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肆的行书怎么写
“肆”的行书写法:
基本释义:
1.任意而行,不顾一切:~无忌惮。~行无忌。
2.铺子;商店:市~。酒~。
3.数目“四”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数词上是四的大写,如肆仟元整。作动词一般指放肆,肆虐。也可以作名词表示店铺。
相关组词
放肆 恣肆 肆意 肆虐
肆力 肆扰 大肆 肆行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一、肆恣
造句:青春就是这样吧,谨慎珍惜还是肆恣都一样,反正不管怎么度过,最终都会遗憾地明白,这段好时光,到底还是浪费了。
解释:放纵而不受约束。亦指诗文、言论等气势豪放。
二、肆断
造句:在没有查清事实真相以前,不能做出肆断的结论。
解释:犹武断。谓以权势任意决断曲直。
三、肆意
造句:多年来的肆意放贷将爱尔兰的银行业推到破产的边缘,迫使该国政府寻求紧急援助,由于政府将削减公共开支和增加税收,爱尔兰民众将面临数年的艰苦岁月.
解释: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攻击|~妄为。
四、肆虐
造句:委员会与其他机构或人士一道呼吁继续努力确保向所有人提供水、电以及环境卫生设施,并改进城市规划,以处理肆虐的慢性病问题。
解释: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五、肆行
造句:这种疾病可摧毁整个国家的社会基础,导致国家一贫如洗,动荡不安,绝不可听任其肆行无忌。
解释:任意妄为:~无忌|~劫掠。
2. 大写从壹到拾的草书怎么写
写法如下:
草书的写法:
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
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扩展资料
草书的划分:
广义的草书:
是指草写的书体。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文字不统一的远古时代,自然不会有统一规范的草书,那时出现的潦草的字,就属于广义的草书。
二是在文字统一后,在应急的情况下,或者是在起草文书稿件、记录他人谈话时,行笔快捷,笔画连带、省略,信手写的不规范的潦草的字,这种潦草的字很难用于交流,隔久了甚至连写字的人也难以识别,这种潦草的字就属于广义的草书。
草书:
为了便捷书写,经过漫长的约定俗成的过程,尤其是在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民间流行的草字的数量逐渐增多,写法逐渐统一,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终于产生了具有法度的草书,那便是章草,之后进一步发展成今草,狭意的草书就是指章草和今草。
自章草起草法就基本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草法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
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