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生如何做阅读批注
在阅读时圈点、写话,是读者与作者思想交流的体现,古今名人几乎都善于做阅读批注。
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得怎样,有没有效果,看看批注就知道了。那么,小学生在阅读时如何做批注呢? 一、认识生字词。
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要及时查字典,注上拼音。在查字典时也不能只查拼音,对于这个生字的解释也要看一遍。
(初读) 二、写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站在自己的立场,联系上下文,对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写出言外之意。
(细读) 三、画出精彩词句。用三角号、圆圈、波浪线、直线等符号将文中用得好的词与句子标示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用得好)。
也可以对写作方法进行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方法等),也要写出理由。(细读) 四、在精彩句段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想。
可以是推测自己的意图,可以是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对人物、景物、事件的看法)。(精读) 五、在重点段落旁或文章关键处写出自己的启发。
要联系生活实际、社会背景谈体会、讲道理,或在文章结尾处写出读完文章后的联想。(精读) 六、对文章的内容、意义、写法提出疑问。
可以是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是不赞成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文章的修改建议。另外,也可以提出一些较深刻的问题,不一定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2. 暑假作业小学生作文怎么写批注
作文一:暑假生活
这个暑假我过的非常轻松,真正的过上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日子。
我没有去学校补课,也没有参加各类兴趣班,60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完完全全地放松了,撒野,戏水,爬山,上网,捉鱼。哈哈!爸爸说我变成了野丫头,妈妈说我变成了黑小子!当然,这样一个轻松的暑假,让我有时间完整地看完了电视剧《震撼世界的七日》,完整地看完了《精彩的奥运开幕式》和激情奥运赛
也许你以为,这个暑假我过得很松散,无聊。其实,我很快乐,又很充实。闲时,为爸爸妈妈做做家务活,给爷爷奶奶讲讲故事,还跟姐姐学学单词。haha,how about?
这不,我把快乐暑假中的故事,写成了作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3. 如何指导学生写批注
语文教师们常常期待着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在交流对文本的理解时,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众多不同的见解在交流中相互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在交流时相互启发学习借鉴,或提升自己原有的理解,或拓宽自己原先的认识,从而生成许多新的思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课堂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有一个走进文本的过程。
要有学生记录下自己初读后的所思、所悟、所疑的过程,通常的形式是写批注。 写批注是指在阅读的时候,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知识储备, 积极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欣赏、评价,并把自己的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阅读教学中的批注,是有效交流的前提。
学生只有对文本有独特的体会、理解之后,才会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疑问,由于学生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以往的阅读经验也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和想法也不同,所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众多不同的见解在交流中相互激荡,相互品评,从而产生我们期待的迸发智慧浪花的高效课堂。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批注呢? 我是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开始要求引导学生写批注的。到现在三年级上册,历经一年时间,绝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写批注的方法,面对一篇新的文本能写出有质量的批注。
回首这一年的指导过程,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 手把手教的起步阶段 刚开始要求学生写批注的时候,学生都感到很不知道该怎么做,随意在文 中划上几个词句,没有理解性的说明,看不出思维的痕迹; 洋洋洒洒不知所云, 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出切实有效的指导。
而教师的指导,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示范。我针对批注的内容,把批注分成几大块:精彩发现,强烈感受,矛盾疑问,生发联想,。
按照这几个块逐步分类做出具体的示范。 1、精彩发现;在指导“精彩发现”时,我告诉学生:读课文时要带着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星”去发现,好词语、四字词、关联词、反义词、近义词、优美语句、特别的句式等等,只要是你发现的,都是精彩发现。
我还做了具体的示范。 在学习课文《有趣的发现》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他看到岛上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我就让学生把这句话划记好,然后反复读,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很多的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这里包含着一组关联词“要么……要么……”我建议学生马上把这组关联词圈起来,并想想能不能用这个关联词说说话。这时我告诉学生这就是精彩发现,就是写批注,学生觉得写批注一点都不难,反而很有意思,因此他们很乐意带着发现的大眼睛去阅读。
2、强烈感受和矛盾疑问:这两种批注学生很容易理解,读到课文中的一些句子,你当时心里有什么想法,把想法写下了就是自己的“强烈感受”。读到课文中一些不懂的语句,不明白的地方,觉得前后有矛盾的段落,就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这就是“矛盾疑问”。
同时我强调:批注的语言要简洁、精练,不能太繁琐,用一个词或短句概括,做到言简意赅。同样示范是最重要的!有了示范学生就有法可依,会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学习课文《动手试一试》时,文中有个段落:玛利亚觉得他俩说得都不对,可自己也说不明白。她就找了一条金鱼,把它放进满满的一杯水里,哎呀,水也漫出来了。
学生读到这里,感受到;玛利亚很认真,她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去弄明白。不弄明白决不罢休。
也有学生觉得矛盾:科学家不是说水不会往外漫吗?为什么水漫出来了?为什么科学家说的是错的?我马上让学生写下来,做好批注,并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的“强烈感受”“矛盾疑问”。3、生发联想:主要指学生读到文本中的某一词语、句子或段落时,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以往的阅读经验,联想到了生活中、书中等其他的词语、名言、故事、文章或诗歌等等,生发出一些类似的感受、表达方式等等。
这类批注最难,学生往往要经历比较深层的思维活动。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融会贯通。
这类批注也是最具有个性化的,最精彩的。最能给人以启迪的。
