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食品营养与安全论文
食品营养与食疗论文:论文题目:食品营养与安全 论文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的营养与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大事。
营养安全的食品是提高国民体力与智力、预防与膳食相关疾病的发生、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普及食品营养与安全知识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关键词:食品营养、食品安全 正文:随着食品生产与加工业的发展,食品市场供应不断丰富,产品琳琅满目,多数居民的食品消费正在从传统的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人们在选择享受各种美味食品从中获取营养的同时,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与安全。食品的营养与安全的警钟不断敲响。
我们“安徽阜阳假(毒)奶粉”、“苏丹红1号”、“孔雀石绿”,肆虐全球的“禽流感”、“疯牛病”等视频安全恶性事件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我国居民仍然面临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由于膳食营养不平衡及营养过剩引发的文明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部分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造成的营养缺乏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病从口入”的新内涵。
对“病从口入”应从食品安全和合理营养两个方面去全面认识。一方面“病从口入”不仅表示不安全是传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中介;另一方面还包含着由于人类对正常食品摄入不当而引起的机体危害。
前一种情况多为急性反应,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是多数人对食品安全产生怀疑、甚至由于不明真相而产生恐慌的主要原因;而后一种情况虽然摄入的是无毒无害的安全食品,但是不合理的饮食营养搭配往往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特别是现代许多文明病的主要原因,因为慢性病在短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常被人们所忽视。据调查,我国相当数量的食品消费者对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知识知之甚少,多以感官指标、价格、品牌作为选择依据。
所以,加强食品营养学与安全性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加强对食品经营、生产地管理,特别是普及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食品的各种质量指标中,又以食品的营养与安全是最重要。
食品的营养是人们选择消费品的主要目的和出发点,而食品的安全性是实现食品营养的基础与保证,食品的营养与安全两者紧密而不可分割。人类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不断地从环境中选择营养安全的食品,现代社会的专业化为视频安全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营养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食品营养与安全的问题更应从营养、安全、身心健康多方面考虑。
食品营养 食品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人体中的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等正常生理过程的总过程,即人体摄入并实现营养的过程。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素,每种营养素还要满足一定的摄入量要求并合理搭配,以满足人体能量供给、组织构建和更新以及生理调节三方面的需要。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知营养素已有40余种。一般将其分成:蛋白质、糖类、脂类、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六类。
除以上公认的六大营养素以外,现在还将膳食纤维作为人类的第七大营养素。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它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的含氮大分子。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肠道中被分解之后,主要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利用,供机体合成各种蛋白质用。蛋白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2004年发生在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事件,为蛋白质营养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蛋白质是人体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重要的维持结构与履行功能的作用。
他是构成体内重要生理活性物质,例如: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使体内一切物质分解和合成的重要催化剂;具有运输与运动功能的血红蛋白,将人体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与二氧化碳输入和输出。此外,蛋白质还有维持生物膜的功能、免疫保护作用及供给能量和转化为体内其他物质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脂类 谈及脂类,不少人都会“谈脂色变”,联想到肥胖、心脑血管病等与脂肪有关的病。
其实,脂类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当让,长期过量摄入脂肪也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应引起人们的足骨注意。
脂类可为体内贮存和供给能量,是生物膜及机体的重要构成成分,能供给必需脂肪酸,合成激素及内分泌功能,有保温和保护作用,能够脂溶软化促进消化吸收。脂类在人体营养中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所以,我们应合理、适量摄取脂类。糖类与膳食纤维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储量最丰富的一类有机物,也是人类最重要最经济的营养素之一。
