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蚕的日记怎么写
4月5日 星期六 阴
今天爸爸帮我从街上买了几十只蚕,说要我写观察日记。我拿来装蚕宝宝的盒子,我怕他们拉屎,所以特
意在里面放了些纸,这样既卫生有可以随时保持盒子的清洁了,真是一物两用。盒子里的蚕宝宝用他那饥不择食的嘴,不停的吃着美味的桑叶,好像永远吃不饱似
的。蚕的身体有10节,每节都有4条腿。小小的眼睛露出渴望成为飞蛾的眼神。爸爸对我说:“看样子,下个星期3就咬脱皮了。
4月8日 星期二 阴转多云
今
天早上。我看了看蚕,发现蚕不吃不喝,神情萎靡的卧在一边,我心想:该不会病了?于是我连忙喊醒熟睡中的爸爸,他睁开朦胧的睡眼,不耐烦地说:“我说了今
天蚕脱皮。这个现象很正常。”说完又睡了。我听了美滋滋的上学去了,心想:中午应该就能看到蚕脱皮吧。中午回来的时候,我发现蚕又在神采奕奕的吃桑叶,我
看了看跟原来没两样,我心想:会不会脱皮就是长大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问了爸爸,爸爸肯定了我的想法:蚕一生要脱5次皮,然后化成茧,最后又化成飞蛾,在
这期间成为茧的丝可以做被子,衣服。飞蛾生玩蛋后就会便死了,孩子你一定要学习蚕默默为人类奉献的精神,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
2. 关于蚕的观察日记
事先声明一下日记不是本人所写啦,不过确实是关于蚕的观察日记
春天到了,我得到一片蚕卵,从此,妈妈就开始教我学养蚕。 蚕宝宝刚刚出生时个头很小,饭量也很小,身体的颜色是黑色的,就像小蚂蚁一样,经过我尽心喂养了一段时间,蚕宝宝就慢慢长大,黑色的皮肤变成了白色,每当蚕吃桑叶时,我总能听见沙沙沙的声音,看着它们吃得那么香,我很开心。又过了一段时间蚕宝宝的身体就开始发亮,这是它们该吐丝了,它们边吐丝边给自己建造城堡。蚕茧的样子很像小花生壳,有白色、黄色、粉色,很漂亮。它们在茧里变成蛹,然后变成蛾子把茧咬开,在我为它们准备的小家里开始产卵,产完卵以后就死了,,成语“作茧自缚”,就是这样来的。
3. 怎样写一篇关于蚕的观察作文
前几天,我把几片桑叶放到养蚕的盒子里,就开始观察蚕宝宝了。
这些像小胖娃娃一样可爱的蚕宝宝都向着我放的桑叶前进。它们刚脱完皮一定饿坏了。瞧,一条蚕宝宝爬到了一片桑叶旁边开始一点一点地吃起来了,大约十分钟就吃了一大半了,真厉害。我看了看其它的蚕宝宝,其中有一只蚕宝宝爬上了另一只蚕宝宝的身上,就像是上了桥一样。一转眼之间,我的蚕宝宝各占领了一片桑叶,像是它们的领地一样。
蚕宝宝吃完了自己的桑叶自然地吃其它的桑叶,它们围着一片桑叶,好像在争吵说:“这片桑叶是我的。”我一边放了十片绿油油的桑叶,一边想:这么多桑叶,应该不会再争吵了吧。于是,我把最大的那只蚕宝宝拿出来,发现它的嘴里有一两根丝,应该快要吐丝了。突然,它用后面的脚粘住了我的手指,原来它要找地方结茧呀。我连忙把蚕宝宝放回到桑叶上,而且把吃剩下的桑叶和排泻物都清干净了。
现在,蚕宝宝已经吐丝了,它们吐丝的颜色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我发现外面的丝比较软,里面的丝比较硬,就像是美丽的小房子。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
看着这些可爱的蚕茧,我希望蚕宝宝们能快点变成蚕蛾,从自己的小房子里出来。
4. 关于蚕的观察日记
蚕宝宝观察日记 1。
太好了!老师让我们今天开始养蚕了! 小荷作文网 这可是我第二次养蚕了。蚕很不好养,弄不好会死的。
但我有信心培养好它们。 小荷作文网 2。
蚕的卵只有芝麻粒那么大,小得快看不清了,即使有十粒也觉得很少。它们是灰黑色的,较圆,中间有点瘪。
只要你轻轻一碰,它就会被你弹飞。所以在家里,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保存好。
老师告诉我们,蚕卵只要透明,就预示着新生命的降生。刚破壳出来的小蚕叫蚁蚕,又小又细又黑,甚至比蚂蚁还小。
刚才说过了这是我第二次养蚕。蚕不好培养,尤其是蚁蚕,更不好养,你只能任它自己吃桑叶,自己爬行,绝不能去捏拿,你一捏拿蚕就会被捏死,用毛笔轻轻碰才可以。
3。我刚刚发现,在灯光下有些卵已经半透明了,似乎隐约能看出小蚕的形了!有的卵连在了一起,它们会一起出来吗?我现在就得给它们盖上1层布,以防虫子吃掉它们。
为了上好科学课,养好蚕,我每次都很小心的带着蚕到学校,准备充足的桑叶。采回来的桑叶要擦干净,然后放到冰箱里备用,这样可以保鲜。
啊,小蚕即将现身了! 4。我的蚕宝宝今天还没有出世,但差不多全都隐约有形了。
