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语是怎样传承的
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抑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段话即是演绎《易》的易理,也是创造汉字的原理。 1、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是“外圆内方”。
这法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理念。“○”是“[”的简化形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
“○”的周长与直径相比是一个常量(π=3.14159……),“π”是物质世界“变易”中的“不易”,可谓“万变不离其中”。“○”是在线条长度固定时,可以占据的最大“宇宙空间”。
可见,汉字的“外圆内方”结构是“完美”和“节省”的构造方式。 2、“五”之说 “五→二乂”字,《说文解字》说“五,五行也,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
可见,“五”字乃指“天地阴阳相交,音同‘戊午’。戊,为天干第五;午,也指五月”。
在著名的《河图》、《洛书》中,“五”安排在图的中间,也有“阴阳相交”之意。“天”是最大的“阳象”,“地”是最大的“阴象”,“天地造化五行”。
“五行”是古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 3、五种基本笔画 笔画指构成楷书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所有笔画归纳为五种标准的结构,即:横(一)、竖(丨)、撇(丿)、捺(丶)、折(乙)。 4、汉字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
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
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⑵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
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
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 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审(审)→宀番→宀采田”,“番”谓田中野兽的脚印。“采”辨别也,象兽指爪。
“审”,悉也。 【原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
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采。
悉,详尽也,从心、从采。释,解也,从采。
采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
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
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
2. 表示“传承”的词语有哪些
滴水石穿 依然如故 纹丝不动、
一成不变 原封不动 固不自封,
涛声依旧 千篇一律 循规蹈矩。
承前启后
【拼音】:chéng qián qǐ hòu
【解释】: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出处】:明·朱国祯《曾有庵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造句】:他是位承前启后的科学家,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源远流长
【拼音】:yuán yuǎn liú cháng
【解释】:源头很远,水流很长。 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明史·徐贞羽传》:“卢沟发源于桑乾;滹沱发源于泰戏;源远流长。”
【造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3. 功勋卓著的拼音怎么写
华夏史,似长河。
五千年,豪杰多。华夏的历史像长河一样长,五千年的历史上有很多豪杰。
炎黄德,尧舜继。炎黄的德行,尧舜继承,说的是禅让制禹治水,周制礼。
大禹治水,周公旦制定礼制。秦始皇,四海一。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汉武帝,托疆域。汉武帝扩大了国土面积唐太宗,贞观治。
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清康熙,多建树。清朝的康熙帝功勋卓著苏武节,骨铮铮。
苏武的节气高直靓镜,有魏征。魏征直谏唐太宗,以史为鉴范仲淹,怀天下。
宋朝的范仲淹心怀天下宋包拯,助横霸。宋朝的包拯不畏权贵岳家军,复河山。
岳飞带领岳家军收复失地文天祥,寸心丹。南宋朝的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威家军,煨单寒。
明朝的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抵抗倭寇郑成功,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举先贤,难尽说。
先辈的贤德是说不尽的如薪火,传不绝。就像星星之火,不断地传承下去。
4. 传承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uán chénɡ 【释义】更替继承。
【出处】郭沫若 《孔墨的批判·墨子的思想体系》:“ 尧 舜 禅让虽是传说,但也有确实的影响,那就是原始公社时的族长传承的反映。” 【英语】 传承: 1. Smriti 2. lineage Customs that come down from colonial times. 从殖民时代传承下来的惯例 descended from a common ancestor but through different lines. 由一个共同的先祖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承下来的。
Should this trend be allowed to continue, one can hardly imagine that the Chinese culture can still be passed down. 如果继续这么下去,真不敢想象中华文化以后要如何传承。 (of societies) being ruled by or having descent traced through the male line. (关于社会的)由男性统治的或者通过父系血统传承的。
of societies or families; being female dominated or having descent traced through the female line. 关于社会或家族的;由女性统治的或者具有通过母系血统传承的。 According to the rituals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historical traditions, after a Living Buddha passes away his position should be inherited by his incarnation through traditional methods. 根据藏传佛教的仪式和历史惯例,活佛去世后按传统的办法转世传承。
The state holds in great esteem the system of reincarnation of Living Buddhas,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an important succession method of the leadership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has profound respect for the religious practices and historical conventions of Tibet's main religion. 国家尊重活佛转世这一藏传佛教的信仰特点和传承方式,尊重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 But he devotes most of his comments on the father to son letters which he sees as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values in whi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members, extended family and friends are strenuously upheld. 但他对父亲写给儿子的信给予最多评语,认为它们是文化价值观的传承,极力强调家庭成员、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
The young can acquire values that shape their aspirations, their thinking and mentality and their spirituality. It is a good way to promote national unity, create a sense of cultural identity, as well as ensure that the cultural heritage is being preserved. The effects are not immediately obvious, but they are deep and wide. 而对孩子心理、思维、性灵、志趣直至种族的认同、文化的传承、国家的凝聚力等等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至巨至深。 For Singapore, even if it chooses to put aside the burden of shouldering 5000 years of China's cultural tradition, merely from the economic viewpoint,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clearly a prerequisite for trade with China. 对新加坡来讲,即使抛开华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这个也许太沉重的包袱,仅从经济上讲,华文必然地成为对华贸易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5. 历史怎么写拼音
1. 读音:lì shǐ
2. 释义: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3. 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4. 沿革,来历。
5. 过去的事实。
3.介绍: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6. 广义狭义解释:
1.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2.人类历史在社会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历史”。神人记丑,烧给冥界,一般是指人物所发生过的事。
3.历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4.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5.自然史。
6.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7.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7. 引证解释:
1.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指已过去的事实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
4.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历史上,多不过三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