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脑血栓病历
(4)脑血栓护理加强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
勤翻身,勤换洗,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注意加强营养。
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减轻和消除后遗症。(5)脑血栓预防脑血栓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其中二级预防最为关键,国外由于二级预防做的好,脑血栓疾病复发率为我国的1/3-1/2,我国由于二级预防做的不好,使脑血栓复发率是美国的10%3倍多,5年复发率高达40%以上。
目前我过首个着眼二级预防进行二次研究开发的中药天欣泰血栓心脉宁已经开发出来了,对于提高国民平均寿命意义重大,脑血栓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关键是要扭转患者的治疗预防观念,同时普及国家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检查与治疗与本病密切相关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
加强中风预测预报工作。预防脑血栓的最简单的方法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
它的发生不仅同高血压、动肪硬化的进展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事实上,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研究证实,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自己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点至8点血粘度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凌晨达至最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光再次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老年人表现得更为突出。
此外,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间,说明血粘度增高同脑血栓的发生必然有一定关系。 另在研究证实,在深夜让老年人喝200 毫升市售矿泉水,则早晨血粘度不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因此医学界普遍认出,晚上饮水的确可以降低血粘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当然,脑血栓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粘度增高只是众多因素之一,但至少可以肯定,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对预防脑血栓的发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脑血栓的饮食(1)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
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2)控制总热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3)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
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用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4)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各种含糖饮料不断增加,当地多饮用含糖饮料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饮料的应用。如脑血栓的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并应用降糖药而产生低血糖时,可适当饮用饮料以防止血糖继续下降,当一过性低血糖缓解后,就不要再饮甜饮料了。
现在许多厂家生产保健型饮料,其中以低糖饮料为主。用一些甜味剂来替代蔗糖,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满足了喜甜食人的要求和口感。
常见的甜味剂有阿斯巴甜,甜菊甙等。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用量小,不产生热量、无毒、体内不吸收,能够从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许多动物实验证明,阿斯巴甜无致癌性。可以放在溶液和面点制作中。
(5)脑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压病,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6)注意烹调方法。
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
食醋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7)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脑血栓食物选择 (1)要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
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 (2)平时宜吃清淡、细软、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宜采用蒸、煮、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2. 怎么写病历
(1)门诊病历封面内容要逐项认真填写。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门诊号`
公(自)费由挂号室填写。X片号、心电图及其他特殊检查号、药物过敏情况、住院号等项由医师填写。
(2)初诊病人病历中应含“五有一签名
”(主诉、病史、体检、初步诊断、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其中:①病史应包括现病史、既征史、以及与疾病有关的个人史,婚姻、月经、生育史,家族史等
②体检应记录主要阳性体和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③初步确定的或可能性最大的疾病诊断名称分行列出,尽量避免用“待查”、“待诊“等字样。④处理意见应分行列举所用药物及特种治疗方法,进一步检查的项目,生活注意事项,休息方法及期限;必要时记录预约门诊日期及随访要求等
(3)复诊病人应重点记述前次就诊后各项诊疗结果和病情演变情况;体检时可有所侧重,对上次的阳性发现应重复检查,并注意新发现的体征;补充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特殊检查。三次不能确诊的患者,接诊医师应请上级医师诊视。与上次不同的疾病,一律按初诊病人书写门诊病历。
(4)每次就诊均应填写就诊日期,急诊病员应加填具体时间。
(5)请求其他科会诊时,应将请求会诊目的、要求及本科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清楚,并由本院高年资医师签名
(6)被邀请的会诊医师(本院高年资医师)应在请示会诊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
(7)门诊病人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填写住院证。
(8)门诊医师对转诊的病员应负责填写病历摘要。
(9)法定传染病应注明疫情报告情况。
3. 中医的“病历”怎么写
说到现代医学,大家都知道从病人就诊开始就会有严谨的关于医疗活动的记录,其中非常 重要的一种记录就是“病历”。
中医学也有类似病历的记录,不过中医的记录与现代医学稍有 差异,中医的老祖宗称它们为“医案”。 医案起始于西汉太仓长淳于意,当时叫“诊籍”,记录了淳于意的临床治疗的25个病例,是 他医疗实践的如实记录。
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有一篇“小青 龙汤加减五法”的记载,也是一个医案。至明清则有“医案专著”,如江瑶《名医类案》、魏之瑷 《续名医类案》、《叶天士医案》、《吴鞠通医案》等,都影响很大。
从古到今,中医留下了很多医案,但记录体例不是很统一。 到明清时候某些医家开始认为 医案记录也需规范,比如明代的喻昌就专门谈论过医案的规范书写问题,他认为医案必须记录 “某年某月某地县,人年纪若干,形之肥瘦长短若何,色之黑白枯润若何,声之清浊长短若何,人 之形志苦乐若何……一一详明,务令丝毫不爽”。
基本上需要记录中医学辨证过程中观察到和 归纳出的患者人口学情况、健康基本情况、病史和治疗史资料、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表现、治疗处 理的思路和方法、治疗过程中的变化、预后等内容。中医学在临证治疗时有很多灵活变动的地 方,因人、因时、因病、因地域、因疾病的不同表现等,都可能有不同的治疗策略。
某种程度上说, 中医学的每一次治疗都是一个方案,很难复制。因此《古今医案按》的作者余震说:治疗的原则 和方法是有限的,但是使用这些原则和方法的巧妙之处却是无限的,而医案则既能反映治疗原 则和方法,又能体现应用巧妙之处。
李龄寿在给《古今医案按》作序时说:“医之有方案,犹刑名 家之例案也。 ”医家的医案记录就像法学的案例一样,法律标准是有限的,但是依据法律量刑时 有轻重出人,医案的作用就在于提供例案。
正因为如此,历来中医学都非常重视对医案的学习 研究。
4. 想写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一个老奶奶照顾他患脑血栓的老伴,什么具
我这里有个真人真事。
老头送外孙上学,被一辆摩托车撞了。从此瘫痪在床。
老太婆不离不弃。共同生活二十一年。
老太婆每天早上起为老头端屎接尿。有时来不及了就拉一床的。
老太婆就要给他洗身子,换床单被罩,然后洗床单被罩。再后洗脸,烧饭给老头吃。
好吃的都给他吃。剩下的自己吃。
然后下地干活,上街卖菜买菜。老头用尿不湿。
茶水水果放在老头手边。到街上好几里地,骑着三轮车来来回回。
中午到家后又开始饭。下午洗衣服。
洗完后又下地干活。就这样一起生活20多年。
老头被照顾的好好的。如果把老太婆事情报上去的活,全国道德模范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