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篆书怎么写
“董”【dǒng】字的篆书如图所示。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篆书是最早的一种书体,其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篆书结字富有装饰性。所以说“书法从篆书开始,学习者应当先学篆书。篆书体划严肃,布白严谨,学习篆书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
种类
大篆,大篆是籀文、古文、金文、石鼓的统称,其用笔与甲骨文味道迥异,风格浑厚朴茂,结体绚熳多姿。
小篆,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小篆笔法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而且有规可循,是识篆与了解文字本义的唯一门径。小篆发展到清代,线条变粗,而且突破笔画粗细、迟速、顿挫、轻重、方圆的变化。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而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又称缪篆,即摹印篆。
2. 繁体字“董”怎么写
“董”字的繁体字是“董”。
拼音 dǒng 部首 艹 笔画 12基本释义 1.监督管理:~统。~督。
~正(督察纠正)。~理。
~事(某些企2113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其成。
2.正:“余将~道而不豫兮”。3.深藏:“年六十已上,5261气当大~”。
4.姓。详细释义〈动〉(形声。
从艹,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
②督察)1.监督;督察董之用威。——《书·大禹谟》。
传:“董,督也。”4102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1653理)2.统率: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
统率;领导);董督(统率)3.主持;主管:董成(主持和谈专)4.正,守正:董,正也。——《尔雅·释诂》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名〉1.今简称董事为董: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属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的领导机构)2.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
3. 篆的篆体怎么写
小篆
大篆
4. 董这个字怎么写好看
(董)字可使用行书或者草书。
(行书)给人自由活泼的感觉。
(草书)给人放荡不羁的感觉。
(董)蔡云汉简体行书写法和中国龙新草体写法:
5. "印"字的篆体的多种写法
篆体,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书。是对古文字的统称。“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古人认为篆书为仓颉所造,其实是不可信的。一种文字的产生是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酝酿发展过程的,不可能有一个人在短时期能完成。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
印"字的篆体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