦失望,小小狐狸真的让整个家族焕然一新。从此小小乌鸦与小小狐狸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并且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这下子,森林里的所有动物都变得和谐多了,没有邪恶,没有狡猾,更没有了以前森林的样子。
两篇作文从不同的角度写的,展开了合理的想象,你自己选一篇吧
3. 续写作文
如何写好续写作文谈到“续写”,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续写”。
续写就是根据原文的内容,把故事继续编下去。有的时候,有了故事的起因,顺着这个故事的思路通过想象继续写它的经过和结果。
有的时候,告诉你故事的结尾,倒叙故事的起因和经过。有的时候,给你一个故事,要求续写的文章与原文成转折关系,这叫逆向续写。
还有一种续写,只告诉我们一个场景,给出时间、地点、人物,由此续写下去,想象的范围更广。总之,续写要根据原材料提供的线索、范围、人物性格以及作者的思路等等,续写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心理、语言、表情等,使原文的情节能够合理地发展,构成完整的故事。
续写重要的一点是要紧扣中心来写,避免漫无边际。那么,续写时要注意什么呢?1.认真读懂给你提供的材料,想一想续写后整篇文章中心是什么,要根据这个中心,展开想象的翅膀,补续事情的发展和故事的结局。
展开想象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想象要符合原文的发展,人物和事物要与原文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②想象要符合生活实际。
即使虚构,其内容也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不能为了追求故事的离奇曲折,编得天花乱坠,使人难以相信。③想象成的作文,要与提供的材料融为一体,要有明确的中心,重点要突出,有详有略地把事情写清楚。
2.续写部分和前面的文章衔接得上,并且与原文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相一致。故事情节的向后延续发展要合乎情理。
3.续写的语言要尽可能与原文的语言保持风格上的一致。读故事,续写作文续写就是围绕文章中心,联系生活实际、课外阅读或电影故事,给课文补充一个适当的段落,或插进一个合理的情节。
续写还可以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根据老师提供的文章开头,续写成文;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结尾,写出故事的延续和可能的结局。 续写文章时要注意: 一是要根据所提供的文章开头、结尾或其他线索,明确续写的方向和路子。
二是续写时,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人物的思想要前后一致,叙述的语气上下也要一致。下面以《猪八戒吃西瓜》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续写。
故事梗概:《猪八戒吃西瓜》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猪八戒偷懒、嘴馋,偷吃西瓜的事。表现了他可笑、可爱、笨拙憨厚的人物性格,也批评了这种自私嘴馋、好吃懒做的行为。
(原文详见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35课) 读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同学们肯定会觉得猪八戒很可笑。可笑过之后,想不想对八戒说点儿什么,或者推测一下八戒吃完西瓜后将会发生的故事。
要写这次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承接上文,自然过渡 为了使续写的故事或要对八戒说的话写得生动有趣,而且要保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应简要叙述一下猪八戒吃西瓜时的情景及当时的矛盾心理,但为了突出重点,这部分内容要写得简略些,自然过渡到下一段内容。 2、合理想象,生动有趣 八戒尽情享用甘甜可口的大西瓜后,将会发生什么事呢?或见此情景,你会对八戒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做到合理周密。
可能会想是由于猪八戒吃西瓜时狼吞虎咽,只顾自己,忘了师父、师兄,惹恼了悟空遭到了捉弄。在回去拜见师父的路上八戒突然肚子疼,搞得八戒满地打滚,痛恨自己不该贪吃,你可能会说八戒自作自受,不讲情理;或许想到八戒为了惩罚自己,承担了去西天取经之行化斋的一切任务,进而展示一下自己的真本领,你或许会说这是徒弟孝敬师父应该做的;或许想到八戒当着师父的面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负荆请罪,以后的日子变得善良仁慈不贪吃,你可能会说要是真的改掉偷懒贪吃的恶习该多好啊……同学们可能还有许多金点子,写出来比试一下,看谁写得更新奇、合理、有趣。
