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一篇关于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和原因
人们常说,母爱最伟大,最无私,最深沉。
的确如此,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养育,给予我们力量! 每晚回到家,总是看见家里的门正向我敞开着。心想,是爸爸还是妈妈呢?我怀着疑问到了客厅里,没有人,到了爸妈的屋中,还是没有人,心想,爸爸妈妈在哪里呢?却发现,妈妈在厨房里蹲着择菜。
我此时明白了,妈妈早早回家原来是为了为我和爸爸做饭吃。每天,妈妈都是这样,早早下班回家择菜做饭。
日月如梭,妈妈的付出我们已经习惯了。然而,我却经受不住妈妈的辛劳。
我在写作业,心里却难受。心里想:如果我是大厨的话,那就好了!给妈妈泡上一杯上等的铁观音茶,让妈妈看着有趣的《家有儿女》,而我给妈做一桌满汉全席,那该多好啊!可我现在却没有那个能力呀!怎么办?怎么办…… 所以我只能选择帮助妈妈做饭。
助澜推波。每天,帮妈妈买点菜或者包子、馒头之类的主食。
可这些又能怎么样?比起妈妈来,真是差远了!唉~~还是不能报偿妈。 我经常想,该怎样报答这深深的母爱呢? 也许,是成绩。
听一些同学说,这次期末考试,年级前5“发大财”。但是,这次考试,因为数学粗心大意,让我白白丢掉十分多。
又让我的努力付之东流。为此,我还被妈妈开导过,而且我还大哭一场。
也许,是荣誉。妈妈喜爱看我拿个什么《荣誉证书》或者上台领奖。
我看着我的“小金库”里一本本证书,我和妈妈都欣慰地笑了。 现在明白了,应该是关爱。
记得有一次,妈妈坐在沙发上,我写完作业过来,依偎在妈妈身旁,悄悄回头,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肩,妈妈闭上眼睛,露出一丝微笑,我此时感觉妈妈好象年轻了十岁。 还有一次,夏天,妈妈患上所谓“空调病”,背后疼痛难忍,老是拿个热水袋敷着。
我马上想起家里的“药房”里有上次爸爸剩下的膏药。我拿出来,给妈妈贴上,心里舒服极了。
妈妈也开心地笑了。 感恩母亲,从点滴小事做起。
此时,一句话在我心头化开:妈妈,谢谢你!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父母对我们的养育,都是尽心尽力、不惜任何代价的。可我们有时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父母争吵,给他们脸色看,真的是太不懂事,太不应该了。
其实,父母不求子女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多大的满足,只要在父母下班时递上一杯热水;在父母生日时送上一声祝福;在父母劳累时帮他们捶捶背……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足能体现出我们对父母深深的爱,从他们满足的笑容里我体会到给予的快乐。 我们不仅仅只对父母感恩,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亲人、朋友和许许多多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美国总统罗斯福家里被盗后,丢失了许多重要的东西,但他仍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也许自己是不幸的,但我们仍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激他人,这样,你就会发现,事事感恩,会活得更快乐。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正如一首诗中所说: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
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题记 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
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
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
2. 爱的表现形式作文怎么写
世上有好多爱,有批评的爱,鼓励的爱。
我的家就有两种爱,你想知道吗?那我就给大家讲讲吧!那是我在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办关的,谁办的最好就贴在展示台里.我回到家迫不及待拿出纸和笔,先画了几下,再用我最漂亮的字写在上面,写完后拿给妈妈看.“妈妈,看,你伟大儿子办的,怎么样啊!”“什么呀!连题目都没写,这还是吗?”这时,爸爸看见了赞不绝口道:“这是我儿子办的手抄报,不错不错.”我听后粘粘自喜,洋洋得意起来.妈妈却说:“这叫不错?”别这样,人家才上一年级吗?”妈妈和爸爸争吵了起来.第二天我交上了手抄报,结果没被选上,我这才觉得妈妈的话是对的,爸爸也就是为了鼓励一下我,但骄傲使人退步呀!唉!,我一年级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替在我的耳边,“办得不错,”“办得不好”。