在学习课文《我只要第三层》时,文中的有这样一句话:建筑师说:“不先造好下面的两层,怎么造第三层呢?” 当时,学生课外已经积累了一部分名言警句,我引导学生:读到这个句子,你想到了哪些名言也是说这个道理的?学生马上想到了: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成就千秋大业的基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建议学生把这些批注在旁边,交流的时候可以这么说:读了这句话,我知道基础很重要,由此我想到了一句名言……后来在课堂上交流时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之所以把批注归为这四大块,主要是起步阶段的批注指导不宜太多太烦,让学生觉得眼花缭乱,难以学会。
这几块的批注,也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选取一些课文具体示范指导,依据课文内容不同,有时示范文中的一个点,有时示范全篇。
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有时示范一种类型,有时是写全部类型。经过一段时间的示范、讲解。
4. 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6年级下学期) 怎样写批注
批注是个人对作品的再创造,会写批注的人是进了读书殿堂的人,能写批注的人是带着头脑读书的人,养成写批注习惯的人拥有一笔精神的宝藏。
一、什么是批注批注就是对把文章的批评和注解,批注处一般是文章引发个人情感共鸣处,能凸显文章的精神内核,养成作批注的习惯能大大提高阅读的效果和质量。批注也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批注的质量体现着一个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二、批注的位置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三、批注的角度1、文本通吃:新字新词注音释义、做内容提要、就事论事写批语、名言警句有提醒,对文本内容进行分门别类,便于日后查阅。
2、人物评点:可分析人物的性格、进行人物的对比、列出人物的成长录、剖析人物性格等的成因、联络人物相关背景知识、预测人物发展前景等。3、剖析写法:结构安排、行文线索、前后照应等方面的可借鉴之处,皆可做为思考对象。
4、批判文本:带着批判的精神,有选择的吸纳文本的精华,对与个人观点相左处,要学生合理的质疑。5、质疑问难:对文章提出个人的问题,生发点既可以是文本的晦涩之处,也可以是联想到的其他问题。
四、怎样做批注。1、圈圈点点在初读时用一套固定符号,注音、释字、划出重点词句、标出自然段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等。
圈点和勾划的地方不可过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门的记号,反而看不出哪里是重点了。2、赏析文本可以从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等方面赏析。
(1)欣赏。示例:如《小桥流水人家》中“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批注:“水鸟站在小溪的腰上,这个‘腰’字用得真好,小溪就显得格外柔美了!我写文章必须认真推敲、炼字。”
(2)感悟。示例:《窃读记》:“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批注:吃饭能让我们的身体成长,读书能让我们的思想成熟,心灵净化,人格高尚,读书和吃饭同样重要。(3)批评。
(4)联想。鼓励学生进行同比迁移的联想即可。
(5)补充。即仿写、续写。
(6)写读后感。五、批注的注意事项1、熟能生巧。
2、明确目的。要防止为了批注而批注,乱划一气,胡批一通,反而会影响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3、有充分的自主读书时间4、给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最好有专门的批注展示课,尊重学生多元解读,允许在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
5、树立榜样,交流方法写批注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要写到点子上。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对自己的启示,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引用名言,引用读书时读到的例子。
批注式的阅读,会为思想的飞扬创造更大的空间。
5.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批注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与习惯,严重影响其对文章所表达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熏陶。
但是,深处农村的孩子们,相对城市的孩子阅读面就比较狭窄,平时家长为其买的课外书也比较少,对课外读物的投资相对城市的孩子也比较少,大部分孩子没有更好地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料,导致了很多学生偏科现象特别严重,孩子学不懂了就越来越不爱学了。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对于身处农村的孩子们,我觉得在班级里开辟“读书角”是一个简单可行有易行的好办法,学生可以将自己家里的课外书拿到学校然后进行编号,互相借阅阅读,这样既为学生提供大量相关读物,也能拓宽学生视野,让他们通过课外去阅读,来促进她们的阅读能力,增长知识,陶冶身心,提高写作能力。
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尤其比较适用于农村的小学去实践,孩子们把各自的书拿来交换,就相当于自己有了更多的书可以学习和交流!然后除了自己的书互相交换来看,学生还可以去学校的图书馆借阅图书来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材料。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课外阅读能力,也为了证实这一方法是否真的管用,于是,我在我们班也创办了“读书角”,并且开展了“自由交换读书”的时间,每周为孩子腾出一节课让孩子们拿来自己喜欢的书来和同学交换阅读,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放回原处。
当然孩子们的书是有限的,也是他们下课之后之后也可以去学校的图书馆借阅。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孩子们的习作略微有了提高,但是仍有很多学生进步不明显,还有的孩子对阅读并提不起兴趣,总认为阅读没什么了不起!还有的孩子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一定非得读书才能有出路,为此我为这些学生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渐渐地他们也有点爱上了阅读,尝到了阅读的“甜头”。
还有一些学生从课外阅读的习惯来看并不是很好,在学生中,随意翻翻阅阅的有之,一篇文章没读完换另一本书的有之,不求甚解的有之,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呢?提高孩子们的自觉读书的习惯呢?在为期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一句自己的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经验以及策略简单的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阅读的目的,认清阅读的作用。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阅读,是觉得阅读和自身的素质,能力没有什么瓜葛,总觉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实际上,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曾记得欧阳修有这样一句话:“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这就是让小学生要懂得阅读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让读书的人能从书中懂得更多的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让一个人树立正确的道德风范、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丰富自己的知识,一个人若想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多读书,读好书。冰心曾经说过: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本好书,就好比自己忠实的朋友,好像是自己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更是自己最好最贴心的老师。读好书既能够让自己增长知识,又能够清洗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拥有心胸坦荡的情怀,乐于进取,勇于拼搏的意志。
