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趋字拼音怎么写
趋qū cù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趋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趋 qū部首笔画部首:走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五笔86:FHQV 五笔98:FHQV 仓颉:GONSM笔顺编号:121213435511 四角号码:4780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D8B基本字义1. 快走:~走。
~进。~前。
~奉。~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
~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2.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向。~势。
大势所~。3. 鹅或蛇伸头咬人。
4. 追求,追逐:~时(追求时髦)。~利。
~光性。详细字义〈动〉1. (形声。
从走,刍声。本义:快步走)2. 同本义 [run]趋,走也。
——《说文》。按,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走而不趋。——《礼记·王藻》帷薄之外不趋。
——《礼记·曲礼》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庄子·胠箧》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
——《聊斋志异·促织》步趋动作。——宋· 苏轼《教战守》3. 又如:趋蹑(快速尾随);趋行(急行;赶路);趋走(疾走);趋风(快走如风。
比喻快步向前走或表示向对方致敬);趋趋(小步急行的样子);趋拜(急往拜见)4. 步,行走 [walk]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5. 又如:趋趄(抬腿做出要走的架势);趋跄(步行快慢有节奏,合乎礼节);趋蹲(趋锵。
行动整齐而有节奏)6. 古代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zip]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史记·萧相国世家》7. 又如:趋庭(称承受父亲教导);趋出(小步疾行退出。
示恭敬);趋走(小步疾行,以示庄敬);趋进(小步疾行而前,表示敬意的一种动作)8. 奔赴;趋向 [hurry off to;incline to;tend to;become]前者止,后者趋,辇乃止。——《韩非子·外储说下》夜趋高邮。
——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趋真州扬州。尝趋百里外。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前趋直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9. 又如:局势趋于稳定;大势所趋;趋前;售价已趋上升;趋跄(奔走侍奉);趋走(供差遣奔走;亦作仆役别名);趋厮(供差遣的童仆);趋世(奔走于世俗之事);趋赴(奔赴)10. 追赶,追逐 [pursue]。
如:趋时揽事(赶风头,管闲事);趋名(追求名声);趋求(追求);趋利(追求财利);趋就(追求)11. 归附 [submit to the authority of another]。如:趋教(恭敬求教;领教);趋事(趋奉);趋时(时髦);趋跄(趋奉献媚);趋枪(趋抢。
趋奉献媚)12. 通“促”。催促 [urge]卫音趋数烦志。
——《礼记·乐记》使者驰传督趋。——《汉书·食货志上》趋具食。
——《汉书·酷吏咸宣传》令趋销印。——《汉书·高帝纪》若不趋降。
〈名〉1. 志趣 [inclination]言眇而趋深。——《论衡·定贤》2. 又如:趋尚(情趣;好尚)3. 节奏 [rhythm]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绿水》之趋。
——《淮南子》。高诱注:“趋,投节也。”
常用词组1. 趋避 qūbì[walk quickly and keep away] 躲避;规避;快走躲开遥见奔马,趋避路旁2. 趋奉 qūfèng[toady to] 奉承他最爱趋奉领导3. 趋附 qūfù[curry favour with] 迎合依附;趋炎附势趋附权势4. 趋光性 qūguāngxìng[phototaxis] 一种有规则的排列,在形成这种排列时,光是一个定向因素(如纤毛虫向着容器的向光一侧运动);亦指各种叶绿体的趋光性5. 趋近 qūjìn(1) [adience]∶接近或接受一种刺激物或刺激情境的倾向(2) [convergence]∶趋向或走向统一或一致6. 趋势 qūshì[trend direction;tendency] 事物或局势发展的动向(用“趋势”这个词表示一种向尚不明确的或只是模糊地制定的遥远的目标持续发展的总的运动)7. 趋向 qūxiàng[tend to;incline to] 朝某个方向发展趋向未来新式蜂箱的设计趋向于简单8. 趋向 qūxiàng[trend;direction] 事物发展的动向物价的趋向在上涨9. 趋炎附势 qūyán-fùshì[be a follower of the rich and powerul;carry favour with the powerful;tuft-hunting] 炎:比喻有权势的人。指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一个在当地富人面前趋炎附势的小人10. 趋之若鹜 qūzhī-ruòwù[go run mad about (after,for,on) sth.like a duck;scramble for sth.] 趋:奔赴,归附。