我知道,这两句话都为了一点—那就是爱.妈妈激励我办出更好的手抄报,爸爸表扬我,也是让我更加进步.在爱的鼓舞下我会更加进步. 2生活中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慈母般的爱,她总是以亲切和蔼的语言使我们树立信心,鼓励我们不断前进;另一种爱就是严厉的爱,他总会以警告的方式,告诉我们还有不足还应提高.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应“谨慎地把握住”这两种爱,使自己不断前进.我也有同样感受,三年级时(父母还没有离婚),我们期末复习作文,由于三年级刚刚学写作文,写得很不好,不是忘掉标点就是写,不过我也算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了.回家后,母亲看了我的作文鼓励我说:“这篇作文真不错,如果没有错字,再加上标点,一定是一篇佳作.”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甜滋滋的.“是吗?”父亲说,“我看看”我满怀信心的捧起我的作品,小心翼翼地交给了父亲.父亲看后严厉地说:“不怎么样,怎么一个标点也没有?而且又有很多,字也写得这么烂!”我听后伤心极了,地走进了我的卧室······那时,我决定了:以后一定要认真写作,多读点书,这样就一定会写出令父亲欣赏的作文,一定会让父亲的!现在,再看看我那时写的作文真是差极了,文不对题,真不像我写的.这下我才明白了:在中,需要和赞言,使自己鼓起勇气,扬起希望的风帆,.但也还需要有人指出自己的不足.学会理解,懂得感恩,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让我们在温柔的呼唤中成长! 3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大都来自父母,但是我来自父母的爱是:爸爸是严肃的爱,妈妈是鼓励的爱. 不久前,我考试得了九十一分.我回家一冲进家门就对妈妈喊:“妈妈,我考试考了九十一分.”妈妈说考的还不错,满脸微笑.我便问妈妈:“爸爸呢?”妈妈说: “ 爸爸在房里.”我想:“爸爸看了我的卷子后一定会表扬我的.”我迅速地跑进了,爸爸正在看电视.我立刻把试卷递给爸爸看,爸爸拿起卷子认真的读着.我迫不及待想听爸爸鼓励我的话.我的手放在后面,不停的动,我紧张极了.爸爸大概看了两分钟,可我却觉的爸爸读了两个小时.终于爸爸说话了:“这张卷子这么简单居然只考了九十一分,而且我发现被扣掉的九分全是因为粗心大意,如果你认真进行了检查肯定会得满分!”我听了这番话我的心都酸了,爸爸怎么能这么说呢?应该要鼓励我才对啊!我顿时两眼泪花的跑出房间,豆大的泪水从我的脸上落了下来.我跑进了我的房间,跳上了自己的床大哭起来.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在把卷子给爸爸看了,因为我觉的爸爸已经不喜欢我了.但是从那以后我的学习更专心更仔细了,考试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和父母沟通,理解他(她)们. 4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大都来自父母.但是我来自父母的爱,是.爸爸的爱是严肃的,是鼓励的.我就是在这两种爱中慢慢成长的. 几年前,我考试得了100分.我回家一冲进门就搂着妈妈,大喊:“妈妈,我考试得了100分.”妈妈高兴得两眼眯成一条缝,合不拢嘴.我便问妈妈:“爸爸呢?”妈妈告诉我爸爸在房间.我想:爸爸知道后一定会表扬我,替我高兴的.我一个箭步冲进房间,爸爸正在写东西.我爸爸是一个体育教师.我立刻把试卷递给爸爸看,爸爸拿起试卷.我迫不及待想听到爸爸夸奖我的话.我的手放在背后,不停地在动.我非常紧张,我甚至在.爸爸大慨只看了两分钟,但是我却觉得爸爸已经看了整整一个小时.终于,爸爸说话了:“这只是试卷太容易了,才考到100分.你只是好运,要能每一次都拿高分,才证明你不是靠运气.”我听了这番话,我的心都寒了.爸爸怎么能这样说呢?我不是靠运气的,我是靠我平时的努力学习才能考到高分的.我顿时两眼泪花,豆大的泪水从我的脸上滚落下来.我哭着走出房间,扑向妈妈的怀里大哭起来.从那以后,我就没有把试卷给爸爸看,因为我觉得爸爸已经不喜欢我了. 直至过了几个月后,我又鼓起勇气把分数不理想的试卷递给爸爸.但是爸爸并没有骂我,而我的心却比被人骂更加难受.。
3. 爱的表现形式
幼时的我在父母的怀里,少年的我在父母的心里,远行的我在父母的梦里,我永远也离不开父母的视线。
我经常会对着衣橱发呆,一个小小的衣橱居然有母亲亲手织成的六件毛衣,这不正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真实写照吗?这正不是母亲对女儿施爱的简单注脚吗?朴实的母亲,却从未在她的女儿面前炫耀过她的母爱。在母爱的滋润下,鸟语花香我拥有过,急风暴雨我经历过,现在的我已经不会轻易脆弱,也不再因时间的磨砺而失去棱角,也不再因一时的失意而气馁不振。
有时我也会啜泣不眠,但清晨必定擦干眼泪。因远方的母亲希望的是,我能够快乐地生活着,正是母亲的爱之召唤,才使我得以经常保持快乐。
我的比较容易忘却悲伤的性格,也受到父亲的影响。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难处,父亲都会宽慰我、保护我、支持我。
父亲的爱,虽然并不炽烈,但也时常悄悄震撼着我的心。有人认为,老是重复机械的动作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而父亲却把机械地照顾女儿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
比如寒假里,我的脚扭伤了,父亲每天都要把我从房间背到洗手间,从洗手间背到客厅,再从客厅背回房间。好几次,在父亲背负着我时,我注视着他的后脑勺,想像着他心里的微笑,那微笑不显山不露水,融化了我冰冻的心灵。
也许我们家的生活并不十分美好,但我的心灵是满足的。就这样,在父爱母爱的笼罩下,儿时那打着羊角辫的我,如今已长为大姑娘。
在过去的20年里,都是父母牵着我的手,走上人生的一程又一程。在今后的日子里,在今后的每一轮春夏秋冬里,我未必都会和父母时时牵手,但我一定会和父母一起在春天里孕育希冀,在仲夏里欣喜欢腾,在金秋里享受收获,又在暖冬里等待来年。
