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总结的附则怎么写
主要写一下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2. 制度管理的制度的写法
(一)标题。制度的标题主要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以适用对象和文种构成,如《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另一种是以单位名称、适用对象、文种构成,如《**大学校产管理制度》、《**市工业局廉政制度》。
(二)正文。制度的正文有多种写法,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引言、条文、结语式。通篇条文式;多层条文式。
1.引言、条文、结语式
先写一段引言,主要用来阐述制定制度的根据、目的、意义、适用范围等,然后将有关规定一一分条列出,最后再写一段结语,强调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2.通篇条文式
将全部内容都列入条文,包括开头部分的根据、目的、意义,主体部分的种种规定,结尾部分的执行要求等,逐条表达,形式整齐。
3.多层条文式
这种写法适用于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制度,特点是将全文分为多层序码,篇下分项、项下分条、条下分款。如某省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用“一、二、三……”来表示大项,用“(一)、(二)、(三)……”来表示大项下的条,用“1、2、3、……”来表示条下的款。
(三)制发单位和日期。如有必要,可在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注明制发单位名称和日期,其位置也可以在正文之下,相当于公文落款的地方。
规章制度的写法:规章制度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规章制度的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内容、文种组成。如《**市房地产市场管理细则》等。单位名称,或是规章制度适用的单位或范围,或是制订、颁发单位名称。
2.正文。规章制度的正文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
(1)分章列条式(章条式)。即将规章制度的内容分成若干章,每章又分若干条。第一章是总则,中间各章叫分则,最后一章叫附则。
总则一般写原则性、普遍性、共同性的内容。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制定依据、制定目的(宗旨)和任务、适用范围、有关定义、主管部门(该项有时也可视具体情况置于分则或附则中)。
分则指接在总则之后的具体内容。通常按事物间的逻辑顺序,或按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或按工作活动程序以及惯例分条列项,集中编排。表述奖惩办法的条文也可单独构成罚则或奖罚则,作为分则的最后条文。
附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施行程序与方式,有关说明(该文书与其他文书之间的关系,规定附件的效用,数量以及不同文字文本的效用等),施行日期。
(2)条款式。这种规章制度只分条目不分章节,适用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规章制度。一般开头说明缘由、目的、要求等,主体部分分条列出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其第1条相当于分章列条式写法的总则,最后一条相当于附则的写法。
规章制度的写作要求:
(1)体式的规范性。规章制度在一定范围具有法定效力,因此在体式上较其他事务文书,更具有规范性。规章制度,用语简洁、平易、严密,在格式上,不论是章条式,还是条款式,本质上都是采用逐章逐条的写法,条款层次由大到小依次可分为七级:编、章、节、条、款、目、项。一般以章、条、款三层组成最为常见。
(2)内容的严密性。规章制度需要人们遵守其特定范围的事项,因此其内容必须有预见性、科学性,就其整体,必须通盘考虑,使其内容具有严密性,否则无法遵守或执行。
3. 管理制度该怎么写
管理制度该怎么写?开店的管理制度
店铺规章制度
考勤管理制度
第一条: 店铺员工上班时间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出现旷工及不经同意擅自中途离店。
1. 进入本店铺的员工, 按时上下班, 不得迟到或早退。每迟到、早退一次按C类扣罚标准进行扣罚(A、B、C、D类扣罚标准见本守则第十七条,下同),超过30分钟作旷工半天处理(无法及时通知等特殊原因除外);
2. 凡上班时间需要中途离店, 必须向经理请假, 否则, 半小时内按早退处理,超过半小时按旷工处理。因离岗、离厂造成损失的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罚;
3.员工因病、因事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上下班的应请假,未经批准而不按时上下班的作旷工处理。
4. 对不经同意擅自中途离店的视同旷工处理;
5. 旷工一天,扣罚当月工资10%;连续旷工三天以上或全年累计旷工十天以上,视作自动离职,予以解聘。
店铺管理制度
第二条: 员工上班时间,必须遵守店铺有关管理规定,违反者按下列规定处理:
1. 未经主管领导同意批准, 不得接待私人探访,对店铺造成严重影响的视具体情况按A类—C类扣罚标准进行扣罚;
2.工作时间不准吃食物, 违者按D类扣罚标准进行扣罚;
3.不准使用店铺电话长时间聊天, 违者视情节轻重按B类-C类扣罚标准进行扣罚;
4. 工作时间不得阅读与工作无关的书报杂志、以及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违者按C类扣罚
标准进行扣罚;
