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鼎字共几画,笔画怎么写
鼎字笔顺: 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笔画数: 12。
汉字“鼎”拼音为dǐng,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
《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 是鼎卦。
基本解释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青铜~(古代器具,用于祭祀等)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鼎彝俅,迎神圭璧收。”
2 锅:~罐。~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
5 大:~族。~臣。~力支持。
6 正当,正在:~盛(shèng)。
7 比喻量大,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九鼎.
8 姓。
9 借指王位、帝业:定~,问~。
10 可以引申为制造大量的箭头与兵器的能力,越是造鼎大而多的越说明军事工业越强。
2. 鼎字笔顺怎么写
鼎 dǐng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锅:鼎罐。鼎锅。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正当,正在:鼎盛(sh坣g )。
笔画数:12;
部首:鼎;
笔顺:竖折横横横折横撇竖横竖折
3. 鼎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鼎,没有繁体字,这个即是简体,也是繁体。
汉字"鼎"拼音为dǐng,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
《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 是鼎卦。
1 同本义[tripod caldron]。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2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意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3 比喻帝王[emperor]。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4 指宰相[prime minister]。如:鼎台(宰辅大臣);鼎臣(指宰相)。
5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high official]。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6 指国家[state]。如:鼎祚(国祚,国运);鼎运(国运)。
4. 鼎字草书怎么写
鼎字草书写法:
鼎 拼 音 dǐng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比喻王位、帝业:定~。问~。
3、大:~力。~言。
4、锅。
5、姓。
6、正当;正在:~盛。
扩展资料:
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内容为:
一、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
二、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
三、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