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受到营养学家的普遍关注,将膳食纤维作为人类的第七大营养素。而膳食纤维的功用也是不可小觑的:膳食纤维可增强肠道功 能、通便防癌;可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辅助防治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可降低物质能量密度,控制体重和减肥;作为“益生源”,可促进消化道益生菌的生长繁。
2. 关于食品营养的毕业论文
原发布者:等123day
食品营养学题目:健康源于细节的斟酌学校名称:学院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健康源于细节的斟酌摘要:说起养生,其实说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一份健康,而我们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足够的食品营养摄入和自身养生知识的积累。想要健康的体格,不仅需要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最重要的就是上面所说的两大要素。同时,养生和饮食与人的经络和气血密不可分,那么,如何才能够有足够的气血呢?当然就要在饮食、作息等细节上面下功夫,我们不仅要按时作息和自然生物钟保持一致才能走健康之路,还要合季节多吃时令的水果蔬菜以及药材类食物等,让我们能够让身体有足够的气血让我们精神焕发。另一方面,我们要有畅通的经络。这是在告诉我们不管任何季节,适当的运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同时也要结合其他的方法才能达到养生,以保健康。健康,让我们从饮食、作息、运动、养生等生活细节来保护自己的身体,让我们都能养出一份健康,养出一个好心情。关键字:健康;食品;养生;医疗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谁都想健健康康的生活,而各种疾病总是不断的充斥着我们的健康。现代的医疗设备比较健全,并且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个个疑难杂症正在迎刃而解,但更多的健康来自我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中的细节,因为许多疾病的预防都在于每个微小的细节。饮食的搭配首当其冲,但知道是一回事,付之实践又是一回事。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可以提供
3. 写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论文网上怎么找
营养与保健论文 饮食与健康论文 关键字:饮食,食物,营养,保健 内容摘要:饮食得当助美丽。
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
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
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 饮食要遵循食物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平衡。
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人体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必须微量元素和水。
能构成42种以上营养物质的饮食必须由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1] 每天进食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食品构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脂肪主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脂肪。
脂肪中的饱和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一般为1:1:1。蛋白质中应有1/3以上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
维生素要按供给量标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0较为合理。
食物中钙磷比例也要适当。食物中钙磷比例在2:1~1:2之间基本符合机体的吸收和发育,若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常时,不必严格控制钙磷比例。
俗话说:“吃在脸上”。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吃”是美容养颜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所以,皮肤养护要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一定条件下,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体内分解过程中可产生诸多酸性物质,对皮肤和内脏均有强烈的刺激性,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
皮肤粗糙,往往是血液中肌酸含量增高造成的。[2] 2.多吃植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中富含防止皮肤粗糙的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缓皮肤衰老,改变皮肤粗糙现象。
这类食物主要有:黑芝麻、小麦麸、油面筋、豆类及其制品、紫菜、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和花生仁。 3.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
蛋白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一旦长期缺乏蛋白质,皮肤将失去弹性,粗糙干燥,是面容苍老。但肉类及鱼、虾、蟹等蛋白质食物过食,可引起过敏。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肤色较深者,宜经常摄取萝卜、大白菜、竹笋、冬瓜及大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叶酸和维生素C的食品;皮肤粗糙者,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D的果蔬。
如胡萝卜、藕、菠菜、黄豆芽等黄色,绿色蔬菜以及鸡蛋,牛奶,动物肝脏。同时还要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足够的植物纤维素,以防止因便秘而带来的皮肤和脏器病变。
5.少饮烈性酒。长期过量饮用烈性酒,能使皮肤干燥、粗糙、老化。
少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产生弹性而更加滋润。 6.适当饮水。
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应饮水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供应,可延缓皮肤老化。
7.少摄入使人肥胖的事物。肥胖是导致皮肤老化和病变的危险因素。
但不可过分节食,以免皮肤失去活力。 8.睡眠充足。
充足的睡眠既可清除身体疲劳,也是使皮肤保持健美的一味良药。 适当药浴。
凡含有柠檬酸和维生素的中草药或水果、蔬菜,均可做成药浴剂。适当的药浴会使皮肤白皙,光滑,柔软,滋润,细腻。