太阳每天升起落下,日出后和落日下的故事千千万万,那故事里,大多都是由父爱和母爱精心结构而成的。
4. 父母爱孩子的表现有哪些
第一件 临睡前给我一个吻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轻拍他们肩头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时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个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
这是数十名孩子表示想要的爱的方式。专家建议:中国是一个讲究深沉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们需要家长把爱说出来做出来。
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又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爱,作为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尽量享受完整的爱。第二件 尊重我的个人形象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靓妹都是现在的家长们很愿意做的一件事,至于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家长给自己设计的“包装”就不管了。
有些家长总是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有些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当众对孩子进行表扬,有调查显示有80%以上的孩子对家长的这些行为表示不满。孩子也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专家建议:给你的孩子适合他们年龄的打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然后说一声:“做得好!”在外人面前,如实地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件 尊重我的隐私把孩子的秘密当做笑话对别人讲,家长们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通常不能给予适当而及时的称赞,而对孩子的错误,总是不分场合地过分指责和嘲笑。
专家建议: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其尊重培养出来的。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
尊重他的个性,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多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第四件 爸爸妈妈给我当榜样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父母品性行为都很好,孩子打心里赞赏想模仿。
专家建议:家长应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把你自己当成一个好榜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第五件 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些教育却不能是生硬的。
专家建议:你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对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对待。
5. 父母如何表达我们的爱
提供下面几个我们在治疗室里常教导父母的方法,希望对大家能有些启发和帮助:
1.和孩子一起讨论“爱的表现”
这些问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答案,更重要的是因此而展开对话和讨论,并且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往往,一个半大不小孩子的回答会让我们惊讶得思考好久,也让我们在他们的童言童语中,知道我们的爱是否已经顺利的被接收、被悦纳,并且足以织成安全而密实的保护网去护卫着他。
2.“爱”是精神层次的温暖,而不仅仅只是生理层次的舒适
很多社会学家对中国独生子女的情商能力充满了担忧,大家都很担心独生子女在父母微不至的呵护下,会变得不堪一击。事实也证明这些社会学家的担心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有许多孩子已经表现出无法忍受挫折的情绪症状。但是吊诡的是,这些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却没有表现出在爱的氛围下成长所该有的自信,他们反而更被不自信和不安全感所困扰。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这个问题也许就出在“不尽完整的”爱的表达上。
可惜的是,这个偏颇,会让孩子误以为爸爸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是和他的成就成正比的,他因此害怕,如果他考得不好就不再被父母疼爱。如果连续几次他真的没有考好,或下次又没有如愿选上班干部,他可能就因孤独而先放弃了自己,因为反正爸爸妈妈已经不会再爱他了。除此之外,孩子若在长期缺乏柔软润泽的环境下长大,也会长成缺乏温柔、过度防卫、一味讨好取悦别人,和不够自信的人格特质。 3.爱是积极的动力
