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登山 日语读音
日 复文:登 山、山 登り仮 名:と ざん、やま のぼり罗马字:to zann、yama nobori中 文:登 山、登 山ーー制ーーーーーーー例子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家族连2113れで 登山する (带着家人一起登山)山登り に兴味のある人 (对于登山感兴趣的人5261) -----------------------------------------------------------日 文:<1> 20日、4102 <2> 天 気、<3> 化 粧 <4>上 手仮 名:<1> にじゅう にち1653、はつか <2> てん き <3> け しょう <4> じょう ず罗马字:<1> nijyu niti、hatuka <2> ten ki <3> ke syou <4> jyou zu中 文:<1> 20天、20日 <2> 天 气 <3> 化 妆 <4>出色。
2. 上山的上的拼音
上 拼 音 shàng shǎng 部 首 一 笔 画 3 五 行 金五 笔 HHGG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àng ]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
~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
~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等。
~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山。~车。
~升。 5.去,到:~街。
6.向前进:冲~去。 7.增加:~水。
8.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涂:~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
~班。 11.拧紧发条:~弦。
12.登载,记:~账。 13.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
桌~。组织~。
14.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
选~代表。 15.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
16.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3. 登山的诗怎么写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欲渡黄河冰塞川,经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登山》许棠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 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6.《登山》李涉
终日昔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
7.《登山》袁枚(清)
焚香扫地待诗成, 一笑登山依杖行.
爱替青天管闲事, 今朝几多白云生.
8.《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 登山阅读答案
1、根据句意,读拼音写汉字。(4分)
我第一次登山,爬到山顶,见到的是深 hè( )、冰雪、天空,头顶宏大liáo( )廓的天宇,面对无yín( )的视野,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miǎo( )小。
2、文中第一段“一个人”与“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带序号的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真实景物?哪些是作者产生的联想?请把句子序号写在下面。(2分)
真实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感情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上山顶,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惧怕”与“欢呼”两个词矛盾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末尾,作者说他“完全懂得了浮云的美和忧伤”,请你说说,浮云的“美”和“忧伤”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有过登山的感受吗?登上山巅,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请把它写下来吧。(100字左右)(3分)
1、壑 寥 垠 渺 2、“我”
3、①④;②③⑤ 4、惊讶、惧怕、欢呼、颤动
5、不矛盾,“惧怕”的是渗入心里的寥廓,“欢呼”的是看到如此宏大的世界。
6、山外有山,我有闭塞的山镇里渴望走出大山,把世界看个真切。
7、“美”和“忧伤”指的是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
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