3、设置悬念,引人回味 八戒经历此次磨难之后,依然是自私嘴馋、好吃懒做,还是事事为他人着想呢?你希望自己心中的八戒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想象,给读者塑造出一个崭新的八戒形象,赢得读者的青睐。【 学生例文1 】 《猪八戒吃西瓜》续编唐僧师徒西去取经路过一座庙时准备讨点吃的,可里面没有人。
师父只好派孙悟空去找些野果子充机。站在一旁的八戒等不及了,也要跟着去。
可走到半路,八戒假装肚子疼,悟空早就看穿了八戒的诡计,但没有说出口,便一个跟头飞走了。这时,躺在树下的八戒发现了个西瓜,因为嘴馋把西瓜全吃了,而且找了四个充分的理由对付师父、悟空和沙僧。
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采野果归来的悟空早已看得一清二楚了。悟空突然叫了一声,趁八戒愣神的工夫变成一只小飞虫钻进了八戒的肚子里。
八戒吃完最后一块西瓜后,怕被猴哥发现,把西瓜皮扔得远远的。这时,悟空来到八戒面前,拉着他去面见师父。
在回去的路上,八戒连续摔了四个跟头。悟空心想:这叫自作自受。
来到师父面前,八戒只好红着脸把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师父,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了。孙悟空便把采来的野果子分给大家吃,吃完后便继续赶路。
西行的路上,八戒直喊肚子疼。悟空风趣地说:“别耍花招了,又想吃‘西瓜’?”“不,俺老猪没骗你。”
八戒无奈地说。
4. 续写小故事
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跟想跟着大雁一齐展翅高飞。
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振翅远飞,真后悔啊!可是这时已经晚了,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5. 续写故事
温暖的阳光照在屋子里的桌子上,小蜜蜂苏醒过来了,它说:“这里是哪里?我怎么会在这儿?”它想起了昨天夜里的事情,它记得,是一个好小好小的小姑娘救了它。
老人醒了,他刚才听到了小蜜蜂说的话,所以醒了。他一低头,看见了小蜜蜂,他对小蜜蜂说:“小蜜蜂,你怎么了?看起来无精打采的。”
小蜜蜂说:“昨天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姑娘救了我,可我不知道他去哪儿了,我很伤心。”老人说:“哦,原来是这样啊,你看清她长得什么样了吗?”小蜜蜂说:“她把我救上来的时候,我借着闪电的光,看清楚了她的长相了。”
老人说:“你能不能给我说说她长什么样子,或许我可以帮你找找她。”“真的”小蜜蜂听到这里,高兴的都跳起来了。
小蜜蜂说:“她梳着两条长长的小辫子,皮肤看起来很光滑,她的小眼珠永远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机灵、可爱。”老人觉得这个小女孩的的长相,很像泥姑娘,又看了看桌子上的稀泥,老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走到桌子前,用双手把那些泥捧了起来,说:“你活了,但是我没有看到,不过,我看到了你那高贵的品质,舍己为人的品质。”小蜜蜂也飞到旁边,哭了起来,问老人说:“老爷爷,有没有办法能让泥姑娘复活呢?”老人说:“我想想看吧!”然后,他对小蜜蜂说:我可以重新再把泥姑娘捏好。”
老爷爷的手很巧,不到一分钟,就让泥姑娘重新又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都很开心,一起唱歌跳舞,灿烂的笑容在他们的脸上像花儿一样开满了他们的脸。
6. 怎样扩写文章
扩写就是把一篇短文或长文章的一个片断加以扩展和充实。扩写有利于发展想象能力和培养描写能力。在进行扩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熟悉原文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合理想象。因为扩写的基础是原文,而主要人物和事件是已经确定的,在扩写时,不能离开原文过程地去随意编造,更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因此,进行扩写时,首先要熟悉原文的内容,在这基础上,可紧扣原文的中心思想,抓住主要情节,对原文没有明确交代,或写得不够具体的地方,要深入思考,多问几个“怎么样”,并作出合理的想象,来充实文章的内容。
二、扩写后的文章应比原文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为了使扩写后的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一般要把原文的叙述改为描写。可以增加环境描写和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也可根据想象补充一些细节,还可适当增加一些议论或抒情的内容。
三、要防止因为扩写需要拉长篇幅,而硬加硬凑内容,或把语言写得罗唆重复,同时在扩写时,对原文的枝节可以再生发,产生新的枝节。但原文的主干一般不必再动,以免改变原意,失去扩写的意义。
