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纳税申报表有很多种的,不知道楼主问的是哪一种,比如说有增值税申报表,所得税申报表,营业税申报表,地税综合申报表等等。
你可以看一下你所在地区的税务机关的网站,因为每个地区的申报系统也不一样的,在他们申报系统里都有填写说明的,这里给你一个所得税填写说明,请查看。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写说明 (一)表头说明 1、“税款所属时间”:一般填报公历每年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应填报实际开始经营之日至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按规定需要清算的,应填报当年一月一日至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
2、“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3、月、季、年度申报代码:月、季纳税申报时,代码填l;年度纳税申报时,代码填2。
. (二)收入总额项目 1、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填报从事工商各业的基本业务收入,销售材料、废料、废旧物资的收入,技术转让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单独反映),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入,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收入(含逾期的押金),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的收入。 2、第2行“销售退回”:填报已确认为收入并已在“销售(营业)收入”中反映的销售(营业)收入退回。
3、第3行“折扣与折让”:填报包括在“销售(营业)收入"中的现金折扣与 折让,不包括直接扣除销售收入的商业折扣与折让。 4、第5行“免税的销售(营业)收入”:填报单独核算的免税技术转让收益,免税的治理“三废"收益,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免税的种植业、养殖业、农林产品初加工业所得等。
5、第6行“特许权使用费收益":填报转让各种经营无形资产“使用权”的净收益。转让各种经营用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收益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收益在“销售(营业)收入”中填报;转让投资用无形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的收益在“投资转让净收益”中填报。
6、第7行“投资收益”:填报企业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和股权投资的股息性所得。其中,存款利息填报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的应计利息,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的应计利息;债权性投资利息收入填报各项债权性投资应计的利息:股息性所得填报全部股权性投资的股息、分红、联营分利、合作或合伙分利等应计股息性质的所得(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94)财税字第009号文件规定进行还原计算后的数额)。
7、第8行“投资转让净收益”:填报投资资产转让、出售的净收益,如为负数,填入“期间费用合计”中的“投资转让净损失"(第31行)o 8、第9行“租赁净收益":填报租赁收入减租赁支出的净额,如为净支出,填入“期间费用合计”中的“租金净支出"(第24行)。包装物出租收入、施工企业的设备租赁收入、房地产企业的出租房产租金收入应在“销售(营业)收入”中反映。
9、第10行“汇兑净收益”:填报企业当期财务费用的汇兑收入减汇兑支出的净额,如为净支出,填入“期间费用合计”中的“汇兑净损失”(第23行)。已资本化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不得在此重复反映。
10、第11行“资产盘盈净收益":填报企业全部存货资产、固定资产盘盈减允许在成本费用和营业外支出中列支的盘亏、毁损、报废后的净额,如为净损失,填入“期间费用合计”中的“资产盘亏、毁损和报废净损失"(第30行)。转让有关资产的收入不在此行填报。
ll、第12行“补贴收入”:填报企业收到的各项财政补贴收入,包括减免、返还的流转税等。免税补贴收入也在此行填报。
12、第13行“其他收入":填报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当期应予确认的其他收入。 包括从下属企业或单位的总机构管理费收入,取得的各种价外基金、收费和附加, 债务重组收益,罚款收入,从资本公积金中转入的捐赠资产或资产评估增值,处理债务的收入等。
“其他收入”应附明细表加以说明。 (三)扣除项目 1、第15行“销售(营业)成本”:填报各种经营业务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发生的相关成本,技术转让发生的直接支出,无形资产转让的直接支出,固定资产转让、清理发生的转让和清理费用,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成本,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结转的相关成本。
2、第16行“期间费用合计”:填报本期发生的期间费用性质的全部必要、正常的支出。已计入有关产品的制造成本,或与取得有关收入相对应的成本,不得重复扣除。
第17到41行按费用的性质分别填报本期期间费用的具体构成项目。 3、第17行“工资薪金":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或提取的计入期间费用中的工资薪金。
不包括制造成本、在建工程、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的工资。 4、第18行,“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填报实际提取的全部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减除制造费用、在建工程列支的职工福利费后的余额。
5、第19行“固定资产折旧":填报本期期间费用中包括的有关资产的实际折旧额。 6。
2. 纳税申报表如何填写
1、填写日期。
首先需要填写的就是日期,这个日期并不是填写报表的日期,而是税款所属期。小规模纳税人所属日期比较特殊,是按照季度来填写,比如第一个季度就是1月份到3月份,所以这个日期不要填错了。