保证身体健美除坚持锻炼外,还要有均衡的营养。然而,许多人在健美饮食的安排和选择上往往走进了误区。
主要表现在以下反面: 1.吃荤油易发胖,吃素油苗条。其实,无论荤油素油,人体吸收后每克均产生9千卡左右的热量,没有多大差别。
由于素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发胖。 吃瘦肉可长肌肉。
许多人认为多吃瘦肉会长肌肉。其实未必如此,因为肌肉主要靠体育锻炼获得。
2.有人认为,肉、蛋等高蛋白食物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现在的健美运动员流行的食谱是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粮食、豆类、水果,认为这才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想要体形健美的女性,每日摄取蛋白质80-90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合理的锻炼就能达到目的,不必过多的吃肉[3]。
记得多的吃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以防止因蛋白质摄取过多而造成酸血症。 3.多吃蛋白质不会长脂肪。
每克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氧化后均产生4.1千卡的热量。无论蛋白质还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所产生的热量身体消耗。
4. 求一篇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
合理的搭配饮食 配制合理的饮食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1.粗粮、细粮要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 2.副食品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肉类、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两者搭配能烹调制成品种繁多,味美口香的菜肴,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3.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
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4.干稀饮食搭配:主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这样,一能增加饱感,二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5.要适应季节变化:夏季食物应清淡爽口,适当增加盐分和酸味食品,以提高食欲,补充因出汗而导致的盐分丢失。冬季饭菜可适当增加油脂含量,以增加热能 配制合理饮食的方法: ①根据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劳动强度),确定每日总热能及营养需要量。
②根据碳水化合物(占60%~70%)、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0%~15%)所占一日总热能的比例,分别计算其需要量。 ③确定每日需用的营养素后,根据食物所含的营养素计划每日膳食。
④根据经济及供应情况确定每日供给主食和副食的数量。 ⑤最后计算出全部食物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并与供给标准相对照。
若相差在±10%幅度内,即符合要求。 饮食应合理搭配 在社会物质比较丰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怎样吃得更科学或者说更有益于健康,是当前人们关注的话题。
有人将当前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概括为“吃杂”“吃粗”“吃野”和“吃素”四大特点。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将这四大特点结合,合理搭配,可能会更符合人们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对中老年人来说,合理搭配显得更重要。
粗细搭配 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生理价值。粮食在经过加工后,往往会损失一些营养素,特别是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无机盐,而这些营养素也正是人体所需要或容易缺乏的。
以精白粉为例,它的膳食纤维只有标准粉的1/3,而维生素B1只有标准粉的1/50;与红小豆相比二者少得更多。因此,老年人在主食选择上,应注意粗细搭配。
至于什么样的比例最好,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将来也不可能有,还是因人而异为好。不过,多吃杂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小米和红小豆中的膳食纤维比精白粉高8倍~10倍,B族维生素则要高出几十倍,这对于增强食欲,防止诸如便秘、脚气病、结膜炎和白内障等都是有益的。我国很多地方的“二米饭”(大米和小米 )、“金银卷(面粉和玉米面)”都是典型的粗细搭配的例子,是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的。
荤素搭配 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应与植物油搭配,尤应以植物油为主(植物油与动物油比例为1∶2)。动物脂肪可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和胆固醇,后者是体内合成皮质激素、性激素以及维生素D的原料。
据最新的研究报道,胆固醇还有防癌作用。每天进食少量动物油应是有益无害的。
又如,老年人容易缺钙,不妨经常用鲜鱼与豆腐一起烹调,前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后者含有丰富的钙,将两者合用,可使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鲜鱼炖豆腐,味道鲜美又不油腻,尤其适合老年人;而黄豆烧排骨,其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可提高二三倍。再如,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与肉类的搭配,如黄瓜肉片、雪菜肉丝和土豆烧牛肉等,由肉类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由蔬菜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不但营养素搭配合理,而且色泽诱人,香气四溢,更使人食欲顿增。
酸碱搭配 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留下了很丰富的饮食文化,有待于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去发掘、提高。比如,南方有些地区讲究把鳝鱼与藕合吃。