听说一条蚕出生后再碰一碰别的卵,有助于别的卵孵化出来。我觉得不对,因为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我还查了《十万个为什么》,也没有看见这种说法,但我查到了为什么雄蚕吐丝比雌蚕多?这是因为它们的体内物质利用不同,所以雄蚕吐丝比雌蚕多。
蚕宝宝虽然还没出世,但我默默地愿它快出生! 5。哇,太好了!我的小蚕破壳而出了!它们有的已不知不觉的爬上了我放的桑叶上,有的还正在挣脱出壳,好不热闹。
它们吃着桑叶,啃着美味,在桑叶上留下一个个印迹,表示这是它们吃过的地方。它们是黑棕色的,头部发亮。
有的蚕要出没出,正在挣脱的时候很好玩,它们尾巴先出来,使劲地蹭壳,上下挣脱到头的时候最费劲。使劲呀咽为它们头大,所以很费劲。
太好了,我的蚕终于破壳而出了。 6。
因为蚁蚕怕光,我给它们盖上了报纸,让它们吃着桑叶。哎,我在一个同学家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一幕——一条小蚕破壳,它小尾巴先伸出来,身体也在向外出,很顺利,可到头来它怎么使劲也出不来。
它使劲呀,挣脱呀,蹭呀,可就是出不来,最后终因使劲太大,体力耗尽,死了。可怜呀,这小生命就这样去世了。
蚁蚕拉的大便又多又小,收拾起来就跟黑煤末一样。 祝愿小蚕快快长! 7。
今天天气热,我怕蚁蚕晒着,给它搬到了一个阴凉的地方。在给它们喂桑叶时,我发现它们长大了一点。
头前部有点发灰了,黑白相间,身体肉滚滚的,小爪像毛毛渣子,头在桑叶上面一上一下吃着桑叶,很可爱。 哈,太好了,我的蚕长大了! 8哇,我一回家还背着书包就去看蚕,它们长得好快,大了许多!蚕的头部变白了,还鼓鼓的,浑身是肉,可好了,我可得好好喂,不能辜负了老师的期望。
我把桑叶一片片地放入蚕盒里,不一会,我那小蚕就灵敏地爬到新叶上面,密密麻麻的,可多了。我一定要养好。
啊,太好了,我的蚕大了 9。我的蚕吃了又大又好的桑叶后,又长大了。
头部那块可白了,还特别鼓、大。王老师的蚕好像也长得很快,都快要赶上我的蚕啦!妈妈说蚕大群大群在一起长得快,这样它们比着长,它们群居更好。
不信?不信我明天给你看看! 好!明天给你看看我的蚕。 10。
今天很热,蚕会不会热着呢?它们怕热吗?这是怎么回事?我的蚕没有什么变化,头还是白的,不过我发现它们好像找到了吃桑叶的巧门。我把桑叶剪成条状,它们就寻找每条叶子的边缘下口,把叶子吃成了一块块缺口。
妈妈说这就是”蚕食”的来历。 我真庆幸我的蚕会吃叶子了!它们要快快长在哟1 11。
我的小蚕会吃叶子了!它们从桑叶边上的锯齿处伸出头向里啃着。现在我都能看清它们的小嘴一张一合地吃着,仔细听,还能听见“咔嚓咔嚓”声,可齐了!蚕好象有三片小嘴,看那样子挺有趣的。
我有一条蚕长得可大啦,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它的身子发白,头又黑又亮,可以到处爬着吃桑叶了。噢,我的蚕长大了,我喂的新桑叶它们一会就吃没了,一扫而光。
啊,你知道吗?那条大蚕有7-8毫米啦! 12。今天是大晴天,我放学回家一看,有条大蚕正慢慢爬着,象是在找食。
我赶紧给蚕喂了桑叶。不一会,再一看,蚕全爬到桑叶上来了。
那条大蚕很会吃,它顺着桑叶的边缘,头上下来回动着吃,不一会桑叶的一边就被它吃去了一个大缺口,它仍然贪婪地吃着,吃着吃着它拉出一个小便便——蚕砂。这粒蚕砂比原来的可大多了,因为它长大了,可好了(我是说蚕好)。
我的蚕儿即将长大了! 13。我的蚕大了,和原来的“一龄蚕”一比,大了可多呢!白了可多呢!有一条大蚕都长到一厘米一毫米了,长势可好呢!它们麻麻的、密密的,一天得喂好几遍呢。
我上学时,一天只能喂两遍,早一遍,晚一遍都吃得精光。它们一多就抢吃,谁能抢谁就吃得多,越抢越能吃,越吃越觉得不够,就这样蚕长大了! 太好了,蚕大了! 14。
今天,我把我的蚕分出 盒送到了姥姥家,因为姥姥也想养蚕,她家有一棵大桑树。
5. 蚕的观察日记150字 谢谢你们
今天,那条不会动弹的蚁蚕还是没有丝毫动静,用叶片轻轻一扫,竟滚出很远。它的身体其实早已经僵硬了,只是我不愿接受事实而已,今天我算是为它宣布正式死亡,但是还将它保存在蚕盒里一天,明天再扔吧。同时还宣布一条蚁蚕失踪,因为我找不到它的踪迹。还有一条看起来也不行了,不过这条,我更愿意理解为要蜕皮了。
其余的四条小蚕依然在不停地挪动着,好象不知疲倦似的。餐巾纸上还留下了它们的不少粪便。这些粪便呈纯黑色,比沙子小得多,轻轻一吹,这些小颗粒竟跑得无影无踪。
