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检”的繁体字怎么写
“检”字的繁体字为“检”[jiǎn]。
“检”[jiǎn]字的释义如下:
〈名〉
(形声。从木,佥( 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同本义
检,书署也。——《说文》。按,今字作签。
辄皂囊施检。——《后汉书·公孙瓒传》
又如:检封(缄封,封藏);检素(封好的信,书信)
法式,法度
检,法度也。——《苍颉篇》
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文心雕龙·物色》
又如:检式(法式;制度);检押(也作“检柙”,“检狎”。规矩,法度;或匡正)
品行;节操
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三国志》
〈动〉
约束,限制
德亡首褒不检。——《汉书·王莽传》。注:“局之。”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司徒空《退栖》
又如:检束(整顿好行装);检勑(检点,整饬);检邪(制止邪气);检勒(检点约束);检局(约束,节制)
考查,察验
骠骑执法以检下。——《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注:“犹察也。”
又如:检还(查点清楚后归还);抄检(搜查,查抄);检尸(验尸);检视(检查,料理);检详(审查考核)
拣选,挑出
如:检举(选拔;举荐)
翻阅,查阅
如:检卷(检阅文书案卷);检书(翻阅书籍);检量(查阅斟酌)
收拾,整理
如:检场(收拾场地;收拾场地的人);检幅(修整边幅);检饬(整治);检晒(整理翻晒)
通“敛”。收敛,约束言行;收聚
检身若不及。——《书·伊训》。《正义》云:检,谓自摄敛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梁惠王上》
此数检百里之地也。——《管子·山权数》
〈形〉
端正的
如:检正(端正的操行);检著(正大精辟);检才(坏蛋;滑头)
有法度的
如:检检(有法度的样子)。
2. “审”的繁体字怎么写
“审”的繁体字是审 ,读 shěn。
21131.详细,周密2.仔细思5261考,反复分析、推究3.讯问案件4.知道5.一定地,果然审阅[ shěn yuè ]审查阅4102读。审核[ shěn hé ]审查核1653定。
审批[ shěn pī ]对下级呈报上级的公文进行审查批示。提审[ tí shěn ]1.提出犯人进行审讯。
2.因为案情重大或其他回原因,上级法院把下级法院尚未判决或已经判决的案件提来自行审判。审美 [ shěn měi ]1.关于或论述美学或其主题的。
2.鉴别和领会事物或答艺术品的美。
3. 通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通”字的繁体字还是通。
这个字没有繁体与简体之分。“通”的读音、意义及用法示例如下:通 tōng 〈动〉(1) (形声。
从辵( chuò),甬( yǒng)声。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2) 同本义 [open;through;unimpeded] 通,达也。
——《说文》往来不穷谓之通。——《易·系辞》推而行之谓之通。
坎为通。——《易·说卦》道远难通。
——《国语·晋语》。注:“至也。”
血脉欲其通也。——《吕氏春秋·达郁》。
注:“利也。” 凝绝不通声暂歇。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3) 又如: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大道,指交通要道);通漕(直通水运);通塞(指境遇的顺利与滞涩);通水(通水运;能行船的地域);通畅(通行无阻的);通川(有河川流通的地方);通邑(四通八达的城市)(4) 通往 [lead to] 指通豫南。
——《列子·汤问》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才通人。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5) 又如:通天(通往天界。
后用以形容本能非凡);通吊(至丧家吊唁)(6) 传递;传达 [pass on;communicate] 主簿通语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通其意。
——汉· 贾谊《过秦论》信耗莫通。——唐· 李朝威《柳毅传》(7) 又如:通状(申递各级官厅的上行公文);通信;通消息;通辞(呈递书面意见;传达话语);通化(传达教化);通书(通信);通问(互相致意问候;互通信息)(8) 沟通;接通 [link up] 阡陌交通。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9) 又如:通同造意(串通谋划);通脚(跑腿说合);通灵(与神灵相通);通房连阁;通源(源头相通);通属(连接);通同(串通,勾结)(10) 往来友好 [friendly intercourse] 数通使相窥观。
