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翘翘板还是跷跷板
严格意义上来说,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跷跷板”。
读音:qiāo qiāo bǎn
解释:跷跷板,一种多人(二人以上)参与的儿童玩具。坐在跷跷板上,一人坐一头,一个人上去,一个人下来。
它是一种儿童游戏用具。在狭长而厚的木板中间装上轴,然后架在支柱上,两人对坐两端,轮流用脚蹬地,使一端跷起,另一端下落,如此反复,游戏以取乐。
另外,在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时,当我们查“跷”字时,在下方的用法组词举例中,赫然写着三个大字“跷跷板”!而在“翘”字的条目下,确实没有“翘翘板”的。所以由此可知并没有翘翘板这个写法。
但其实在平时中,也有看到很多文章也有写“翘翘板“,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翘翘板读音也是qiāo qiāo bǎn,“翘”字是多音字,可以读qiáo或者qiào,毫无疑问,我们应该不会读qiáoqiáobǎn,读第二声的用法也确实不合适,一般是“抬起(头)”的意思,比如翘首。而qiào的意思是:(人体的一部分、物体的一头儿)向上仰起,在这个意思里,翘翘板的说法也对。
但是在我们手机拼音输入法时,当我们输入“qiaoqiaoban”的时候,会默认跳出“跷跷板”三字,往后翻,却没有“翘翘板”的固定搭配,由此也可以证明”跷跷板“的写法是默认的。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跷跷板“这个写法才是正确的。
如果在正式的考试中或者其他正式的场合,为避免错误,建议使用“跷跷板”。
扩展资料:
1、关于翘的反义字:垂
拼音:chuí
解释:垂,可意为东西一头挂下,传下去,传留后世,接近,快要等。
例如:垂直、垂线、永垂不朽等。
2、关于翘的成语:翘足而待
拼音:qiáo zú ér dài
解释:意思是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翻译:朝中大臣反叛,各诸侯国在外面造反,国家的灭亡,很快就到了。
例句:这个广告一打出去,货物供不应求的局面定可翘足而待。
2. 跷跷板能翘起一头大象吗
跷跷板其实是杠杆的一种。不过呢,因为两边一样长,也就是力臂相等,所以想要有上有下地玩起来,就要求两端的人体重相差不能太大,否则力矩不平衡,肯定是重的人下沉轻的人悬空啦!
如果你听过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的名言,你就会知道,杠杆是可以用在任何重量的物体上的,无论是大象还是坦克什么的;不过,如果人想和大象玩跷跷板,这个跷跷板的两端一定不能一样长,必须是大象那端短、人这端长,至于具体比例,和双方体重比相反,很好算的。
回到实际问题。如果你想和比你轻很多的小朋友玩跷跷板,是可以的,只不过需要一点技巧。比如,你可以蹬地把自己挑起来,对方就落下去了,然后由于你更重,你这一头自然下沉,你再蹬地,就又翘起来了。这样呢,因为你加入了外力(蹬地),就把原来的体重*长度的力矩上变成了(体重+外力)*长度的力矩,把不平衡变成了平衡,跷跷板就可以玩啦!
不过呢,这样你会很累的,我还是建议你找个体重和你差不多的小伙伴来玩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3. 玩跷跷板看图写话
星期天,小明小刚和小华去公园玩。
在游乐场,晓明发现了一个跷跷板。于是,他强迫小刚和小华陪他玩。小刚和小华没办法,就同意了。小刚和小明刚做好,原本平平的翘翘板一下子偏向了小明。小刚一下子就翘了起来。小刚见势不妙,赶忙叫来小华,和他团结抗敌。谁知跷跷板还是斜在晓明那边。
下了跷跷板,晓明心里乐开了花!小刚开玩笑说:“小明,你该减肥了。”晓明听了,就给了他一巴掌。说:“难道你想得冠军吗?”小刚说:“这样对你有好处。!”
我想,小明减肥是对的。这样,他才能完成各项体育项目的达标。我们也要多吃蔬菜,多喝水,少吃高热量食品,我们才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