例如扩写《螳螂捕蝉》,可以细致描写螳螂捕蝉的详细过程,将动物拟人化,将其动作生动化。关键要写好螳螂的心理描写,写好了文章就能出彩,也深化了文章主题。 扩写需要拓展想象,要善于纵横开掘,扩充容量,而小学生作文通病之一是思路不开阔、方法单一,往往从一个方向、一个角度、一个层次、三言两话说完了。因此,扩写就要在理清思路、展开描写上下功夫。 (1)读懂原文,确定中心思想 扩写不能离开题意和原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重砌炉灶。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的要求和所提供的材料: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在理清基本要素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准材料的中心思想,并把它作为扩写文的中心思想。 (2)划分原文层次,确定扩写重点 不管是扩段还是扩篇。都要按一定的顺序划分层次,作为扩写的段落基础,注意重点层次。使学生明白扩写并非原文处处都要扩写,而是要根据中心内容确定扩写重点。 例如星期天,小明到新华书店去买《现代汉语词典》。可是,不巧,书刚买完,小明心里很着急。营业员刘阿姨让小明留下地址,说到仓库里去找找看,有的话就通知小明。 晚上,下起大雨来。刘阿姨把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送到小明家里,小明十分感动。 达段材料有两件关联的事:一是小明去书店买书,二是刘阿姨来送书,而本文主要是表扬刘阿姨不辞辛苦,一心为读者服务的优秀品质。因此,扩写的重点应该是“刘阿姨冒雨送书”。 (3)展开想象,学会描述 确定了原文的中心,层次和扩写点后,就展开想象。一般供扩写的材料比较概括,要启发学生以原文中心思想为基础,把自己日常的见闻思感融汇到扩写的内容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有关的情节或细节。扩写时,可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采用分解或提问的方法展开叙述或描写。写事情要充分展开主要情节,写出前因后果和发展变化;写人物要通过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刻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形、态、色、声去进行细致描绘、展现物的特征。
7. 怎么扩写作文
扩写作文就是根据提供的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合乎情理地把事情写完整、写具体。要写好扩写文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清材料。
扩写文章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有限,因此,每个字都显得十分重要,要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深刻领悟原文的思想内容。尤其是文章的题目,往往已暗示了文章的重点,所以在扩写文章时,要抓住题目来展开想象。如没想到,就要抓住"真"字展开,在写的过程中,应抓住人物开始做事和最后的结局出乎意料时的心理来重点写。抓住题眼,扩写就成功了一半。
2、挖掘材料。
在扩写文章中,尽管提供的材料有限,但其中有一些线索,向我们提供了原文的中心(即作者的意图)。如材料:小栓拿着望远镜去商店买皮球。售货员多找了钱,他拿起钱就往外走。忽然听到售货员喊他,他跑得更快了。售货员终于追上了他。原来他望远镜丢在柜台上了。小栓很受教育,退回了多找的钱。在这份材料中就要抓住"很受教育"这个重点词,从而使扩写的内容与原文保持一致,切忌失真和不切愿意的任意拼凑。
3、大胆想象。
扩写作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扩写时,必须围绕原文的要点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进行广泛的想象和联想。因此,写的时候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如上述材料中,"很受教育"就可以抓住小栓当时的表情、动作、心理,展开大胆的想象,突出人物知错就改品质。
总之,要写好扩写文章,一定要深入挖掘提供的材料,大胆想象,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吸引读者。
8. 扩写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9. 续写童话故事知了学飞
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振翅远飞,它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这时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