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组写老师的对联,看着看着不禁潸然泪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如何用对联来写下“一位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老师”?一群爱好对联的朋友对自己的恩师写下了两行美好的文字,老师们不妨看看,其中的某些句子是否触动了你?寄山如是老师久无问先生安否,春夜尚寒,还希保重;今犹多后学来之,青溪渐暖,可有训言?——满腹相思何以言简评:上比满心牵挂,溢于言表;下比满怀敬意,付诸笔端。唯觉直陈其情,不够委婉。
挽启蒙恩师卅余年徒叹师缘,忆当时执教还耕,不单田里新苗壮;三百里空寻旧址,哀此际残垣破壁,何抑风中热泪长?——伤痛了无期简评:上下联层次分明,一从人情生发,一从地理宕开;一忆往日情缘,一说当今景象,用对比之法益添其哀,此乃挽联常见作法。惜文辞未经细琢,终觉过于熟络。
寄中学老师啖豆切粥许些事,不望教寓泽披照夜寒,衔哺三更思业道;栽花植草廿多年,唯愿先生福履携春酒,归程一路看芳菲。——前排简评:此联文句清雅,上联回忆往事,从些微细节描画老师辛劳之景;下联聊表祝福,“归程一路看芳菲”格调颇高,足以托起全联。
整联贯通无碍,读来亦觉清爽。寄小学老师寄印象中,一位特别照顾我的小学老师。
借此机会,送上祝福。音容犹褪色,晨读堂前,晚课风中,牵怀景模糊眼底;记忆若翻新,南归鸿雁,东流尺素,感谢人可在天边。
——曾经一叶轻舟简评:记忆中的景象已渐渐模糊,感谢的人此刻在何方?语句中流露出浅浅的伤怀。只是此联文白杂糅,部分对仗亦失之严谨,可再斟酌。
写给我的启蒙老师憾流年疏远音容,长忆轻言细细,小脸喁喁,徐回首仿佛昨日;惜新校消除踪迹,奈何梅驿无寻,鱼书难寄,怅望天即刻湿巾。——闲观江山风月简评:流年渐远的惆怅,旧迹难寻的遗憾,是回忆老师,也是感慨流年。
只是此联文气不足,过于直白。挽外国文学老师吾师为《外国文学研究》副主编,因突发疾病谢世,时年四十六岁。
指点亚非,雌黄欧美,弦诵声犹昨,忍信师殂,桃李纷飞红泪冷;如椽手泽,作柱心期,经纶吐未完,可怜天妒,凤凰诀去碧梧空。——花与青藤简评:起势雄健,结句哀婉,语含悲声,令人想见一个英年早逝,却又风华清靡的老师,读来无尽唏嘘。
两结句意境过于接近,若能宕开,当更胜一筹。寄刘教授刘教授为伦顿大学亚非学院教授,任中大文学院院长,研究中国哲学及文献。
我有幸被学院委派协助他整理研究成果,不过,他跟我说没什么成果要整理了,不如到他家读书吧 他亲自教了我这个笨学生两年多,一起就读书、吃饭,就如亲人一样。现在就算怎样算起上来,都无法报答他的恩德。
谦谦君子,落落英华,肯谅晚生既鲁且愚,矻矻孳孳传坠绪;渺渺蓬山,洋洋泮水,愿随先辈立人树德,年年月月答恩师。——陆乘风简评:有情有义,只是造句浮于表面,不够细腻。
结句疲软,过于熟滑。赠王及吾师王及,浙江台州椒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学会会员、原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会、台州市书协副主席、椒江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其书法厚重雄浑,四体皆备。
通楷草隶行,得魏碑金篆,笔意直追快雪时晴,佼佼书坛多宝塔;贯苏黄米蔡,有颜骨赵姿,墨风能盖烟江叠嶂,淳淳吾辈一真卿!——古董小猫简评:一气呵成,将老师的书法造诣着意渲染,诸多溢美之词集于一身。只是两比皆言其书法成就,未能破开层次,终究浪费施展空间,反而觉得累赘了。
下联若能从它处落笔,当更胜之。寄远方的老师闻同窗,一个个蛟腾凤起,悔当初不知立雪;看我辈,每年年囊涩腹空,劝后学多作趋庭。
——江湖酒汉简评:上联用程门立雪之典,下联用孔鲤趋庭之典,原本十分切题,但前两分句如口号般失却美感,未能与用典水**融,反觉怪异。遥寄老师逢难才知师语重,悔顽劣一时,只生反骨;捎书又恐雁来迟,遥秦鄂两地,怎系我心。
——前排简评:若只保留第一分句,反而味道更佳,后两句有添足之嫌。寄高玉明老师高老师很和蔼也很认真。
当时少不更事,我们私下里戏称“高老头”。芝兰于圃,桃李成蹊,一生专注执鞭,不理秋霜杂鬓色;修养惟才,守持以德,廿载重温教诲,依然时雨过心田。
——云山樵隐简评:一言老师的专业精神,一言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层次分明,架构清晰。言辞亦文气斐然,活脱脱塑造了一名爱岗敬业、才华横溢的好老师形象。
纪念姥爷(我的启蒙老师)转眼已廿二年,三间瓦舍,半亩菜园,匆匆都嫁了邻伍;恍惚又三月天,那方泥砚,这本欧帖,杳杳又依你膝边。——Ftjm277简评:只寻常字句,并无惊人之语,口语式的陈述能动人者,在情孕其中,如潺潺溪流,缓缓经行心扉。
赠中学班主任老师翰墨历春秋,细语轻言,一撇一捺一方纸;胸襟承南北,淡名薄利,学古学文学做人。——暖阳简评:上联言学书,下联言做人,结构倒也清晰,只是整联太过中规中矩,终觉少了一层味道。
寄小西先生小西敏正教授,留日时业师,兼生活指导教官。建筑专业,故著述=述筑;先生体略瘦、面微黧,尝自谑为天竺人士。
常闻述筑盈车,偶忆执鞭剪影,彼刻丰姿,神追海外达摩大士;领教情犹在目,谋粱业已别图,当初谬爱,愧对辙如藤野先生。——Sir_zy简评:以达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