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妹字草书怎么写
妹 孙过庭草书:
妹 章草写法:
2. 妹字 行书怎么写
一、妹的行书写法:
二、妹的释义:
1、妹妹,称同父母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姐~。小~。
2、称比自己年纪小的同辈女性:表~。
3、年轻女子;女孩子:打工~。农家~。
三、组词:
老妹、令妹、母妹、贤妹、妹丈
一妹、女妹、姑妹、堂妹、学妹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妹,女弟也。从女,未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妹,同一父母的女孩中比自己年纪小的。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未”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细妹[xì mèi]
语词。指小妹。细小里两个字意思相同。2、动画形象。
2、妹仔[mèi zǎi]
丫头、丫环的意思。
3、妹陀[mèi tuó]
湖南长株潭方言,是一个口语化的语词,指“女孩子”的意思。
4、妹弟[mèi dì]
在部分地区一般指妹妹的丈夫(妹夫),或与自己关系非常好的妹妹的丈夫。
5、太妹[tài mèi]
是对街上浪荡的未成年少女的统称。
3. 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是什么意思
1、语句出自《妹至帖》。
2、作品内容:
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
3、注释
①妹至羸,情地难遣:“羸”,(因病)衰弱,《国语·周语》:“此羸者阳也。”注:“弱也。”“情地”:处境,置身之地。
②须旦夕营视之:“营视”:看顾,照看。
4、翻译:
妹妹身体很虚弱,住的地方行动不便,说起来让人担忧,每天早晚都要探视她。
5、作品赏析
此帖书风畅达、圆劲。
由于是《妹至帖》草书,线条的中部运动较快,与行草和行书书作品《丧乱帖》、《频有哀祸帖》等帖不同,由于草书和行草书的结体和速度不同,行书和行草作品更注重点画中实。例如,《妹至帖》发笔处除“情”字外,多露锋圆势反手写成,不似《丧乱帖》等帖那样方圆变化多端。收笔处多回旋变正手,如“至、情、地、遣、言、所、旦”等字,而这种变化在《频有哀祸帖》仅两处,计有“悲、增”二字;《孔侍中帖》(含《忧悬帖》)稍多,计“九、旦、想、能、忘”五字。
同为草书,《妹至帖》与刻帖《十七帖》草书诸帖相比,许多字的写法和笔法相合之处较多,如“难”字的起笔与《朱处仁帖》“遂”字的起笔相似,“言”的笔势与《天鼠膏帖》“膏”字相同;“妹”字的结体与《胡母帖》的“妹”字一致;“旦”字欹侧变化亦与《旦夕帖》(《都邑帖》)同。
6、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初任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绍兴)。王羲之出身于建康乌衣巷显赫的王家,是王导之侄。曾与谢安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来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体。王羲之的正书、行书为古今之冠,人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行书以《兰亭序》为代表作,草书以《初月帖》、《十七帖》,正书以《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4. 请问"福""两个字用行书和草书是怎么写的啊
1)【福】字德彪钢笔行书写法
2)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3)【福】字钟齐流江硬笔草体写法
4)草书的特点:
草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