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仿写作文怎么写
感恩父母
同学们,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时候,我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刚刚过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岁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
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乐!!!!
(不好意思啊!只能有这一篇了)!
2. 怎样仿写句子
要学会仿写句子,首先必须仔细研究原句,也就是要求你去仿写的那个句子,再弄清楚它的基本机构之后就可以模仿它的样子进行再造句了。
例如:太阳很晒,路上的行人很少。这是一个表因果的句子,再弄清楚这个结构之后呢你就可以再设想生活中其他表示因果的关系。
例如:西瓜很甜,买瓜的顾客很多。
再比如一些复杂的句子就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次进行作业了。象这些复杂的句子可以分部分进行仿照。
在仿造句子的时候,最好是字数一致,成分相当。
3. 仿写有什么技巧
仿写是什么 仿照例子写句子仿写的重点 1.文章的手法,像修辞手法等。
2.词性要相当。 例、仿写句子: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 仿写: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盘莫测的棋,生活是一场自己的戏.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曲心灵的歌,生活是一扇未知的门.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列远行的车,生活是一杯自酿的酒. 一盘,一曲,一列……——量词 莫测的棋,心灵的歌,远行的车……——(形容词或名词)的(名词)[编辑本段]练习 1.在横线上续写一句,前后句式、意思、修辞手法要保持一致: 没有一本书的家庭,是一个没有花的花园,是一个没有鸟的树林,是 。
2.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续写一个句子: 书籍,是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迷宫;书籍, 。 3.仿照下面的格式,在横线上续写两句: 多自豪,如同厨师夸赞精美的菜肴,建筑家夸赞高耸的楼房,母亲夸赞怀中的娇儿, , 。
4.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的形式 ,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 (2) 5.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细小的石子,虽不起眼,却能铺出千里路;平凡的努 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是一个没有鱼的池塘。
2.书籍,是一把金梭,它能帮助我们织出智慧的彩锦。 3.老师夸赞优秀的学生、音乐家夸赞动听的乐曲。
4.(1)矿石,如果害怕焚烧,那它永远不能成钢。(2)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 3 )士兵,如果害怕打仗,那他永远不能成为将军! 5. 轻柔的雨丝,虽不惊人,却能滴穿巨石。涓涓细流,虽微不足道,却能汇聚成江河大川。
6. 青春无语,却焕发出活力,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春雨无语,却滋润着大地。[编辑本段]例句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自的清纯。
丛林的小花,你何必与大树比高低呢?你自有你的芬芳。 溪边的小草,你何必与繁花比艳丽呢?你自有自的坚韧。
书是火花,能点燃心中之火; 书是雨滴,能滋润荒凉之漠; 书是信仰,能领导教徒之心; 书是相机,能记录万年至史; 书是阳光,能照亮人生之路。
4. 好段仿写,急求
1原文:摘抄原文: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白洋淀》仿写:清晨,我从图书馆的落地窗里,凝望着这似真似幻的小花园,花园里的鸢尾花也像浮在天空上,而且是振翅欲飞的样子。到这样清晨,花园里才有露珠滚动和摇曳的身影,白天它们是悄悄散在天空里无影无踪了。
竹子还是那么直直地生长着,脊梁好像天生不会弯曲。2选自《席慕容经典作品》之桐花摘抄原文: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一场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
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笔端——在人类任何一段美丽的记载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下午,这样的一季初夏。仿写:这样的一个飞满了柳絮的清晨,总觉得曾记相逢,总觉得是一个能够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场景。
可以放进唐诗,可以放进宋词,可以放进浪漫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乡村音乐的音符——在人类任何一段瑰丽的文化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清晨,这样的一季初春。3原文: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摘自张爱玲《秋雨》仿写:雪,像洁白光滑的纸片,纷飞成一条薄薄的纱,蒙住了整个冬的世界。天也是白白的,像崭新的房间里刚刷上的白墙。
那天边若隐若现的银色的月亮,就像白墙上淡淡的印记。4原句: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奏成了黄昏。
——《听听那冷雨》仿写:雪天的房屋,闪耀柔和的冰光,白而晶莹,天晴则闪光,阴雨则温柔,对于眼睛,是一种优雅的享受。至于雪落在层层千针的松上,自上而下,薄薄厚厚薄薄,携着一丝丝的雪片沿树干与针叶簌簌落下,各种大雪花与细雪交叠成画,谁的狼毫笔在挥洒山水。
