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新闻通稿
你所说的新闻通稿是对企业的某项产品或者某项重大活动的统一介绍,供媒体采用和参考,目的是澄清一些重要事实,提供重要细节信息,介绍相关背景材料等。
企业的新闻通稿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导语:类似于消息,简要叙述发布的新闻事实、新闻亮点和重要意义。其中要体现企业全称、产品或者活动的全称、时间、地点、数据等信息。
2、主体:由两部分组成,即新闻事实的详细介绍和相关背景材料。例如一款新产品上市,要介绍这款产品的技术特点、创新特色、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和对市场的影响等;而相关背景材料则要写明这款产品是谁开发的,开发的经过和突破了哪些技术难题,实现了哪些重大创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相关工作中有哪些做法和技术实力、市场势力、产品线水平和规模等等。
3、结尾:要对企业进行详细介绍,并对企业及产品、市场等做进一步展望。要详细介绍企业的性质、历史和现状,突出企业的实力、能力和水平,展示以往业绩上的亮点和获得的荣誉、专利等。要进一步说明这项新产品或者重要活动对企业和社会的意义,并对未来的发展和走向进行乐观的、前瞻的展望,描绘美好蓝图。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 怎么写新闻稿
一般的新闻稿写作,有下列原则必须注意: 1. “新”闻重点: 既然是“新”闻稿,讲的就不能是“旧”闻,就算是“旧”闻,你也要想办法旧瓶装新酒、老树出新枝。
新闻界常常流传一个笑话: 这个新闻可以吃很多天!事实上除了第一天就真的“新”之外,第二天开始就只是找不同的切点切入新闻,因此只有切口是新的,其他的都不新。 2. 强调主题,其他以辅助资料整理: 一则新闻稿一定只强调一个主题,次要的可以放在后面,更次要的或是补充说明的,直接提供附件或是辅助资料即可,否则太多的主题反而会模糊了焦点,变成没有主题。
例如儿童奶粉卖点是在有益身体的菌种,最好从头到尾都绕着这个主题转,不要一下子又强调奶粉的维他命B群含量有多高。 3. 倒三角形,每段均可独立: 除了特殊的特稿、新闻分析或是专题报导之外,一般新闻写作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倒三角形的“倒宝塔式”。
也就是愈重要的愈放在前面,因此最重点的内容当然要放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同时导语也不宜过长,视情形而定,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个字。新闻写作发展出这种相当特别的写作风格,当然是为了适应新闻快速、直接的特性,直接告诉读者到底要说些什么。
尤其是一份报纸厚厚的好几十版,每天见报的新闻上百则,读者不可一一看完,因此必须以最简短的方式让读者立即明了最重要的内容,如果读者有兴趣就继续阅读,否则即可就此打住。 同样地,倒宝塔式新闻写作的段落依重要性递减,且各段独立,对于有排版时间压力的编辑而言,只要看前几段就可以掌握重点,如果版面有限,更可以直接后面整段整段地大笔删除,而不会影响全文。
因为在讲究又新、又快的新闻作业环境,包括读者和老编是都没有耐心的。因此千万记住不要讲究所谓的启承转合,直接开门见山就可以了。
4. 五个“W”与一个“H”: Where, When, Who, What, Why, How: 倒三角形的新闻写作,最重点的第一段叫作“导语”(lead),基本上由五个“W”和一个“H”等六个要素所组成。不过要注意的是,一般新闻稿写作新手,往往照本宣科、依法办事,误以为导言一定要将这六个要素全部塞进去,结果使得导言啰啰嗦嗦,毫无重点可言。
因此在这六个要素中,判断哪几个比较重点,就写哪几个,一般而言,两三个就很多了,其他的留到后面的段落再交待就好。例如这次产品邀请麦当娜代言,那么最重要的就是Who(麦当娜)和What(代言产品),其他的都不重要,导言中就免了。
5. 能引起记者注意的标题: 就如同前几章提过的,新闻标题必须将此次新闻主题简单扼要地说明出来,才能吸引记者的注意,不至于成为垃圾桶内的废纸。 6. 基本新闻稿体裁及联络人: 简单地说,基本新闻稿体裁,就是一般的新闻稿,只要遵循上述写作重点,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千万不要因自己的文笔好就自作主张,写成旷世散文或小说巨作,即使它犹如史诗般伟大,最后仍会进了垃圾桶。
