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提增值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原发布者:天涯教育
计提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应该怎样做
增值税会计分录是日常经济活动中经常会涉及的,那幺怎样做会计分录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计提增值税的会计分录要怎样做,仅供大家参考。 当月计提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做账方法当月增值税销项、进项、进项税额转出等全部入账后,如当月销项税额发生额+进项税额转出发生额大于进项税额余额(期初未抵扣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则应作如下分录将其结转: 假设当月发生销项税额10万元,当月发生进项税额7万元,期初未抵扣进项税额1.5万元,进项税额转出0.5万元,则当月应转出应交增值税2万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0,0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0(7万+1.5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0,000.00 将本月应交增值税转至未交增值税中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0,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20,000.00 下月交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20,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0 如果当月销项税额发生额+进项税额转出发生额小于进项税额余额(期初未抵扣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则根据情况进行结转:
假设当月发生销项税额10万元,当月发生进项税额9万元,期初未抵扣进项税额3.5万元,进项税额转出0.5万元,则当月应将当月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2. 增值税怎么做会计分录
不管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交税的分录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计算增值税时有差别。
分录如下: 小规模纳税人支付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一般纳税人转出及支付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上缴增值税如何做好会计处理 (一)按月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平时,企业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多栏式明细账户中核算增值税业务;月末,结出借、贷方合计和差额(余额,下同)。 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借方差额,表示本月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应继续留在该账户借方,不再转出;若为贷方差额,表示本月应交增值税税额,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账户,转入“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的贷方。
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由于以一个月为纳税期限的企业不存在当月预缴当月税款的情况,月末也不会有多交情况。若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有借方余额,只能是当月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以后月份继续抵扣)。
(二)按日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纳税人按日(1、3、5、10、15日)缴纳增值税,则平时按核定纳税期纳税时,属预缴性质;月末,在核实上月应交增值税后,应于下月10日前清缴。 平时,企业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核算增值税业务。
其中,当月上交当月增值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月末,结出该账户借方、贷方合计和差额)。 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为贷方差额,表示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应转至“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的贷方,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为借方差额,由于月中有预缴税款的情况,故该借方差额不仅可能是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而且还可能包含了多交的部分。
多交税额是多少,尚未抵扣额又是多少,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当“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借方差额大于“已交税金”合计数时,表明当月已交税金全部为多交。同时,两者差额为本月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
[例2]某企业4月份“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资料,如下所示: 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进项税额2850,销项税额2550,已交税金1200,合计4050,合计2550,借1500,借方差额1500元中包括多交的1200元,税款和留待抵扣的300元,进项税额(2550-2850=-300),多交税额应从“转出多交增值税”账户转至“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尚未抵扣税额留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200结转后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借方余额300元。
2.当“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借方差额等于“已交税金”的合计数时,表明已交税金全部为多交。同时,本月无待抵扣进项税额。
[例3]某企业4月份“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资料,如下所示: 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进项税额2850,销项税额2850,已交税金1200,合计4050,合计2850,借1200,借方差额1200元,即为已交税金1200元或多交税金1200元。同时,当期销项税额2850元即为当期进项税额2850元,无待抵扣进项税额。
作会计分录同上。结转后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余额为零。
3.当“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借方差额小于“已交税金”的合计数时,表明已交税金中部分为应交税额、部分为多交税额,借方差额即是多交税额。 [例4]某企业4月份“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资料,如下所示: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进项税额2850,销项税额3000,已交税金1200,合计4050,合计3000,借1050,本月该企业已交税金1200元,其中应交150元(3000-2850=150),故多交1050元。
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05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1050 结转后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余额为零。 (三)实际上缴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当月预缴、上缴当月应交增值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2.月初结清上月应交增值税或上缴以前月份(年度)欠缴增值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3. 一般纳税人 本月交的增值税怎么写会计分录
这样: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500
贷:银行存款
或者是
正式一般纳税人分录
例:本月销项税额2000元,本月认证的进项税额1200元,上月留抵进项税额100元。
(1)本月认证进项税1200元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200
贷:银行存款等
(2)本月销项税额2000元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00
(3)本月应纳增值税:2000-1200-100=700元
转出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7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700
计提附加税费: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700*7%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700*3%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700*当地规定的税率
(5)结转本期损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6)缴纳税费: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贷:银行存款
注意:如果本月销项税额
4. 月末增值税 会计分录怎么写
原发布者:zh_1962
每月月末应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各项三级科目明细怎样结转? 答:1、一般纳税人上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如果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退回多缴的增值税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日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金——应支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3、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全——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增值税的月末结转总说明:一般情况下,月末时,“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在月末处理时的思路是: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反映的是“留抵”数,即留待以后月份抵顶销项的数额,不能用来抵扣以前月份未交的增值税,该明细科目期末无贷方余额,因为如果有贷方余额要借记“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该明细科目如果月末是借方余额,则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即表示留待以后月份抵扣销项的数额。②“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反映的是企业“欠交、多交”的数额,期末可能有借方、贷方余额,也可能是0。期末借方为多交的,贷方为欠交的,该科目一般是在缴税时或期末结转时才用。③“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当分别核算,不能混淆。具体作如下详细分
5. 计算本月应交增值税会计分录如何写
1、期末计提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实际缴纳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3、对于企业当期多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4、缴纳以前期间增值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在借方,代表企业多交的增值税,在贷方,表示应交未交的 增值税。
扩展资料:
为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进项转出、计提、交纳、退还等情况,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贷方设置分析项目,在借方分析栏内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等项目;在贷方分析栏内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项目。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账,将多缴税金从“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中分离出来,解决了多缴税额和未抵扣进项税额混为一谈的问题,使增值税的多缴、未缴、应纳、欠税、留抵等项目一目了然,为申报表的正确编制提供了条件。
“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已交税金”专栏,记录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多交的增值税额用红字登记。
“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
“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还需设“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分别记录一般纳税企业月终转出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
参考资料:应交增值税-百度百科
6. 办理增值税的分录该怎么写啊
增值税会计分录
1、“进项税额”的账务处理
借: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其他业务支出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
2、“已交税金”的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3“销项税额”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应付利润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4、“进项税额转出”的账务处理
借:处理财产损溢、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当月多交的增值税,
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