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明史·萧如薰传》趋 cù基本字义1. 古同“促”,催促;急速。
2. 奠字拼音怎样拼写
奠 diàn 〈动〉 (1) (象形。
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2) 同本义。
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libate;make offerings to the dead] 奠,置祭也。——《说文》 于以奠之。
——《诗·召南·采苹》 共其奠牛。——《周礼·牛人》。
注:“丧所荐馈曰奠。” 舍奠于其庙。
——《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
故既奠。——《礼记·郊特牲》。
注:“谓荐熟时也。” 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
——《礼记·檀弓》 奠汝又不见汝食。——清· 袁牧《祭妹文》 (3) 又如:祭奠(为死者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奠馔(置食物以祭);奠飨(置酒食以祭祀) (4) 荐献;敬献 [consecrate] 主人坐,奠爵于阶前。
——《仪礼·乡饮酒》 (5) 又如:奠献(献祭品以祀死者);奠仪(送给丧家用于祭奠的钱物);奠雁(古代婚俗。新郎用雁作见面礼到女家迎亲,表示不再娶他人) (6) 定;确定,规定 [determine] 无地奠位。
——扬雄《太玄》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传:“奠,定也。” 皆辨其物而奠其禄。
——《周礼·天官·职币》 (7) 又如:奠位(定位);奠居(定居;安居) (8) 放置 [put;place]。如:奠枕(安枕以卧。
形容局势安定) 词性变化 ◎ 奠 diàn 〈名〉 (1) 祭品 [libation]更多: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韩愈《祭十二郎文》 (2) 又如:奠馈(祭品); 奠分(旧俗治丧,各家分摊送给丧家的奠礼);奠敬(奠仪。
代作祭品而送给丧家的钱) 常用词组 ◎ 奠定 diàndìng [establish;settle] 建立;安置使稳固 奠定基础 ◎ 奠都 diàndū [establish(or found)a capital] 把国家首都位置确定下来 ◎ 奠基 diànjī (1) [lay a foundation] 给建筑物奠定基础 奠基石 奠基典礼 (2) ;比喻创建某种事业 他是这一学科的奠基人 ◎ 奠基石 diànjīshí [foundation stone;corner stone] 在庆祝建筑开工典礼上埋置的基石 ◎ 奠祭 diànjì [offer libation] 祭奠死者 ◎ 奠酒 diànjiǔ [win poured on ground in sacrifice;libation] 把酒洒在地下表示祭奠 ◎ 奠仪 diànyí [a gift of money made on the occasion of a funeral] 送给办丧事的人家用于祭奠的礼品 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 宝玉去吊祭。——《红楼梦》。
3. 敬的繁体字怎么写
“敬”的繁体字与简体字相同。
读音:jìng
释义:
1. 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尊~。致~。~重。
2. 表示敬意的礼物:喜~。寿~。
3. 有礼貌地送上去:~酒。~香。
4. 谨慎,不怠慢:慎始~终(自始自终都谨慎不懈)。
词组:
1. 尊敬 【zūn jìng】尊崇敬重。
2. 崇敬 【chóng jìng】推崇敬仰;崇尚恭敬的礼节;尊敬。
3. 可敬 【kě jìng】值得尊敬。
4. 回敬 【huí jìng】以同样的办法酬答;回报;做 [某事] 以回答。
5. 致敬 【zhì jìng】向人敬礼;表示敬意。
造句:
1. 他们以最深切的崇敬心情看待他们的老师和学校。
2. 国父的革命精神,普受世人崇敬。
3. 他向来是一个可敬的人。
4. 消防队员奋不顾身救火的精神,令人可敬。
5. 有各种致敬方式,如信奉佛教的人用合十作为致敬的方式,有的人则用相互拥抱的方式。
出处:
1. 我倒素昔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这些亲戚来了。——《红楼梦》
2. 敷愍其危惧,屈体崇敬,厚加给恤,送之西上。——《陈书》
3. 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汉书》
4. 小娘子也有时回敬几件知趣的东西,彼此致意。——《初刻拍案惊奇》
5. 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