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方》字古写法和甲骨文怎么写
一、方的甲骨文和古代写法如下:
二、方的释义:
1、正四边 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
2、正直。
3、方向。
4、办法。
5、地点;地区。
三、组词:
方面、魔方、四方、方程、官方
土方、八方、偏方、方阵、朔方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多方[duō fāng]
表示从多方面。
2、单方[dān fāng]
指流传于民间 的药方。一般药味较简单,故名。
3、双方[shuāng fāng]
在某一件事情上相对的两个人或集体。
4、良方[liáng fāng]
好的药方,多比喻好的办法。
5、方才[fāng cái]
时间词。不久以前。
2. “方”的繁体字怎么写
“方”没有繁体字。
方 fāng
1.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方根。平方。开方。
2.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3.一边或一面:方向。方面。
4.地区,地域: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5.办法,做法,技巧: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
6.种,类:变幻无方。仪态万方。
7.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方。
8.违背:方命。
9.正在,正当:方今盛世。方兴未艾。
10.才,刚刚:方才。如梦方醒。
11.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方。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方石章。
笔画数:4
部首:方
词组及造句:
1、方铅矿
造句: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使富集在碳酸钙沉积物中的金以及部分伴生在黄铁矿和方铅矿中的金暴露,有利于金的回收。
2、地方
造句:他们把珠宝转移到了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阻止了任何偷窃珠宝的企图。
3、创作方法
造句:第四章,从创作方法、思维模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对小说艺术进行分析,将立格登小说的创作风格归纳为讽刺性和批评性两点。
4、对方
造句:在那些探视者来访的间隙,按照医院经理的要求,我不断地和我的保险公司打电话,因为无论是医院还是保险公司似乎都不认同对方所说的情况。
3. 古代婚书的格式和内容是怎么样的
古代婚书的格式和内容范例一谨遵坤命,选择嫁娶期1、行嫁利月兹择于 20XX年XX月XX日,全吉。
2、娶送男女客人,忌 X相,大吉3、上下车轿,面向X方 迎喜神,大吉。4、安庐坐帐,宜用X屋X间。
5、冠戴面向X方迎贵神,大吉。 坐帐面向X方迎福神,大吉。
6、路逢井、石、庙宇,用花红遮之,大吉。 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20X年XX月XX日“送好”不仅是送嫁娶的好日子,而且还要向女方送聘礼。聘礼一般包括红衫、蓝袄面、戒指、坠子、带子等,用红包袱包好,上插柏枝,取“长命百岁”之意。
临清称为“查日子”,新郎确定好迎娶日期后应该正式通知新娘家,附上“迎亲帖”(俗又称“上头帖”),上书新娘衣冠、开面、梳妆、上下轿的方向、时辰等事项。古代婚书的格式和内容范例二第一面:婚礼 或谨遵婚礼。
第二面:谨占吉期,择定于20XX年XX月XX日(农历XX月XX日)命几子某某某亲迎。特达贵府论新人上轿宜面向X方,迎喜神大吉大利。
论新人下轿宜面向X方,背本命大吉大利。论新人梳妆上头宜面向X方,迎福神大吉大利。
论新人娶送客忌妨XXX三相避之大吉大利。论新人拜天地宜X点到X点之内XX吉神值时辰大吉大利。
第三面:天地氤氲 咸恒庆会。金玉满堂 长命富贵。
第四面:风雨附会。第五面:金玉满堂。
第六面:长命富贵。第七面:大德望X翁王老先生亲家大人之禧 阁下。
姻眷弟某某某熏沐顿首叩拜。第八面:龙凤呈祥 永结良缘。
扩展资料:五年不娶,婚书无效交换婚书,并不代表婚姻完成。古人讲究仪式感,必须在吉时迎娶,完成婚礼,并广而告之,才算真正结婚。
而从定婚到结婚的过程,尽管有婚书作保障,还是会出现一些幺蛾子。元至元七年(1270),一位名叫刘泉的老汉拿着定帖,跑到太原府衙告状。
刘老汉告诉知府,自己的女儿伴姨,在十一年前经媒人说合后,与元凯的儿子交换了婚书,定了婚。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元凯家始终没有来迎亲!当年写婚书时,伴姨还是一位年仅13岁的少女,等到现在,她已经整整24岁了。
婚书是定婚过程中“男家致书礼请,女氏答书许讫”的书信往来,它与今天结婚证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证明了男女双方在婚姻中的合法地位。所以,和元凯家交换了婚书,伴姨就是法定意义上元凯家的儿媳妇了。
即使过了十一年都还没有举行婚礼,伴姨也不能另嫁他人。刘老汉又气又恨:“我女儿因为一纸婚书,守了十一年活寡,耽误了大好青春。
求青天大老爷还她一个公道!”这个案子着实棘手。太原知府也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心大的人、不靠谱的事儿!最后知府决定,把案子上报中央,让主管全国民生的户部官员们来处理。
户部开会研究之后,有了结论:限元凯家在三十天内,将伴姨迎娶过门;否则,婚书无效,伴姨另行改嫁。这样的判决是不是轻了点?“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户部只能这么判。
按照当时法律规定,元家一味拖延,没来迎娶,不算悔婚,也就不违法。所以,户部只能依据婚书,催促两家完婚,却无法处罚元家,补偿伴姨这十多年来的精神损失。
后来,太原府又接到一桩奇葩案子:至元五年(1268)时,石虎虎与宋德荣的侄女宋小梅立婚书定婚,但至元七年时,石虎虎却突然逃婚,不知所踪了。宋德荣没办法,只能向太原府告状。
石虎虎钻的也是法律空子,他逍遥自在了,可苦了宋小梅。太原府这次找到了大都、卫辉等地的相似案例,经过比对,宣告双方的婚书作废。
伴姨和宋小梅的遭遇,给元朝政府上了一课。至治三年(1323),《大元通制》颁布,里面有这样一条法规:五年无故不娶,即宣布婚书无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