5. 不得在上班时间长时间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用手机玩游戏, 凡发现每次按A类扣罚标准进行扣罚;
6.上班要自觉树立企业形象, 时常保持店铺环境整洁, 店铺台面、店铺商品柜须摆放整齐。不准长时间坐在凳子上,有顾客来须站着主动热情接待,违反者按C类扣罚标准进行扣罚。
7、对顾客要有礼貌,不得与顾客发生争吵,凡发现违反者每次按A类扣罚标准进行扣罚。
着装管理制度
第三条: 店铺员工每日上班必须按要求穿着工作服(特殊情况例外),着装整齐,违者按下列规定处理:
1. 进入店铺内必须在左上胸正确佩戴员工工作牌, 衣冠齐整。凡不佩戴或佩戴不正确的, 或衣冠不齐整,违反按D类扣罚标准进行扣罚;
2. 穿拖鞋进店铺者按D类扣罚标准进行扣罚。
店铺财物管理制度
第四条:员工必须爱护店铺的商品、财产物资, 损坏店铺商品、物品的要照价赔偿。故意破坏公物的, 处以被损坏公物价值的5倍罚款。
附 则
第五条:扣罚标准:A类100元、B类50元、C类30元、D类10元。
第六条: 本条例自2010年 7 月 1 日起生效实施
** 店铺
二Ο* * 年 * 月 日
4. 管理制度怎么写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腾飞网络库
公司员工管理制度范文、员工必须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经营范围和管理结构,并能向客户及外界正确地介绍公司情况。2、在接待公司内外人员的垂询、要求等任何场合,应注视对方,微笑应答,切不可冒犯对方。3、在任何场合应用语规范,语气温和,音量适中,严禁大声喧哗。4、遇有客人进入工作场地应礼貌劝阻,上班时间(包括午餐时间)办公室内应保证有人接待。5、接听电话应及时,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声,如受话人不能接听,离之最近的职员应主动接听,重要电话作好接听记录,严禁占用公司电话时间太长。6、员工在接听电话、洽谈业务、发送电子邮件及招待来宾时,必须时刻注重公司形象,按照具体规定使用公司统一的名片、公司标识及落款。7、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8、员工要注重个人仪态仪表,工作时间的着装及修饰须大方得体。二、生活作息1、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统一的工作作息时间规定上下班。2、作息时间规定1)、夏季作息时间表(4月——9月)上班时间早9:00午休12:00——13:00下班时间晚18:002)、冬季作息时间表(10月——3月)上班时间早9:00午休12:00——12:30下班时间晚17:303、员工上下班施行签到制,上下班均须本人亲自签到,不得托、替他人签到。1)、加班费标准一、形象规范2、语音清晰、语气诚恳、语速适中、语调平和。4、有维护良好卫生环境和制止他人不文明行为的义务。第二条党支部中心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处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领导水平和管理水
5. 写管理制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规章制度是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规定、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制度可分为岗位性制度和法规性制度两种类型。岗位性制度适用于某一岗位上的长期性工作,所以有时制度也叫“岗位责任制”。
如《营销部岗位责任制》、《行政部岗位责任制》。法规性制度是对某方面工作制定的带有法令性质的规定,如《考勤制度》、《财务制度》、《员工守则》。
规章制度的分类 ⒈制度 制度是有关单位和部门制订的要求所属人员共同遵守的准则,是机关单位对某项具体工作、具体事项制订的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它的制发者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
例如:《安全生产制度》、《**地区环保局廉政制度》。 ⒉规则 规则是机关单位为维护劳动纪律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要求大家遵守的关于工作原则、方法和手续等的条规。
它的制发者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例如:《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组工作规则》、《南方工业学校图书馆借书规则》。
⒊规程 规程是生产单位或科研机构,为了保证质量,使工作、试验、生产按程序进行而制订的一些具体规定。它的制发者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
例如:《车间操作规程》、《计算机操作规程》。 ⒋守则 守则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求其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倡导有关人员遵守一定的行为、品德规范。
它的制发者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例如:《全国职工守则》、《汽车驾驶员守则》、《高等学校学生守则》。
⒌须知 须知是有关单位、部门为了维护正常秩序,搞好某项具体活动,完成某项工作而制订的具有指导性、规定性的守则。它的制发者是有关单位、部门。
例如:《观众须知》、《参加演讲赛须知》。规章制度的写法(一)标题。
制度的标题主要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以适用对象和文种构成,如《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另一种是以单位名称、适用对象、文种构成,如《**大学校产管理制度》、《**市工业局廉政制度》。 (二)正文。
