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线的拼音怎么写
拼 音
xiàn
部 首 纟
笔 画 8
五 行 金
繁 体 线
五 笔 XGT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棉~。~圈。~材。~绳。
2.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曲~。~条。
3.像线的东西:光~。视~。~索(a.事情的头绪或门径;b.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生命~。
4.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希望。
相关组词
毛线 连线 路线 阵线 斜线 视线 航线 线条 花线 眼线 电线 线材 战线 线圈更多
百科释义
线读作xiàn,部首是纟,总笔画是8笔,释义为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线,棉线,线圈,线材,线绳。
2.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怎么写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在四线格里的写法如下:
拼音字母,有的占一格,有的占两格,有的占三格,注意各个字母在四线格里的位置。
例如a、o、e、u、ao、ou、er、an、en、un、m、n、x、r、z、c、s、w都是占一格的拼音;
i、ü、ai、ei、iu、ie、üe、iu、ün、ang、eng、ing、ong、b、p、f、d、t、l、g、k、h、q、zh、ch、sh、y、zhi、chi、ri、zi、ci、si、yi、yu、ye、yue、yuan、yin、yun、ying是占两格的拼音;
j是占三格的拼音
扩展资料: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这个草案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5个新字母(无点的i;长脚的n;带尾的z,c,s),以便实现“一字一音”,不用变读和双字母。草案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的讨论,甚至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拼音
3. 连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连“字的笔画顺序写法是:横、撇折、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拼音:lián
释义:
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
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
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
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
5、姓。
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一、连线 [ lián xiàn ]
释义:
1、连接几个音符的曲线(或)表示用一个音节唱或不间断地奏出(如用一弓连奏)
2、一种复音形,表明用一个音节唱一组音符或乐音。
二、连长 [ lián zhǎng ]
释义:
1、古官名。
2、军队编制连的领导人。
三、连通 [ lián tōng ]
释义:接连而又相通:大海和大洋是连通的。
四、接连 [ jiē lián ]
释义:一次跟着一次地;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不断。
五、连带 [ lián dài ]
释义:连带,指附带;捎带。
4. 汉语拼音字笔顺怎么写
汉语拼音共有以下10种基本笔画:横、竖、左弯竖、右弯竖、竖左弯、竖右弯、左半圆、右半圆、左斜、右斜.
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笔顺歌诀:
ɑ 先写多半圆,竖弯写右边.
b 长竖出二线,右下写半圆.
c 一笔写成多半圆,上下紧挨二三线.
d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出二线.
e 中格正中写横线,接笔再写多半圆.
f 左竖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ɡ 先写左半圆,竖弯下三线.
h 长竖出二线,弯竖写右边.
i 短竖写中间,一点出二线.
j 左竖弯,下三线,上格正中写圆点.
k 长竖出二线,斜左斜右写中间.
l 长竖出二线,写直才好看.
m 短竖写中间,弯竖弯竖写右边.
n 短竖写中间,弯竖写右边.
o 从左到右写圆圈,上下紧挨二三线.
p 长竖下三线,中格写上右半圆.
q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下三线.
r 短竖写中间,右上一小弯.
s 8字写一半,上下挨着线.
t 竖右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u 中格写竖弯,短竖写右边.
ü u字写中间,两点出二线.
w 斜下斜上写两遍,上下紧挨二三线.
x 左斜右斜叉中间,上下紧挨二三线.
y 右斜中格慢,左斜下三线.
z 2字硬拐弯,中格要充满.
5. 拼音怎么拼拼音怎么拼啊
(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的韵母用i。
(2)韵母ㄦ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 (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4)i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 yɑ(呀), ye(耶), yɑo(腰),you(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u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 wɑ(蛙), wo(窝), wɑi(歪),wei(威),wɑn(弯),wen(温),wɑnɡ(汪),wenɡ(翁)ü 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l,n拼的时候,仍然写成lü(吕),nü(女)。
(5)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ɡui(归),lun(论)。 注: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方案>>自1958年实施以来并没有修改过拼音的写法.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
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常用的拼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
如:h-ào→(浩)。 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
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
如:q-i-áng→qiáng(强) 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一.书写字母要规范: 1. 一律用印刷体小写字母,不可掺杂手写体。
2. 要安在四线三格上书写字母的规定写字母。 3. 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二.注意有些声母、韵母不能拼写在一起,声母b p m f 能和 o 拼,不能和 uo 拼。 三.注意拼音规则: 1. bo po mo fo ;de te ne le ge ke he ;ji qi xi "知、吃、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 i,即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2. 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时写成"r"。
如:儿童(ér tóng), 3.y、w的使用: (1) 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y 开头。 (2) 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w开头。
(3) 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也要用y开头。加y后,ü的两点要省去。
4.省写: (1) 韵母iou ,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优),ui(威),un(温)。如:牛、归、论 (2) ü和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四.注意标音位置: 1. 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 2. 如果有两个元音,声调符号就按a,o,e,i,u,ü的顺序标记。
3. i,u两个元音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如:tuī(推),qiú(球) 4. 调号恰巧标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
5. 轻声音节不标调。如:萝卜、桌子 五.注意使用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
如:pí'ǎo(皮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