2、填写本期数据: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的本期数据就是当季度的数据,同时还要分清楚是货物劳务还是服务,这两项是填写在不同列的,所以需要分清楚。 3、本年累计数据:本年累计数据就是从当年年初截止到所属日期的数据,这是一个合计数据,包含了本期数据。
所以填写申报表的时候,要分清楚数据是本期数,还是本年累计数。 4、填写专用发票数据:小规模纳税人本身是不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但是可以让税局的工作人员帮忙开具。
此部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数据填写在第二栏,第一栏填写:第二栏和第三栏的合计数,小规模纳税人自己开具的普通季度超过9万的,数据填写在第三栏。 5、填写普通发票数据:小规模纳税人自己开具的普通发票数据,填写在报表的第十栏,第九栏填写:第十栏,第11栏,第12栏的合计数。
强调一下:第十栏是填写季度不超过9万的普票数据,超过9万的填写在第3栏。 6、填写本期应纳税:本期应纳税就是本期小规模纳税人初始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填写在报表的第15栏。
7、填写应补退税:如果小规模纳税人本期有预缴的税金,比如让税局工作人员帮忙开具的增值税发票,通常都是需要先缴纳增值税的,这部分已经缴纳的增值税填写在第21栏。第22栏本期应补退税额,填写最终需要缴纳的增值税。
扩展资料 填报对象 1、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增值税A类企业使用浅绿色申报表,B类企业使用米黄色申报表。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 2、本表“经济类型”栏,按制造业、采掘业、电力、煤气、供水及商业分别填写。
3、本表“本期销项税额”中的有关栏次,接下列要求填写: (1)特区内工业企业如有“一般销售”、“地产地销”、“免税销售”情况的应分别填列,除特区内工业企业以外的其它企业,不得填报“地产地销”栏,所有企业如有“出口货物”情况的都须申报。 烟、酒、矿物油地产地销减半征收的,将销售额一半记入“一般销售”、一半记入“地产地销”,分别按其适用税率计算销售税额。
(2)“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按国家税务总局计会统计报表的分类口径及不同的适用税率分别填列。对一些生产、经营品种较多的企业。
如果一张申报表货物名称填写不下的,可以按不同的税率汇总名称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对汇总填报申报表的,必须附有销货方填开的按国家税务总局计会统计报表的分类口径及不同的税率分别填列“货物”清单。 (3)“应税销售额”的填写口径,为增值税的计税销售额。
如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不作销售的而按法规定应征税的价外费用,也应填入“应税销售额“中。 (4)“税率”按所销售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适用税率填写,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税的货物,该栏按6%的征收率填写。
3. 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纳税申报表有很多种的,不知道楼主问的是哪一种,比如说有增值税申报表,所得税申报表,营业税申报表,地税综合申报表等等。
你可以看一下你所在地区的税务机关的网站,因为每个地区的申报系统也不一样的,在他们申报系统里都有填写说明的,这里给你一个所得税填写说明,请查看。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写说明 (一)表头说明 1、“税款所属时间”:一般填报公历每年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应填报实际开始经营之日至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按规定需要清算的,应填报当年一月一日至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
2、“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3、月、季、年度申报代码:月、季纳税申报时,代码填l;年度纳税申报时,代码填2。
. (二)收入总额项目 1、第1行“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13137销售(营业)收入”:填报从事工商各业的基本业务收入,销售材料、废料、废旧物资的收入,技术转让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单独反映),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入,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收入(含逾期的押金),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的收入。 2、第2行“销售退回”:填报已确认为收入并已在“销售(营业)收入”中反映的销售(营业)收入退回。
3、第3行“折扣与折让”:填报包括在“销售(营业)收入"中的现金折扣与 折让,不包括直接扣除销售收入的商业折扣与折让。 4、第5行“免税的销售(营业)收入”:填报单独核算的免税技术转让收益,免税的治理“三废"收益,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免税的种植业、养殖业、农林产品初加工业所得等。
5、第6行“特许权使用费收益":填报转让各种经营无形资产“使用权”的净收益。转让各种经营用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收益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收益在“销售(营业)收入”中填报;转让投资用无形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的收益在“投资转让净收益”中填报。
6、第7行“投资收益”:填报企业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和股权投资的股息性所得。其中,存款利息填报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的应计利息,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的应计利息;债权性投资利息收入填报各项债权性投资应计的利息:股息性所得填报全部股权性投资的股息、分红、联营分利、合作或合伙分利等应计股息性质的所得(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94)财税字第009号文件规定进行还原计算后的数额)。
