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亦的繁体字怎么写
亦是简繁同体,亦的繁体字就是:亦
一、亦的释义:
1、也(表示同样);也是:反之~然。人云~云。
2、姓。
二、亦的组词:
亦同 亦在 亦何 亦乃
亦然 亦如 亦世 亦且
三、亦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凡亦之属皆从亦。
白话版《说文解字》:亦,人的腋窝。字形采用“大”作边旁,两点指事符号像臂弯下两个腋窝的样子。所有与亦相关的字,都采用“亦”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亦已[yì yǐ]
亦:多用在副词,表示同样、也、又、不过的意思。已:太——表示程度。又太。
2、抑亦[yì yì]
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也许、或许。
3、亦奚[yì xī]
又有什么。
4、不亦[bù yì]
副词,表示委婉的反问,用在谓语的前面,句末有语气词同它配合。
5、亦安[yì ān]
又怎么能?
2. y丫ng是什么字
影
[yǐng]
笔划
15
五笔
JYIE
部首
彡
结构
左右结构
五行
土
笔顺
竖、横折、横、横、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撇、撇、撇
释义
1.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花~。倒~。幻~。~壁。~响。~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无踪。~~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含沙射~(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2. 形象:摄~(照相)。留~。剪~。~印。~像。 3. 描摹:~写。~抄。~宋本。 4. 指“电影”:~评。~院。~片。~视(电影和电视)。~坛。
3. 我的笔顺怎么写
我的笔顺是这样的。知
撇,横,竖钩,提,斜钩,撇,点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道:"干"),先撇后捺(如:"八"),从上到下(如:"主"),从左内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容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乀。
4. 目字笔顺怎么写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
1. 拼音:mù
2. 目:[mù][mù]
3. 笔划:5
4. 五笔:HHHH
5. 部首:目
6. 结构:单一结构
7. 五行:水
8.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
近义词:眼 宗旨 主意 目标 目前 方针
相关组词:耳目 头目 目送 条目 题目 目前
释义:
目是象形字。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2) 观看,注视,(3) 递眼色,使眼。甲金文象人眼目,金文或有将目形竖起,本义是眼睛。参见「臣」。
目的相关名言:
9.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10.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11.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13.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14.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基本释义: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
5. 名称:数~。巧立名~。
6. 标题:~录。
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
8. 孔眼:网~。
9. 指为首的人:头~。
5. 好字的笔顺怎么写
好的拼音:hǎo hào
笔顺、笔画:
撇点、撇、横、横撇/横钩、竖钩、横、
基本释义:
[hǎo]:
1.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人。~汉。~歹。~事多磨。
2.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安~。
3.友爱,和睦:友~。相~。
4.容易:~办。~使。~懂。
5.完成,完善:办~了。
6.表示应允、赞成:~!你干得不错。
7.很,甚:~冷。~快。~坏。~一会儿。
8.便于:场地清理干净~打球。
9.反话,表示不满意:~,这下可坏了!
[hào]:
1.喜爱,与“恶”(wùㄨˋ)相对:~奇。~色。~尚(爱好和崇尚)。~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逸恶劳。
2.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