同时不要忘了在新闻稿末注明联络人的姓名和电话等信息,如果记者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时,才知道该找谁。 7. 照片: 一张好照片见报的效果往往胜过数千字的文稿,但照片一定要配合新闻主题,不要新产品上市,却给了一堆人头照,只为了拍老板的马屁。
同时要注意照片一定要清晰,具有朦胧美的艺术照还是留给自己欣赏吧。 8. 新闻资料袋及附件: 新闻资料袋及附件可以让记者更清楚地了解背景和其他的细节,并满足记者多种新闻角度的需求。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
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
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
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
3. 新闻稿怎么写啊
新闻稿写作原则 一般的新闻稿写作,有下列原则必须注意: 1. “新”闻重点: 既然是“新”闻稿,讲的就不能是“旧”闻,就算是“旧”闻,你也要想办法旧瓶装新酒、老树出新枝。
新闻界常常流传一个笑话: 这个新闻可以吃很多天!事实上除了第一天就真的“新”之外,第二天开始就只是找不同的切点切入新闻,因此只有切口是新的,其他的都不新。 2. 强调主题,其他以辅助资料整理: 一则新闻稿一定只强调一个主题,次要的可以放在后面,更次要的或是补充说明的,直接提供附件或是辅助资料即可,否则太多的主题反而会模糊了焦点,变成没有主题。
例如儿童奶粉卖点是在有益身体的菌种,最好从头到尾都绕着这个主题转,不要一下子又强调奶粉的维他命B群含量有多高。 3. 倒三角形,每段均可独立: 除了特殊的特稿、新闻分析或是专题报导之外,一般新闻写作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倒三角形的“倒宝塔式”。
也就是愈重要的愈放在前面,因此最重点的内容当然要放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同时导语也不宜过长,视情形而定,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个字。新闻写作发展出这种相当特别的写作风格,当然是为了适应新闻快速、直接的特性,直接告诉读者到底要说些什么。
尤其是一份报纸厚厚的好几十版,每天见报的新闻上百则,读者不可一一看完,因此必须以最简短的方式让读者立即明了最重要的内容,如果读者有兴趣就继续阅读,否则即可就此打住。 同样地,倒宝塔式新闻写作的段落依重要性递减,且各段独立,对于有排版时间压力的编辑而言,只要看前几段就可以掌握重点,如果版面有限,更可以直接后面整段整段地大笔删除,而不会影响全文。
因为在讲究又新、又快的新闻作业环境,包括读者和老编是都没有耐心的。因此千万记住不要讲究所谓的启承转合,直接开门见山就可以了。
4.: Where, When, Who, What, Why, How: 倒三角形的新闻写作,最重点的第一段叫作“导语”(lead),基本上由五个“W”和一个“H”等六个要素所组成。不过要注意的是,一般新闻稿写作新手,往往照本宣科、依法办事,误以为导言一定要将这六个要素全部塞进去,结果使得导言啰啰嗦嗦,毫无重点可言。
因此在这六个要素中,判断哪几个比较重点,就写哪几个,一般而言,两三个就很多了,其他的留到后面的段落再交待就好。例如这次产品邀请麦当娜代言,那么最重要的就是Who(麦当娜)和What(代言产品),其他的都不重要,导言中就免了。
5. 能引起记者注意的标题: 就如同前几章提过的,新闻标题必须将此次新闻主题简单扼要地说明出来,才能吸引记者的注意,不至于成为垃圾桶内的废纸。 6. 基本新闻稿体裁及联络人: 简单地说,基本新闻稿体裁,就是一般的新闻稿,只要遵循上述写作重点,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千万不要因自己的文笔好就自作主张,写成旷世散文或小说巨作,即使它犹如史诗般伟大,最后仍会进了垃圾桶。
同时不要忘了在新闻稿末注明联络人的姓名和电话等信息,如果记者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时,才知道该找谁。 7. 照片: 一张好照片见报的效果往往胜过数千字的文稿,但照片一定要配合新闻主题,不要新产品上市,却给了一堆人头照,只为了拍老板的马屁。
同时要注意照片一定要清晰,具有朦胧美的艺术照还是留给自己欣赏吧。 8. 新闻资料袋及附件: 新闻资料袋及附件可以让记者更清楚地了解背景和其他的细节,并满足记者多种新闻角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