7、第8行“投资转让净收益”:填报投资资产转让、出售的净收益,如为负数,填入“期间费用合计”中的“投资转让净损失"(第31行)o 8、第9行“租赁净收益":填报租赁收入减租赁支出的净额,如为净支出,填入“期间费用合计”中的“租金净支出"(第24行)。包装物出租收入、施工企业的设备租赁收入、房地产企业的出租房产租金收入应在“销售(营业)收入”中反映。
9、第10行“汇兑净收益”:填报企业当期财务费用的汇兑收入减汇兑支出的净额,如为净支出,填入“期间费用合计”中的“汇兑净损失”(第23行)。已资本化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不得在此重复反映。
10、第11行“资产盘盈净收益":填报企业全部存货资产、固定资产盘盈减允许在成本费用和营业外支出中列支的盘亏、毁损、报废后的净额,如为净损失,填入“期间费用合计”中的“资产盘亏、毁损和报废净损失"(第30行)。转让有关资产的收入不在此行填报。
ll、第12行“补贴收入”:填报企业收到的各项财政补贴收入,包括减免、返还的流转税等。免税补贴收入也在此行填报。
12、第13行“其他收入":填报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当期应予确认的其他收入。 包括从下属企业或单位的总机构管理费收入,取得的各种价外基金、收费和附加, 债务重组收益,罚款收入,从资本公积金中转入的捐赠资产或资产评估增值,处理债务的收入等。
“其他收入”应附明细表加以说明。 (三)扣除项目 1、第15行“销售(营业)成本”:填报各种经营业务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发生的相关成本,技术转让发生的直接支出,无形资产转让的直接支出,固定资产转让、清理发生的转让和清理费用,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成本,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结转的相关成本。
2、第16行“期间费用合计”:填报本期发生的期间费用性质的全部必要、正常的支出。已计入有关产品的制造成本,或与取得有关收入相对应的成本,不得重复扣除。
第17到41行按费用的性质分别填报本期期间费用的具体构成项目。 3、第17行“工资薪金":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或提取的计入期间费用中的工资薪金。
不包括制造成本、在建工程、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的工资。 4、第18行,“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填报实际提取的全部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减除制造费用、在建工程列支的职工福利费后的余额。
5、第19行“固定资产折旧":。
4. 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申报表共一式四份:主表、附表一、附表二及固定资产进项抵扣表
一、先填写附表一(销售情况明细)。这个表你只需要在对应的税率下面填上你们当月所开的专用发票的份数、合计的销售额及合计的销项税额就可以保存了。
二、填写附表二(进项税额明细)。这个表,分以下两种情况:
A、已转正的一般纳税人。你只要在第35行填上你单位当月所认证的专用发票份数、合计的金额及会计的进项税额就OK了,前面的它会自动计算的,不用你动手的。
B、辅导期的一般纳税人。这种情况下,你只要填写第23-25行跟第35行就OK了。其中,第23-25行要分别区分“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及“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三项来填写(其中,第24行跟第25行所填写的数据是一致的)。另,第35行的数据跟第24、25行的数据也是一样的。
三、填写固定资产进项抵扣认证表。这张表,只有你增加固定资产并取得可认证的专用发票时才需要填写,如没有,就直接打开然后保存就可以了。
四、主表。这张表,一般情况下,你只要填写第1、2、11、12、25、31这六行数据就可以了。
其中,根据你附表一上的“销售额”跟“销项税额”来填写第1-2及第11行,根据附表二的第23行或第35行来填写主表的第12行;根据你单位当月已交的增值税额来填写主表的第25跟第31行。
这是销售行业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申报表的填法,如还不清楚,建议你到你们当地的国税网去查找。
5.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1、填写日期。首先需要填写的就是日期,这个日期并不是填写报表的日期,而是税款所属期。小规模纳税人所属日期比较特殊,是按照季度来填写,比如第一个季度就是1月份到3月份,所以这个日期不要填错了。
2、填写本期数据: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的本期数据就是当季度的数据,同时还要分清楚是货物劳务还是服务,这两项是填写在不同列的,所以需要分清楚。
3、本年累计数据:本年累计数据就是从当年年初截止到所属日期的数据,这是一个合计数据,包含了本期数据。所以填写申报表的时候,要分清楚数据是本期数,还是本年累计数。
4、填写专用发票数据:小规模纳税人本身是不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但是可以让税局的工作人员帮忙开具。此部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数据填写在第二栏,第一栏填写:第二栏和第三栏的合计数,小规模纳税人自己开具的普通季度超过9万的,数据填写在第三栏。
5、填写普通发票数据:小规模纳税人自己开具的普通发票数据,填写在报表的第十栏,第九栏填写:第十栏,第11栏,第12栏的合计数。强调一下:第十栏是填写季度不超过9万的普票数据,超过9万的填写在第3栏。
6、填写本期应纳税:本期应纳税就是本期小规模纳税人初始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填写在报表的第15栏。
7、填写应补退税:如果小规模纳税人本期有预缴的税金,比如让税局工作人员帮忙开具的增值税发票,通常都是需要先缴纳增值税的,这部分已经缴纳的增值税填写在第21栏。第22栏本期应补退税额,填写最终需要缴纳的增值税。
