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兴”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兴”字的繁体字写法如下: 兴的基本解释: 兴[xīng] 1. 举办,发动 :百废待兴。
2. 起来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 :新兴。 5. 准许 :不兴胡闹。
6. 或许 :兴许。 7. 姓。
兴[xìng]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 :兴高采烈。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兴,起也。
从舁,从同。同力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兴,众人合力举起。字形采用“舁、同”会义。
同,表示大家同心合力。 相关词汇解释: 1、高兴[ gāo xìng ] 解释:愉快而兴奋。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我知道您为什么老不高兴,就是为二姑娘的婚事。” 2、兴致[ xìng zhì ] 解释:兴趣。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期刊﹞索性暂时不出,待大家有兴致做的时候再说。” 3、尽兴[ jìn xìng ] 解释:兴趣得到充分满足。
巴金 《忆》:“我们整天尽兴地笑乐,我们也希望别人能够笑乐。” 4、即兴[ jí xìng ] 解释:事先毫无准备,仅就当时的感受创作、表演或演讲的。
姜妙香 《追怀往事》:“我们在演出之前并没有计划这样改动,是 兰芳 在台上即兴的创造。” 5、兴趣[ xìng qù ] 解释: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
** 《的按语》十七:“这是一个很有兴趣的故事。”。
2. 氏的繁体字怎么写
拼 音
shì zhī
部 首 氏
笔 画 4
五 行 金
五 笔 QAV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ì ]
1.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太史~。摄~表。
[ zhī ]
1.〔阏(yān)~〕见“阏”。
2.〔月~〕见“月”。
相关组词
摄氏 姓氏 氏族 人氏 月氏 名氏 异氏 西氏 龢氏 赤氏周氏 保氏 门氏 筮氏
百科释义
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后来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
3. 姓钟的钟字繁体怎么写,多少画
一、钟字繁体字是钟,钟笔画是20画,写法如下:
二、释义:
1、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
2、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挂钟。座钟。闹钟。
3、指钟点、时间:六点钟。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钟。
4、(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
5、姓。
6、同“盅”。
三、相关组词:
时钟、钟表、闹钟、钟爱、钟馗、电钟、龙钟、钟情、台钟、洪钟、钟楼、丧钟、酒钟、钟头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古人贵族或官宦人家由小盲奴侍击的金属报时器,以杵撞击时发出有穿透力的宏亮的“咚咚”声。
文言版《说文解字》:钟,乐钟也。秋分之音,物穜成。从金,童声。古者垂作钟。銿,钟或从甬。
白话版《说文解字》:钟,乐钟。代表秋分时节的音律,秋分时物种成熟。字形采用“金”作边旁,采用“童”作声旁。古昔时代一个叫垂的智者创造了钟。“銿”,有的“钟”采用“甬”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钟楼[zhōng lóu]
旧时城市中设置大钟的楼,楼内按时敲钟报告时辰。
2、酒钟[jiǔ zhōng]
同“酒盅”。
3、警钟[jǐng zhōng]
报告发生意外或遇到危险的钟,多用于比喻:这次火灾给那些麻痹大意的人敲了~。
4、摆钟[bǎi zhōng]
时钟的一种,用钟摆控制其他机件,使钟走得快慢均匀,一般能报时。
5、塔钟[tǎ zhōng]
装在高大建筑物顶上的大型时钟。
4. 将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将字的繁体字:
一、将的读音:jiāng,jiàng
二、汉字释义:
[ jiāng ]
1.快要。
2.带领,扶助。
3.拿,持。
4.把。
5.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6.用言语刺激。
7.保养。
8.兽类生子。
9.顺从。
10.又,且。
11.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
12.刚,刚刚。
13.姓。
[ jiàng ]
1.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
2.统率,指挥。
[ qiāng ]
愿,请。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部首:寸
五、相关词组:
出将、将具、将养、手将、将将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竖折/竖弯、竖、横、撇、撇、横撇/横钩、点、点、横、竖钩、点
二、词语释义:
1、出将
出外为统兵的将帅。
2、将具
复姓。
3、将养
休养身体。侍奉赡养。
4、手将
供差遣的小将。
5、将将
刚刚;刚好。
5. “是”字 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是”是简繁同体,所以繁体字也是:是 二、是的释义: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
自以为~。实事求~。
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4、“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5、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
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三、组词: 要是 总是 是非 可是 不是 但是 就是 只是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 是,直也。
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
2、白话版《说文解字》: 是,正、直。字形由“日、正”会义。
所有与是相关的字,都采用“是”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要是 [ yào shi ] 如果;如果是:~你想参加,我可以当介绍人。
这事~他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别人,事情恐怕就办不成了。
引证:巴金 《家》四:“要是大小姐还在的话,那么还有个关心我的人。” 2、是非 [ shì fēi ] 正确的和错误的:明辨~。
引证: 老舍 《四世同堂》六五:“好家伙,再招出一场是非来,我非死在狱里不可!” 3、但是 [ dàn shì ] 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他想睡一会儿,~睡不着。他虽然已经七十多了,~人仍然很健旺。
4、若是 [ ruò shì ] 如果;如果是:他~不来,咱们就找他去。 引证: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书店股东若是商人,其弊在胡涂,若是智识者,又苦于太精明,这两者都于进行有损。”
5、是否 [ shì fǒu ] 是不是:他~能来,还不一定。 引证:刘半农 《敲冰》诗:“请问人间:是否人人都有喝到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