——《汉书·李广苏建传》(11) 又如:通家至契(世代有交情的好友);通谱(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通正(和畅平正);通关(交往联系);通欢(往来交好);通交(结交;交往)(12) 了解;精通 [understand;comprehend;be proficient in;be well versed in]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不能通其意。——唐· 韩愈《杂说》诸母皆通文。
——清· 林觉民《与妻书》(13) 又如:通玄(通晓深奥的道理);通方(通达道术);通心(内心通达);通明(洞晓事物的道理);通幽(通晓幽深的道理);通悟(洞达事理,而具有高度的领悟力)(14) 通报;说 [report;tell]。(15) 如:通报(通知禀报);互通姓名;通志(表达意趣志向);通呈(通报呈递)(16) 疏通;开通 [dredge;remove obstacles from;open] 疏之欲其通。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政通人和。——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17) 又如:通路(开通道路);用泻药通便;通急(排解急难);通堙(开浚堵塞的水道);通沟(疏通沟渠);通瘀(疏通瘀滞)(18) 通行;通用 [pass through;in common use]。
如:通关文牒(通行证);通率(通用的比例);通语(普遍通行的语言);通义(通行不变的道理、法则);通礼(通行的礼仪)(19) 流通,互相交换 [exchange] 商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通鱼盐。
(20) 又如:通关节(暗中行贿、勾通官吏);通刺(通报名刺;交往)(21) 陈述 [state]。(22) 如:通款(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诚(在神前表白诚意)(23) 通奸,过非婚性生活 [commit adultery]。
(24) 如:与人有通(25) 调和 [reconcile] 以通八风。——吕氏春秋·慎行论》词性变化 ◎ 通 tōng 〈形〉(1) 整个,全部 [whole] 皆通习之。
——唐· 韩愈《师说》(2) 又如:通班马步快(全体骑马、步行的捕快);通悉(都知道;全部了解);通国(全国,整个国家);通般(全部,全面);通检(全部检查);通览(遍观)(3) 博识 [learned;erudite] 博览古今者为通人。——《论衡·超奇》(4) 又如:通品(博学多识、才能出众的人);通士(学识丰富而通达事理的读书人);通雅(博识多才,品格雅正)(5) 总共 [in all;altogether]。
(6) 如:通共(总计);通计(总计);通纽(总合,合在一起);通址(合计;总共)(7) 共同 [common]。(8) 如:通财(共享财物);通性(一般人所共有的性质);通同(共同);通谋(共同合谋)(9) 透彻 [penetrating]。
(10) 如:通平(通畅平正);通妥(通顺妥帖);通快(通畅快捷) ◎ 通 tōng 〈名〉(1) 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 [master;expert]。(2) 如:通方(通晓为政之道);万事通;日本通;中国通;美国通(3) 古州名 [Tong prefecture](4) 西魏设。
在今四川达县(5) 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县(6) 金置。在今北京市通县(7) 乐器名 [one of musical instrument] 又立为四器,名之为通。
通受声广九寸,宣声长九尺,临岳高一寸二分。——《隋书》(8)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unit of land]。
十井为通 地方一里为井。
4. 度的繁体字怎么写
你好度的繁体字是:度没有标准繁体字 度的异体字是:度没有异体字 度的拼音是:dù,duó 度的同音字是:厾 嘟 裻 醏 阆 闍 阇 儥 凟 匵 嬻 椟 椟 殰 涜 渎 渎 牍 牍 犊 独 瓄 皾 碡 窦 纛 蝳 襡 読 读 讟 豄 贕 鑟 韇 韣 韥 顿 騳 髑 黩 黩 帾 暏 琽 竺 笃 笃 覩 赌 錖 锗 陼 喥 妬 斁 橐 殬 秺 簬 簵 芏 荰 螙 蠧 蠹 诧 镀 靯 剟 咄 嚉 夛 崜 茤 裰 郸 凙 剫 夺 徳 悳 敓 敚 敠 敪 椯 毲 泽 痥 莌 襗 踱 鈬 铎 铎 鮵 亸 哚 嚲 垜 埵 奲 憜 挅 挆 朶 桗 棰 椭 痑 缍 缍 袳 趓 躱 軃 鬌 刴 堕 墯 媠 尮 嶞 杕 柁 柂 柮 沱 沲 炧 炨 跥 錞 陊 隋 飿 饳 驮 鵽 点 度的QQ繁体字是:渡,镀。