“下雪了”,美丽的冬姑娘来了,她洁白的舞鞋在大地旋转着无数的探戈啊华尔兹,把清晨一下舞成了黑夜。5原句: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山中访友》仿写:走进这片向日葵花地,蜻蜓呼唤我的名字,蝴蝶带我一起翩翩起舞。每一棵向日葵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灿烂,每一朵向日葵都在看着我。
我走到一棵向日葵旁,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向日葵。6原文:品味自然,便是品味那份旷远辽阔之美。
记得有一次随外婆去天台华顶山游玩,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驶向山顶。透过车窗往外看,我见到了一幅美妙的景象:绿色的山峦层层叠叠,云朵在山腰间缭绕,山上长满了奇形怪状的松柏,郁郁葱葱。
山脚处还有一股清泉,水流潺潺,令人浮想联翩,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此时此刻,纷纷扰扰的俗事与杂念都离我而去,只剩下一幅永远也品不完的山水画在眼前浮动,令人心旷神怡。
——《品味自然》仿写:品味自然,便是品味那份优雅安宁之美。记得有一次去图书馆还书,独自一人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慢慢走着。
偶然一抬头,我见到了一幅迷人的景象:密密的枝叶遮盖了天空,光影在叶缝里跳跃,左边是一丛别致的竹林,在风中飒飒作响。右边却是一片紫色的鸢尾花,花香四溢,让人流连往返,真有一种“误入仙境”之感。
此时此刻,滚滚红尘的喧嚣与尘烟都离我而去,只剩下我徜徉在这一片虚无缥缈的仙境,让我久久回不过神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5. 关于仿写的一些句子的题,初三的
仿写句子的主要形式إ句子的仿写实际上是依据所给模型(诸如句式特点、句子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等)进行造句,要求一定要知识宽泛,想象空间开阔,文笔华丽,才能较好地解答此类题目。
إ主要内容:①对联;②仿词;③仿短语;④句式变换;⑤句子扩缩。إ实质:依相关句式,依相同修辞锤炼,在特定语境中完成。
其意义上要密切关联,内容和形式要符合题意。إؤ考试指点إ仿写题是近年来大量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要求学生参照提供的条件模仿写作。
它既能灵活考查学生多个知识点,更能便捷地考查学生的迁移、创造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新题型。做仿写题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1.结构一致。
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气的一致,还包括句子之间的一致。ة2.话ت题一致。
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3.修辞一致。
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4.格调一致。
仿写句子不仅要求正确掌握基本的语言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例句的立意一般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有一定的神韵趣味,仿句的格调应该与其保持一致。
إ“联想”题也是近年中考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与仿写一样要求能力层次比较高。它们都设置了具体的语境,看起来是“写句”(或写出启示、写出联想),实质是有读有写,先读后写,读写结合。
仿写题有填空式仿写、续写式仿写以及扩写式仿写。“联想”题的题型以表述型为主。
إ【例1】(2006江苏徐州)徐州电视台拟推出一档反映徐州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栏目“话说徐州”,分若干期播出。请利用下面提供的古人咏徐州诗句中的景点或人物,仿照示例,拟定第三期节目的标题。
إ当年放鹤人何处?胜地尚传项王名。苏堤南北一行柳,黄河襟带古今情。
إ万顷碧波荡楚韵,九里烟云接汉营。回首云龙霜色动,戏马台前尽秋声。
إ第一期:放鹤亭内,领略苏轼(东坡)豪放情怀إ第二期:九里山巅,追忆历代兵家争雄إ第三期: إ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题。首先要分析语言材料,然后抓住例句的结构特点进行仿写,要有景点或人物,特点突出,句式相似,意思协调即可。
إ答案示例:(1)戏马台前,遥想项羽(项王)英雄风采إ(2)云龙湖畔,感受千年汉韵楚风إ【例2】(2006湖北荆州)品析句式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续写一个句子。إ如同赞美每一个温馨的早晨,我赞美太阳递给我的第一缕晨曦。
借助晨曦,我看见庄严上升的国旗,看见大海激动的波涛, 。我要给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以衷心的祝福:早安,中国。
解析:本题是定格式的续写题,仿句要做到语言通顺、用词恰当、简洁明确。إ答案示例:看见草原奔驰的骏马إ【例3】(2006四川乐山)仿照下面例句的形式,在横线上再续写一个句式相同、字数相等的句子。
例句:不是每一条江河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إ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إ仿句: , 。إ解析:仿写此题首先要审清题意,然后再仔细揣摩例句的内容和写法。
إ答案示例:不是每一个青年都能成才,不上进的便成了平庸。(或:不是每一棵树苗都能成材,不成长的便成了枯枝。)
历年真题1.(2006浙江温州)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ؤ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ؤ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ؤ删改后的下联: 参考答案: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ؤ解析:此题以对联的形式进行仿写,又考查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要求句式整齐,用词相对。2.(2006浙江宁波)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ؤ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إ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إ , ? 。答案示例: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或: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ؤ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题。
