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的草书怎么写
望采纳!!!!
2. “片”字的行书怎么写
"片"一个四画的中文汉字。有第一与第四两个读音,与不同的字组成短语后有不同的语义。“片(piàn)”字的行书请如上图。
"片"字具体释义如下:
一、名词
1、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用于口语的一部分词)。
如:唱片儿;画片儿;相片儿;影片儿。
2、另见 piàn
片 piàn
二、动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2.、同本义
片,判木也,从半木。--东汉·许慎《说文》。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
3、又如:片批(切肉的一种刀法。刀略倾斜,切之使肉成片状)。
4.、用刀将物斜削成扁薄形状。如:两只山鸡已经都片出来了,又片了些羊肉片子。
三、形容词
1、单个;单只。如:片影(一片影子;孤独的身影);片帆(孤舟;一只船);片字(犹只字);片雨(阵雨;局部地区降落的雨);片席(片帆,孤舟)。
2、微小;微少
卧此片时醒。--唐· 杜甫《高柟》
3、又如:片言折之(用三言两语去说服他);片札(小简,短信);片善(微小的优点);片语(简短的话);片霎(片刻,刹那);片辞(简短的言辞);片鳞半爪(喻事物的极小部分);片句(简短的语句)
4、形容极短的时间。如:片晷(片刻。晷,日晷,测日的仪器,借指时间);片晌(片响。很短的时间)
5、偏颇;不全面 [one-sided]。如:片记(片面记载,不全面的记载)
四、量词
1. 形容薄而成片的东西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2. 又如:两片安眠药
3. 延伸的平面或广阔区域(如陆地或水域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4. 又如:印度南部的一片热带农村地区;两河之间的一片森林地带。
5. 如同舞台布景一般的真实的或想象的景物。如:一片丰收景象。
3. "的"字用行书怎么写
“的”字用行书如上图。
的dí,dì,de:
1. [ dí ]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2. [ dì ] 箭靶的中心:中(zhòng )~。有~放矢。众矢之~。目~(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3. [ de ] 1.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2.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3.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他~衣服。4.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这句话是很对~。5.副词尾,同“地2”。
的
〈助〉
4.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5.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6. 〈代〉pron.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7.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8.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9.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10.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11.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12.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3.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4.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5. 同“地”(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6. 另见dí;dì
的
〈名〉
17.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18.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19.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宋玉《神女赋》
20. 另见de,dí
的
〈副〉
2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23. 必定;一定。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24. 另见de;d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