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字最早使用在哪个朝代
1.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
2.偶,与“单”相对:~数。~号。
3.加倍的:~料。~份。
4.姓。
详细解释
编辑
〈名〉
1.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 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2.禽鸟二只。双,隹二枚也。——《说文》飞鸟曰双。——《方言六》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计算田亩的单位 [acre]。田广二亩、四亩、五亩都可称双,各从方俗;无定制官为田,四十双为二百亩。——《唐书》
4.姓
〈形〉
1.成双的,一对。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清·林觉民《与妻书》
2.又如:双人舞;举世无双;双红(双红帖。比单帖大一倍,从中折合,用红纸,故名);双林(即沙罗双树
3.偶,与“单”相对。唐朝故事,只日视事,双日不坐。——《宋史·礼志》
4.又如:单日不着双日着(迟早有一天总会遇上)
〈量〉
1.两个,一对。凡献,执一双。——《仪礼·聘礼》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2.又如:一双鞋;一双短袜;三双手套;还要一双筷子;有一双灵丽的眼睛;一双脚
〈动〉
1.追随,跟从。恶少爱众,天下双。——《文子·符言》
2.匹敌。至如信者,天下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3.又如:双珠(兄弟俱美之称);双凤(兄弟俱美,才智出众)
2. 篆字‘囍’怎么写
汉字里面并没有“囍”这个文字,只有“喜”,这个文字只是在结婚等喜庆日子中才会出现的,寓意双喜临门。而且“喜”的繁体字并不是“囍“,而是它本身。
喜的小篆:
喜的大篆(金文):
喜拼音:xǐ,注音:ㄒ一ˇ,部首:口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2画,五笔:FKUK
仓颉:GRTR,郑码:BJUJ,四角:40601,结构:上下,电码:0823,区位:4718
统一码:559C,笔顺: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丨フ一
释义:
1.快乐;高兴:狂~。~出望外。笑在脸上,~在心里。
2.可庆贺的;可庆贺的事:~事。贺~。报~。
3.称怀孕为“有喜”。
4.爱好:好大~功。~新厌旧。
5.某种生物适宜于什么环境;某种东西适宜于配合什么东西:~光植物。海带~荤,最好跟肉一起炖。
6.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喜封[xǐ fēng]
旧俗有喜庆的人家给人的赏封。
2.喜糖[xǐ táng]
结婚时招待亲友的糖果。
3.大喜[dà xǐ]
客套话,值得特别欢喜、庆贺(多用于向有喜事的人表示祝贺):您~啦。哪天是你们~的日子(指结婚日期)?
4.报喜[bào xǐ]
报告喜庆的消息。
5.喜报[xǐ bào]
印成或写成的报喜的东西:立功~。试验成功了,快贴~!
6.害喜[hài xǐ]
因怀孕而恶心、呕吐、食欲异常。有的地区说害口。
7.幸喜[xìng xǐ]
幸亏:~有热心人指点,才没有迷路。
3. 小篆的黄字怎么写
小篆的黄字写法如下:黄的基本解释:黄[ huáng ] 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黄色。
2、特指中国黄河 :黄灾。3、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黄老(黄帝和老子)。
4、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事情黄了。5、姓。
字形演变: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从田,从炗,炗亦声。
炗,古文光。凡黄之属皆从黄。
白话版《说文解字》:黄,中原土地的颜色。字形采用“田、炗”会义,“炗”也是声旁。
“炗”,这是古文写法的“光”字。所有与黄相关的字,都采用“黄”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1、苍黄[cāng huáng] 黄而发青;灰暗的黄色:病人面色苍黄。2、麻黄[má huáng] 多年生草本植物。
老枝木质化,呈小灌木状,多分支,茎节明显,叶退化成片状。全草入药,可提取麻黄素,有发汗、止喘等作用。
3、蜡黄[là huáng] 状态词。形容颜色黄得像蜡:蜡黄色的琥珀。
4、黄菜[huáng cài] 用打散了的鸡蛋摊成的菜叫摊黄菜,熘成的菜叫熘黄菜。5、黄鳝[huáng shàn] 鱼类。
体长达50余厘米,黄褐色,有暗色斑点,无鳞。栖息于池塘、小河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
是中国常见的淡水食用鱼。
4. 尤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怎么写啊
一、“尤”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写法
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通“有”,表示以手持肉。“尤”表面看指事字,其实是特殊会义字,由两个象形字“又”交叉而成。尤,甲骨文=(又,通“有”,手持肉)+(又,通“有”,手持肉),表示一个接一个的“有”,意即拿得特别多。
原始公社时代,人们均分各种利益,特别是均分肉食。人人所得相等叫“匀”;一人占有双份肉食叫“多”;一人独占多份食物叫“尤”。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变形较大。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当“尤”的“独占多份肉食”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月”(肉)另造“肬”代替。隶书将字体方正化。楷书在右上方加了一点。
“尤” 是抓持过多食物;“奇” 是中原人所罕见的胡人骑马代步;“特” 是祭祀时牺牲专用的小公牛; “异” 是不正常的婴儿。
二、造字本义
动词,一人独占多份食物,远超平均水平。
扩展资料
“尤”的组词
一、尤其 [ yóu qí ]
副词。更加;特别。表示在同类事物中突出强调某一种:他喜爱数、理、化,~喜爱物理。
二、尤物 [ yóu wù ]
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三、效尤 [ xiào yóu ]
照坏样子去做:以儆~。尤(yóu):过失。
四、寡尤 [ guǎ yóu ]
1.少犯过错。
2.缺点很少。
五、罪尤 [ zuì yóu ]
罪过;过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尤 (汉语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