因此,阅读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而不是等到自己想读书的时候再随手拈来一本书略微翻翻,这个时候恐怕更多的心思是在如何做好工作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改善生活上面,而并不是认真读书上了吧?所以说读书的习惯是必须从小就要养成的,现在新课标规定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的确,从小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也是身处农村小学以及学生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学会阅读的方法,专心致志去读书。
人常说:教之有法,学之有道。任何学习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而美好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思维,提高能力,培养品格性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
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
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
去尽骨,方见髓”。这是朱熹说的一句名言。
这就是说“阅读”的过程并不是把书拿来一看了之,“阅”读要求自己在看的同时,借助字典、词典,真正看懂、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读”有诵读、默读、浏览之分,但重要的是明确文章的真正含义和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这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强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就是说在读文章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读懂,明确作者写的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做到真正的读懂文章,与文章的思想融为一体,将别人的文章学习并能够有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能力! 三、勤学博览,扬众之所长,补己之短。
俗话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一个人要有渊博的学识和。
6. 学习批注真好作文500字
光阴似箭,日月知如梭,我已经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在三年级的学习生活里,我学会了许多知识,许多技能,但让我很得意的是,我三年级就会写批注了。
说起写批注,我就想起三年级上册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那一天,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金老师说:“《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略读课文,以自学为主。老师要教你们一种新方法学语文;那个方法叫批注。”金老师先出示了第二小节,要求我们把里面的好词好句划出来,要用尺子划得漂漂亮亮,要认认真真地读,老师实实地划。过了几分钟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说出自己划的句子,还说出理由。有的同学说:“三百六十行写的很好,这句话写得很好是因为从三百六十行感受到人有很多。”有的同学说:“形态各异写得好,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神态,不会学别人,的神态。”同学一边说金老师一边把同学们说的打在了大屏幕上。在第二小节里出现了许多好词好句。最后老师总结了写批注的方法;”先在课文中划聘书让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地方,然后针对这一些句子,谈谈心里感悟和心得。“我们似懂非懂,接着金老师让我们试着写一写第一小节和第三第四小节的批注,老师说;”批注语句要简短,不要以罗嗦了。我们又有了新的体会。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每天要求我们写一篇批注,刚开始确实很难,但是老师上课指导那些写不好的同学时,也教了我;渐渐地我也学会怎么写批注。
现在一篇课文拿到手,我也能写出自己感受了,感觉自己很了不起
7. 学习批注真好作文500字
光阴似箭,日月知如梭,我已经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在三年级的学习生活里,我学会了许多知识,许多技能,但让我很得意的是,我三年级就会写批注了。
说起写批注,我就想起三年级上册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那一天,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金老师说:“《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略读课文,以自学为主。
老师要教你们一种新方法学语文;那个方法叫批注。”金老师先出示了第二小节,要求我们把里面的好词好句划出来,要用尺子划得漂漂亮亮,要认认真真地读,老师实实地划。
过了几分钟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说出自己划的句子,还说出理由。有的同学说:“三百六十行写的很好,这句话写得很好是因为从三百六十行感受到人有很多。”
有的同学说:“形态各异写得好,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神态,不会学别人,的神态。”同学一边说金老师一边把同学们说的打在了大屏幕上。
在第二小节里出现了许多好词好句。最后老师总结了写批注的方法;”先在课文中划聘书让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地方,然后针对这一些句子,谈谈心里感悟和心得。
“我们似懂非懂,接着金老师让我们试着写一写第一小节和第三第四小节的批注,老师说;”批注语句要简短,不要以罗嗦了。我们又有了新的体会。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每天要求我们写一篇批注,刚开始确实很难,但是老师上课指导那些写不好的同学时,也教了我;渐渐地我也学会怎么写批注。 现在一篇课文拿到手,我也能写出自己感受了,感觉自己很了不起。
8. 小学生摘录笔记怎么写
怎么写读书笔记呢?
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几种。写读书笔记时,可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1、批注笔记。即边读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书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书的天头、地脑作些评语和注释。
2、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
3、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4、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也叫读后感。
5、仿写笔记。即模仿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学以致用。
6、评论笔记。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7、简缩笔记。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其次,不论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有几点是共同的,也是应注意的。
①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
②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