为了观察,我时常打开蚕盒,用放大镜仔细照着,不知道它们对这种举动是不是感到惧怕,惧怕到什么程度?这几天气温都太低(对于它们的生活来说),而且周围声音嘈杂,时而有强烈的灯光照射着,我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活。对于它们来说,现在已经是明星了,我们倒更像港片里的狗仔队,不停地骚扰着,不停地探求它们的秘密。
今天那三条二龄蚕已有6毫米了,头部呈黑色,较小,不容易观察到更多的细节特征。**比头部和腹部大,也比较长,三对钩爪就长在这里。腹部有七节,长短差不多,四对腹足就长于此,具体长在哪几节上,有待于明天的进一步观察。
6. 蚕的观察日记
蚕蛾科昆虫的一种,原产中国,驯化在室内饲养,故又称家蚕。
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551年,有两个外国修道士把蚕茧带到欧洲。
蛾体中型,雌、雄触角皆为栉齿状,雄性栉齿略长;喙退化,下唇须短小,无单眼,体翅灰白色,翅脉灰褐色。蚕吐丝结茧时,头不停摆动,将丝织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字形丝圈。
每织20多个丝圈(称一个丝列)便动一下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吐织下面的丝列。一头织好后再织另外的一头,因此,家蚕的茧总是两头粗中间细。
家蚕每结一个茧,需变换250~500次位置,编织出6万多个8字形的丝圈,每个丝圈平均有0.92厘米长,一个茧的丝长可达1500~3000米。丝腺内的分泌物完全用尽,方化蛹变蛾。
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
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公里长!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全部)分类:蚕卵:蚕以卵繁殖。
蚕卵看上去很像细粒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
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的眠性 :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
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厘米,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成虫期结茧: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
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 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
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
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蚕蛹: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
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大约12到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蚕蛾(成虫)。
7. 谁能告诉我连续3篇观察日记(写蚕的)谢谢
可爱的蚕宝宝
这个星期,爸爸给我买了两条大蚕,六条小蚕。我如获至宝,心里乐开了花。
我仔细观察它们:原来,蚕身上分成六七个节肢,每个节肢两旁都有像星星似的小黑点。最前面的是它的头,有着星星般的小眼睛和一张棕色的小嘴。身子下面有六、七双小脚,脚上长着绒毛,能贴在墙上和叶子上。
它们的食物可以说是最简单和最普通的,就是新鲜的桑叶。不像别的动物整天要吃大鱼、大肉之类的东西。
蚕宝宝整天吃个不停,你一定会说它贪吃,可我总觉得它们是在为结茧与吐丝积蓄精力。
过了几天,我发现一只大蚕一动也不动,像死了一样。身上还出现了一条黑线,我以为它是死了,急得像热上的蚂蚁——团团转。但爸爸说它不会死,我才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它会“活”过来。我又观察了几天,发现它动了动,全身那黄色的“衣服”脱落了,穿上一件“大白袍”。我这时才醒悟过来,说:“好啊你!好狡猾啊!竟敢用装死来骗我。”