原来鳝鱼含有粘蛋白和粘多糖,能促进蛋白质吸收和利用,它又含有比较丰富的完全蛋白质,属酸性食物;藕则含有丰富的天冬酰胺和酪氨酸等特殊氨基酸,以及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属碱性食物。这一酸一碱,加之两者所含营养素的互补,对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起着很好的作用。
实际上,我国人民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烹调习惯,有很多是属于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搭配的。总的看来,动物性食物属酸性,而绿叶菜等植物性食物属碱性,这两类食物的搭配对人体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荤素搭配的优点所在。
因此,一些西方的科学家极力推广中国的菜肴搭配和烹调方式。
5. 营养与健康论文
你好!提供给你参考! 赵霖教授发表了题为《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 》的主题报告 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基本的生物学法则决定了食品工业是“天下第一产业”,也是人类的“朝阳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2002年增长速度达15。
7%,同年餐饮业产值达5000亿人民币,从业人员2200 万人。2003年虽然有“非典”的影响,但食品工业仍以18。
6%的速度增长。营养并非无本之木,其是依赖于食品产生的。
因此可以描述为:食物好比是皮、营养则好比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过去物资短缺、食物单调,想吃的东西买不到,现在商品琳琅满目,许多人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应当怎么吃了。法国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
吃饭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然而人类通过漫长的历程才从“吃饱求生存”发展到懂得“吃好求健康”。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传统食疗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各民族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它形成发展的几千年中,浸透着祖先和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伟大民族的智慧。 正如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所指出的:“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一、吃什么和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居首位、为15%,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仅次于遗传、为13%,远高于医疗因素(仅8%)的作用。 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居于首位的就是合理膳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统,食疗养生的理念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则是明代医药学巨匠李时珍对膳食营养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 人类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五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富含动物蛋白质的瘦肉、禽、蛋、鱼类等;第三类是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类,以及乳类和乳制品;第四类是蔬菜、水果;第五类是油脂。
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 此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具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人体对不同的营养素需要量相差极大,蛋白质、脂肪每日需几十克,而微量元素硒、维生素B12每日仅需若干微克。营养学家把每日需要量在1克以上的营养素称为宏量营养素、包括六大类40多种;将每日需要量从微克到毫克级的营养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称为微营养素。
不同食物的营养素成分不同,如米、面等以淀粉、即碳水化合物为主;牛奶、大豆、鸡蛋、瘦肉以蛋白质为主;水果、蔬菜则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间的千差万别要求我们想做到膳食平衡,营养全面,就一定要不挑食、不偏食。
由于世界各国人口、生产力水平、生活习惯各异,特别是农畜产品、鱼类等食品生产数量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食物结构。 如欧、美等国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为典型的素食结构;日本吸收东西方膳食的优点,植物与动物蛋白搭配比较合理,加之政府对膳食营养比例、食品构成、消费比重的重视,使日本人均预期寿命现在居世界前列。
我国目前恩格尔系数(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已低于50%,初步进入了小康,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之一。 我国传统膳食结约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来自占食物总量约60%~65%的主食、谷物等粮食。
虽然钙等矿物质与铁、锌等微量元素供应不足,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相对短缺,但传统食物结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1990年17岁的男性青年比1975年同龄人身高增加4。
3厘米,体重增加5。9千克。
出生预期寿命也从建国初期的44。39岁上升到70岁以上。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食物消费也存在巨大差异——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与富裕文明病并存”。全国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口没有彻底解决温饱,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因营养过剩、体力活动减少,肥胖群体迅速增加。
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宣布的2002年8月~12月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约1。
6亿人,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