制度的正文有多种写法,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引言、条文、结语式。通篇条文式;多层条文式。
1.引言、条文、结语式 先写一段引言,主要用来阐述制定制度的根据、目的、意义、适用范围等,然后将有关规定一一分条列出,最后再写一段结语,强调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2.通篇条文式 将全部内容都列入条文,包括开头部分的根据、目的、意义,主体部分的种种规定,结尾部分的执行要求等,逐条表达,形式整齐。
3.多层条文式 这种写法适用于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制度,特点是将全文分为多层序码,篇下分项、项下分条、条下分款。如某省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用“一、二、三……”来表示大项,用“(一)、(二)、(三)……”来表示大项下的条,用“1、2、3、……”来表示条下的款。
(三)制发单位和日期。如有必要,可在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注明制发单位名称和日期,其位置也可以在正文之下,相当于公文落款的地方。
规章制度的写法:规章制度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
规章制度的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内容、文种组成。如《**市房地产市场管理细则》等。
单位名称,或是规章制度适用的单位或范围,或是制订、颁发单位名称。 2.正文。
规章制度的正文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 (1)分章列条式(章条式)。
即将规章制度的内容分成若干章,每章又分若干条。第一章是总则,中间各章叫分则,最后一章叫附则。
总则一般写原则性、普遍性、共同性的内容。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制定依据、制定目的(宗旨)和任务、适用范围、有关定义、主管部门(该项有时也可视具体情况置于分则或附则中)。
分则指接在总则之后的具体内容。通常按事物间的逻辑顺序,或按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或按工作活动程序以及惯例分条列项,集中编排。
表述奖惩办法的条文也可单独构成罚则或奖罚则,作为分则的最后条文。 附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施行程序与方式,有关说明(该文书与其他文书之间的关系,规定附件的效用,数量以及不同文字文本的效用等),施行日期。
(2)条款式。这种规章制度只分条目不分章节,适用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规章制度。
一般开头说明缘由、目的、要求等,主体部分分条列出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其第1条相当于分章列条式写法的总则,最后一条相当于附则的写法。
规章制度的写作要求: (1)体式的规范性。规章制度在一定范围具有法定效力,因此在体式上较其他事务文书,更具有规范性。
规章制度,用语简洁、平易、严密,在格式上,不论是章条式,还是条款式,本质上都是采用逐章逐条的写法,条款层次由大到小依次可分为七级:编、章、节、条、款、目、项。一般以章、条、款三层组成最为常见。
(2)内容的严密性。规章制度需要人们遵守其特定范围的事项,因此其内容必须有预见性、科学性,就其整体,必须通盘考虑,使其内容具有严密性,否则无法遵守或执行。
6. 一个公司的奖罚制度应该怎么写
原发布者:上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皇家庄园奖惩制度
第一条为增强本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维护正常管理秩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对本公司发展及社会公益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也为严肃纪律,对违反本公司管理制度和要求的员工给予惩处,进而促使全体员工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员工奖励分为下述四种:
1.表扬;
2.嘉奖;
3.记功;
4.记大功。
除上述行政奖励外,还包括经济奖励:奖品、有薪假期、奖金、加薪。
第三条本公司员工惩处分为下述四种: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解雇(辞退)。
除上述行政处罚外,还可追加相应经济处罚:赔偿、扣发奖金或工资、降薪。
第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员工,经人力资源部调查核实后,应给予表扬和现金奖励20-50元:
1.品行端正,服从领导安排,工作努力,并能及时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2.有节约意识,能自发主动地为公司节省水、电、耗材等资源。
3.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并乐于帮助同事或他人。
4.其他与此类同的行为。
第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员工,经人力资源部调查核实后,应给予嘉奖和现金奖励50-200元:
1.超额完成公司利润计划指标,经济效益显著者。
2.积极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建议被公司所采纳者。
5.2.12.2.处罚不是目的,希望今后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为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