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设置善行义举情况统计
各区教育局,市属高校,直属学校(单位): 按照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典型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宁委宣通[2014]32号)部署要求,结合南京教育系统典型宣传工作的实际,现就设立善行义举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市委宣传部《通知》部署及要求,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用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善行义举榜宣扬好人好事,展示善行义举,弘扬真善美,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形成“人人做好人,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的文明风尚,为使广大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建榜内容 善行义举榜的设立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着重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中华传统美德,通常按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爱亲”(仁、义、诚、敬、孝)五个类别立榜;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单位)也可根据各自实际,按照好人好事的身份类别和事迹特点综合立榜。 榜的内容要写明上榜人物主要事迹,可量化的内容应尽量量化。
三、建榜形式 各校(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就某几项内容建榜,并及时公示个人善行义举的点点滴滴,宣扬和展示道德典型照片和事迹。各校(单位)既可用传统方式建固定榜,也可运用现代媒体建网络榜。
善行义举榜要设立在显眼位置,表现形式庄重、醒目、规范。 四、立榜程序 在宣传发动基础上,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举荐等多种形式,推举出上榜候选人;学校(单位)成立道德评议会,对候选人进行评议,提出上榜候选人建议名单;由学校(单位)党组织负责审核把关,确定上榜名单,予以张榜公布。
善行义举榜每季度评选一次,通常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下旬公布上榜人员名单事迹。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任务,建立善行义举榜是一项系统工程,知榜、议榜、评榜、上榜、用榜、管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大量的细致工作。 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单位)要牵头组织好、指导好建榜工作,建立完善的领导体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把建立善行义举榜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创建文明单位结合起来,与全系统正在开展“为身边的教师点赞”活动结合起来,细化工作标准,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方案,推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工作制度。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祝您好运一生一世,如果回答有用,请点“好评”,谢谢^_^!》。
2. 小学生善行义举个人事迹200字左右
(一)在家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每天回到家里后,她主动帮助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拖拖地,倒倒垃圾;还经常帮助左邻右舍打扫卫生,邻居都夸她是个“好孩子”。
(二)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王雨晴同学作为五(2)班的班长,每次的班队活动不但积极参加,而且每次是活动的主持者。她经常给大家讲革命先辈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每次都会把同学们感动得流泪,受到深刻的教育。
(三)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王雨晴同学的乐于助人是人所皆知的。
(四)在社区和公共场所**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平时的语文课上,王雨晴同学也曾多次发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五)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王雨晴同学的学习成绩在五(2)班和中心小学都是有目共睹的,每次考试都能保持全年级的前几名。并且在家不依赖家长、在校不依赖老师,有独立精神,自立意识。
总之,王雨晴同学品学兼优,是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可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和典型。
3. 善行义举啥意思
善行义举是普通人的高尚道德,做好事的意思。
善行义举榜也叫“善行义举四德榜”,是山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经验。建立“善行义举榜”,为普通人的高尚道德树碑立传,是各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如今,这一形式正在全国各地兴起,激励各界群众从一点一滴做起,崇德向善,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善行义举榜工作源于山东省自2006年起开展的“四德工程”建活动,以“孝、诚、爱、仁”为主题,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8年间,全省逾万个村居、1000万名群众参与。道德建设融入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聚起不倒人心。
扩展资料
正在全国各地兴起和推广的“善行义举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润物细无声,让高尚道德深入人心,让传统美德不断延续,更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广阔平台,创造了新鲜经验。
这一有效形式,立足基层,扎根社区,贴近群众,生动地传播了善行义举,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使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勃勃生机。
各地“善行义举榜”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全社会,事关每个人,其发展离不开形式的创新,要结合各地文化和生活的实际,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城乡的历史文明相对接,融入百姓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善行义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