6%,全国共约2000万患者。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1996年的4。
6%上升到6。4%。
2001年公布的统计报告称:有3000万20岁以上的中国人肥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和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泛滥,肥胖已成为社会“公害”。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顺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和老衰让位于现在的恶。
6. 营养饮食的论文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 文章题目: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 姓名:XXX 身份证号:XXX 所在省市:XXX 工作单位:XXX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单位:XXX 姓名:XXX摘要:任何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营养素的食物,可以说都是好的食物。
然而并不是只要用上好的食物,就能吃出健康来。有好的食物,也要配上适当、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才能吃得健康、吃出健康。
现今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对食物的要求已有提升,不仅仅是只限于填饱肚子这么简单的层次,而是要通过精挑选材、适当加工,要吃得滋味之余,更要吃得营养、吃得健康。随着社会步伐变得急速、生活节奏日趋紧张,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好的膳食安排往往是导致「都市文明病」的主因。
懂得选择好的食物,坚持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才是我们追求的健康之道。 关键词:食物,营养 ,健康,平衡膳食 一、食物与膳食人类的食品 类有许多,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每种食物含有的营养素都不可能是全面的,人体只有通过吃多种食物才能获得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因此可以说人体从食物中获得营养,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自身的营养,食物中的有些营养素在是体内互相转化后,才能被人体利用的。因此任何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营养素的食物,都可以说是好的食物。
至于食物的「好」与「不好」,我个人认为,它只是体现在食用者个人的生活上的。任何食物,都含有不同成份、不同含量的营养物质,对人体都有裨益,所以大体而言,是没有不好的食物。
食物和膳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儿、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然而它们却密不可分。如果要用「好」和「不好」来衡量判断它们,我本人觉得有流于片面的感觉。
因为某些认为「好」的食物,可能对某些消费者来说却是「不好」的。例如许多补药人参、鹿茸,有些人吃了会引起血压升高、鼻腔或者牙龈出血、胸闷、腹胀等不适症状。
【1】因此对这部分消费者来说它「不好」,然而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的的确确的「好」;再比如痛风症病人,因为其病患影响,绝对不能摄取含有核蛋白质食物如动物脏腑、禽类和鱼类等;然而这些食物,却往往是一般普罗大众日常必不可少的营养摄取来源。【2】不说别的,即使是现代人公认的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的动物脂肪也是如此,例如肥肉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年代及一些能量摄入不足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食品,可弥补因能量摄入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及预防疾病的免疫力,所以对这类人群肥肉是很好的食品;而肥肉对于能量过剩的人来说则是应该避免食用的。
又如高蛋白饮食在几十年前“糠菜代粮食”的时代是被向往的高级营养食品,但是对现代营养过剩的人及患有肾脏、肝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则是必须控制的。当然这只是一两个例子,但是无可否认地说明,食物「好」与「不好」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性。
膳食却不然,它是由不同种类的多样食物所构成,主要是以能提供人身体每天所需、适当含量的各种营养素为目标的膳食安排,就是我们说的「合理膳食」。反之,不管是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者,皆视为「不好的膳食」或「不良膳食」。
根据我国「中国营养学会」的食物营养宝塔【3】数据提供,成年人每天大概需要食用250克到400克的谷类薯类及杂豆类,300克到500克的蔬菜类,200克到400克的水果类,50克到75克畜、禽、肉类,75克到100克鱼、虾类,25克到50克蛋类,30克到50克大豆类及坚果类,300克奶及奶制品,油脂类要控制在25克到30克之间,盐要控制在6克之内外加上1200毫升的水和6000步的身体活动便能达到平衡膳食的目标。既然「食物」和「膳食」是如此密不可分,那么如何选择食物、如何制定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就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即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的饮食模式,这是我们祖先根据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形成的营养学说,迄今仍为国内外营养学家所称道,认为这是理想的营养模式,应加以推广。
【4】也就是说由于各种食物的营养成份均有其特点和相应营养价值,故在组织膳食时,必须将各种食物进行合理搭配才能符合人体营养需要。二、食物选择技巧虽然说任何食物都是好的食物,可是我们还是要懂得怎么样去选择取舍,才能为合理而均衡膳食提供合适、合量的营养所需。
食物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污染,导致出现卫生问题,最终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食品卫生常识,从而减少食品污染的危害。【5】选择食物的基本技巧:(一) 基本原则1. 不要购买没有受到适当保护的食物。
2. 不要购买异常食物。3. 注意包装标签上的有效日期及贮藏方法。
4. 不时不食,特别是生果及蔬菜类。5. 选择信誉良好供货商。
(二) 各类食物的选择1. 鱼类(1) 不可有异味(2) 鱼眼睛要有光泽(3) 鱼腮要鲜红(4) 肌肉要有弹性,有光泽,颜色鲜明(5) 表皮要湿润,无破烂,粘液无混浊(6) 鱼鳞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