养蚕的历史在我国已是源远流长,我国是首先饲养蚕的国家,因为我们的祖先发现蚕会吐丝,于是饲养蚕并充分利用蚕为人类造福,把蚕丝做成华丽高贵的衣服。
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蚕,你们不求回报的精神,不正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
蚕儿打架
大家一定不会相信温顺可爱的蚕宝宝会打架吧?可是,我家的“蚕老大”和“蚕老四”就在今天打了一架。
事情是这样的,“蚕老四”正悠闲地躺着吃桑叶,“蚕老大”吃饱了,懒洋洋地躺在“蚕老四”这个“蚕肉垫子”上。老四开始不以为然,以为老大躺一会儿就会走开,可是老大还是不离开。蚕老四忍无可忍了,使劲一甩,老大被甩出去老远(对蚕儿来说可是很远的)了!老大也发怒了,向老四发起了进攻……
我和妈妈看得哈哈大笑,真是不可思议:蚕也会打架?我带着迷惑的心情进入了梦乡。
早上正在厨房做早点,听见LG大叫:“蚕蜕皮了!”那兴奋劲不亚于当初发现女儿第一颗乳牙的松动。凑上前去一看,果然有两条蚕名明显地变白变大了,还有一条已蜕了一大半,剩下一小截身子紧紧地裹在皱巴巴的已发黄的老皮里,看不出是痛苦还是享受。
在这个雨后初霁的清晨,窗外的香樟树嫩绿的新叶在朝阳下闪闪发光,小鸟在无忧无虑地歌唱。常听人说“成长如蜕变”,但真正近距离地观察一场正在进行着的蜕变,如此直观地面对一个小小生命的成长,却是第一次。看着蚕蜕下的老皮,黑黄色的小小一颗(甚至称不上一团),很难想象它曾经包裹过一个圆滚滚的身体。而摆脱了旧皮囊的蚕,不仅体态丰盈,皮肤也显出磁性的光泽,LG说,等到蚕临近结茧的时候,整个身体会接近透明。
任何生命的成长都遵循着内在的自然法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论你抗拒还是向往,成长是不可逆转的,就像蜕掉的皮再也裹不住蚕的身体。 蚕说:“你看,我在蜕变中成长了。”被蜕下的皮说:“你看,昨天我与它浑然一体,今天就遭到了无情的抛弃。”造物主说:“做你该做的。”蚕和皮都无语了。
8. 蚕的观察日记 科学
养蚕日记
2007年4月11日
今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在我们学校门口看到一个老爷爷在卖蚕,就花了一块钱买了十只小蚕宝宝。我写完作业以后就开始观察起他们。1. 这些蚕宝宝的颜色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是黄色的,它们的大小只有缝衣针的一半大。晚上八点半的时候,我看到蚕在桑叶上药了好几个洞。
2. 后来我又发现蚕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扭动身子逃离。
3。我发现蚕的屎像黑芝麻一样,还有小蚕的嘴巴是黑的。
2007年4月12日
我今天发现蚕的头是白的,身子是黄的。突然我发现蚕会用树叶捉迷藏。 我还发现除了白色的蚕以外,还有咖啡色的蚕。有些蚕像蚯蚓。
今天数蚕,发现有两只超小的蚕。有些大一点的蚕的嘴巴上有小白点。
2007年4月15日
三天不见,我发现这些蚕的生长速度惊人,和前几天比起来简直大得可怕了。
2007年4月22日
今天发现有一只蚕开始吐丝了。
2007年4月25日
简评:仔细的观察会让你收获一些书本上可能都没有的知识
9. 蚕的观察日记 科学
养蚕日记2007年4月11日今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在我们学校门口看到一个老爷爷在卖蚕,就花了一块钱买了十只小蚕宝宝。
我写完作业以后就开始观察起他们。1. 这些蚕宝宝的颜色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是黄色的,它们的大小只有缝衣针的一半大。
晚上八点半的时候,我看到蚕在桑叶上药了好几个洞。2. 后来我又发现蚕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扭动身子逃离。
3。我发现蚕的屎像黑芝麻一样,还有小蚕的嘴巴是黑的。
2007年4月12日我今天发现蚕的头是白的,身子是黄的。突然我发现蚕会用树叶捉迷藏。
我还发现除了白色的蚕以外,还有咖啡色的蚕。有些蚕像蚯蚓。
今天数蚕,发现有两只超小的蚕。有些大一点的蚕的嘴巴上有小白点。
2007年4月15日三天不见,我发现这些蚕的生长速度惊人,和前几天比起来简直大得可怕了。2007年4月22日今天发现有一只蚕开始吐丝了。
2007年4月25日简评:仔细的观察会让你收获一些书本上可能都没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