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流图怎么画
数据流图的画法
数据流图也称为数据流程图date flow diagram , DFD,是一种便于用户理解和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他摆脱了系统和具体内容,精确的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是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成分
数据流:是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表示数据的流向。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流图中描述的是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除了流向数据存储或从数据存储流出的数据不必命名外,每个数据流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名字,以反映该数据流的含义。
加工:加工描述了输入数据流到输出数据之间的变换,也就是输入数据流经过什么处理后变成了输出数据。每个加工都有一个名字和编号。编号能反映该加工位于分层的数据流图的哪个层次和哪张图中,能够看出它是由哪个加工分解出来的子加工。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表示暂时存储的数据。每个数据存储都有一个名字。
外部实体:外部实体是存在于软件系统之外的人员或组织,他指出数据所需要的发源地或系统所产生的数据的归属地。
2. 数据流是什么意思
数据流:PNG图像格式文件
PNG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开发的图像文件存储格式,其目的是企图替代GIF和TIFF文件格式,同时增加一些GIF文件格式所不具备的特性。流式网络图形格式(Portable Network Graphic Format,PNG)名称来源于非官方的“PNG's Not GIF”,是一种位图文件(bitmap file)存储格式,读成“ping”。PNG用来存储灰度图像时,灰度图像的深度可多到16位,存储彩色图像时,彩色图像的深度可多到48位,并且还可存储多到16位的α通道数据。PNG使用从LZ77派生的无损数据压缩算法。
PNG文件格式保留GIF文件格式的下列特性:
使用彩色查找表或者叫做调色板可支持256种颜色的彩色图像。
流式读/写性能(streamability):图像文件格式允许连续读出和写入图像数据,这个特性很适合于在通信过程中生成和显示图像。
逐次逼近显示(progressive display):这种特性可使在通信链路上传输图像文件的同时就在终端上显示图像,把整个轮廓显示出来之后逐步显示图像的细节,也就是先用低分辨率显示图像,然后逐步提高它的分辨率。
透明性(transparency):这个性能可使图像中某些部分不显示出来,用来创建一些有特色的图像。
辅助信息(ancillary information):这个特性可用来在图像文件中存储一些文本注释信息。
独立于计算机软硬件环境。
使用无损压缩。
PNG文件格式中要增加下列GIF文件格式所没有的特性:
每个像素为48位的真彩色图像。
每个像素为16位的灰度图像。
可为灰度图和真彩色图添加α通道。
添加图像的γ信息。
使用循环冗余码(cyclic redundancy code,CRC)检测损害的文件。
加快图像显示的逐次逼近显示方式。
标准的读/写工具包。
可在一个文件中存储多幅图像。
文件结构
PNG图像格式文件(或者称为数据流)由一个8字节的PNG文件署名(PNG file signature)域和按照特定结构组织的3个以上的数据块(chunk)组成。
PNG定义了两种类型的数据块,一种是称为关键数据块(critical chunk),这是标准的数据块,另一种叫做辅助数据块(ancillary chunks),这是可选的数据块。关键数据块定义了4个标准数据块,每个PNG文件都必须包含它们,PNG读写软件也都必须要支持这些数据块。虽然PNG文件规范没有要求PNG编译码器对可选数据块进行编码和译码,但规范提倡支持可选数据块。
参考资料:/view/5342.htm
3. 什么是数据流描述
数据流描述是指根据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持续赋值语句描述逻辑电路的方式。通过观察是否使用assign赋值语句可以判断是否有数据流描述。
在数据流描述方式中,还必须借助于HDL提供的一些运算符。如算术运算符:加(+)、减(-)等;关系运算符:大于(>;),等于(==),不等于(!=)等等;按位逻辑运算符:逻辑与(&&;),逻辑或(||)等;按位逻辑运算符:按位与(&;)、按位或(|)等等;条件运算符:cond_expr ? expr1 : expr2;以及连接运算符:{expr1, expr2, . . .,exprN}。
通过将这些运算符嵌入到连续赋值语句中,可以形成比较复杂的连续赋值语句,用来描述一些较复杂的线网变量的产生过程(即线网变量的行为)。
4. 数据字典怎么写
数据字典的组成:
1、数据项
2、数据结构
3、数据流
4、数据存储
5、处理过程
数据字典内容包括:
1、数据库中所有模式对象的信息,如表、视图、簇、及索引等。
2、分配多少空间,当前使用了多少空间等。
3、列的缺省值。
4、约束信息的完整性。
5、用户的名字。
6、用户及角色被授予的权限。
7、用户访问或使用的审计信息。
8、其它产生的数据库信息。
数据库数据字典是一组表和视图结构。它们存放在SYSTEM表空间中。
数据库数据字典不仅是每个数据库的中心。而且对每个用户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用户可以用SQL语句访问数据库数据字典。
关于数据的信息集合,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元数据的目录,是对数据库内表信息的物理与逻辑的说明
数据字典各部分的描述
①数据项:数据流图中数据块的数据结构中的数据项说明
数据项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对数据项的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项描述={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说明,别名,数据类型,长度,
取值范围,取值含义,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
其中“取值范围”、“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定义了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设计数据检验功能的依据。
若干个数据项可以组成一个数据结构。
②数据结构:数据流图中数据块的数据结构说明
