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书的耳怎么写
耳字行书写法有37种,具体如下: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2. “中”字的篆书怎么写
这个是“中”的篆书写法。
基本解释:中 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中。中原。中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造句:
(1) 在那片树丛中间,有一间小茅屋。
(2) 针对盲人的需要,在人行道的中间铺设了盲道。
(3) 大堂的中间悬挂着两条巨幅标语。
(4) 好好的一块玻璃,不知什么时候中间有了一道裂痕。
(5) 跑到马路中间的孩子眼看就要被车撞上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眼疾手快的过路人救下了他。
3. 篆书的(成)字怎么写求图片
成字的篆书写法如下:
成,读作chéng,本意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做好,做完。成可作为名称:周朝施行井田制,长、宽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亩积为百亩。作为一“夫”,即一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把九块方田摆在一起,恰好是一个“井”字形,井田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一井的面积是方一“里”;一百井是方十里,叫一“成”,可容纳九百个劳动力。
扩展资料:
"成“的草书以及行书各种写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成
4. 各位大虾们:"聻"这个是什么字,是什么意思
基本信息 拼音:jī jí jiàn nǐ 部首:耳,部外笔画:14,总笔画:20 五笔86&98:ILRB 仓颉:ELSJ 笔顺编号:44112511123312122111 四角号码:3240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07B编辑本段基本字义 -------------------------------------------------------------------------------- ● 聻 nǐㄋㄧˇ ◎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哩”:“远(禅师)拊公背曰:‘好~。
’” 其它字义 -------------------------------------------------------------------------------- ● 聻 jiànㄐㄧㄢˋ ◎ 迷信的人称鬼死为聻。 English --------------------------------------------------------------------------------编辑本段出处 ◎ death of a disembodied spirit; depraved 【广韵】乃里切,音伱。
指物貌。 又【正字通】梵书聻为语助,音伱。
如禅录,何故聻,云未见桃花时聻,皆语馀声。 又【五音集韵】子役切,音积。
人死作鬼,人见惧之。鬼死作聻,鬼见怕之。
若篆书此字贴於门上,一切鬼祟远离千里。【正字通】按聻音贱。
俗谓之辟邪符,以聻为鬼名。酉阳杂俎曰:时俗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隂府鬼神之名,可以消疟疠。
又张续宣室志曰:裴渐隐居伊上,有道士李君曰:当今除鬼无过渐耳。时朝士皆书聻于门上。
又汉旧史:傩立桃人苇索沧耳虎头等,沧耳卽聻也。又通典:聻,司刀鬼名。
渐耳,一名沧耳。 张读《宣室志.冯渐制鬼》:“河东冯渐,名家子,以明经入仕,性与俗背。
后弃官隐居伊水上。有道士李君以道术闻,尤善视鬼,朝士皆慕其能。
李君后退归有博陵崔公者,与李君为僚,甚善。李君寓书于崔曰:‘当今制鬼,无过渐耳。
’是进朝士咸知渐有神术数,往往道其名。别后长安中人率以‘渐’字题其门者,盖用此也 据《五音集韵》的解释为: “聻”,人死做鬼,人见惧之;鬼死做聻,鬼见怕之。
若篆书此字,贴于门上,一切鬼祟,远离千里。 以“聻”克鬼真实“以毒攻毒”!因此“聻”字篆书在符中可以达到祛邪治煞的目的。
《聊斋志异·卷五·章阿端》:「人死为鬼,鬼死为聻。」 如是年余,女忽病,瞀闷懊憹,恍惚如见鬼状。
妻抚之曰:“此为鬼病。”生曰:“端娘已鬼,又何鬼之能病?”妻曰:“不然。
人死为鬼,鬼死为聻。鬼之畏聻,犹人之畏鬼也。
5. 篆书的张字怎么写
这是三个书法大家写的三种张的篆书写法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
张姓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