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促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一 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
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故事不止一个转折,先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为促织,以致被打得“两股间脓血流离”,但求一死了之。
下面的故事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次转折。成名终于捉到一头好的,由绝望而大喜过望.不料,接下去,却又乐极生悲。成名儿子想偷看,促织“就毙”,成名儿子吓得跳井自杀。这一转折,大喜变大悲。最后,喜剧的结局,虫,是逐级献上去,奖,是逐级赏下来,似乎从上到下皆大欢喜。点出成子“自言身化促织”,真是挥洒出一把辛酸的眼泪。而逐级的赏赐乃至政绩的考核,竟然都是因为献虫有功,而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绩,朝廷的荒唐无道就显得可悲可
二 描写细腻生动,情态毕现
这篇小说情节丰富多彩,写了成名一家的悲欢,写了巫婆的占卜,写了捉促织,斗促织,写了鸡与虫相搏,情态无不生动逼真。
三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整个故事情节有三大转折,中间一个是现实的,前后两个是虚幻的。前后两个转折,求神问卜而得佳虫和儿子身化促织而轻捷善斗,这两个神鬼怪异的情节,将人间悲剧幻化成喜剧的形式,不但没有削弱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相反蕴含着更为深沉的悲哀,这里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对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谴责。成名的入邑庠,发大财,官员的得奖赏,获升迁,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偶一欢喜。皇帝正经事不干,一味玩小虫,这是何等荒诞。对此,作者谴责和讽刺的意味非常辛辣。
2. 《促织》的意思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指久居外乡的人)得无泪,放妻难及晨。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这首诗写于干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诗人旅居秦州。秋夜无眠,诗人思乡心切,听了蟋蟀的鸣唱,心生感慨,于是信笔写下这首思乡名作。久居在外,诗人思亲的泪水早已流干,夜晚寂寞孤独,却听到床下成对的蟋蟀发出的鸣声,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看到妻子夜不成寐的情景。蟋蟀鸣声甚哀,虽虫鸣出自天真,比悲丝急管奏鸣之哀音更自不同,更感人至深。虫声、丝管之音,传达出诗人内心之哀痛。诗人借物喻情,含蓄委婉,蕴藉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