数据结构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或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组成。对数据结构的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组成:{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③数据流:数据流图中流线的说明
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对数据流的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
组成:{数据结构},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其中“数据流来源”是说明该数据流来自哪个过程,即数据的来源。“数据流去向”是说明该数据流将到哪个过程去,即数据的去向。“平均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每天、每周、每月等)里的传输次数。“高峰期流量”则是指在高峰时期的数据流量。
④数据存储:数据流图中数据块的存储特性说明
数据存储是数据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对数据存储的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存储描述={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流入的数据流,流出的数据流,
组成:{数据结构},数据量,存取方式}
其中“数据量”是指每次存取多少数据,每天(或每小时、每周等)存取几次等信息。“存取方法”包括是批处理,还是联机处理;是检索还是更新;是顺序检索还是随机检索等。
另外“流入的数据流”要指出其来源,“流出的数据流”要指出其去向。
⑤处理过程:数据流图中功能块的说明
数据字典中只需要描述处理过程的说明性信息,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处理过程描述={处理过程名,说明,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
处理:{简要说明}}
其中“简要说明”中主要说明该处理过程的功能及处理要求。功能是指该处理过程用来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处理要求包括处理频度要求,如单位时间里处理多少事务,多少数据量,响应时间要求等,这些处理要求是后面物理设计的输入及性能评价的标准。
5. 数据字典怎么写,举个例子
原发布者:双子爱不离418
数据字典实例现行产品库存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分析1.现行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如图2所示。对顶层图中的数据流“l、2、3、4”说明如下:图2顶层DFD“1”:车间产品入库单。“2”:销售科开出的有效零售产品出库单。“3”:销售科开出的有效批发产品出库单。“4”:仓库制作的产品库存收发存月报表。2.第一层数据流程图如图3所示。图3中的数据流“1、2、3、4”与图4中的数据流“1、2、3、4”相同。图3第一层DFD3.第二层数据流程图如图4所示。图4第二层DFD现对图4中的数据流说明如下:“l,2,3,4”:其意义与图2中的相同。“5”:产品入库单上的数据。“6”:零售出库单上的数据。“7”:批发出库单上的数据。“8”:入库流水帐上的当日按产品名称、规格分别累计的数据。“9”:零售出库流水帐上的当日按产品名称、规格分别累计的数据。“10”:批发出库流水帐上的当日按产品名称、规格分别累计的数据。“11”:获得的“8,9,10”数据。“12”:库存台帐上的当月按产品名称、规格分别累计的数据和其它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数据字典:1.数据流字典1)数据流名称:产品入库单标识符:F1数据结构:01产品入库单02日期(RQ)PICX(8)02产品代码(CPDM)PICX(3)02产品名称(CPMC)PICX(18)02单位代码(DWD
6. 数据字典怎么写
数据字典要包括在以下六个部分吧: 1、编写数据项: 数据项描述={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说明,别名,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取值含义,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
其中“取值范围”、“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定义了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设计数据检验功能的依据。 2、编写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组成:{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3、编写数据流: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组成:{数据结构},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其中“数据流来源”是说明该数据流来自哪个过程,即数据的来源。
“数据流去向”是说明该数据流将到哪个过程去,即数据的去向。“平均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每天、每周、每月等)里的传输次数。
“高峰期流量”则是指在高峰时期的数据流量。 4、编写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描述={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流入的数据流,流出的数据流,组成:{数据结构},数据量,存取方式}。
其中“数据量”是指每次存取多少数据,每天(或每小时、每周等)存取几次等信息。“存取方法”包括是批处理,还是联机处理;是检索还是更新;是顺序检索还是随机检索等。
5、编写处理过程: 处理过程描述={处理过程名,说明,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处理:{简要说明}}。 6、编写外部实体: 简单设计即可。
扩展资料: 数据字典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分析阶段的工具。任何字典最重要的用途都是供人查询对不了解的条目的解释,在结构化分析中,数据字典的作用是给数据流图上每个成分加以定义和说明。
换句话说,数据流图上所有的成分的定义和解释的文字集合就是数据字典,而且在数据字典中建立的一组严密一致的定义,很有助于改进分析员和用户的通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数据字典。