5. 通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向左转|向右转通 tōng〈动〉(1) (形声。
从辵( chuò),甬( yǒng)声。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2) 同本义 [open;through;unimpeded](3) 又如: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大道,指交通要道);通漕(直通水运);通塞(指境遇的顺利与滞涩);通水(通水运;能行船的地域);通畅(通行无阻的);通川(有河川流通的地方);通邑(四通八达的城市)(4) 通往 [lead to](5) 又如:通天(通往天界。
后用以形容本能非凡);通吊(至丧家吊唁)(6) 传递;传达 [pass on;communicate](7) 又如:通状(申递各级官厅的上行公文);通信;通消息;通辞(呈递书面意见;传达话语);通化(传达教化);通书(通信);通问(互相致意问候;互通信息)(8) 沟通;接通 [link up](9) 又如:通同造意(串通谋划);通脚(跑腿说合);通灵(与神灵相通);通房连阁;通源(源头相通);通属(连接);通同(串通,勾结)(10) 往来友好 [friendly intercourse](11) 又如:通家至契(世代有交情的好友);通谱(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通正(和畅平正);通关(交往联系);通欢(往来交好);通交(结交;交往)(12) 了解;精通 [understand;comprehend;be proficient in;be well versed in](13) 又如:通玄(通晓深奥的道理);通方(通达道术);通心(内心通达);通明(洞晓事物的道理);通幽(通晓幽深的道理);通悟(洞达事理,而具有高度的领悟力)(14) 通报;说 [report;tell]。(15) 如:通报(通知禀报);互通姓名;通志(表达意趣志向);通呈(通报呈递)(16) 疏通;开通 [dredge;remove obstacles from;open](17) 又如:通路(开通道路);用泻药通便;通急(排解急难);通堙(开浚堵塞的水道);通沟(疏通沟渠);通瘀(疏通瘀滞)(18) 通行;通用 [pass through;in common use]。
如:通关文牒(通行证);通率(通用的比例);通语(普遍通行的语言);通义(通行不变的道理、法则);通礼(通行的礼仪)(19) 流通,互相交换 [exchange](20) 又如:通关节(暗中行贿、勾通官吏);通刺(通报名刺;交往)(21) 陈述 [state]。(22) 如:通款(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诚(在神前表白诚意)(23) 通奸,过非婚性生活 [commit adultery]。
(24) 如:与人有通(25) 调和 [reconcile]词性变化◎ 通 tōng〈形〉(1) 整个,全部 [whole](2) 又如:通班马步快(全体骑马、步行的捕快);通悉(都知道;全部了解);通国(全国,整个国家);通般(全部,全面);通检(全部检查);通览(遍观)(3) 博识 [learned;erudite](4) 又如:通品(博学多识、才能出众的人);通士(学识丰富而通达事理的读书人);通雅(博识多才,品格雅正)(5) 总共 [in all;altogether]。(6) 如:通共(总计);通计(总计);通纽(总合,合在一起);通址(合计;总共)(7) 共同 [common]。
(8) 如:通财(共享财物);通性(一般人所共有的性质);通同(共同);通谋(共同合谋)(9) 透彻 [penetrating]。(10) 如:通平(通畅平正);通妥(通顺妥帖);通快(通畅快捷)◎ 通 tōng〈名〉(1) 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 [master;expert]。
(2) 如:通方(通晓为政之道);万事通;日本通;中国通;美国通(3) 古州名 [Tong prefecture](4) 西魏设。在今四川达县(5) 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县(6) 金置。
在今北京市通县(7) 乐器名 [one of musical instrument](8)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unit of land]。十井为通(9) 药名。
马粪 [horse excrement]◎ 通 tōng〈量〉(1) 遍;次 [time]。(2) 如:说了一通(3) 用于文书电报。
(4) 如:一通电报◎ 通 tōng〈副〉(1) 很;十分 [very]。(2) 如:通圆(十分圆满);通黄(很黄)(3) 总是 [always](4) 另见 t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