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字行楷、草书 怎么写
"原"字的行楷写法如下:
"原"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原 [ yuán ]
基本字义:
1、起始的。
2、未经加工的。
3、本来。
4、广而平的地方。
5、宽恕、谅解。
6、推究根本。
组词:
原因、原作、草原、原来、原件、原煤、原始、原野、中原、原理、原谅、原著、原委、原罪。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厵,水泉本也。从泉出厂下。原,篆文从泉。
白话版《说文解字》:厵,泉水的本源。字形采用“泉”作边旁,像泉水从石崖下流出。篆文字形灥,采用“泉”作边旁。
词语解释
1、草原 [ cǎo yuán ]
释义:生长着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的大片土地。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叫温带草原,间或杂有耐旱的灌木;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叫热带草原,常见稀疏的树木。
2、原件 [ yuán jiàn ]
释义:未经改动或变动的文件或物件;翻印文件、制作复制品所依据的原来的文件或物件。
3、原煤 [ yuán méi ]
释义:开采出来,没有经过筛、选等加工程序的煤。
4、中原 [ zhōng yuán ]
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及安徽的西北部。
5、原理 [ yuán lǐ ]
释义: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2. "原"字行楷、草书 怎么写
"原"字的行楷写法如下: "原"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原 [ yuán ] 基本字义: 1、起始的。
2、未经加工的。 3、本来。
4、广而平的地方。 5、宽恕、谅解。
6、推究根本。 组词: 原因、原作、草原、原来、原件、原煤、原始、原野、中原、原理、原谅、原著、原委、原罪。
扩展资料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厵,水泉本也。从泉出厂下。
原,篆文从泉。 白话版《说文解字》:厵,泉水的本源。
字形采用“泉”作边旁,像泉水从石崖下流出。篆文字形灥,采用“泉”作边旁。
词语解释 1、草原 [ cǎo yuán ] 释义:生长着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的大片土地。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叫温带草原,间或杂有耐旱的灌木;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叫热带草原,常见稀疏的树木。
2、原件 [ yuán jiàn ] 释义:未经改动或变动的文件或物件;翻印文件、制作复制品所依据的原来的文件或物件。 3、原煤 [ yuán méi ] 释义:开采出来,没有经过筛、选等加工程序的煤。
4、中原 [ zhōng yuán ] 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及安徽的西北部。 5、原理 [ yuán lǐ ] 释义: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3. 源字行书怎么写
一、源的行书写法:二、源的释义:1、水流起头的地方:河~。
泉~。发~。
~远流长。饮水思~。
2、来源:货~。资~。
病~。3、姓。
三、组词:起源 源泉 来源 资源 渊源 震源 导源 能源扩展资料一、字源演化:二、说文解字:文言版《说文解字》:源,水,泉本也。从水,原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源,水源,泉水的本原。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原”是声旁。
三、相关组词:1、起源[qǐ yuán] 开始发生:秦腔~于陕西。世界上一切知识无不~于劳动。
2、资源[zī yuán] 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地下~。水力~。
旅游~。3、渊源[yuān yuán] 水源。
比喻事情的本原:历史~。4、震源[zhèn yuán] 地震时地下最初发出震动的地方。
大多数位于地下数千米到数十千米,深者可达700千米。5、导源[dǎo yuán] 发源(后面常带“于”):黄河~于青海。
4. “为”字的行书怎么写
“为”的行书共120个字,请链接:
1、(63个字)
2、(57个字)
“为”的行书共68个字,请链接:
5. "的"字行书怎么写
“的”字行书:
基本释义:
[ de ]
1.用在定语的后面。
(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
(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
(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1)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2)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3)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4)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5)“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1)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2)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相关组词
小的 目的 怎的 有的
的确 伍的 标的 破的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一、有的
造句:有的人买他们孩子想要的、需要的,穿的或读的一些东西,或者通过设立规则来限定礼物的数量,这些数量只能装满一个鞋子的盒子。
解释: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多叠用):~人记性好|十个指头,~长,~短。
二、似的
造句:因为使用技术的缘故,如果你有位有趣的候选人又有有趣的信息,你可以把信息像病毒似的传播出去,这可以价值成百上千美元。
解释:【是的】(shì de)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象雪~那么白|他仿佛睡着了~|他乐得什么~。
三、伍的
造句:结论是改进工作首先应该从培训入手,培训的重中之重是先提高专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的素质,然后抓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三支队伍的培训开发工作。
解释:等等;之类;什么的:买个篮子,装点东西~。
四、的确
造句:你也许不知道,但是我们的孩子的确喜欢过一段时间和我们出去玩一次,尤其是我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的时候。
解释:完全确实;实在:他~是这样说的|这的的确确是宋刻本。
五、的话
造句:记住我的话;他总有一天会停止经营这家公司。
解释:助词,用在表示假设的分句后面,引起下文:如果你有事~,就不要来了。
6. “出”字行书的写法怎么写
以上为行书的写法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折叠用笔特点
黄东雷行书作品集
黄东雷行书作品集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出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chū
(1)<;动词>;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93761~不入兮往不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又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出来。《中山狼传》:“先生举手~狼。”
(2)<;动词>;付出;支付。《礼·王制》:“量入以为~。”
(3)<; 动>;出发。《肴之战》:“吾见师~,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4)<;动词>;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家。”
(5)<;动词>;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张衡传》:“永和初,~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官二年,恬然自安。”
(6)<;动词>;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平伐其功。”
(7)<;动词>;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
(8)<;动词>;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 不~于西,则~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者,山间之四时也。”
(9)<;动词>;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冯婉贞》:“敌~不意,大惊扰。”
(10)<;名词>;花瓣。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
(11)<; 名>;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
【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罗汉。”
【出贷】出钱。
【出合】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
【出官】京官外调。
【出降】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
【出没】1.隐现。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
【出妻】遗弃妻子。《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可谓能自强矣。”也指被遗弃的妻子。《仪礼·丧服》:“~之子为母期。”
【出首】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去来。”
【出赘】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
7. 愿字行书怎样写
愿,行书写法如下: 读作yuàn,形声。
从页(xié),原声。古时“愿、愿”各有本义。
“愿”义为谨慎,“愿”义为“大头”本义为谨慎;现义为心愿,愿望。 其部首是心部,笔顺是横、撇、撇、竖、横折、横、横、竖钩、撇、点、点、斜钩、点、点,共14画。
现意思有乐意,想要;希望;迷信的人对神佛许下的酬谢,泛指许给别人的好处;老实谨慎,恭谨。 相关组词有很多,比如心愿、但愿、志愿、情愿、愿意、夙愿、自愿、初愿、发愿、请愿等。
扩展资料: 一、古今字义演变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