而不是消极的阻碍
在商场里、游乐园里、街心公园里,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孩子伸手摸摸凹凸不平的墙面,妈妈大喊:“别摸,有细菌!”;孩子爬上栏杆,妈妈大喊:“快下来,别磕着了!”;孩子研究地上的小草,妈妈大喊:“站起来,脏!”。孩子于是体会不到物体表面触觉的不同;锻练不了四肢肌肉的平衡发展;观察不到新芽冒出泥土的奇妙历程。只因为我们太爱孩子,太害怕他受伤害,所以我们用爱圈住了他可能的发展,也用爱阻碍了需要他自己去独立完成的探索。
最初,我们还会为自己的爱做辩护,但慢慢的,我们不再说话,只是用微笑面对质疑,因为我们心里明白,我们选择了一个让自己寂寞、但却放手让孩子成长的方式来爱他,而他,也因为心里满载着父母的爱和信任,展翅高飞,成为今天如此优秀的年轻人。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所有的父母都因为爱而把孩子送到远方,这毕竟牵涉到复杂的现实条件和孩子本身所具有的人格特质。但我想强调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饱满的爱,却成为孩子喘不过气来的桎梏,或成为阻碍孩子前进的脚步。好几次,我在面对焦虑的妈妈向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独立时,我会小心的问:是他不愿意独立,还是你不愿意放手让他独立? 4.别用爱来合理化我们的一切行为
不止一次,我在学校的辅导室里听见妈妈啜泣着对孩子说:“妈妈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呀!”;“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啊!”;“妈妈为了你什么苦都能吃!”。而我看着满脸木然的孩子的脸,知道他心里正在呐喊:“别为我了,妈妈!求求你放过我,我受不了啦!”。而有些时候,我们对孩子的爱也像恋人一样变得十分占有和失去理性。可是不同的是,恋人可以因为被爱窒息而拂袖离去,孩子却不能在被爱窒息之后,拂袖离开父母。
所以,成天被父母,通常是妈妈的爱,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孩子只有选择逃亡,逃到自己的小小心灵城堡里,获得暂时的喘息。
6. 作文“这是爱的表现”
这也是一种爱?我曾经无数次的怀疑过,因为这种爱实在无法令我信服,还有我的常识告诉我,爱是父母对我的叮嘱,爱是父母对我的关心,爱是同伴对我的分享……并没有这种爱。但是我在成长中不料遇到了一件事,让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爱,而且还是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爱。
那天下午,阳光无情的照射着大地,使得我觉得仿佛置身于烤炉之中,于是我环顾四周发现妈妈不在家,便想起正在我家玩电脑的哥哥,不由得想:妈妈不在家,今天的二课堂可以不去了。我去哥哥那,让哥哥教我玩电脑吧。想了之后便付出行动,我像离弦的箭飞奔到书房,用我的苦肉计和我那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哥哥,之后便与哥哥一同玩起电脑。不知不觉过了1小时,只听门被打开了,妈妈回来了。瞬间我的心跳到了极限,做了一翻心里斗争后得出反正课已经在上了,应该没什么大不了想到这我又进入电脑海洋。妈妈做了一次休整后像想起了哥哥便走进书房,出乎她预料,我也在,于是便将哥哥叫走,拿起鸡毛掸子奔我而来。我见状吓的腿脚发软,不过经过我大脑的思考编了一个理由向妈妈说,我不去的原因是天太热,头又疼所以没去。可妈妈反问我头疼为什么还看电脑,这我答不上来,妈妈便知道我是在撒谎,跟着便抽了起来,让我嚎啕大哭起来,我见妈妈抽我,便跑走了。到了晚上我走投无路,厚着脸皮回到家,只见妈妈拿着碘酒给我擦药并对我说:“儿子对不起我那时气过头了,没打疼你吧!我那时也是恨铁不成钢才打的你,别记在心上。”霎时,我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发奋图强,快快长大来孝敬父母,尽量不让父母为我操劳受苦。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父母打我们是为了让我门更加容易理解这是错误的,在打的之中也包含了父母对我们的寄托,想让我们快点成才。因此这也是一种爱,并且是最伟大的爱!
7. 怎么样是对孩子溺爱的表现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
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
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
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 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剥夺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
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 ”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以上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对孩子爱的表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