一要注意句式,二要注意内容上的关联。3.(2006江苏南京)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ؤ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ؤ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ؤ你将下联改为: 参考答案: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ؤ解析:本题以对联的形式进行仿写,要求句式整齐,用词相对。4.(2006广东江门)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
ؤ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ؤ仿写:结识古仁人, 参考答案:我慨叹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悲壮。
ؤ解析:此题综合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仿写的技巧,而且能熟练记忆一定数量的名人名言。
5.(2006浙江绍兴)读下面两首小诗,按要求答题。ؤ (一) (二)墙角的花!ؤ 空中的鸟!你孤芳自赏时, 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ؤ天地便小了。
你自有你。
6. 如何仿写作文
仿写型作文 壹.定义:仿写在古文中叫做摹拟。
所谓摹拟作文,就是选取一篇古人的名作,研究其中布局构思、修饰、神韵等等技巧,然后仿照此文,作一篇文章。仿写是根据一篇或一段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立意方法等,按题目要求,进行临摹、模拟的一种写作方式。
贰.目的:本节让之目的在透过认识仿写的特点,了解仿写的种类,掌握仿写的要领,通过仿写训练,以提高写作水准。仿写不是生搬硬套,是自我消化后得心应手的运用。
范文只是例子,从中受到启迪,得到点化,最终走向创新,画出自己的葫芦,这才是目的。 参.理论:自古至今诸多文人,有极端重视摹拟者,如果某人的文章中,有一句话不像古人,就斥责为野狐恶道;有极端反对摹拟的人,认为摹拟是扼杀文学生命的凶手;此外有一些采取中庸之道的文人。
真可以说得上是各家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每一种理论的兴起并盛行,必定有它的理由,只可惜的是后代往往走火入魔,以致引得众多人们的忿怒,但是这个理论的本身并没有错误。
我们只需将它拉回正途,不再钻牛角尖,不再走火入魔。 我们知道,学习书法有描红、映摹、移临、对临和背临等临帖的方法。
如果初学书法的人不从临摹入手,自己一开始就独创,那麽他的书法一定学不好。当然临摹是有缺点的,一直临摹的人必定无法在书法上有登峰造极的一天。
在数学上也是如此,如果老师不教一些基本的数学观念,不在黑板上,做一些题目以为示范;不出一些题目为作业,并加以批改指示;在考试时,不出些题目以测验程度,学生能学会吗?其中老师作一遍,学生回家再作一遍,在作文上就叫做摹拟。 初学摄影的人要先看看名家的作品,明白其中的技巧,然后依样画葫芦一番,久而久之,才会自己创作出颇有境界的好文章。
在美术的学习上也一样。 同样的,若写文章不从临摹古文名作入手,也必定无法体会古代大家的宗庙之美和百官之富。
试看古代大家扬雄取法易经、论语和尔雅,而作太玄、法言和方言。韩愈、欧阳修、苏轼等,没有一位不熟读古文,拟摹古文,以致融会贯通,再创新发朗,自成一家。
因此摹拟应该是很重要的方法。 摹拟是学习文章的一项方法,但是摹拟文章是十分辛苦的。
学生也许会排斥它,因为以前是「我手写我口」,把自己想的写出,这是多麽简单的事,但是如今要受古文的章法控制,不能为所欲为,写所欲写。在避难趋易的心理因素下,自然会排斥它。
又有古人反对摹拟的意见可资运用,那自然更有理由地全力排斥了。我们应该了解摹拟的价值,以做答辩的妙方,并且要劝这些弱者,勇敢地面对现实,而不可以逃避困难。
肆.原则:(1)模仿的是形式和方法,感受和理解是自己的,因此要立自己的意,说自己的话;(2)模仿要有针对性,注意模仿那些对自已有启发的东西;(3)模仿要循序渐进,点面结合。 伍.方法:摹拟既然有其必要性,也有极大的缺失。
我们应该如何去行,才能使文章进步,而不致於走火入魔呢?前面提到书法的临帖,有描红、映摹、移临、对临和背临等。文章的摹拟也有死拟和活拟的方法。
初学作文的人用词不丰,思路阻塞,资料不足,可以死拟一些粗浅的文章。等到将来学识增长,就可以摹拟一些高水准的作品。
在初摹拟的时侯,能够全然相似,自然很好。如果没有办法全然相似,自然不必特意地削足适履。
削足适履是因摹拟而害意,那就是走火入魔的行为。古人摹拟文章甚至有舍弃当代的文词不用,偏偏要选用古代的文词的现象,凡是执意用古代文词,官制、地名等等,不用现代的,那也是走火入魔的行为。
至於学习的功力高了,就可以摹拟其中的风格、气势、神理和意境等抽象的高明法则。到了更高的层次,那就到自创一格的地步,如果不能自创,永远只求极像古文而已,那麽将难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就好像蜜蜂采花酿蜜,蜜中看不见花;又好像酿稻做酒,当酒造成之后,糟必须除去。
韩愈学孟子的文章技巧,但是韩愈的文章中,已经看不出孟子;又如欧阳修学韩愈的文章,但是欧文中看不见韩文,这是脱胎换骨。如果后代的文人学习古文,却不能脱胎换骨,中国的文坛必定不会有如今的大进步,因此如果一生永远都只是摹拟,不会创新,那也是走火入魔的现象。
在摹拟前,应该把预备摹拟的文章,彻底地分析清楚,如果没有这一种功力,就应该查阅古今分析评论的意见,或者请教了解章法和修饰的人,否则必定无法摹拟得很恰当。此外尚需充份收集写作资料,如此才能运用自如。
摹拟是作文不可以缺少的过程,初学时宜摹拟,学到了相当的层次,仍然要摹拟,那才会有更高深地领悟,正如有一些擅长书法的高手,也常常摹临。所以我们千万不可以忽视它的价值。
陆.分类:包含结构的仿写、表现手法的仿写、语言的仿写、立意的仿写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