6.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如何填写,具体些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唐糖糖 附件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填写说明本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填写说明(以下简称本表及填写说明)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一、名词解释(一)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应税货物”,是指增值税的应税货物。(二)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应税劳务”,是指增值税的应税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三)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应税服务”,是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四)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按适用税率计税”、“按适用税率计算”和“一般计税方法”,均指按“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公式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税方法。
b5E2RGbCAP(五)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按简易办法计税”、“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和“简易计税方法”,均指按“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公式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税方法。p1EanqFDPw(六)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在确定应税服务销售额时,按照有关规定允许其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项目。
DXDiTa9E3d(七)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包括以下3种:1.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2.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开具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3.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税控系统开具的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填写说明(一)“税款所属时间。
7.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一)收入总额项目的填写 1、第一行“销售(营业)收入”(附《销售(营业)收入明细表》):填写纳税人的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之和。
本行对应附表一《销售(营业)收入明细表》中第十九行,应先填附表一再填此行。基本业务收入指的是纳税人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会计报表--《损益表》中第一行的“销售(营业)收入”相同。
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只有一项基本业务收入,并且与纳税人的“所属行业”相对应。汇总纳税企业由于其成员企业众多,行业不一,可以在不同事项中分别反映。
其他业务收入指的是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包括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固定资产转让收入;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入(含逾期押金);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收入及其他收入。在此其他业务收入的概念不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还包括了部分“营业外收入”(如固定资产转让收入等)和视同销售收入的内容。
2、第二行“销售退回”:填写纳税人已在主表第一行确认为“销售(营业)收入”的销售收入退回。一般情况下,企业只有取得《企业进货退回及索取折让证明单》,凭此证明单,销售方开具红票冲减的收入填入此栏次,其中不含增值税的销项税金(增值税为价外税,没有在销售收入中核算)。
3、第三行“折扣与折让”:填写纳税人已在主表第一行确认为“销售(营业)收入”的现金折扣,不包括直接扣减收入的商业折扣与折让。一般是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销售折扣在计征所得税时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472号)文件中规定的情况:“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能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符合规定的纳税人应将销售额全额列入主表第一行,准予减除的折扣额在此行填列。4、第四行“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填写“销售(营业)收入”减“销售退回”和“折扣与折让”之后的金额。
本行次是纳税人计算税前扣除业务招待费的基数。5、第五行“免税的销售(营业)收入”:填写纳税人单独核算的免税收益。
免税收益是指根据财税字(1994)001号文件及国家税务总局其他相关文件规定的单项减免税的优惠项目,如免税的技术转让收益;免税的治理“三费”收益;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免税的种植业、养植业、农林产品初加工业所得等。并要求纳税人对此进行单独核算。
/link?url=a3DvRnMHGHv5lyofpCrQID6I21m0XqS7fY71ltNDHbFxW1E9mHJ-3-k3IiRncLkVTXYmMAfzue3dKfuhg3phI9odcpRPZfCvPO8SGdF4xS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